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我国某地利用淡水灌溉将盐碱田里的盐碱排至养殖池里养对虾,对虾产生的排泄物经过滤后回输到水稻田。当养殖池盐浓度超过千分之六十时,可养殖丰年虫,该虫能吸收水中的盐分,并成为对虾的饲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养殖对虾对当地土壤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高土壤酸碱度B. 增加土壤有机质C. 改良土壤颗粒度D. 减少土壤水流失
2. 养殖丰年虫的生态效益是( )
A. 减少咸水排放产生的污染B. 降低养殖对虾的生产成本
C.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D. 增加该地水资源的数量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对虾产生的排泄物经过滤后回输到水稻田,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B正确。养对虾不能提高土壤酸碱度,不能改良土壤颗粒度,也不能减少土壤水流失,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养殖池盐度超过千分之六十时,为避免盐碱水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该地养殖丰年虫作为对虾饲料,可见养殖丰年虫具有减少咸水排放的生态效益,A正确;降低养殖对虾的生产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生态效益,B、C错误;养殖丰年虫并没有增加该地水资源的数量,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盐碱土分布极为广泛,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东部滨海盐碱地、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半荒漠内陆盐土、青海新疆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等。
下图为某蕨类化石示意图,下表为部分生物发展阶段表。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化石可能存在于( )
A. 砾岩B. 页岩C. 石英岩D. 石灰岩
4. 蕨类植物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明显衰退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 元古代末期B. 古生代末期C. 中生代中期D. 古生代早期
【答案】3. B 4.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石英岩属于变质岩,不属于沉积岩,C选项错误。砾岩颗粒粗大,该岩体质地细腻,A选项错误。蕨类化石在陆相环境沉积,而石灰岩是海相沉积,选项D错误。页岩属于沉积岩,颗粒细腻,符合题意,选项B正确。故选B。
【4题详解】
蕨类植物繁盛于古生代,在古生代末期衰退,选项B正确,D错误。元古宙为蓝细菌大爆发,多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未出现蕨类植物,A选项错误;中生代为裸子植物,C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寒武纪到泥盆纪,属于海生藻类时代,叠纪和石炭纪,是蕨类植物时代,三叠纪到白垩纪,属于裸子植物时代,丁是古近纪到第四纪,属于被子植物时代。
小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山地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的亚热带地区和西南山地。下图为江西省三大自然保护区示意图,下表示意三大保护区内小麂主要活动区的环境参数。完成下面小题。
5. 表格中三组数据与图中自然保护区①②③分别匹配的是( )
A. I、II、ⅢB. I、Ⅲ、IIC. Ⅲ、II、ID. Ⅲ、I、II
6. III处小麂选择的活动范围内,影响海拔参数特征的主导因素为( )
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表格中数据I、II两组环境参数的评价一致,对应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特征应该高度相似,而Ⅲ与它俩差异较大。根据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①②位置相近,相似度较高,③纬度较低,与①②的差异性较大,推测Ⅲ对应纬度较低的③自然保护区,只有A选项符合,A对,BCD错,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③自然保护区纬度较低,与Ⅲ的数据特征建立关联,三处都生活着同一种动物小麂,习性应该类似,③纬度低,气温高,所以海拔较高处温度较低,且植被覆盖率较高,能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才能产生和①②类似的环境,B对;光照、水分、土壤的变化都不能使当地产生与较高纬度类似的环境,ACD错。故选B。
【点睛】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
北太平洋净经向盐量输送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下表示意其不同海域的年平均净经向盐量输送情况(正值为向北输送,负值为向南输送)。完成下面小题。
7. 表中净经向盐量( )
A. 东部海域向北输送B. 西部海域向北输送
C. 北太平洋向北输送D. 中部海域向南输送
8. 洋流是影响盐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北太平洋洋流( )
A. 东部海域18°N以北,南流的洋流将低盐度海水带至副热带海区
B. 东部海域18°N以南,北流的洋流将低盐度海水带至副热带海区
C. 西部海域14°N以北,北流的洋流将低盐度海水带至中纬度地区
D. 西部海域14°N以南,南流洋流将低盐度海水带至近赤道地区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将表中数据纵向相加,可以得出东部海域为负值,盐量向南输送,A错误;西部海域为负值,盐量向南输送,B错误;中部海域为正值,向北输送,D错误,北太平洋为正值,向北输送,C正确。故选C。
【8题详解】
从世界表层海水的盐度分布特征可知,副热带海区(大约北回归线至30°N)盐度最高,向高纬和低纬方向盐度下降。结合表中数据,东部海域18°N以北,南流的海水,将高盐度的海水带至热带海区,A错误。西部海域14°N以北,北流的洋流将低盐度海水带至副热带海区,C错误。西部海域14°N以南,南流的洋流将高盐度海水带至近赤道地区,D错误。东部海域18°N以南,北流的洋流将低盐度海水带至副热带海区,B正确,故选B。
【点睛】世界海水盐度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两极和赤道,盐度逐渐降低。原因: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地区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是降水较多,盐度并不高。(2)垂直分布规律: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分层:盐度随着深度增加,盐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一水层称为盐跃层);到一定深度又近似均匀分布。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
甘肃省玉门市石油、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大力推动氢能源产业发展,并引进下游项目,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其中“灰氢”指通过化石燃料制取氢气,“绿氢”指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完成下面小题。
9. 玉门市大力发展氢能源产业链,可以( )
A. 改善该市能源结构B. 增加传统产业比重
C. 创新研发制氢技术D. 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10. 下列对该市产业发展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火力、电力产业迅速发展B. 水力、生物能迅速增长
C. 煤炭、石油工业产值下降D. 新能源装备制造增速快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氢能源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选项B错误。制氢技术并非玉门市创新研发,选项C错误。“灰氢”制取需要用到化石燃料,选项D错误。“绿氢”的制取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优化该地能源结构,选项A正确。故选A。
【10题详解】
甘肃省玉门市并没有大力发展火力发电,A错误。当地降水稀少,河流较少,水能资源贫乏,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生物资源较少,水力、生物能没有迅速增长,B错误。该地煤炭、石油工业产值变化数据未提供,C错误。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相关产业,如装备制造业,也会快速发展,D正确。故选D。
【点睛】常规能源是指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碳、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相对于新能源而言, 新能源旨在新技术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 海洋能、地热能 、生物质能等。
城市扩展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土地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图为1990-2020年吉林市城市空间在不同方位的扩展强度(%)雷达图和吉林市中心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①~④是吉林不同时期城市扩展所致,其中该城在2010—2020年扩展的有(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2. 影响吉林市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河流C. 经济D. 环境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左图读取2010-2020年的城市扩张方位,向西和东南方向扩展,在右图中找到对应的数字序号为①③,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城市扩张是城镇化的表现,城镇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作为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换三种基本动力,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
西南山区某县曾是云南集结性盐区之一,近两千年来的盐业兴衰深刻影响当地聚落体系的演化和发展。当前该地盐业产业面临衰退,乡村亟需转型。下图示意该县明末清初聚落体系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3. 推测该地盐马古道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
A. 湿热B. 干热C. 冷湿D. 冷干
14. 影响该地聚落形成和衰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②太阳辐射③盐井④交通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该地地处盐马古道的产盐区,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属于夏季风背风坡一侧,降水少,气候干热,蒸发量大,有助于晒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该地聚落因盐马古道而发展,聚落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盐井,③正确;如今因为地处西南山区,交通不便,盐业衰退,聚落随之衰退,④正确。该地聚落形成和衰退与土地、太阳辐射无关,①②错。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聚落分布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交通、工农业基础、军事、宗教、科技、政策等等。
推动常规水电由“电能供应者”逐步转向为“电能供应者十灵活调节者”,有助于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内在要求。下图为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运行原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①②分别是( )
A. 水电、风电B. 水电、光伏C. 风电、光伏D. 风电、水电
16. 提升流域丰水期新能源占比,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限制丰水期水电量②提升输电通道能力③扩大新能源开发量④多建储能基础设施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水电、风电、光伏三种能源类型的区分,根据图示,枯水期和丰水期发电量变化最大的能源类型是①,可知①为水电;光伏发电只在有日照的白天进行,对应③,因此①②分别是水电、风电,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推动常规水电由“电能供应者”逐步转向为“电能供应者十灵活调节者”,有助于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可知新能源发电量不稳定,因为储能能力限制,发电量与需求量不匹配时可能导致弃电,因此④正确;根据丰水期图示,通道能力限制能源发电总量,因此②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能源消费结构是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消费的每种能源的数量及其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或者是按消费部门分类的能源消费量及其比重。研究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掌握能源消费去向,为合理分配、利用能源提供科学依据,为搞好能源供需平衡奠定基础。研究历年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可以为预测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提供依据。
我国城市水源中约40%为湖泊或水库,因此其水质状况对我国城市安全极其关键。水源水库的水质风险大都与外源营养盐入库负荷过高、内源污染物的累积过度、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失衡及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突变有关。下图示意水源水库水质风险应对的技术策略。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流域内,对水源水库水质产生较大外界压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林地B. 裸地C. 农牧用地D. 建筑用地
18.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水源水库应对外源性风险的技术策略有( )
A. ①②④⑨B. ②③④⑧C. ①②③⑥D. ①⑧⑨①
【答案】17. C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林地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助于净化水质,不会对水源水库的水质产生较大压力,A错误;裸地在未受到人类明显的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并不会产生影响水质的物质,B错误;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的污染物和废弃物,这些物质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源水库,对其水质产生较大的外界压力,C正确;由于该区域为水源地,为了对水质进行保护,对于建筑用地管理相对严格,建筑用地在此区域内面积应相对不大,对水库水质影响有限,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应对外源性风险,其侧重点是应对水库的外来污染物对水库水质造成的影响。其中,①源头水源涵养、②河岸带面源拦截、⑤河流拦截净化、⑥河口湿地净化均有利于保障进入水库的水质,另外,③临湖面土地严控、④流域开发强度控制有利于减少水库周边因人类开发和活动而导致的污染物输入,所以①-⑥都是为了应对外源性风险的策略;而⑦底泥精准疏浚、⑧生态系统调控、⑨深层提水曝气、⑩应急控藻、⑪河湖一体化监测都是为了在水库蓄水后,为了应对水库已存续水源出现的问题,即内源性风险的技术策略,由此分析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水库水质变坏,多为水污染,其来源主要是农业中的农药、化肥的使用,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
阿布拉辛拜勒神庙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图1为该神庙遗址区位图,图2为神庙里的四座神像。每年的2月21日,旭日的阳光就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照亮三座神像(②最先被阳光照亮)后消失。完成下面小题。
19. 旭日阳光再一次照亮神像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 11月21日B. 1月21日C. 8月22日D. 10月22日
20. 四座神像( )
A. 阳光从东南方向照亮①神像B. 阳光从东南方向照亮②神像
C. 阳光从东北方向照亮③神像D. 阳光从东北方向照亮④神像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旭日的阳光就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达到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直射点相同的日期,关于夏至日和冬至日对称。因此,2月21日的直射点纬度关于冬至日对称,另一个日期是10月22日,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根据试题信息旭日的阳光就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照亮三座神像后消失,可知太阳视运动向西运动,图中②神像最先被照亮,之后还能照亮的只有位于②同侧的③④,A错误;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旭日方位为东南方向,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增加,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春分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夏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缩短,至夏至昼最短夜最长。春分南极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夏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2、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持续缩短,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增加,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缩短,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秋分北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冬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持续增加,至冬至昼最长夜最短,秋分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冬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增加,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北极极夜范围开始缩小,至春分完全消失。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持续减小,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二、选择题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山间干旱盆地边缘的剖面示意图,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图中沙和粉沙的来源与形成,正确的是( )
A. 冲积扇,流水侵蚀B. 山坡地带,风化作用
C. 冲积扇,风力沉积D. 冲积平原,重力搬运
【答案】C
【解析】
【详解】沙和粉沙粒径小,本该位于冲积扇边缘和冲积平原处。但该地冬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且无植被,沙和粉沙被吹起沿山坡爬升到一定海拔高度后,风速减慢,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研究表明,城市人口净迁出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下表为2010-2020年东北地区的迁移人口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22. 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的主导因素是( )
A. 基础设施B. 经济水平C. 自然资源D. 社会文化
23. 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有( )
①出台人才引进政策②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③推动国有体制改革④扩大制造业生产规模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22. B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由表内信息可知,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迁出人口中,15-60岁的青壮年比重最高,主要是因为地区经济差异,促使其外出打工,B正确D错误。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扩大人口流动的规模,但对人口净迁出的影响不大,A错误。东北地区虽然面临自然资源短缺问题,但不是人口净迁出的主导因素,C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技术和制度创新,①②③正确。而扩大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无法促进东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其中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某年1月21-26日琼州海峡经历了一次持续性海雾(能见度小于1km),该海雾以低层冷空气扩散形成的锋面雾和暖湿气团流经冷地面形成的平流雾为主。图1和图2分别为琼州海峡南北两侧的能见度和风向演变图。完成下面小题。
能见度:所能看到最远目标物的距离
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度数
24. 与徐闻站相比,海口站的能见度整体偏____,是由于该测站附近____。( )
A. 高,温差小B. 低,温差大C. 高,风力大D. 低,风力小
25. 本次海雾( )
A. 21日20:00-22日8:00,海口站为平流雾
B. 22日20:00=23日8:00,徐闻站为锋面雾
C. 23日20:00-24日8:00,海口站为锋面雾
D. 24日20:00-25日8:00,徐闻站海雾消亡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徐闻站相比,海口站的能见度整体偏高,原因是:由于该测站附近温差小,气流上升运动弱,水汽不易凝结成雾;风力大,水汽易扩散,能见度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根据方位角的规则,0°(360°)为正北方位,90°为正东方位,180°为正南方位,270°为正西方位。则21日20:00--22日08:00,海口以东北风为主,低层冷空气向西南扩散,为锋面雾,选项A错误。22日20:00-23日08:0,徐闻站以西北风为主,低层冷空气向东南扩散,为锋面雾,选项B正确。23日20:00-24日8:00,海口站风向以偏东风为主,为暖湿气团向偏西方向流经冷地面形成的平流雾,选项C错误。24日20:00-25日8:00,徐闻站风向以稳定的偏东风为主,为暖湿气团向偏西方向流经冷地面形成的平流雾,选项D错误。故选B。
【点睛】雾的种类:1、辐射雾:因为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所致。这种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太阳一升高,随着地面温度上升,空气又回复到未饱和状态,雾滴也就立即蒸发消散。早晨出现辐射雾,常预示着当天有个好天气。"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十雾九晴"指的就是辐射雾。武汉秋冬多辐射雾。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3年10月,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沿线“以桥代路”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印度尼西亚钢材、水泥等传统产业发展迅速,产能较大。该国沿海平原土层深厚。该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采购使用本国生产的钢材、水泥、石料等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下图为爪哇岛略图和雅万高铁地理位置。
(1)简述该地火口湖形成过程。
(2)从地质的角度,阐述雅万高铁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
(3)说明该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采购印尼本地生产的钢材的决策背景。
【答案】(1)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熔岩喷出,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口岩体塌陷形成洼地;该地降水丰富,积水成湖。
(2)平原地区土层深厚,避免路线沉降;山区多地质灾害,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3)钢材等商品是大宗商品,运费成本高,从本地采购,可以减少运费;本地钢铁、水泥产能较大,自然资源等原材料丰富。
【解析】
【分析】本题以雅万高铁建设情况为材料,涉及地质作用、交通建设、运输方式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爪哇岛位于板块挤压处的消亡边界,岩浆活动频繁,熔岩从地壳裂隙喷出,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口岩体塌陷形成洼地;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火山口洼地积水成湖。
小问2详解】
高铁行经岛屿西北部平原地区,土层深厚,避免路线沉降,多以桥代路追求稳定性;高铁经过山区多地质灾害,桥梁能减轻滑坡、泥石流对铁路的危害。
【小问3详解】
钢材等商品是大宗商品,商品价值不高,体积、重量庞大,运费成本高,从本地采购,可以减少运费,降低工程成本;钢铁、水泥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本地自然资源等原材料丰富,钢铁、水泥产能较大,能够满足工程所需的数量和质量。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热河谷是干旱河谷中温度最高的一类河谷,主要分布在我国横断山区。它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区域交通、信息和物流的重要通道和核心区。有专家研究发现,岩土性质导致降雨入渗能力低,是加剧干热河谷的土壤干旱程度、限制坡地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横断山区干热河谷空间分布图。下表示意各干热河谷面积在不同高程分布(单位:km²)。
(1)与横断山区其他干热河谷相比,金沙江干热河谷分布区面积更____,海拔更____,分析其成因____。
(2)说明干热河谷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人类活动中心地带的自然原因。
(3)从水资源利用的视角提出利用干热河谷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策略。
【答案】27. ①. 大 ②. 高 ③. 成因: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区东北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挟带水汽受外围高山阻挡,抵达河谷的水汽更少,干热河谷面积更大;横断山区地势北高南低,金沙江河谷地势较其他河谷更高,干热河谷分布高程更高。
28. 干热河谷地区光热充足;地势低平;水资源充足。
29. 雨季集水储水;旱季节水保水;选择耐旱品种;改进耕作方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干热河谷为载体,涉及干热河谷的成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发展方向等知识点,考查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表格可知,金沙江干热河谷分布区各海拔面积总和更大,分布的平均海拔更高。由图可知,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区东北部,横断山区为季风区,夏季时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挟带水汽受外围高山阻挡,抵达金沙江河谷的水汽更少,气流下沉增温,使得干热河谷面积更大;横断山区地势北高南低,金沙江位置偏北,金沙江河谷地势较其他河谷更高,使得干热河谷分布高程更高。
【小问2详解】
干热河谷能成为人类活动中心地带,主要是因为其某些自然条件优越,如晴天多,光照和热量充足;地处河谷,地势低平,易于房屋建设和农耕;靠近河流,水资源较充足等。
【小问3详解】
干热河谷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考虑应对农田缺少问题,可以通过雨季储存雨水,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发展节水农业,选择耐旱品种,应对旱季农田缺水;还可以改进耕作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虚拟水是指产品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甘肃省中部地区(兰州市、白银市、临夏自治州和定西市)为缓解水资源紧缺与当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玉米等粮食种植区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同时,为改善人畜争粮现状,积极推动秸秆向饲料转变。
材料二图1为甘肃省略图及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示意图,图2为2018-2021年甘肃省中部地区部分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变化统计图,下表为部分作物的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
(1)推测甘肃省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季节为____,请从水循环角度说明理由____。
(2)分析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技术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作用。
(3)结合作物虚拟水含量特征,说明2018-2021年甘肃省中部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
(4)阐述秸秆饲料化对甘肃省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答案】28. ①. 春季 ②. 理由:降水量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作物需水量大。
29. 保持土壤墒情,减少土壤水分散失;提高土壤温度,扩大作物种植范围;减轻土壤侵蚀。垄沟收集雨水,下渗至作物根部。水热条件的改善使作物稳定高产。
30. 小麦种植面积占比下降,将减少的农业用水量用于生态保护和第二、三产业发展;玉米种植面积占比较为稳定,填补小麦种植面积占比下降引起的粮食缺口;油料的种植面积占比上升,对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31. 减少秸秆燃烧,减轻大气污染;增加牧业饲料供应,减少粮食消耗;减少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甘肃省略图及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示意图、2018-2021年甘肃省中部地区部分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变化统计图”为背景,考查了甘肃省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季节、全膜覆盖双垄沟技术对当地农业发展的作用、秸秆饲料化对甘肃省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
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农业主要是灌溉农业,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作物需水量大;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腾,而本题主要体现的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灌溉)。
【小问2详解】
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地膜不透水,落到地膜上的雨水从上往下会先进入到农作物所在的孔,因此地膜增加地表集水面积,使雨水更多的汇集到播种坑渗入农作物根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晴天时,地膜阻隔土壤水分蒸发,使水分被阻挡到膜下,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墒情,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到了晚上,地膜相当于云层,形成一个简易的温室效应,具有保温作用,可提高土壤温度,扩大作物种植范围,促进农作物生长;水热条件的改善使作物稳定高产。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小麦种植面积占比下降,为改善人畜争粮现状,积极推动秸秆向饲料转变,将减少的农业用水量用于保护生态环境,第二、三产业发展;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基本不变,保持稳定,同时填补了小麦种植面积占比下降引起的粮食不足;油料的种植面积占比上升,从而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
【小问4详解】代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人类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哺乳动物时代
中生代
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古生代
两栖动物时代
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鱼类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海生藻类时代
元古代
动物孕育、萌芽发展的初期阶段
太古代
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自然保护区
海拔
坡度
植被覆盖度
与水源地距离
Ⅰ
较低
较小
较低
较近
Ⅱ
较低
较小
较低
较近
Ⅲ
较高
较大
较高
较近
纬向断面
北太平洋
西部海域
中部海域
东部海域
8°N
-48.76
-137.63
62.93
25.94
14°N
23.50
-5.52
17.68
11.34
18°N
53.77
51.46
6.28
-3.97
24°N
61.35
85.35
-10.39
-13.61
32°N
60.74
74.12
-13.83
40°N
0.12
13.43
-13.31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净迁移人口总量(万人)
-115.49
-341.31
-641.21
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
1~14岁
15~60岁
>60岁
1~14岁
15~60岁
>60岁
1~14岁
15~60岁
>60岁
11.33%
84.28%
4.39%
11.84%
84.88%
3.28%
12.31%
83.93%
3.75%
干热河谷
0~500m
500~1000m
1000~1500m
1500~2000m
>2000m
金沙江
86
1249
5863
3500
437
元江
472
1992
1041
169
5
怒江
993
593
76
2
澜沧江
10
178
34
0
小麦
玉米
油料
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立方米/吨)
1400
1000
6200
浙江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初八)→凸月,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初八)→凸月,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化石可能存在于,表中净经向盐量,洋流是影响盐度高低的重要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