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必考真题试卷一(含解析和答题卡).zip
展开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1分)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春夏多,秋冬少B.夏秋少,冬春多
C.夏秋多,冬春少D.春夏少,秋冬多
2.(1分)《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类文化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猜猜我在哪儿”。下面是四位嘉宾的描述,据此完成下列题。四位嘉宾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A.B.
C.D.
3.(1分)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三月三”节是侗族传统佳节
D.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
4.(1分)当乌苏里将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原因是我国(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差异明显
C.领土南北跨纬度大D.领土东西跨经度大
5.(1分)自古以来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农业要为工业提供原材料
B.工业发展要靠农业
C.我国农业太落后
D.13亿多人口的基本生活要靠农业解决
6.(1分)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是( )
A.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小B.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C.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大D.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
读我国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1分) 图中气温由南向北逐渐( )
A.递减B.递增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8.(1分) 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
A.48℃B.40℃C.32℃D.24℃
9.(1分) 图中冬季有冰期的河流是( )
A.黄河B.长江C.二者皆有D.二者皆无
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及“黄龙入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1分) 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1.(1分) 下列人类活动会对“黄龙入海”现象起到减弱作用的是( )
①黄河沿岸城市大量引水 ②中游植树种草 ③小浪底调水调沙 ④下游加固堤坝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青海省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各小题。
12.(1分)青海省的清洁能源主要来自( )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核能
④煤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1分)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其观赏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B.7月C.1月D.3月
如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1分)图示区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充沛
④热量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1分)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距城区较近,劳动力丰富B.距河流较近,无旱涝灾害
C.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D.地势较高,光照更充足
16.(1分)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
①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
②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
③甲、丙两地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
④图中所示河流的水量增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7.(1分)我国跨经度最多、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省、海南省
C.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
D.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8.(1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迅速增加,因为高速公路运输有下列优点( )
A.运输速度快、效率高
B.适宜长距离运输大宗笨重货物
C.运输费用低
D.路线四通八达,可以实现“门到门”服务
19.(1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海南黎族的同胞说:“我们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C.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获得大丰收”
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20.(1分)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地区支离破碎、黄土广布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③在福建省D.④地区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二、综合题(共5题;共30分)
21.(4分)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入 洋。
(2)(1分)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
(3)(1分)图中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填名称)。图中C是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22.(14分)下图是中国空白政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 、 、 、 。(填省区简称)
(2)(2分)①是 (填省区简称),与其接壤的国家是 、 。
(3)(2分)与②相邻的省区有 自治区、 省、 省和云南省。
(4)(5分)③是 海;④是 海峡。该海峡两侧的省区分别是 省和 省,其简称分别是 、
(5)(1分)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十余个,其中⑤是 (国家);⑥是 (国家)
(6)(2分)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 (国家);⑧是 (国家)
23.(3分)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课题为“校园用水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完成下列问题。
(1)(2分)寻找问题。
①图A反映的问题是 ,解决措施是 。
②图B反映的问题是 ,原因是 。
(2)(0.5分)将下列选项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整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填数字代码)
①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
②分析处理资料、数据
③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
(3)(0.5分)下表是对5所学校的500名同学进行调查的部分调查项目统计数据。为了更好地节水,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写出两点即可)
建议:
①( );
②( )。
24.(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辽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比较缺乏。全市地表水资源约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约3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41亿立方米。读通辽市某地某年降水量数据。
(1)(0.5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 资源。
(2)(1.5分)通辽市有大面积保水性能较差的风沙土,地表水季节变化 ,利用率很低,仅限于渔业和 业。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多取自 水。
(3)(1分)通辽市城镇集中开采形成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作为家乡的学子,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节约用水。(至少举两例说明) 。
25.(6分)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和我国东部三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回答问题。
(1)(2分)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 ,② 有“塞上江南”之称的③宁夏平原和④ 平原
(2)(1.5分)黄河上中游的界标A是 ,中下游的界标B是 海洋C是 。
(3)(2.5分)左图中三条河均注入 洋,其中汛期最长的是 流量大的是 ,含沙量大,有结冰期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我国水资源的类型等知识。
2.【答案】B
【解析】【分析】甲同学说的集中住着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说明该省区是云南省;乙同学说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他的家乡是内蒙古自治区;丙同学说的住在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上,说明他的家乡是西藏自治区;丁同学说的他家乡是我国第二大岛,说明其家乡是海南省;以上四个省区轮廓图中,甲是黑龙江省,乙是内蒙古自治区,丙是云南省,丁是台湾省,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区轮廓的认识,我国共有34各省级行政单位,每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之处,学生要利用这种特征来加强记忆,如广东省像一个大象的鼻子,西藏自治区像一只鞋子,湖北省像一把玩具手枪,黑龙江省像一只天鹅。
3.【答案】C
【解析】【分析】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对;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B对;“三月三”节是壮族传统佳节,C错;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D对;依题意得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汉族人数最多。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壮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珞巴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少,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回族。
4.【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东西跨经度60多度,5个时区,正是由于我国东西跨经度广,造成了当乌苏里将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的不同景观,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领土最北端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南端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5.【答案】D
【解析】【分析】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因此,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我国实现了现代化。
6.【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呈现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从时间上讲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讲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是新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但根本措施还是要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和污染。其中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最为缺水。
【答案】7.A
8.C
9.A
【解析】【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7.从等温线的分布和数字自南向北降低,可见ACD不合题意,分布规律应该是自南向北逐渐降,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8.从图上可见甲地等温线- 24℃,乙地等温线8℃,两地气温差为8℃- (-24℃) =32℃,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9.我国冬季河流有无结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以北冬季河流会有结冰现象,以南无结冰现象,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中,黄河冬季会有结冰现象,长江无结冰现象,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A
【解析】【点评】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10.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易冲刷表层泥土,带走大量泥沙,故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夏季,B正确;排除ACD,选B。
11.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黄河沿岸城市大量引水,可以减弱“黄龙入海”,①正确;“治黄”的关键于“治沙”,根本措施是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②正确;A正确;小浪底调水调沙,“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从而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遏止河床抬高,③错误;下游加固堤坝是怕河床抬高,水溢出危害河岸两边的城市、庄稼,④错误;排除BCD,选A。
【答案】12.A
13.B
【解析】【点评】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联结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内地的纽带。特殊的地理优势让这里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12.青海省地势较高,降水少,晴天多,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故答案为:A。
13.最适合观赏油菜花的时间是夏季,此时气温较高,气候较舒适;‘
故答案为:B。’
【答案】14.C
15.C
16.A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东南丘陵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
(3)本题考查耕地变成了林地后所发生的变化,理解解答即可。
14.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区域是丘陵地区,位于南方地区,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降水充沛、热量充足。而东北平原的优势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海拔较低,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距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但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读图,根据题意可知, 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因此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而自然生态的恢复和河流水量的增大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西距离最长的省区;跨纬度最广的省区为海南省,也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下图为我国政区图
18.【答案】D
【解析】【分析】高速公路运输的优点是路线四通八达,可以“门到门”服务。A为航空的优点,B为铁路的优点,C为水运的优点。故答案为:D。
【点评】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公路运输速度较快,价格较贵,运量不大但可以实现点对点运输;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为便宜,速度较快,适合中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运量最小;水运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价格最低,适合长途大物运输;管道适合流体运输。
19.【答案】B
【解析】【分析】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而苹果是温带作物,所以A错误;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所以B正确;
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所以C错误;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民族及民族分布特点、民族独特的风情,要牢记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以及主要作物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20.【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地区是四川盆地,被叫做“紫色盆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武夷山脉以东是福建省,以西是③江西省,故C错误,符合题意;
昆仑山以北是④塔里木盆地,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及特点,判断出地形区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答案】(1)青藏;西;东;太平
(2)黄土;水土流失
(3)长江;三峡
【解析】【分析】(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A表示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2)图中B是太行山以东的黄土高原,该地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该地区地表特征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点。
(3)图中两条河流中,有“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之称的是长江,图中C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
【点评】(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以长城为界、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随着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遭受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近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了水土流失。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部分居民外迁,减轻了环境压力。
(3)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中游河道特别弯曲,被称为“九曲回肠”,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22.【答案】(1)台;粤;桂;云(滇)
(2)内蒙古;蒙古;俄罗斯
(3)新疆维吾尔;青海;四川
(4)黄海;台湾;福建省;台湾省;闽;台
(5)哈萨克斯坦;印度
(6)韩国;菲律宾
23.【答案】(1)水资源浪费;提倡节约用水 ,推行阶梯水价;水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
(2)
(3)建议学校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大扫除时,将水龙头关紧;擦完玻璃的水用来冲厕所;不打水枪,不扔塑料水袋;等(任选两点即可)
【解析】【分析】(1)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浪费和污染。解决水资源浪费需要提倡节约用水.推行阶梯水价,等。水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造成的。(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自选课题→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分析处理资料,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学校内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建议学校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大扫除时,将水龙头关紧;擦完玻璃的水用来冲厕所;不打水枪,不扔塑料水袋等。
【点评】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空间主要表现在南多北少,时间主要表现在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有改变灌溉方式,改变作物品种,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降低生产耗水,在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24.【答案】(1)淡水
(2)大;畜牧;地下
(3)一水多用;少使用清洁剂;拧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不用水解冻食物等。(符合题意,回答两例即可)
【解析】【分析】解:(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目前,人们使用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水和地下水。(2)通辽市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根据通辽的降水季节变化可知,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少,该地的地表水季节变化大,利用率很低,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以畜牧业为主,所以仅限于渔业和畜牧业。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多取自地下水。(3)节水的措施很多,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可知,如一水多用;少使用清洁剂;拧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不用水解冻食物等,都是节水的好办法。
【点评】(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亦即“可利用的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部分浅层地下水等组成的。
(2)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
(3)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自觉树立节水意识,使用节水龙头并养成随手关紧水龙头的习惯;企业生产要实行节能减排,利用先进技术,循环用水,防止水污染;政府要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建立全民节水意识,建立建全相关法律以及各种赏罚制度。
25.【答案】(1)汾河;渭河;河套
(2)河口;桃花峪;渤海
(3)太平;珠江;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黄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这里有著名的壶口瀑布和三门峡。沿途接纳了①汾河、②渭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黄河出青铜峡后,在宁夏、内蒙古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
(2)黄河上中游的界标A是内蒙古河口,中下游的界标B是河南郑州桃花峪;黄河注入C海渤海。
(3)三条河流都属于太平洋流域的河流,均注入太平洋;据图可知,汛期最长的是珠江,流量大的是长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故黄河含沙量大,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故其有结冰期。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的源流概况及外流河的水文特征,结合黄河水系图记忆源流概况较好,对于中国之最的知识点要归类记忆。甲
我所在的省区集中居住着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乙
我这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丙
我住在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上
丁
我这里有祖国第二大岛,主要少数民族为黎族
调查项目
有
没有
学校有没有装节水水龙头或节水器皿?
100
400
大扫除时,有没有将水龙头关紧?
445
55
擦玻璃的水,有没有用来冲厕所?
126
374
有没有打过水枪或扔过塑料水袋?
103
397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图中①是,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必考真题试卷二(含解析).zip: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必考真题试卷二(含解析).zip,文件包含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必考真题试卷二doc、答题卡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必考真题试卷一(含解析答题卡).zip: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必考真题试卷一(含解析答题卡).zip,文件包含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必考真题试卷一doc、答题卡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