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4页。
A.B.
C.D.
2.(2分)教室内安装有八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它们同时亮( )
A.串联B.并联
C.串联或并联D.无法判断
3.(2分)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现仅有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 )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保持不变
4.(2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内能小的物体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5.(2分)小华参加校外劳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未能搬起,仍未推动;③在小明的帮助下;④接着他们用水平力推着手推车沿水平路面前往仓库。则( )
A.①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B.②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C.③中他们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D.④中他们对手推车没有做功
6.(2分)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 )
A.乙、丁B.甲、丙C.乙、丙D.甲、丁
7.(2分)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里一盏荧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1.5A
B.小明把一本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并举过头顶,对书做的功约为4J
C.小华在中考体育跳绳时平均功率约为300W
D.机械改进后,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8.(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动滑轮的重力G甲<G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
D.A物体受到的重力比B物体大
9.(2分)如图所示,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你认为排球运动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 )
A.B.
C.D.
10.(2分)如图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部分项目图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运动员举着杠铃站立保持稳定时,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B.乙运动员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C.丙运动员击球后,球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D.丁滑板运动员从赛道高处滑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
11.(2分)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同一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煤油的温度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2.(2分)使用空气炸锅(如图所示)时发现:同时闭合定时开关和温控开关产生热风,仅闭合定时开关产生冷风( )
A.B.
C.D.
13.(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开关S1、S3断开,S2闭合,则两灯串联
②若开关S1、S3闭合,S2断开,则两灯并联
③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时,只有灯L2发光
④若开关S1、S2闭合,S3断开,灯L1、L2发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2分)初中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也有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下列描述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在蒸馏水的制备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的
B.乙图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热值大的性质
C.丙图中,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做了功
D.丁图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
15.(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将分别盛有50g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 2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B.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
C.2~3min 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为 1400J
D.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得到的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均为图中的 A 所示,若已知该小组所用水的质量为 75g,则食用油的质量为 100g
二.非选择题(16~24题每空1分;25题每图2分;26题8分;27题7分;28题7分;29题5分;30题6分)
16.(2分)2023年10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在候场大厅多国领导人对中国的茶文化赞赏不已。如图所示,用热水泡茶时,内能会 (选填“增加”或“减少”),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属于 。
17.(5分)如图所示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只要将图中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 ,跨上自行车将右手把向后旋转,车子就能前进,并且向后旋转的角度越大,电瓶相当于 (电源/用电器),将 能转化为 能;电瓶车在转向时,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 (选填“串联”或“并联”)。
18.(7分)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1)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此时它正处在 冲程。该冲程将内能转化为 能。
(2)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汽油机完成 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次。
(3)发动机散热器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 大。
(4)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min,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72kW不变,该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为 J,发动机牵引力的大小为 N。
19.(4分)如图所示,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匀速向下拉动绳子,G物=10N,F=6N,不计绳重和摩擦。
(1)重物上升的速度v物= m/s;
(2)动滑轮的重G动=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3)小明想更省力,他只改变了滑轮组的绕线方法,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
20.(1分)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为 。
21.(3分)用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A、B两种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A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B液体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如果A、B为同种液体,则液体 (选填“A”或“B”)的质量较大。
22.(3分)蹦床是集艺术性和竞技性于一身的运动,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也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健身运动。如图为蹦床运动的简化示意图,A点是蹦床不发生形变时的原位置,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相等处(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
(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2)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 (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下同);运动员的动能 。
23.(3分)如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 时,灯L1和L2串联;当闭合开关 时,灯L1和L2并联;从安全角度考虑,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
24.(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处于 (通路/断路/短路)状态,会造成 (电源/灯泡)损坏,要使其成为正确的电路,只需要拆掉图中标注的 号导线。
25.(2分)如图,杠杆AOB保持静止,O为支点1的力臂l1和阻力F2。
26.(2分)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如图,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7.(2分)如图中,请在两个虚线框内选填“电源”和“开关”的符号,使开关都闭合时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28.(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在实验过程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此时两边同时再加一个钩码,杠杆将向 端倾斜。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B点,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转至位置b的过程中(如图丙),测力计示数将 。
(4)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重新平衡
记录数据后,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F1+l1=F2+l2;
请判断该同学结论与实验结果 ,与杠杆平衡条件 (相符/不符),你排除该同学结论的理由是 。
29.(7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斜面不同的高度h和H(H>h),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是探究 (选填“钢球”或“木块”)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十次车祸九次快”是在警醒驾驶员驾驶车辆时不要超速,为了研究超速带来的危害,应该选用甲、乙、丙中的 两次实验的结论进行比较,结论: 。
(3)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时,其 能转化为动能,可以看出, (选填“甲”、“乙”或“丙”)图中钢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最大。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
(5)实验后,该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再次探究。根据丁、戊两图所示的探究过程,该同学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选填“速度”、“高度”或“夹角度”)有关。
30.(7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
(1)丙装置在安装时的一处错误是 。
(2)改进实验后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实验,实验时通过 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冬天在自制暖手袋时,应选 (“液体1”、“液体2”)作为供暖物质。
(3)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实验,实验时通过 反映燃料热值的大小;分析图象可知:燃料A和B的热值之比为 (设燃料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全被液体吸收)。
31.(5分)如图甲所示为中关村大桥的雄姿,大桥长长的引桥可近似看成一个倾角较小的斜面(如图乙所示),此斜面的长度为400m、高度为12m。当总重力为2.5×104N的小汽车以18m/s的速度在大桥的引桥上匀速上桥时,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36kW。求:
(1)此引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2)汽车在引桥上行驶时所受路面的摩擦力f(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32.(6分)氢能源公交车,与传统公交车相比,氢能公交车最大的特点是“零污染、零排放”,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排放,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水=4.2×103J/(kg•℃),q氢=1.4×108J/kg,标准大气压环境]
求:
(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的70%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为多少?
(3)若本次投放运营的氢能公交车发动机的热率为50%,如果完全燃烧0.6kg的氢燃料,则这些热量能让该氢能公交车以42k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多长时间?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答】解:
A、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是费力杠杆;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是费力杠杆;
D、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故选:D。
2.(2分)教室内安装有八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它们同时亮( )
A.串联B.并联
C.串联或并联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答】解:一只开关同时控制八盏日光灯,当其中任意一盏坏掉后,即它们之间的工作互不影响。
故选:B。
3.(2分)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索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现仅有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速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 )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保持不变
【答案】A
【解答】解:以索塔与桥面的交点为支点,左侧拉索的拉力为动力,当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匀速驶向索塔的过程中,在阻力和动力臂不变时,故A正确。
故选:A。
4.(2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内能小的物体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答案】B
【解答】解:
A、冰熔化成水,温度不变,其内能变大;
B、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高,故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C错误;
D、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5.(2分)小华参加校外劳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未能搬起,仍未推动;③在小明的帮助下;④接着他们用水平力推着手推车沿水平路面前往仓库。则( )
A.①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B.②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C.③中他们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D.④中他们对手推车没有做功
【答案】C
【解答】解:A、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没有移动距离,故A错误;
B、②她又用力推筐,虽然用力了,故不做功;
C、③在小明的帮助下;抬的力竖直向上,故他们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D、④接着他们用水平力推着手推车沿水平路面前往仓库,推车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故D错误。
故选:C。
6.(2分)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 )
A.乙、丁B.甲、丙C.乙、丙D.甲、丁
【答案】A
【解答】解: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轮胎温度急剧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甲、食品放入冰箱内,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
乙、冬天搓手取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丙、取暖器取暖,使室内温度升高;
丁、汽油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总是分析可知,乙丁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汽车紧急刹车能量转化形式相同。
故选:A。
7.(2分)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里一盏荧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1.5A
B.小明把一本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并举过头顶,对书做的功约为4J
C.小华在中考体育跳绳时平均功率约为300W
D.机械改进后,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B
【解答】解:A.教室里一盏荧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0.2A,故A错误;
B.小明把一本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并举过头顶,物理书的质量约为 2.25kg,举过头顶高度约为 1.6m,对书做的功约为2J;
C.小华在中考体育跳绳时,初中生体重大约为500N,1min大约跳100次;
跳一次做的功:W=Gh=500N×0.05m=25J,
跳一次的时间为:=2.6s,
则小华同学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P==≈42W;
D.机械在做功时总会做一些无用功,即使再改进,故D错误。
故选:B。
8.(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动滑轮的重力G甲<G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
D.A物体受到的重力比B物体大
【答案】B
【解答】解:
A、将A,由图可知甲=3,n乙=2,则s甲=2h,s乙=2h,所以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
BD、忽略绳重和摩擦==可得,
由动滑轮的重力G甲动<G乙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可知,G甲<G乙,即A物体受到的重力比B物体小,故D错误;
A、B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有=Gh可知,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由动滑轮的重力G甲<G乙,且动滑轮升高的高度相同,根据W额=G动h可知,甲滑轮组的额外功比乙的额外功少有甲<W有乙,所以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的总功少,
已知时间相同,由P=,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故选:B。
9.(2分)如图所示,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你认为排球运动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 )
A.B.
C.D.
【答案】A
【解答】解: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由于草地松软,弹起的高度比原来的高度低较多,水泥地坚硬,反弹后最大高度降低较小。故A正确;
故选:A。
10.(2分)如图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部分项目图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运动员举着杠铃站立保持稳定时,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B.乙运动员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C.丙运动员击球后,球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
D.丁滑板运动员从赛道高处滑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
【答案】C
【解答】解: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静止时,杠铃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A错误;
B、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向上时,当蹦床对人的弹力与重力相等的时候速度最大;运动员继续向上运动,向上做减速运动,故整个过程中,故B错误;
C、丙运动员击球后,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滑板运动员从赛道高处滑下时,高度减小,速度增大,考虑到有摩擦,故D正确。
故选:C。
11.(2分)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同一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煤油的温度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D
【解答】解:
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故A错误。
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如水变成冰后比热容变小了。
C、水和煤油的质量m相等,但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可知,由于不知道两者的初温,故C错误;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由于铝的比热容较大,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故选:D。
12.(2分)使用空气炸锅(如图所示)时发现:同时闭合定时开关和温控开关产生热风,仅闭合定时开关产生冷风( )
A.B.
C.D.
【答案】D
【解答】解:
A.由图可知,同时闭合定时开关和温控开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只闭合温控开关时,只发热不吹风;
C.由图可知,只闭合温控开关时,只发热不吹风;
D.由图可知,电动机工作产生冷风,电动机和发热管同时工作吹热风,不会出现只发热不吹风。
故选:D。
13.(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开关S1、S3断开,S2闭合,则两灯串联
②若开关S1、S3闭合,S2断开,则两灯并联
③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时,只有灯L2发光
④若开关S1、S2闭合,S3断开,灯L1、L2发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A
【解答】解:①若开关S1、S3断开,S2闭合,灯L1、L2首尾顺次连接,则两灯串联;
②若开关S6、S3闭合,S2断开,L7、L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故②正确;
③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故③错误;
④若开关S1、S5闭合,S3断开,灯L1被短路,只有灯L6发光,故④错误。
故选:A。
14.(2分)初中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也有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下列描述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在蒸馏水的制备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的
B.乙图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热值大的性质
C.丙图中,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做了功
D.丁图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
【答案】B
【解答】解:A、在蒸馏水的制备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温度升高,故A正确;
B、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的性质;
C、肱二头肌在向上牵引桡骨转动的过程中,而且桡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故C正确;
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陆地吸热后,热空气上升,形成海陆风。
故选:B。
15.(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将分别盛有50g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 2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B.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
C.2~3min 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为 1400J
D.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得到的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均为图中的 A 所示,若已知该小组所用水的质量为 75g,则食用油的质量为 100g
【答案】C
【解答】解:
A、相同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故A错误;
B、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A温度从20℃升高到40℃需要2min;加热时间越长,水的吸热能力越强,A为食用油;
因为加热器相同,则物质吸收的热量和加热时间成正比,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Q油吸=3:4,
由Q吸=cmΔt可知,c水:c油=3:2,则c油=c水=×4.2×102J/(kg•℃)=2.8×102J/(kg•℃),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则食用油吸收的热量:Q油吸=c油m油Δt=2.8×105J/(kg•℃)×0.05kg×20℃=2800J;
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受热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为,故C正确;
D、另一小组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Q=cmΔt可知,所以m水:m油=c油:c水,75g:m油=2:3,解得m油=112.5g,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16~24题每空1分;25题每图2分;26题8分;27题7分;28题7分;29题5分;30题6分)
16.(2分)2023年10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在候场大厅多国领导人对中国的茶文化赞赏不已。如图所示,用热水泡茶时,内能会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少”),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属于 热传递 。
【答案】增加;热传递。
【解答】解: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茶杯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故答案为:增加;热传递。
17.(5分)如图所示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只要将图中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 开关 ,跨上自行车将右手把向后旋转,车子就能前进,并且向后旋转的角度越大,电瓶相当于 用电器 (电源/用电器),将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电瓶车在转向时,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 并联 (选填“串联”或“并联”)。
【答案】开关;用电器;电;化学;并联。
【解答】解:(1)电动自行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
(2)电瓶充电时,消耗电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瓶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另一盏灯仍能发光,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开关;用电器;电;并联。
18.(7分)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1)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此时它正处在 做功 冲程。该冲程将内能转化为 机械 能。
(2)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汽油机完成 80 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20 次。
(3)发动机散热器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
(4)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min,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72kW不变,该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为 4.32×106 J,发动机牵引力的大小为 2400 N。
【答案】(1)做功;机械;(2)80;20;(3)比热容;(4)4.32×106;2400。
【解答】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气门关闭,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做功冲程;
(2)汽油机的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40r/s,即飞轮在1内转40圈,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对外做功20次;
(3)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与其它相同质量的物质相比,吸收的热量多;
(4)发动机所做的功W=Pt=72×103W×60s=7.32×106J,
汽车的速度v=108km/h=30m/s,
根据P===Fv得发动机牵引力的大小为:
F===2400N。
故答案为:(1)做功;机械;20;(4)4.32×105;2400。
19.(4分)如图所示,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匀速向下拉动绳子,G物=10N,F=6N,不计绳重和摩擦。
(1)重物上升的速度v物= 0.1 m/s;
(2)动滑轮的重G动= 2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83.3 %;
(3)小明想更省力,他只改变了滑轮组的绕线方法,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不变 。
【答案】(1)0.1;(2)2;83.3;(3)不变。
【解答】解:(1)2s内物体上升20cm,则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v物===0.3m/s;
(2)由图可知,n=2,根据F=动)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
G动=nF﹣G=8×6N﹣10N=2N;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00%≈83.3%;
(3)不计摩擦及绳重,额外功的来源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提起同一重物时有=Gh,额外功W额=G动h,总功W总=Gh+G动h,
根据η====可知。
故答案为:(1)4.1;(2)2;(3)不变。
20.(1分)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为 3:8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由题知,m甲=m乙,Δt甲=20℃,Δt乙=15℃,
根据Q放=c甲m甲Δt甲,Q吸=c乙m乙Δt乙,
则:===,
故得:=。
故答案为:3:8。
21.(3分)用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A、B两种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A液体吸收的热量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B液体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如果A、B为同种液体,则液体 B (选填“A”或“B”)的质量较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根据实验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
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则液体B的吸热能力强;
(2)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由图可知,B的加热时间是A的加热时间的2倍,B的比热容是A的比热容的2倍×4.4×103J/(kg•℃)=2.2×103J/(kg•℃);
(3)如果A、B为同种液体,由图知,B加热时间长,根据Q=cmΔt可知,则液体B的质量较大。
故答案为:等于;2.8×103;B。
22.(3分)蹦床是集艺术性和竞技性于一身的运动,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也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健身运动。如图为蹦床运动的简化示意图,A点是蹦床不发生形变时的原位置,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相等处(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
(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不变 (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2)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 增大 (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下同);运动员的动能 先增大后减小 。
【答案】(1)不变;(2)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解:(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自由下落,由于不计空气阻力;
(2)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大于蹦床对运动员弹力,动能越来越大,弹力大于重力,动能减小;从A到C,弹性势能逐渐变大。
故答案为:(1)不变;(2)增大。
23.(3分)如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 S3 时,灯L1和L2串联;当闭合开关 S1、S2 时,灯L1和L2并联;从安全角度考虑,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S1、S2、S3 。
【答案】S3;S1、S2;S1、S2、S3。
【解答】解:断开开关S1、S2,闭合开关S4时,此时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灯L1和L2串联;
断开开关S6、闭合开关S1、S2,电流的路径有两条,为并联电路4和L2并联;
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的两端被导线相连,所以不能同时闭合这三个开关。
故答案为:S3;S6、S2;S1、S7、S3。
24.(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处于 短路 (通路/断路/短路)状态,会造成 电源 (电源/灯泡)损坏,要使其成为正确的电路,只需要拆掉图中标注的 ② 号导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开关,所以引起电源短路;
要使其成为正确的电路,应将灯泡连入电路、灯泡、③、④流回电源的负极。
故答案为:短路;电源;②。
25.(2分)如图,杠杆AOB保持静止,O为支点1的力臂l1和阻力F2。
【答案】见解析图
【解答】解:阻力F2的作用点在点B,方向竖直向下;
过支点作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做出力臂L8,如图所示;
26.(2分)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如图,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n为奇数时,承担物重的有3段绳子,根据奇动偶定,如图所示:
。
27.(2分)如图中,请在两个虚线框内选填“电源”和“开关”的符号,使开关都闭合时两灯组成并联电路
【答案】
【解答】解:若将电源置于下面的虚线框,开关置于上面的虚线框,上面的灯泡被开关短路,不符合要求;
若将电源置于上面的虚线框,开关置于下面的虚线框,两灯可组成并联电路,根据箭头可知;如图所示:
28.(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右 端移动,在实验过程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3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此时两边同时再加一个钩码,杠杆将向 左 端倾斜。
(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B点,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转至位置b的过程中(如图丙),测力计示数将 变大 。
(4)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重新平衡
记录数据后,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F1+l1=F2+l2;
请判断该同学结论与实验结果 相符 ,与杠杆平衡条件 不符 (相符/不符),你排除该同学结论的理由是 直接将力和力臂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相加的方法不正确 。
【答案】(1)右;便于测量力臂大小;(2)3;左;(3)变大;(4)相符;不符;直接将力和力臂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相加的方法不正确。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在实验过程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
(2)设杠杆上一个小格的长度是L,一个钩码重是G,
解得n=3,即可在B位置挂上3个钩码;
小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5G×3L>4G×4L,这时杠杆将向左边倾斜;
(3)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转至位置b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在水平平衡,测力计示数变大;
(4)该同学的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如果仅仅从实验结果来看;
但不同单位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义的,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左;(3)变大;不符。
29.(7分)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斜面不同的高度h和H(H>h),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是探究 钢球 (选填“钢球”或“木块”)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十次车祸九次快”是在警醒驾驶员驾驶车辆时不要超速,为了研究超速带来的危害,应该选用甲、乙、丙中的 甲、乙 两次实验的结论进行比较,结论: 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3)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时,其 重力势 能转化为动能,可以看出, 丙 (选填“甲”、“乙”或“丙”)图中钢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最大。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
(5)实验后,该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再次探究。根据丁、戊两图所示的探究过程,该同学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速度 (选填“速度”、“高度”或“夹角度”)有关。
【答案】(1)钢球;(2)甲、乙;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重力势;丙;(4)不能;(5)速度
【解答】解:(1)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时具有一定的动能,所以研究的是钢球动能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2)由甲、乙两图可知,滚下的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故结论为:物体质量相同时,动能越大;
(3)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时,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实验中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丙图中木块移动的距离最远;
(4)本实验中小球的动能是通过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反映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能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5)丁、戊两图,θ1<θ2,所以戊图小球的速度更大,图戊中木块滑行得更远些,物体的速度越大,即小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故答案为:(1)钢球;(2)甲、乙,速度越大;(3)重力势;丙;(5)速度。
30.(7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
(1)丙装置在安装时的一处错误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被测液体中 。
(2)改进实验后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甲、丙 两图实验,实验时通过 加热的时间 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冬天在自制暖手袋时,应选 液体1 (“液体1”、“液体2”)作为供暖物质。
(3)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乙、丙 两图实验,实验时通过 升高的温度 反映燃料热值的大小;分析图象可知:燃料A和B的热值之比为 3:2 (设燃料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全被液体吸收)。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被测液体中;(2)甲、丙;加热的时间;液体1;(3)乙、丙;升高的温度;3:2。
【解答】解:(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被测液体中,丙装置在安装时的一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被测液体中;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控制物质的质量,故应甲;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已知液体1和2的质量相同,根据所绘制的图线分析,甲装置中液体7的温度变化量较小,故选液体1作为供暖物质;
(3)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控制被加热液体的种类相同而燃料不同、丙两图进行实验,同时点燃燃料后;
要比较燃料A和B的热值关系,应使用不同的燃料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丙两个装置,
根据图3的乙、丙两图线可知,液体4升高的温度变化量之比为:
(30℃﹣10℃):(40℃﹣10℃)=2:3;
根据Q吸=cmΔt可知液体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Q乙:Q丙=2:3;
设燃料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全被液体吸收,燃料A和B的质量也相同,
根据Q放=qm可知,燃料A和B的热值之比为qA:qB=Q丙:Q乙=8:2。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被测液体中;(2)甲、丙;液体1、丙;升高的温度。
31.(5分)如图甲所示为中关村大桥的雄姿,大桥长长的引桥可近似看成一个倾角较小的斜面(如图乙所示),此斜面的长度为400m、高度为12m。当总重力为2.5×104N的小汽车以18m/s的速度在大桥的引桥上匀速上桥时,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36kW。求:
(1)此引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2)汽车在引桥上行驶时所受路面的摩擦力f(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答案】(1)此引桥斜面的机械效率η为37.5%;
(2)汽车在引桥上行驶时所受路面的摩擦力f为1250N。
【解答】解:(1)由P===Fv得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
F牵===2000N;
牵引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2.5×103N×12m=3×105J,
牵引力做的总功:
W总=F牵s=2000N×400m=6×105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37.5%;
(2)牵引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8×103J﹣3×105J=5×105J,
由W额=fs得汽车在引桥上行驶时所受路面的摩擦力:
f===1250N。
答:(1)此引桥斜面的机械效率η为37.6%;
(2)汽车在引桥上行驶时所受路面的摩擦力f为1250N。
32.(6分)氢能源公交车,与传统公交车相比,氢能公交车最大的特点是“零污染、零排放”,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排放,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水=4.2×103J/(kg•℃),q氢=1.4×108J/kg,标准大气压环境]
求:
(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的70%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为多少?
(3)若本次投放运营的氢能公交车发动机的热率为50%,如果完全燃烧0.6kg的氢燃料,则这些热量能让该氢能公交车以42k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多长时间?
【答案】(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8.4×107J热量;
(2)若这些热量的70%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为70℃;
(3)这些热量能让该公交车匀速行驶1000s。
【解答】解:(1)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
;
水升高的温度
;
(3)公交车的功率为P=42kW=7.2×104W,
公交车所做的功
,
公交车行驶时间
。
答:(1)质量为0.2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8.4×105J热量;
(2)若这些热量的70%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25℃的水吸收;
(3)这些热量能让该公交车匀速行驶1000s。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4.2×103
煤油2.1×103
铜0.39×103
沙石0.92×103
酒精2.4×103
冰2.1×103
水银0.14×103
铝0.88×103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5
8
8
5
2
4
10
10
4
3
3
15
15
3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4.2×103
煤油2.1×103
铜0.39×103
沙石0.92×103
酒精2.4×103
冰2.1×103
水银0.14×103
铝0.88×103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5
8
8
5
2
4
10
10
4
3
3
15
15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12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12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考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