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高频考点+难点解析+巩固训练 2023-2024学年3-6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四单元+期末高频考点与难点解析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期末高频考点与难点解析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同类词拓展,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混浊(zhuó) 隆重(lóng) 四肢(zhī) 一丈(zhàng)
躯干(qū) 血液(yè) 返回(fǎn) 炎帝(dì)
少女(shà) 溺水(nì) 传颂(sòng) 悲惨(cǎn)
盗取(dà) 敬佩(pèi) 功绩(jì) 归还(huán)
饶恕(shù) 坚定(jiān) 押送(yā) 开锁(suǒ)
遭受(zā) 凶恶(è) 肝脏(zàng) 惨败(bài)
混乱(hùn) 一项(xiàng) 熄灭(xī) 坍塌(tā)
杀死(shā) 劈过去(pī) 愤愤不平(fèn)
普罗米修斯(sī) 惊慌失措(cuò) 美名美其名曰uē)
睁眼 翻身 斧头 缓缓 上升 下降 血液 滋润 雨露 狠心
人间 悲惨 情景 危害 猛兽 严厉 敬佩 悄悄 坚定 违抗
尖利 著名 愤愤不平 获得 黑乎乎 奔流不息 精疲力竭 汗毛茂盛
1.近义词。
辽阔—广阔 照耀—照射 美丽—漂亮 茂盛—茂密
缓缓—慢慢 巍峨—高耸 奔流不息—川流不息
悲惨—悲伤 驱赶—驱逐 严厉—严格 敬佩—佩服
饶恕—宽恕 忍受—忍耐 屈服—服从
快乐—愉快 激烈—猛烈 恐怖—恐惧 难过—难受
幸福—快乐 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2.反义词。
黑暗—光明 下降—上升 合拢—张开 巨大—渺小
奔流不息—停滞不前 惊慌失措—从容不迫
悲惨—幸福 痛苦—快乐 屈服—反抗
快乐—悲伤 难过—高兴 艰难—容易 熄灭—点燃
危险—安全 伟大—平凡 欢歌笑语—唉声叹气
(飘动)的云 (巨大)的变化 (奔流不息)的江河
(严厉)的惩罚 (高高)的悬崖 (凶恶)的鹫鹰
(著名)的大力神 (坚定)地回答 忍受(痛苦) 驱赶(猛兽)
(幸福)的生活 (轰隆隆)的巨大响声 (黑黑)的大窟窿
(清清)的泉水 (五彩)的云霞 (尖利)的嘴巴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世界
头(顶)天 脚(踏)地 (照耀)大地 (巍峨)的巨人
1.ABB式词语;黑乎乎 黑黝黝
【同类词拓展】白花花 金灿灿 红艳艳
2.AABC式词语:愤愤不平
【同类词拓展】栩栩如生 绰绰有余 历历在目
3.AABB式词语:世世代代
【同类词拓展】岁岁年年 生生世世 日日夜夜
4.形容非常疲劳的词语:精疲力竭
【同类词拓展】精疲力尽 疲惫不堪 心力交瘁
5.表现人物本领高超的词语: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机妙算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未卜先知 刀枪不人
【同类词拓展】开天辟地 火眼金睛 点石成金 百步穿杨
6.和神话人物相关的诗句。
(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4)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1.神话,神话的产生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于是便借助想象和幻想,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人对理想的追求。古人认为大自然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神主宰的,他们把自然力人格化,按照他们的想象塑造神的形象。因此,他们就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幻想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在口头流传。《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都是神话。
2.《山海经》,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
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山海经》全书十八篇,三万一千多字。五藏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又海内经一篇。
3.希腊神话,古代希腊关于神和英雄的传说和故事。希腊人以想象中的奥林匹斯山(在北希腊)上的宙斯大神及其周围的男女诸神为主要系谱,并认为诸神具有人的形体和性格,从而编制了错综虚幻、丰富多彩的神话。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戏剧和艺术作品的重要题材,并对古罗马以及后世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相当影响。
4.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史记“女娲氏”,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5.袁珂,原名袁圣时,现代作家、神话学家。我们学过他整理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
6.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体系主要分为四大类:上古神话民间神话、文学神话家教神话。
(1)上古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神农尝百草等。
(2)民间神话故事:白蛇传、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后界射日等。
(3)文学神话故事: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封神榜、宝莲灯等。
(4)宗教神话故事:八仙过海、钟馗捉鬼、妈祖传说、神女瑶姬等。
第12课 盘古开天地
1.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赏析】人不可能睡“一万八千年”,这里运用具体的数字,突出了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睡了很长时间,体现了神话故事“神奇”的特点。
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赏析】这句话中的“头顶天”“脚踏地”等语句准确而生动地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
3.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赏析】这段话写得很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想象丰富、奇特。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七个“……变成了……”,非常具体地写出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变化,句式整齐。③用词很准确。“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非常恰当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4.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赏析】盘古是“伟大的”,这样的评价是当之无愧的。因为这个世界是盘古用生命换来的,没有盘古,就没有这个美丽、多姿多彩的世界。
第13课 精卫填海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这句话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的身份及姓名。语言简洁流畅,浅显易懂。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而死没有回来,因此化作了精卫鸟。这句话写出了“精卫”这一名字的由来——因为她去东海游玩的时候被淹死了,化为了精卫鸟,所以叫“精卫”。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她)常常衔西山的木石来填塞东海。这句话写出了女娃在化作精卫鸟之后的行为,她想借着自己弱小的力量来同大海作斗争,这说明了她是一个坚持不懈、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人。
第14课 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赏析】这是对普罗米修斯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从“绝不会”“更不
会”等语句中可以体会到普罗米修斯坚持正义,不畏强权,不怕牺牲,意志坚定,是个真正的英雄。
2.有一天,著名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赏析】赫拉克勒斯不仅力气大,而且富有正义感,是一位见义勇为的大力士。
3.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赏析】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火种,还有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善良、勇敢、不畏强权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第15课 女娲补天
1.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赏析】这句话中的“欢声笑语”“快乐幸福”描绘出了一种祥和的气氛和美好生活的场景。
2.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赏析】“一道道”“喷涌而出”等词语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天塌地裂,洪水肆虐,野兽乱窜的情景。可见人们非常需要有人在这个时候出手相救,暗示了女娲救人的形势是十分紧迫的。
3.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
【赏析】炼石浆的过程中用“拣来、燃起、炼成”一步步的做法展示了女娲不怕困难、顽强能干的形象。
4.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
【赏析】句中的“杀、斩”无一不突显出女娲的智慧和果断。
1.《盘古开天辟地》这篇神话传说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2.《精卫填海》通过写炎帝的小女儿女娲在东海游玩溺死而衔木石来同大海作斗争的故事,赞扬了精卫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也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3.《普罗米修斯》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火种,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神话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4.《女娲补天》通过写女娲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她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
1.分析题目。神话故事的题目大概有两种。
(1)直接交代主要内容。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针对这类故事,同学们可依据题目直接去文中寻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只介绍故事的主人公。如《普罗米修斯》,针对这类故事,同学们需要先去文中寻找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情,再进一步找出他做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观察插图。神话故事大多都配有能反映主要内容的插图,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同学们可以根据插图,结合题目,确定故事的主人公,猜测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去文章中验证,最后得出准确的结论,也可以直接去文章中找。
3.筛选内容。抛开题目和插图,直接读文章,从文章中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
1.关注语言、行为或心理。如《女娲补天》一文,我们可以通过女娲补天的一系列行为感受到她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
2.关注环境。如《精卫填海》一文,浩瀚的东海与渺小的精卫形成鲜明的对比,环境越是恶劣,越能衬托出精卫精神的伟大。
3.关注故事情节。如《神农尝百草》一文,我们可以通过神农多次尝草、多次中毒,还因此丢掉了性命,感受到他尝草过程的艰辛,从而感受到他坚持不放弃、勇于牺牲的精神。
4.关注侧面描写或细节描写。如《普罗米修斯》一文,通过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愤愤不平,我们可以感受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所承受的痛苦很大。
5.关注丰富的想象。如《夸父追日》一文,通过“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夸父奔跑的速度很快,从而感受到夸父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三、日积月累。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豁)生,又号樊南生。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诗意】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前两句描绘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夜不能寐的情景。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倒
dǎ(倒下)
dà(倒立)
弟弟在练习倒(dà)立的时候,不小心摔倒(dǎ)了。
盛
shèng(盛开)
chéng(盛放)
我盛(chéng)了一碗饭,坐在盛(shèng)开的牡丹花旁慢慢地吃着。
少
shà(少女)
shǎ(多少)
在我少(shà)年时代的夜空中,闪烁着多少(shǎ)美丽的梦想啊!
还
hái(还是)
huān(归还)
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ān)书。
脏
zàng(肝脏)
zāng(弄脏)
叔叔带回一些动物的肝脏(zàng)给狗吃,奶奶嫌弃这东西很脏(zāng)。
混
hùn(混合)
hún(混水)
这水沟混(hùn)合着垃圾,小军不想淌过这混(hún)水。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期末高频考点与难点解析学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同类词拓展,词语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期末高频考点与难点解析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同类词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期末高频考点与难点解析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同类词拓展,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