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完整版课件ppt
展开劝:劝告,劝说,劝阻 ——今义
《劝学》中的“劝”为何意?
荀子(公元前313-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之讳而改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到楚任兰陵令,死后葬于兰陵。后人多认为荀子的文章代表了先秦时期散文最高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主要思想:1.唯物主义思想 2.法“后王”3.人性本恶论 4.教育观
《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写,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荀子》共 卷,收文章 篇,其中《劝学》是 篇节选。
1.听朗读或教师范读,正音字。
中zhōng 輮róu 砺lì 参cān省xíng 有yòu 知zhì 暴pù生xìng 跂qì 臾yú 螯á
1.本文旨在论述一个什么问题?
2.“君子”何解?有何特点?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A.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
B.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可以得出本段的论述重点是?
论述过程中选用哪些事物?
蓝 青
水 冰
直木 轮 木 直金 利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4.如何理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跂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假舟楫 绝江河
人 弥补不足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5.思考:第四段主要讲什么内容?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学 不 可 以 已”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参省(cān) 锲(qì) 跬步(guǐ) 木直中绳(zhòng)B.槁(gǎ) 暴(pù) 跂(qì) 骐骥(jì)C.砺(lì) 驽马(nú) 蚯蚓(yǐn) 虽有槁暴(yǒu)D.须臾(yú) 镂刻(lóu) 舟楫(jí) 闻者彰(zhāng)
2.对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运用及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取之于蓝 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3.下列各项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輮以为轮 B.上食埃土 C.既来之,则安之 D.然而不王者
4.下列各项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輮使之然也 ②有志矣,不能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以须炉火之然也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对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①而绝江河 ②老子犹堪绝大漠 ③用心一也 ④一死生为虚诞A.①②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同C.①②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6.《劝学》的中心论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学不可以已。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属于什么句式?( ) A.介词结构后置 B.定语后置 C.判断句式 D.定语前置
①“暴”②“輮”③“有”④“知”⑤“生”
通“煣”,使……弯曲。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輮以为轮③用心一也④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⑤蚓无爪牙之利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古义:广博地学习;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
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江河
古义:藏身;今义:“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 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①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④用心一也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一,数词做动词,专一。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3、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
4、转折关系: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惑而不从师。
1、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来。
5、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1、夫赵强而燕弱。 2、礼毕而归之。 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輮(之)以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例:师不必贤于弟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例:覆之以掌。 申之以孝悌之义。
例:学于余。 能谤讥于市朝。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例: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小虫不动,蠢若木鸡。
高中10.1 劝学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10.1 劝学评课ppt课件,共302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完美版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劝学》思路,文言实词通假字,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古今,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教案配套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