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附参考答案)第1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附参考答案)第2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附参考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修 上册10.1 劝学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10.1 劝学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劝学》
    1.劝( )学
    2.学不可以已( )
    3.木直中( )绳
    4.輮( )以为( )轮
    5.虽有 槁暴( )
    6.金就( )砺则利
    7.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 )乎己
    8.吾尝( )而望矣
    9.声非加疾( )也
    10.而闻者彰( )
    11.假( )舆马者
    12.非能水( )
    13.而绝( )江河。
    14.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5.风雨兴焉( )
    16.故不积跬步( )
    17.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18.锲而( )舍之,朽木不折
    19.蚓无爪牙之利(句式 : ),筋骨之强
    20.用( )心一也
    21.故不积跬步,无以( )千里
    22.非( )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师说》
    1.师者,所以( )传道受( )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无惑?
    3.生乎吾前,其闻( )道也固( )先乎吾
    4.吾师( )道也,
    5.夫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是故( )无( )贵无贱,
    7.犹且( )从师而问焉;
    8.今之众人( )
    9.而耻( )学于师。
    10.圣人之所以( )为圣,
    11.其( )皆出于此乎!
    12.于其身( )也,
    13.则耻( )师焉,
    14.惑( )矣!
    1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者,
    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特点: )
    17.或师( )焉,或不( )焉,
    18.不耻( )相师(拜别人为师)。
    19.士大夫之族( ),
    20.“彼与彼年相若( )也,
    21.官盛则近谀( )。
    22.君子不齿( )。
    23.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24.圣人无常( )师。
    25.孔子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6.郯子之徒( ),
    27.术业有专攻( )
    28.六艺经传( )皆通( )习之,
    29.不拘于( 被 )时,学于余( 句式特点: )。
    30.作《师说》以(来 )贻( )之。
    31.师者,所以传道( 受 )业解惑也。
    3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 )
    三、《赤壁赋》
    1.七月既望( )
    2.举酒属( )客
    3.少 焉( )
    4.徘徊于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之间
    5.纵一苇( )之所如( )
    6.浩浩乎( )如冯( )虚御风
    7.渺渺兮予怀(句式 )
    8.望美人 ( )兮天一方
    9.客有吹洞箫者( 句式 )
    10.不绝如缕( )。
    11.舞( )幽壑之潜蛟
    12.泣( )孤舟之嫠妇。
    13.苏子愀( )然
    14.正襟危( )坐而问客曰
    15.山川相缪 ( )
    16.下( )江陵
    17.顺流而东( )也,
    18.而今安在哉?( 句式特点: )
    19.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 水边 )之上,
    20.侣( )鱼虾而友( ) 麋鹿。
    21.举樽以相属( )
    22.哀吾生之须臾( )
    23.知不可乎骤得( )
    24.盈( )虚( )者如彼
    25.则天地曾不( )能以一瞬
    26.而又何羡乎?(句式 )
    27.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28.不知东方之既( )白( )
    29.寄( )于天地,渺( )之一粟
    30.取之( ),用之不竭
    四、《登泰山记》
    1.汶水西( )流
    2.当( )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3.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4.自京师乘( )风雪,
    5.越长城之限( )
    6.是( )月丁未
    7.道皆砌石为磴( )
    8.余始循( )以入
    9.崖限( )当( )道者(句式 )
    10.及( )既( )上
    11.苍山负( )雪
    12.明烛( )天南。
    13.而半山居( )雾若带然
    1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
    15.稍( )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16.须臾( )成五采
    17.下有红光动摇承( )之
    18.绛( )皓( )驳( )色,
    19.而皆若偻( )。
    20.其远古刻尽漫失( )
    21.皆不及( )往。
    22多平方,少圜( )。
    23.生石罅( ),皆平顶。
    2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附:参考答案(教师版)
    一、《劝学》
    1.劝( 鼓励 )学
    2.学不可以已(停止 )
    3.木直中( 合乎)绳
    4.輮(通“煣”,使弯曲 )以为(把……作为)轮
    5.虽有 槁暴(晒干)
    6.金就(动词,接近,靠近 )砺则利
    7.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 )而日参省( 参,检验,省,省察)乎己
    8.吾尝(曾经)而望矣
    9.声非加疾( 劲疾 )也
    10.而闻者彰(清楚)。
    11.假(借助 )舆马者,
    12.非能水(名作动,游泳 )
    13.而绝(横渡 )江河。
    14.君子生(通性,天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5.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翻译,为“从这里” )
    16.故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称为“跬”,跨两脚为“步”)
    17.不积小流,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成江海
    18.锲而(表假设 )舍之,朽木不折
    19.蚓无爪牙之利(句式 :定语后置,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筋骨之强
    20.用(因为)心一也
    21.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 )千里
    21.非(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师说》
    1.师者,所以( 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传道受( 通授,传授 )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懂得)之( 指知识和道理)者,孰能无惑?
    3.生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固(本来 )先乎吾
    4.吾师( 学习)道也,
    5.夫庸(夫,发语词,庸,表示反问语气,岂,哪里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是故(因此,所以)无( 无论, 不分 )贵无贱,
    7.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
    8.今之众人(一般人)
    9.而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学于师。
    10.圣人之所以( ……的原因)为圣,
    11.其( 大概 )皆出于此乎!
    12.于其身(自己)也,
    13.则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师焉,
    14.惑( 糊涂 )矣!
    1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者,
    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即“不知句读”,“不解惑”,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 不能解决道业方面的疑惑 )17.或师( 从师 )焉,或不(通否)焉,
    18.不耻( 以……为耻 )相师(拜别人为师)。
    19.士大夫之族( 类 ),
    20.“彼与彼年相若( 年龄差不多 )也,
    21.官盛则近谀( 谄媚奉承 )。”
    22.君子不齿( 并列,排列 )。
    23.今其智乃(竟 )反不能及,
    24.圣人无常( 固定的 )师。
    25.孔子师(意动用法,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6.郯子之徒(这些同类的人 ),
    27.术业有专攻( 学习, 研究 )
    28.六艺经传(六艺 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皆通(全面)习之,
    29.不拘于( 被 )时,学于余( 句式特点: 状语后置,向我学习 )。30.作《师说》以(来 )贻( 赠送 )之。
    31.师者,所以传道( 受 )业解惑也。
    3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 )
    三、《赤壁赋》
    1七月既望( 过了望日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
    2.举酒属(劝请 )客
    3.少 焉( 一会儿 )
    4.徘徊于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之间
    5.纵一苇( 小船 )之所如( 往 )
    6.浩浩乎( ……的样子 )如冯(同“凭”,乘 )虚御风
    7.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8.望美人 ( 指所思慕的人 )兮天一方
    9.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者 )
    10.不绝如缕( 如同不断的细丝 )。
    11.舞( 使动用法,使……起舞 )幽壑之潜蛟
    12.泣( 使动用法,使……哭泣 )孤舟之嫠妇。
    13.苏子愀(容色改变 )然
    14.正襟危( 正, 端正 )坐而问客曰
    15.山川相缪 (同缭、盘绕)
    16.下( 攻占 )江陵
    17.顺流而东( 名词作状语,向东 )也,
    18.而今安在哉?(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在(动词)、安(疑问代词) )
    19.况吾与子渔樵(名词作动词,砍柴 )于江渚( 水边 )之上,
    20.侣( 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鱼虾而友(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 麋鹿。
    21.举樽以相属( 劝请 )
    22.哀吾生之须臾( 片刻 )
    23.知不可乎骤得( 一下子,很轻易地 )
    24.盈(满)虚(缺)者如彼
    25.则天地曾不( 连……都 )能以一瞬
    2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羡(动词)、何(疑问代词) )
    27.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28.不知东方之既(已经 )白(形容词作动词,变明亮 )
    2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0.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四、《登泰山记》
    1.汶水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流
    2.当(在)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3.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4.自京师乘(冒着)风雪,
    5.越长城之限(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6.是(这)月丁未
    7.道皆砌石为磴(石阶)
    8.余始循(顺着)以入
    9.崖限(门槛)当(遮拦,阻挡)道者(定语后置)
    10.及(等到)既(已经)上
    11.苍山负(背着)雪
    12.明烛(照亮)天南。
    13.而半山居(停留)雾若带然
    1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
    15.稍(逐渐)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16.须臾(片刻)成五采
    17.下有红光动摇承(承接)之
    18.绛(红)皓(白)驳(杂)色,
    19.而皆若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
    20.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
    21.皆不及(赶得上)往。
    22多平方,少圜(通“圆”)。
    23.生石罅(缝隙),皆平顶。
    2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