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翘首( qiá) 炽热( zhì) 飞漱( shù) 殚精竭虑( dān)
    B.锃亮( zèng) 甲胄( zhòu) 纸鸢( yuān) 意趣盎然( áng)
    C.诘责(jié) 绯红(fēi) 犀利(xì) 屏息敛声( bǐng)
    D.不逊( xùn) 悄然( qiǎ) 镌刻( juān) 不辍劳作( ch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诘责 吹嘘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浩瀚 胆怯 油光可鉴 重岩叠嶂
    C.黝黑 斑斓 僵绳 筋疲力尽
    D.禁固 默锲 祖藉 黯然失色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
    B.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弓|起他的丝毫注意。
    C.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7. 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6.古诗默写(5分)
    (1) 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 。风声一何盛, !(《赠从弟(其二)》)
    (3)《渡荆门送别》中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
    7.名著阅读。(2分)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______________, 该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8.综合性学习。(4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文化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走近汉服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举办汉服展演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最适合展演会主持人介绍汉服的句子。(1分)
    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②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③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④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我选择:________(只填序号)
    (2)从下列四种图案中任选一种,作为绣在展演会主持人白色汉服上的纹饰,并从图案的形状或寓意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
    我选择:________(只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啼。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________”终“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2分)
    10.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问题。(10分)
    【甲】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1.解释加点的字。(2分)
    (1)略无阙处
    (2)二人对酌
    1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4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 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激招手。嘹见了个村村哟嘹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萵萵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l5.“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3分)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4分)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 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17.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3分)


    18.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别让果实长成诱惑
    ①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羡。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
    ②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到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子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她的心头。
    ③梨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地的善良。
    ④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孩子在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抡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
    ⑤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
    ⑥于是房子易了主,院子里的梨树便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不容梨树存活,搬来的第一天就要将树砍倒,但被邻居们劝住了。他们说,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
    ⑦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还是听了大家的劝,扔了斧子,放梨树一条生路。自此,梨树仍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仍有四邻的孩子在围墙外打探,艳羡枝头的果实。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围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孩子们都说他吝啬,邻居们也认为他太小家子气,不就几个梨吗,何必这样宝贝着。
    ⑧转眼就是秋凉,一树的梨黄澄澄的。他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摘了一箩筐,又拆去了墙上的防护网。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大家都说,原来这树上的梨不是酸的,原来会有这么甜。
    ⑨自此,梨树在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生长,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围墙上的防护网也是安了拆,拆了安。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每一年的秋熟季节,小区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他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那一树果实长成诱惑。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⑩他原来是想砍掉那棵树的,他觉得,他孩子的受伤,是梨树的过错。但后来他想通了,梨树并没有过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因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
    ⑪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
    19.为什么说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 (2分)


    20.同样面对孩子们“打探”和“偷摘果子”的举动,梨树的“旧主人”和“新主人”的做法分别是怎样的? (4分)
    “旧主人”的做法:

    “新主人”的做法:

    21.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 分)
    (1)梨树的“旧主人”在让孩子们“得逞”的同时,自己也有了“收获”。她的“收获”是什么? (2分)


    (2)第⑦段中写道“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他为什么会“犹豫了一阵”? (3 分)


    22.从第⑨段来看,“他的良苦用心”带来了哪些好的结果? (3分)


    23.“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作者通过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作文(50分)
    24.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抄袭。

    相关试卷

    0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诗词可摹景、传情、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