![124,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汇编-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浙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25181/0-17035941351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4,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汇编-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浙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25181/0-17035941351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4,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汇编-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浙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125181/0-17035941352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4,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汇编-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浙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124,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汇编-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浙教版),共41页。
A.灯丝两端的电压变小
B.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加热使灯丝内的电荷变少
D.若把灯丝换成玻璃芯,小灯泡不会发光
2.(2022秋•长兴县期末)如图所示,将两根铅笔芯并列接入电路中时,发现比单独接入一根铅笔芯电流更大( )
A.材料B.长度C.温度D.横截面积
3.(2022秋•永康市期末)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可变形得到公式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4.(2021秋•拱墅区期末)小乐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其中两根电阻丝的参数如表所示。关于此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用a、b两根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C.用a、b两根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
D.无法用a、b两根电阻丝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
5.(2021秋•松阳县期末)小明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 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将待测物质分别接入电路A、B间).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表( )
A.花生油B.醋C.酱油D.食盐水
6.(2021秋•浦江县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的亮度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把镍铬合金丝换成铜丝或银丝,实验效果会更好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及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根合金丝的电阻,最好串联一个电压表和变阻器
7.(2021秋•鹿城区期末)在图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RAB=RBD,且RBC最大,RAC最小
B.RAB=RCD,且RBC最大,RAC最小
C.RAC=RCD,且RBC最大,RAD最小
D.RAC=RBD,且RBC最大,RAD最小
8.(2021秋•缙云县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 )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9.(2021秋•义乌市期末)将一根电阻为R的合金丝拉长后,其电阻( )
A.小于RB.等于RC.大于RD.无法判断
10.(2021秋•新昌县期末)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电阻。在不同电压下,多次测量电流值,描绘了U﹣I图象。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电阻大于乙电阻
B.乙电阻较细
C.当甲、乙电阻没有接入电路中时,电阻均为0
D.若甲、乙电阻串联在同一电路中,通过甲电阻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电阻的电流
11.(2020秋•萧山区期末)小金进行课外实验探究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钨丝由一个白炽灯除去玻璃罩制成);
②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
③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钨丝不发光;
④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移除酒精灯后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②可推得,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B.步骤③可推得,钨丝的电阻增大了
C.步骤④可推得,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本实验可推得,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2.(2020秋•下城区期末)如图,线路板上的三根合金丝长度均相同,①和②粗细相同但比③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比较电灯亮暗来确定电阻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B.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合金丝①和③
C.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可以任选一根合金丝
D.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可更准确地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13.(2020秋•拱墅区期末)如图所示,线路板上的三根合金丝长度相同,①和②粗细相同但比③细( )
A.通过比较电灯亮暗来确定电阻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B.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合金丝①和③
C.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选合金丝②即能完成
D.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可更准确地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14.(2020秋•嘉兴期末)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主要有:①导体长度,②导体粗细、③导体材料。兴趣小组同学选择如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其中黑点表示接线柱的位置。利用该装置可探究的因素有(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
15.(2020秋•钱塘区期末)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他手边除了电路中的器材外,还有一根镍铬合金丝。现有下列探究任务:①电阻大小与金属丝长度的关系;②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其中能完成的有(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6.(2020秋•上城区期末)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小陈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在电路的A、B间分别接入a、b、c三根镍铬合金电阻丝,其中横截面积Sa=Sb>Sc,长度La<Lb=Lc。闭合开关,电灯最亮时接入的是( )
A.a电阻丝B.b电阻丝C.c电阻丝D.无法判断
17.(2020秋•莲都区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在A、B间分别接入两根合金线,这两根合金线应该( )
A.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B.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
C.材料不同、横截面积不同
D.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
18.(2020秋•南浔区期末)甲变阻器标有“50Ω、1.5A”,乙变阻器标有“10Ω、2.5A”,两变阻器的瓷筒的粗细、长度一样,则( )
A.甲的电阻线较细
B.乙的电阻线较细
C.两变阻器的电阻线粗细相同
D.无法判定
19.(2020秋•婺城区期末)在相同的温度下,关于导体电阻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导线的电阻一定要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长度、粗细都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大
D.粗细相同的两根铝线,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20.(2020秋•金东区期末)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21.(2020秋•庆元县期末)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
B.利用该电路只能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C.将电流表换成小灯泡,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D.用电流表示数反映电阻大小,说明电阻大小与电流有关
22.(2020秋•新昌县期末)为探究铅笔芯的导电性,将铅笔芯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
A.若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灯不亮,说明铅笔芯不具有导电性
B.减少一节干电池,灯变暗,说明铅笔芯的导电性减弱
C.再串联一只小灯泡,原来的小灯泡亮度变暗,说明铅笔芯的电阻变大了
D.若只接入图中铅竿芯长度的一半,灯泡会更亮,说明铅笔芯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变小了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3.(2021秋•龙泉市期末)导体电阻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利于服务生产生活。
(1)如图甲,为探究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填字母)进行实验;
(2)如图乙,高压输电线上有一装置,利用这一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 ,减小了导线的总电阻,从而减少导线上的电能损耗,这个装置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24.(2021秋•嵊州市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a、b之间接被测导体)。
(1)同学们认为小明设计的电路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
(2)本实验中可通过观察 ,来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
(3)选择A、C两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
25.(2021秋•嵊州市期末)在学校科技小组制作活动中,小科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调光灯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4V,图乙是该小灯泡的I﹣U图像。铅笔芯的材质粗细均匀,其长为10cm、阻值为20Ω,回形针P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
(1)根据乙图,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2)当P滑到距A点Xcm处时,电路中的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X= cm。
26.(2020秋•仙居县期末)课堂上吴老师演示短路危害,用一张口香糖的包装锡纸,用剪刀剪成中间狭窄的条形,锡纸就可以燃烧起来。
(1)细心的小明发现每次都是中间狭窄处先燃烧起来。小明猜想:可能是因为通过中间狭窄处的电流比两端宽处的电流更大引起的。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否定这一猜想的理
由是 。
(2)接着小明又提出猜想:可能是该锡纸中间狭窄处的电阻更大的缘故。请写出小明判断中间狭窄处电阻更大的依据 。
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27.(2022秋•嵊州市期末)小明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1电路a、b间。
(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 来比较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如图2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力,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电波,反射回来的电波结果如表(+号越多电波越强) 。
28.(2022秋•杭州期末)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为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规格如表所示。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得到结论。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示数,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
(3)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试再举一个用此科学方法的实验: 。
(4)请指出本实验电路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29.(2022秋•武义县期末)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先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
(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①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 。
②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 。
(3)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5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0.5mm2,则这根合金丝的长度为 m。(已知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m2的该合金丝阻值为1Ω)
30.(2021秋•上虞区期末)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在A、B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图中R表示不同的电阻丝)。
(1)小明应选择序号为 (填序号)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
(3)另有小丁、小英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小丁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小英在原电路中再串联接入一个电流表。小明思考后认为小英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4)小明继续用上述电源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他选择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R1、R2所在位置。他只要通过比较 就可以判断R1、R2的阻值大小。
31.(2021秋•鹿城区期末)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d与a材料不同。实验方案有如下两种
(2)增加一把刻度尺,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选择上述方案中的填 (“甲”或“乙”),具体做法: 。
32.(2020秋•德清县期末)小陈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及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其中A、B、C为镍铬合金丝,D为锰铜合金丝,A、C、D的长度为0.5米,C的横截面积是A、B、D的两倍。小陈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A、B、C、D四根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并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判断四根合金丝的电阻大小关系。
(1)小陈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电阻的大小,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2)小陈在实验中A、B、C三根导体选用电阻较大的镍铬合金丝,而不选用电阻很小的铜丝,原因是 。
(3)将A、C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小陈观察到接入C合金丝时电流表示数更大,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是 。
(4)某次实验,小陈将B、D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现象后分析得出结论:导体越长,并说明理由。 。
33.(2020秋•柯桥区期末)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时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请根据如表
在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应选择 (选填“铜线”或“镍铬合金线”)作为被测导线,理由是 。
34.(2020秋•台州期末)在学习了短路的知识后,某同学连接了如图甲电路,再在小灯泡的两端连接一根细铜丝,观察到的现象与原先设想完全不同:小灯泡竟然发光了(如图乙所示)
(1)为寻找原因,该同学将一根等长的较粗的铜丝连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如图丙所示,小灯泡是否发光与铜丝本身的电阻有关。该结论的依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2)为进一步探究不同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两端时,小灯泡的亮度与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关系,进行了实验
得出结论 。
(3)原设想小灯泡两端连接一根细铜丝,小灯泡不发光是因为我们理想化地认为铜丝是没有 的。
四.解答题(共2小题)
35.(2020秋•嵊州市期末)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电源(电压恒为1.5V),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电路如图所示,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S后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是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此时电流为 A,一根电阻丝的电阻为 Ω。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 ;
B.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 。
(3)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4)此实验也可以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
36.(2020秋•滨江区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取两根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a、b,连接成如图甲的实验电路,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为I=1.25A.电压表示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表:
(1)当OP=1000mm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请在表格处填上此时的U值。
(2)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绘出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线。
(3)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 ;② 。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汇编-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浙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2秋•平湖市期末)如图所示将白炽灯的灯丝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现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观察到小灯泡亮度变小( )
A.灯丝两端的电压变小
B.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C.加热使灯丝内的电荷变少
D.若把灯丝换成玻璃芯,小灯泡不会发光
【答案】B
【解答】解:AB、白炽灯的灯丝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可知灯丝两端电压变大,B正确;
C、加热使灯丝内的自由电荷变少了,故C错误;
D、若把灯丝换成玻璃芯,因为玻璃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2.(2022秋•长兴县期末)如图所示,将两根铅笔芯并列接入电路中时,发现比单独接入一根铅笔芯电流更大( )
A.材料B.长度C.温度D.横截面积
【答案】D
【解答】解:将两根铅笔芯并列接入电路中时,导线的横截面积变大、材料,发现比单独接入一根铅笔芯电流更大,这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更大,所以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横截面积。
故选:D。
3.(2022秋•永康市期末)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可变形得到公式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答案】D
【解答】解: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所以,导体的电阻不变(不为0)、D正确。
故选:D。
4.(2021秋•拱墅区期末)小乐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其中两根电阻丝的参数如表所示。关于此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用a、b两根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C.用a、b两根电阻丝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
D.无法用a、b两根电阻丝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
【答案】B
【解答】解: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
BC、由表中的信息可知,a,b比a的横截面积大;因只有一种材料,故B正确;
D、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也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
故选:B。
5.(2021秋•松阳县期末)小明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 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将待测物质分别接入电路A、B间).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表( )
A.花生油B.醋C.酱油D.食盐水
【答案】D
【解答】解:由表格中的电流大小可知,接入食盐水时,则说明食盐水的电阻最小;
故ABC正确;D正确;
故选:D。
6.(2021秋•浦江县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的亮度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把镍铬合金丝换成铜丝或银丝,实验效果会更好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及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根合金丝的电阻,最好串联一个电压表和变阻器
【答案】C
【解答】解: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
B、其他条件相同时铜丝或银丝的电阻很小,电路中电流变化不大,即实验效果不明显;
C、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 ,分别利用两镍铬合金丝做实验,故C正确;
D、为了准确比较两根合金丝的电阻,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此时电压表相当于测电源电压,不能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
故选:C。
7.(2021秋•鹿城区期末)在图示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RAB=RBD,且RBC最大,RAC最小
B.RAB=RCD,且RBC最大,RAC最小
C.RAC=RCD,且RBC最大,RAD最小
D.RAC=RBD,且RBC最大,RAD最小
【答案】C
【解答】解:理想电流表短路,所以A点相当于DAB=RBD,RAC=RCD,故A、B、D选项不正确;
RAD为短路,电阻为0;
故选:C。
8.(2021秋•缙云县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 )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答案】C
【解答】解:A、当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改变导体的长度,不符合题意;
B、当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不符合题意;
C、当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因为只有一个金属丝,不能够完成;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能够完成;
故选:C。
9.(2021秋•义乌市期末)将一根电阻为R的合金丝拉长后,其电阻( )
A.小于RB.等于RC.大于R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答】解:导线被拉长后,长度变大,横截面积变小,可知导线的电阻变大。
故选:C。
10.(2021秋•新昌县期末)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电阻。在不同电压下,多次测量电流值,描绘了U﹣I图象。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电阻大于乙电阻
B.乙电阻较细
C.当甲、乙电阻没有接入电路中时,电阻均为0
D.若甲、乙电阻串联在同一电路中,通过甲电阻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电阻的电流
【答案】B
【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甲电阻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电阻的电流,故A错误;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越小,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长度相同的电阻,所以乙电阻较细;
(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4)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若甲,通过甲电阻的电流等于通过乙电阻的电流。
故选:B。
11.(2020秋•萧山区期末)小金进行课外实验探究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钨丝由一个白炽灯除去玻璃罩制成);
②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
③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钨丝不发光;
④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移除酒精灯后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②可推得,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B.步骤③可推得,钨丝的电阻增大了
C.步骤④可推得,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本实验可推得,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D
【解答】解:A、小灯泡L和钨丝串联,步骤②不能推得,故A错误;
B、步骤②闭合开关S,钨丝不发光,小灯泡L变亮,则钨丝的电阻减小;
C、步骤④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故C错误;
D、通过实验可知,钨丝的电阻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2.(2020秋•下城区期末)如图,线路板上的三根合金丝长度均相同,①和②粗细相同但比③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比较电灯亮暗来确定电阻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B.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合金丝①和③
C.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可以任选一根合金丝
D.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可更准确地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答案】B
【解答】解:A、实验中通过小灯泡的亮度来反映电阻的大小;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导体的电阻越小;
B、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横截面积相同,应选合金丝①和②;
C、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横截面积相同,选合金丝②,故C正确;
D、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故D正确。
故选:B。
13.(2020秋•拱墅区期末)如图所示,线路板上的三根合金丝长度相同,①和②粗细相同但比③细( )
A.通过比较电灯亮暗来确定电阻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B.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合金丝①和③
C.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选合金丝②即能完成
D.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可更准确地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答案】B
【解答】解:
A、实验中通过小灯泡的亮度来反映电阻的大小;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导体的电阻越小;
B、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横截面积相同,应选合金丝①和②;
C、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是否有关、横截面积相同,选合金丝②,故C正确;
D、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故D正确。
故选:B。
14.(2020秋•嘉兴期末)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主要有:①导体长度,②导体粗细、③导体材料。兴趣小组同学选择如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其中黑点表示接线柱的位置。利用该装置可探究的因素有(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
【答案】D
【解答】解:中间的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接不同的接点时,所以可以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上面的两段导线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相同,长度也相同,故②可以探究;
由图可知,上面的两段导线的材料不同,两段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时,可以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故选:D。
15.(2020秋•钱塘区期末)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他手边除了电路中的器材外,还有一根镍铬合金丝。现有下列探究任务:①电阻大小与金属丝长度的关系;②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其中能完成的有(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答案】C
【解答】解:要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因为实验器材中的电阻丝只有一根,所以材料只有一种,所以不能研究电阻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将电阻丝全部接在两夹子之间,再将电阻丝的一半接在两夹子之间,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可探究电阻与电阻丝长度的关系;
再将电阻丝对折后接在两夹子之间,与上面第2次实验相比,通过比较电流的示数即可得出电阻与电阻丝横截面积的关系;
故能进行探究的是①③,故C正确。
故选:C。
16.(2020秋•上城区期末)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小陈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在电路的A、B间分别接入a、b、c三根镍铬合金电阻丝,其中横截面积Sa=Sb>Sc,长度La<Lb=Lc。闭合开关,电灯最亮时接入的是( )
A.a电阻丝B.b电阻丝C.c电阻丝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答】解:在电路的A、B间分别接入a、b,其中横截面积Sa=Sb>Sc,长度La<Lb=Lc;镍铬合金电阻丝的横截面积越大、长度越短,所以a的电阻最小,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大,故A正确。
故选:A。
17.(2020秋•莲都区期末)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在A、B间分别接入两根合金线,这两根合金线应该( )
A.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B.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
C.材料不同、横截面积不同
D.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
【答案】D
【解答】解: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8.(2020秋•南浔区期末)甲变阻器标有“50Ω、1.5A”,乙变阻器标有“10Ω、2.5A”,两变阻器的瓷筒的粗细、长度一样,则( )
A.甲的电阻线较细
B.乙的电阻线较细
C.两变阻器的电阻线粗细相同
D.无法判定
【答案】A
【解答】解:
由变阻器的铭牌可知,甲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大;由题知、长度一样,甲的电阻大,即甲的电阻线较细。
故选:A。
19.(2020秋•婺城区期末)在相同的温度下,关于导体电阻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导线的电阻一定要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长度、粗细都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大
D.粗细相同的两根铝线,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答案】D
【解答】解:
A、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材料,只知道导体的材料,无法确定铜线与铝线电阻的大小;
B、长度相同,由于材料不同,故B错误;
C、在材料,导体越粗,电阻越小,粗的那根电阻较小;
D、在材料,导体越长,所以粗细相同的两根铝线,故D正确。
故选:D。
20.(2020秋•金东区期末)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答案】B
【解答】解: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向钨丝吹气时,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
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
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ACD错误。
故选:B。
21.(2020秋•庆元县期末)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
B.利用该电路只能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C.将电流表换成小灯泡,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D.用电流表示数反映电阻大小,说明电阻大小与电流有关
【答案】A
【解答】解:
A、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电阻大小,故A正确;
B、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有关,从而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控制了长度相同,可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电阻大小,表示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更小,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长度、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22.(2020秋•新昌县期末)为探究铅笔芯的导电性,将铅笔芯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
A.若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灯不亮,说明铅笔芯不具有导电性
B.减少一节干电池,灯变暗,说明铅笔芯的导电性减弱
C.再串联一只小灯泡,原来的小灯泡亮度变暗,说明铅笔芯的电阻变大了
D.若只接入图中铅竿芯长度的一半,灯泡会更亮,说明铅笔芯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变小了
【答案】D
【解答】解:A、若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灯不亮,故A错误;
B、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当只把两节干电池换成一节后,是因为电压变小后,故B错误;
C、再串联一只小灯泡,电路中的电流变小;铅笔芯的电阻与灯泡的发光情况无关,故C错误;
D、若只接入图中铅竿芯长度的一半,这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铅笔芯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变小了。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3.(2021秋•龙泉市期末)导体电阻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利于服务生产生活。
(1)如图甲,为探究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BD (填字母)进行实验;
(2)如图乙,高压输电线上有一装置,利用这一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 横截面积 ,减小了导线的总电阻,从而减少导线上的电能损耗,这个装置是 导体 (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如图甲,为探究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横截面积相同,应选择BD进行实验;
(2)高压输电目的是减小电能的损失,在导线长度不能改变时;利用图乙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所以导线的电阻会减小;
中间的支架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一根很粗的导线。
故答案为:(1)BD;(2)横截面积。
24.(2021秋•嵊州市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a、b之间接被测导体)。
(1)同学们认为小明设计的电路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开关 。
(2)本实验中可通过观察 灯泡亮度 ,来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
(3)选择A、C两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横截面积 的关系。
【答案】(1)开关;(2)灯泡亮度;(3)横截面积
【解答】解:(1)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组成;
(2)电阻的大小是不便于直接观察的,所以我们将电阻的大小转化成所串联的小灯泡的亮度来观察,灯泡越亮。即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阻丝阻值的大小;
(3)A、C两电阻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可以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1)开关;(2)灯泡亮度。
25.(2021秋•嵊州市期末)在学校科技小组制作活动中,小科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调光灯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4V,图乙是该小灯泡的I﹣U图像。铅笔芯的材质粗细均匀,其长为10cm、阻值为20Ω,回形针P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
(1)根据乙图,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2)当P滑到距A点Xcm处时,电路中的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X= 2.5 cm。
【答案】(1)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当P滑到距A点Xcm处时,电路中的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X等于2.5cm。
【解答】解:(1)根据乙图可知:U1=1V时,I4=0.2A;U5=2V时,I2=6.28A;U3=2.6V时,I3=0.3A,
根据I=可得:三种情况下的电阻:;=7.14Ω;,
所以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P滑动距A点Xcm处时,电路中的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L=2.3V,
电源电压U=4V,小灯泡和铅笔芯是串联的,
所以铅笔芯两端的电压U'=U﹣UL=4V﹣2.5V=1.8V,
根据乙图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IL=0.3A,
所以铅笔芯连入的电阻R'===5Ω,
铅笔芯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即:,
解得:X=8.5cm。
答:(1)小灯泡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当P滑到距A点Xcm处时,电路中的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26.(2020秋•仙居县期末)课堂上吴老师演示短路危害,用一张口香糖的包装锡纸,用剪刀剪成中间狭窄的条形,锡纸就可以燃烧起来。
(1)细心的小明发现每次都是中间狭窄处先燃烧起来。小明猜想:可能是因为通过中间狭窄处的电流比两端宽处的电流更大引起的。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否定这一猜想的理
由是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
(2)接着小明又提出猜想:可能是该锡纸中间狭窄处的电阻更大的缘故。请写出小明判断中间狭窄处电阻更大的依据 锡纸中间狭窄的地方与两端宽的地方相比,狭窄处横截面积小、电阻较大 。
【答案】(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2)锡纸中间狭窄的地方与两端宽的地方相比,狭窄处横截面积小、电阻较大。
【解答】解:(1)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中间狭窄处的电流与两端宽处的电流大小相等;
(2)锡纸中间狭窄的地方与两端宽的地方相比,狭窄处横截面积小,而通过狭窄处和宽大处的电流相等(二者串联)2Rt可知,短时间内锡纸狭窄处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达到锡纸的着火点而使之燃烧。
故答案为:(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2)锡纸中间狭窄的地方与两端宽的地方相比、电阻较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27.(2022秋•嵊州市期末)小明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1电路a、b间。
(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材料 的关系”;
(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 灯的亮度 来比较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如图2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力,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电波,反射回来的电波结果如表(+号越多电波越强) 蕃薯 。
【答案】(1)材料;(2)灯的亮度;(3)蕃薯。
【解答】解:(1)该实验设计中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
(2)小明通过观察比较灯的亮度来判断导电能力大小;
(3)因物体对电波吸收越大,导电能力越强,蕃薯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弱,土豆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强,因物体对电波吸收越大,故萝卜。
故答案为:(1)材料;(2)灯的亮度。
28.(2022秋•杭州期末)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为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规格如表所示。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 a、c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得到结论。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示数,可探究电阻跟 长度 的关系。
(3)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试再举一个用此科学方法的实验: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
(4)请指出本实验电路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电路中的电阻太小导致电流太大,会烧坏电流表 。
【答案】(1)a、c;(2)长度;(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4)电路中的电阻太小导致电流太大,会烧坏电流表。
【解答】解:(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导体材料与长度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c的两根金属丝进行实验;
(2)a、d两金属丝的材料,长度不同,可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3)当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在探究过程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影响蒸发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
(4)本实验电路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电路中的电阻太小导致电流太大,会烧坏电流表。
故答案为:(1)a、c;(2)长度;(4)电路中的电阻太小导致电流太大。
29.(2022秋•武义县期末)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先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
(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①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 。
②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 材料和长度相同,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 。
(3)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5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0.5mm2,则这根合金丝的长度为 2.5 m。(已知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m2的该合金丝阻值为1Ω)
【答案】(1)0.3;(2)①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②材料和长度相同,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2.5
【解答】解:
(1)根据表格中的特点,串联的电阻越多,电流表的示数越小,电阻越小,所以串联一根电阻丝时,并小于两根电阻丝并联时的电流0.6A,分度值为4.02A;
(2)①根据1、2、3组数据可知,导体越长,说明电阻值越大;
②根据1、4、6组数据可知,横截面积越大,说明电阻值越小;
(3)根据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对材料相同的导体×1Ω•mm2/m;
代入上面关系式:8Ω=×1Ω•mm2/m,解得L=7.5m。
故答案为:(1)0.4;(2)①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②材料和长度相同;(3)2.5。
30.(2021秋•上虞区期末)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在A、B间接入下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图中R表示不同的电阻丝)。
(1)小明应选择序号为 2和4 (填序号)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灯泡亮度 。
(3)另有小丁、小英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小丁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小英在原电路中再串联接入一个电流表。小明思考后认为小英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灯泡能保护电路 。
(4)小明继续用上述电源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他选择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R1、R2所在位置。他只要通过比较 电压表示数 就可以判断R1、R2的阻值大小。
【答案】(1)2和4;(2)灯泡亮度;(3)灯泡能保护电路;(4)电压表示数
【解答】解:(1)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改变导体的长度;
(2)电阻的大小是不便于直接观察的,所以我们将电阻的大小转换为所串联的小灯泡的亮度来观察,灯泡越亮,即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阻丝阻值的大小;
(3)从保护电路的角度分析,由于电阻丝的阻值较小,故不安全,小灯泡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4)电压表分别测量的是导体R1和R2两端的电压,由于R7和R2串联,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导体中两端的电压就越大,这采用了转换法。
故答案为:(1)2和4;(2)灯泡亮度;(4)电压表示数。
31.(2021秋•鹿城区期末)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d与a材料不同。实验方案有如下两种
(2)增加一把刻度尺,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选择上述方案中的填 甲(或乙) (“甲”或“乙”),具体做法: 选用ab两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在电压一定时,分别测量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分析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也可将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等,在电流一定时,分别测量出两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分析出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答案不唯一)。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①将电阻丝a、b、c、d分别接在M,根据I=知,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②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电路中知,电流一定,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越大。
(2)①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相同,故选用ab两电阻丝,在电压一定时,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故选用甲图。
②也可将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在电流一定时,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故选用乙图。
故答案为:(1)小;大;(2)甲(或乙),分别接入电路中,分别测量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分析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也可将电阻丝a,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等,分别测量出两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分析出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答案不唯一)。
32.(2020秋•德清县期末)小陈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及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其中A、B、C为镍铬合金丝,D为锰铜合金丝,A、C、D的长度为0.5米,C的横截面积是A、B、D的两倍。小陈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A、B、C、D四根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并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判断四根合金丝的电阻大小关系。
(1)小陈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电阻的大小,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转换法 。
(2)小陈在实验中A、B、C三根导体选用电阻较大的镍铬合金丝,而不选用电阻很小的铜丝,原因是 由于铜的电阻率小,接入电路的长度变化时,通过铜丝的电流变化不明显 。
(3)将A、C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小陈观察到接入C合金丝时电流表示数更大,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是 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
(4)某次实验,小陈将B、D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现象后分析得出结论:导体越长,并说明理由。 小陈的做法不合理,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B、D合金丝长度不同,但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
【答案】(1)转换法;(2)由于铜的电阻率小,接入电路的长度变化时,通过铜丝的电流变化不明显;(3)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4)小陈的做法不合理,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B、D合金丝长度不同,但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解答】解:(1)小灯泡和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小灯泡越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2)由于铜的电阻率小,接入电路的长度变化时,原因是铜导线的电阻小,通过铜丝的电流变化很小;
(3)A、C导线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这说明C的电阻小,横截面积越大;
(4)小陈的做法不合理,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B、D合金丝长度不同。
故答案为:(1)转换法;(2)由于铜的电阻率小,通过铜丝的电流变化不明显,横截面积越大;(4)小陈的做法不合理,应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B,但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33.(2020秋•柯桥区期末)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时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请根据如表
在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应选择 镍铬合金线 (选填“铜线”或“镍铬合金线”)作为被测导线,理由是 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镍铬合金的电阻远大于铜的电阻,能使电路中电流变化较大,实验现象更明显 。
【答案】镍铬合金线;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镍铬合金的电阻远大于铜的电阻,能使电路中电流变化较大,实验现象更明显
【解答】解:在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横截面积相同;由表格数据可知、横截面积相同时,能使电路中电流变化较大,所以应选择镍铬合金线作为被测导线。
故答案为:镍铬合金线;在长度,镍铬合金的电阻远大于铜的电阻,实验现象更明显
34.(2020秋•台州期末)在学习了短路的知识后,某同学连接了如图甲电路,再在小灯泡的两端连接一根细铜丝,观察到的现象与原先设想完全不同:小灯泡竟然发光了(如图乙所示)
(1)为寻找原因,该同学将一根等长的较粗的铜丝连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如图丙所示,小灯泡是否发光与铜丝本身的电阻有关。该结论的依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 。
(2)为进一步探究不同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两端时,小灯泡的亮度与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关系,进行了实验
得出结论 当不同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两端时,金属丝电阻越大,小灯泡越亮 。
(3)原设想小灯泡两端连接一根细铜丝,小灯泡不发光是因为我们理想化地认为铜丝是没有 电阻 的。
【答案】(1)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2)当不同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两端时,金属丝电阻越大,小灯泡越亮;(3)电阻
【解答】解:(1)小灯泡不发光,这说明通过小灯泡无电流,铜丝把灯泡短路了,铜丝的横截面积越大;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不同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两端时,金属丝电阻越大;
(3)原设想小灯泡两端连接一根细铜丝,小灯泡不发光是因为小灯泡被短路。
故答案为:(1)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2)当不同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两端时,小灯泡越亮。
四.解答题(共2小题)
35.(2020秋•嵊州市期末)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电源(电压恒为1.5V),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电路如图所示,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S后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是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此时电流为 0.6 A,一根电阻丝的电阻为 2.5 Ω。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 ;
B.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 材料和长度相同,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 。
(3)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得出影响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
(4)此实验也可以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根据表格中的特点,串联的电阻越多,所以串联一根电阻丝时,所以图2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8A,示数为0.6A;
一根合金丝的导体电阻为R===2.5Ω;
(2)A.根据6、2,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电流表的示数越小,且电阻值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根据1、2,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电流表的示数越大,且电阻值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3)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影响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4)由实验数据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减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故答案为:(1)0.6;8.5.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B.材料和长度相同;(3)得出影响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4)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36.(2020秋•滨江区期末)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取两根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a、b,连接成如图甲的实验电路,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为I=1.25A.电压表示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表:
(1)当OP=1000mm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请在表格处填上此时的U值。
(2)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绘出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线。
(3)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乙图可见,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量程,指针指在5V后面第6个小格上,按照表格中数据的特点。
(2)首先根据横纵坐标,找到对应的各点,如下图所示:编号
a
b
材料
镍铬合金丝
镍铬合金丝
长度/m
1.0
1.0
横截面积/mm2
0.1
0.2
物质
食盐水
酱油
醋
花生油
电流/A
0.18
0.15
0.1
0
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1.0
0.5
感应器接受导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
萝卜
++++
土豆
+++++++
番薯
++
金属丝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锰钢
1
20
b
镍铬
1
30
c
锰钢
1
30
d
锰钢
0.5
20
连接方式
一根
两根串联
三根串联
两根并联
三根并联
电流表
读数(A)
0.15
0.1
0.6
0.9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锰铜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S
方案
甲
乙
电路
原理
①将电阻丝a、b、c、d分别接在M、N之间,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越 。
②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被测的电阻丝阻值越 。
20℃时,长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材料的电阻
材料
电阻(欧)
铜
0.0175
镍铬合金
1.0
金属丝材料
铜
铁
镍铬合金丝
电阻值
很小
较小
大
小灯泡发光情况
不发光
发光但较暗
发光且较亮
连接方式
一根
两根串联
三根串联
两根并联
三根并联
电流表读数/A
0.3
0.2
1.2
1.8
x/mm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U/V
4.50
5.00
5.50
6.00
6.75
7.00
7.25
7.50
7.75
编号
a
b
材料
镍铬合金丝
镍铬合金丝
长度/m
1.0
1.0
横截面积/mm2
0.1
0.2
物质
食盐水
酱油
醋
花生油
电流/A
0.18
0.15
0.1
0
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1.0
0.5
感应器接受导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
萝卜
++++
土豆
+++++++
番薯
++
金属丝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锰钢
1
20
b
镍铬
1
30
c
锰钢
1
30
d
锰钢
0.5
20
连接方式
一根
两根串联
三根串联
两根并联
三根并联
电流表
读数(A)
0.3
0.15
0.1
0.6
0.9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锰铜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S
方案
甲
乙
电路
原理
①将电阻丝a、b、c、d分别接在M、N之间,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越 小 。
②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被测的电阻丝阻值越 大 。
20℃时,长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材料的电阻
材料
电阻(欧)
铜
0.0175
镍铬合金
1.0
金属丝材料
铜
铁
镍铬合金丝
电阻值
很小
较小
大
小灯泡发光情况
不发光
发光但较暗
发光且较亮
连接方式
一根
两根串联
三根串联
两根并联
三根并联
电流表读数/A
0.6
0.3
0.2
1.2
1.8
x/mm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U/V
4.50
5.00
5.50
6.00
6.50
6.75
7.00
7.25
7.50
7.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精品第2课时课时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科综合,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精品第1课时课时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导电能力,电阻,学科综合,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汇编-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浙教版),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