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 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32 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记载(zǎi) 诘责(jié) 畸形(jī) 秀颀(xīn)
B. 炽热(chì) 嶙 峋(lín) 映衬( yìng) 惨绝人寰(huán)
C. 依傍(páng) 隧道(suì) 锃亮(zèng) 杳无消息(yǎ)
D. 黝黑(yǒu) 斟酌 (zhēn) 镌刻(juān) 惟妙惟肖(xiā)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分)
A、蹒跚 狼籍 卑微 触目伤怀
B、牛犊 频临 篱笆 恹恹欲睡
C、踌躇 琐屑 倔强 不拆不挠
D、洗涤 繁殖 赋闲 妙手偶得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若“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
D. 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的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4. 下列对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1) 赵州桥非常雄伟, 全长50.82米, 两端宽9.6米, 中部略窄, 宽约9米。
(2)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3)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A.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B.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C. 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D. 列数字 举例子 下定义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等。
B.《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课文节选内容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和丈夫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
C.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物说明文。
D.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
6.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5分)
①你们一直喜欢读书,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②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③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④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
(1)①句中,“ ” 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
(2)②句有语病,可修改为: (不得改变原意)
(3)在文末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2分)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 ,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
(3)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 《白杨礼赞》
(4)其中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的词句是: , 。 (晏殊 《浣溪沙》 )
(5) 默写崔颢《黄鹤楼》后面四句。
, 。
, 。
8.名著阅读。 (2分)
毫无疑问,黄翅飞蝗泥蜂在杀死蟋蟀时使出了它的看家本领,因此十分有必要看看它凶杀猎物的过程。在观察节腹泥蜂时,我进行了很多尝试,并且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将在节腹泥蜂身上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运用到了黄翅飞蝗泥蜂的身上。
以上文字选自 (作者)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 ”。
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
(一)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后9—13题。 (15分)
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
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选段中写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背影的?他为什么要写得如此详细? (4分)
10.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 (2分)
11.选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很恰当,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做简要分析。(4分)
12. 《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它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 (5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14—16 题。(10分)
每天多吃一匙盐,降低你的免疫力
①中国一直是食盐的消费大国。古话常说,盐是“百味之王”, “要得鲜,放点盐”。可以说,盐是中餐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味调料。但是中国人对美味饭菜的追求,也导致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非常高。
②2019 年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就总结了过去 40 年来关于中国食盐摄入的所有公开数据,其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每天平均摄入的食盐在10g 以上,居全球首位。其中,北方人比南方人“口味重”一些:北方人平均每天吃 11.2g 盐, 而南方人平均每天吃 10.2g。全中国 3~6 岁儿童的食盐平均摄入量约为 5g/天,青少年为 9g/天。这一数据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摄入量。
③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证明,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最近,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又带来了另一.个坏消息:除了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吃盐过多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④研究者首先在小鼠身上做了试验,他们将小鼠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低盐饮食(食物钠含量 0.1%)、正常饮食(食物钠含量 0.3%)和高盐饮食(食物钠含量 1.71%,饮水含有 0.9% 氯化钠)。这样的饮食维持一周后,研究者用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感染了小鼠。从而检测在不同饮食安排下,小鼠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高盐饮食的小鼠的感染更为严重,其肾脏内大肠杆菌的数量远远高于其他两组。同样,在感染李斯特菌后, 高盐饮食小鼠的脾脏和肝脏中李斯特菌的数量是另外两组的 100~1000 倍。
⑤对人体细胞的试验也呈现出了类似的结果。研究在德国选取了 10 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他们的年龄在 20~50 岁之间。在日常饮食不变的基础上,这些志愿者每天还被要求额外摄入 6g 的食盐。作为参考,德国成年人的人均食盐摄入量,男性约为10g/天,女性约为 8g/ 天。每日额外增加的 6g 盐大约等于两份汉堡加薯条套餐的含盐量。试验同样持续了一周,研究者分别在试验前后采集了志愿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并分离出了免疫细胞进行进一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额外摄入盐分一星期后, 志愿者血液中的粒细胞(即中性白细胞)免疫能力降低。
⑥这项研究的结论非常出人意料,因为关于盐分摄入与免疫能力的关系,过去曾有许多研究得出过截然相反的结论。比如,2015 年发表于《细胞·代谢》的一项研究就提出,在皮肤感染了某些寄生虫时,相比正常饮食的动物,摄入盐分更多的动物康复速度会更快。 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 高盐饮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免疫力。
⑦“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个论断并不准确。”2020 年最新研究的作者之一,卡塔日娜·乔宾解释道。关键之处在于,血液以及大部分器官内的盐分浓度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否则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遭到破坏。
⑧所以,无论是从增强免疫力还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角度考虑,明天点外卖时,你都可以备注一句:少盐,谢谢。
13.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在我国为什么要提倡低盐饮食。 (3 分)
14.第②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分)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三)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9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7. 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走( ) (2分)
A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野尽”一句。 “随” “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今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含,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18.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4分)
19.简要分析诗歌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3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16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选自《峨眉山月歌》[ 唐 ] 李白)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月色入户 户: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4)夜发清溪向三峡 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2.【甲】 【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1)写月语句【甲】 【乙】
(2)描写方法
【甲】
【乙】
23.【甲】 【乙】两文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4分)
三、综合性学习(8分)
24.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图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统计图”,请写出你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 (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4分)
微信朋友信息分享统计图
(2)某同学在网络平台转发了一些网络谣言, 自己却并不知情。针对此种现象,你如何发微信对他进行劝告?(4分)
四、写作(60分) (文题二选一)
25.(1)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途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溃止涂了几笔, 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 自定立意,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出【甲】处划横线句的主干,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