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6×3)
1.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已大量使用陶器,生活器皿品种丰富。学者们往往将出土的陶器作为一个遗址乃至一类考古文化的代表,如半坡彩陶、龙山黑陶(“蛋壳陶”)等。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造( )
A.诱发了社会贫富分化B.以种植业兴起为前提
C.得益于游牧转向定居D.具有多元性和共通性
2.中原“大传统”中的“文”与“礼”具有极高的价值,不是由于其高雅性,而是由于其实用性,即在官僚制度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因此受到北魏朝廷重视,并逐渐成为北魏权威价值结构中的高价值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这是北魏崛起过程中的必然选择B.这是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
C.中原“大传统”符合北魏的传统价值D.中原与边疆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3.宋朝武官仅拥一官号,中央在首都供给他们豪宅和丰厚的俸禄。比如某人是江苏督军,中央保留他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他在中央住着。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该做法旨在( )
A.践行重文轻武理念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官员福利待遇D.巩固君主专制
4.据记载,宋建国之初即“申明周显德三年之令,课民植树”。并于河北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宋朝此举( )
A.意在劝课蚕桑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重在移民实边 D.有利于加强边防
5.有学者认为,北宋中期,地主阶级内部剧烈分化,为变法造成了一些条件,但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王安石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都是朝后退步。这意在说明,当时( )
A.经济的发展导致地主阶级的分化 B.过度中央集权的弊端日益显现
C.王安石变法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D.统治阶级缺乏政治自救的能力
6.靖康之变以后,大臣宗泽任东京留守,招募遭到战乱冲击而破产的农民组成“义军”,破解了开封之围。此一年间,宗泽多次上书宋高宗,请其还都开封,并愿将“百万义军”交付高宗,但高宗屡次以无力供养“义军”为由拒绝宗泽。这反映出宋高宗主要在担忧( )
A.“义军”的战斗力存在虚夸的成分 B.徽、钦二帝归来争夺皇位
C.宗泽手握重兵威胁皇位 D.宋朝兵制的弊病难以解决
7.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辽圣宗时期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这些举措( )
A.体现辽朝二元化政治体制B.促使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增强汉人政治认同
8.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因“私用过度”,诸宗室贵族将皇帝“扶下殿庭,杖二十毕”。后来金朝学习中原王朝的礼仪制度,到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时,情势逆反,皇帝动辄以“杖之”威胁群臣。这种变化说明( )
A.少数民族政权因为汉化而衰弱 B.汉族与女真族之间的和平交往
C.中原王朝的政治生态影响周边 D.契丹按照自己的理解改造政治
9.张帆教授认为:“在元朝,行省实质上是中书省的下属,但从统领路府州县的角度以及官名、儒秩等侧面来看,行省与中书省又具有某种“平等”关系,行省的设置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腹里"仍由中书省直辖"。这折射出行省制度具有( )
A.因俗而治的鲜明特点B.中央政府派出机构的属性
C.大而不专的制度优势D.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10.元朝统一全国前后设立了十一个行省,其原型为金行尚书省和蒙古三大行断事官,其机构名称是汉制,实乃金元军事征服所派生。这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材料主要表明( )
A.制度文化传承自有渊源B.行省制源于金行尚书省
C.民族地区得到有效治理D.军政因素影响治国方略
11.宋李觏《国策论》中说:“今日之宜,亦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卖买,听其自为,而籍茶山之租,科商人之税……今日之宜,莫如通商,商通则公利不减而盐无滞也。”可见他主张( )
A.不要直接监管商业活动B.取消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茶盐贸易不应由政府官营
12.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
C.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D.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
13.元朝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时代,《辽史》《宋史》《金史》由多民族史学家共同编修;儒家经典著作译为蒙文出版。蒙古、契丹、女真人中涌现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传播。这些史实说明,元朝( )
A.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进程 B.开创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编修史籍先例
C.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D.促进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趋国际化
14.鄱阳湖之战是明朝奠定基业的决定性战役,对如表中此战的不同记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陈友谅势力远胜于朱元璋B.俞本所记不如明实录可靠
C.鄱阳湖之战结果存在分歧D.明实录存在着曲笔的缺陷
15.1529年,浙江沿海一支戍军暴动并参加海盗,派去的官员不能制止海外贸易或扑灭海盗;1531年,负责防务的御史被调走,但没有任命接任的人。此后,地方官放任海外贸易,甚至有些官员为了利益,支持私人出海。这反映出,明代海外贸易中( )
A.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博弈 B.政府海洋政策逐渐走向开放
C.统治集团对海禁政策的反思 D.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削弱
16.卫所是明代常备军的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设卫所,屯驻军队。下图为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图中属于“北京”军镇的卫所应在( )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主观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宋代海洋政策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北宋政府禁止在海上与辽、金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质流动,设立专门针对辽的海防机制。宋代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并允许和鼓励本国民众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宋代海洋政策表现出极强的利益取向,中原王朝中第一次以财政的眼光看待海上贸易。沿海地区商业出现兴盛的局面,与海上贸易相关的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大兴。宋代海船逐渐采用水密隔舱等技术,使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沉性。海陆联结之地的居民被编为特殊的户籍——船户与渔产。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
文献记述
出处
作者
陈氏(陈友谅)之兵,曾经龙江、江州、湖广三处大败,善战者折损,却于湖潭荆襄等处征田夫市子,三丁抽一为军,号曰蓬合,且十人无一二惯战。……以故友谅战船皆不及上船之坚。
《皇明纪事录》
俞本(时为明太祖亲随)
(陈友谅)悉甲六十万,自武昌围洪都,楼船高数丈,皆丹漆,上下三级……围数百重。
《明太祖实录》
夏原吉等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修成
时间
政府政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任选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任选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