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苏科版)
2.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2.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苏科版),文件包含24升华和凝华原卷版docx、24升华和凝华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4升华和凝华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雾、露、冰、雪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下列关于雾、露、冰、雪的物态变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雪——升华——放热 B.冰——凝固——吸热C.露——液化——放热 D.雾——汽化——吸热【答案】C【详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A错误;B.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雕作品日久变细小这是升华现象B.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C.棒棒糖放进嘴里后会慢慢消失这是升华现象D.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答案】C【详解】A.冰雕作品变小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是相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棒棒糖放进嘴里后会慢慢消失这,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中国诗词大会》是通过对古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重温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的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D.“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雪的消融是熔化放热【答案】A【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A正确;B.冰的形成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此过程中放热,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C错误;D.雪的消融形成水,是熔化现象,此过程中吸热,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答案】C【详解】A.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D.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答案】 升华 熔化 凝华 放【详解】[1]图甲的碘颗粒吸热升华为碘蒸气。[2]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升华外,还可能会熔化为液态的碘。[3][4]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放热凝华为固态的碘。6.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经历了先 _____后 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 升华 凝华【详解】[1][2]白炽灯用久了,灯泡的内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发生升华,又遇冷发生凝华的缘故。7.冬天草叶上霜的形成是 _____现象,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时间长了会消失,发生的是 _____(均选填物态变化的种类)。【答案】 凝华 升华【详解】[1]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2]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时间长了会消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8.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 升华 凝华 熔化【详解】[1]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2]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3]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变为雨滴落到地面,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9.小明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形成的,寒冬,若将坐满了乘客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 _______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 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答案】 凝华 液化 内【详解】[1]小明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内一段时间,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会使得铝罐周围的空气温度瞬间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罐外壁凝华形成霜。[2][3]寒冬,若将坐满了乘客的汽车门窗紧闭,由于车外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车窗玻璃的内侧。10.如图所示,在试管底部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底部的碘_______(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此同时橡皮塞及其附近的试管壁上出现了固态的碘,逐渐增多,试管中没有紫色小液滴或液体流动。这说明试管底部的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选填”熔化”或“升华”),在此过程中固态碘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 减少 升华 吸热【详解】[1][2][3]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中加热,加热过程中,碘会吸收热量升华为碘蒸气,碘蒸气遇到冷的橡皮塞或者试管壁凝华成碘,因此试管底部的碘减少,橡皮塞和其附近的试管壁出现固态的碘。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答案】C【详解】由图像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如图,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小明由此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气”是干冰凝华形成的水蒸气 B.“白气”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白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答案】C【详解】干冰放入玻璃杯中,会迅速升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于是出现了白气。而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的热气是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体成小水珠形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答案】D【详解】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在较低温的天气里,能容易熔化,故A错误;B.严冬,室内的温度比室外的温度高,窗户把室内室外隔开,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上温度较低的冰冷窗户,会放热凝华成“冰花”,所以结在玻璃的内侧,故B错误;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由于瓶内的高温水蒸气流动出来后,遇上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故C错误;D.一般在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中的,故D正确。故选D。4.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