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答题前,务必用0,必须用0,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2)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5)____________________,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6)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答案】 ①. 毅魄归来日 ②. 风掣红旗冻不翻 ③.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 回首向来萧瑟处 ⑤. 小惠未遍 ⑥. 泉香而酒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注意“毅、魄、掣、瑟、洌”等字词的书写。
2. 根据提示填空。
(1)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中有诗句“澹荡光还碎,婵娟影不沉”,《岳阳楼记》中与这句诗意境相近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的追求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答案】 ①. 浮光跃金 ②. 静影沉璧 ③. 二者不可得兼 ④. 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作答本题时应注意易错字词“浮、跃、沉璧、得兼”的正确书写。
3. 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届世界龙舟联赛福州站在浦下河龙舟池开赛,参赛者们正襟危坐,挥桨竞渡,斗志昂扬,“逐浪”端午。
B. 美国杂志有关报道蓄意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企图误导台湾民众和国际舆论,居心邪恶。
C. 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顶风沙、立塔架,筑起航天丰碑。
D. 《十二风舞志》本是一部舞界奇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淡忘,现在已逐渐散佚,令人痛心疾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正襟危坐:意为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句中形容“赛龙舟参赛者”斗志昂扬,不符合语境;
B.断章取义:原指不顾原意而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现泛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只根据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使用恰当;
C.白手起家: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用恰当;
D.痛心疾首:多指对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使用恰当;
故选A。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B. 对于怎样坚决果断控制疫情?专家介绍,一是做好常态化监测预警,二是要完善当地的应急处置体系。
C. 在山巅,我写云海、松涛;在海边,我写浪花、礁石;在田野,我写春光、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D. 身处这秀丽的森林美景之中,我不禁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
B.后面的“一是做好常态化监测预警,二是要完善当地的应急处置体系”都是“专家介绍”的该如何控制疫情的措施。在总说“专家介绍”后面应使用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所以应该将“专家介绍”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合适;
故选B。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B.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C. 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乌克兰局势回答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
D. 升级后的农贸市场不仅清洁美观,而且更注重提升智慧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A.“改正并随时发现”语序不当,应为“随时发现并改正”;
B.句式杂糅,可删去“因为”或“的缘故”;
C.“几个电视台记者”有歧义,改为“电视台几个记者”;
故选D。
6.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hán,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xiè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字,给加点字注音。
内hán( ) 不xiè( ) 避趋( ) 精髓( )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
B. 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
C. 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
D. 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
(3)提取文段中划线句子的主干。
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答案】(1) ①. 涵 ②. 懈 ③. qū ④. suǐ (2)D
(3)(传统)文化成为助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内涵(nèi hán):一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禀;二指内在的涵养。“hán”写作“涵”。
不懈(bù xiè):不放松;不松懈;不衰。“xiè”写作“懈”。
避趋(bì qū):离开与接近、避退与向前。“趋”读作“qū”。
精髓(jīng suǐ):意思是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髓”读作“suǐ”。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感受:受到(影响),接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丰富:是指种类多或者数量大。领略:理解事物的情况并认识它的意义或对它进行辨别、欣赏。接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甲】处:形容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且与“审美熏陶”搭配,应使用“接受”;
【乙】处:形容认识到道德的精髓,应使用“领略”;
【丙】处:形容体会国家情怀,应使用“感受”;
【丁】处:形容使人生的经验变多(增加),应使用“丰富”。
故选D。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
主干即为句子去掉所有修饰成分,只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的部分。该句中,“展望未来”是一个前提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是对“文化”的修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是对“助力”的修饰。
所以句子主干为:文化成为助力。“文化”是主语,“成为”是谓语,“助力”是宾语。
名著阅读。(8分)
7. 阅读《简·爱》的片段,完成各题。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
“我跟你说,我非走不可!”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我”和“你”分别是作品中的哪两个人物?
(2)联系整部作品,写出“我”“受到践踏,被弄得僵化,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的两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并说说“我非走不可”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简·爱 罗切斯特
(2)寄居在舅妈家和生活在洛伍德孤儿院的两个阶段。简·爱在桑菲尔德遇到罗切斯特并和他相爱,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的感情,故意让她误会自己要娶英格拉姆小姐,简·爱有自己的原则,她不会为爱情抛弃自己的自尊,所以非走不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情节。
根据“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分析,可知选文出自《简·爱》。根据“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分析可知,此时简·爱已经爱上了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却要跟别人结婚,所以她才分产生非走不可的想法,她并不知道这是对方在试探她。
据此可知“我”是简·爱;这是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一段话,所以,“你”是罗切斯特。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名著相关情节内容。
第一问:读完小说,我们应对简·爱的人生阶段有所把握.她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童年时期(寄人篱下和在寄宿学校学习);②青年时期(做家庭教师);③迷茫时期(得知罗切斯特先生有妻子,悲愤远离);④圆满时期(与罗切斯特先生重逢,两人最终在一起)。前两个时期对“我”性格的影响最大,童年时期她生活在舅母家,受尽欺辱,让她学会了坚强,产生了反抗意识。在洛 (罗)沃德学校时,她天性受到压抑,行为受到约束,思想受到禁锢,这让她向往自由,追求平等。
所以寄居在舅妈家和生活在洛伍德孤儿院的两个阶段是“我”“受到践踏,被弄得僵化,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的两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第二问:在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的感情,故意让她误会自己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基于此,她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简·爱有自己的原则,她不会为爱情抛弃自己的自尊,所以“非走不可”。
据此作答即可。
8. 从下列两则片段中任选一则,结合内容,自选角度(如形象、情感等),说说你从中获得的“美”的感受。
片段一 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
(摘自《儒林外史》)
片段二 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我将狂欢而跳跃……
(摘自《艾青诗选·黎明》)
【答案】示例1:“两个挑粪桶的”,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打算去“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粗俗劳累沉重的劳作,辛苦的日子,但有相契的友人,也有美好的生活,品茶、看落日,何等的风雅、悠闲。这就是南京普通的热爱生活的人。这是真实、暖心、又美好的。
示例2:《艾青诗选•黎明》:文段语言明丽潇洒,娓娓动听,“和小伙伴去采豆荚、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等画面,充满深情、充满生活气息,虽为诗歌,但却有散文的不修饰的美,无需涂脂抹粉的本色,充满积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对于光明的一种渴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名著内容。作答时能将文段体现出的美写出来即可。
示例一:“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体现了这里的两个人物虽做着又累又脏的活,但他们懂得在辛苦的生活中享受美好生活,有着高雅的爱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品茶和看落日,他们的朴实率真,他们的淡然洒脱,他们的热爱生活也是一种美。
示例二:“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我将狂欢而跳跃”写出了田园生活的乐趣,里面的人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画面和谐美好,体现了童真童趣;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溢满情趣,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盼。
二、阅读(41分)
(一)古诗阅读(4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李益,唐代诗人。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
9.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也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突然相逢,颇出意外。
B. 颔联正面描写重逢。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
C. 颈联中“暮天钟”并不是单纯表明时间的,更表现二人叙谈十分入神,感觉不到时间流逝,只有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
D. 尾联描写两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独立巴陵道,看外弟远行,虽重重秋山阻隔,诗人仍不舍离去,颇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
10.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9. D 10. 参考答案:抒写了久别相逢的惊喜,表现了亲人间真挚的情谊,也表现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大意对即可)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D.有误,尾联“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写第二天彼此就要分别了,对方就要踏上巴陵道,重重的秋山,又要将双方隔开。所以选项中“诗人独立巴陵道,看外弟远行”错误。这里并非眼睁睁看着的实写,而是写想象明日自己踏上西去巴陵的征途,与亲人分别的情景,属于虚写。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句。
首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抒写了久别相逢的惊喜,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写出两人交谈之热烈,以至于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而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作者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尾联“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点出聚散匆匆,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十年才能一相逢,这一相逢,青山隐隐水迢迢,不知亲人又在何方。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也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据此作答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①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①,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③,不汲汲④于富贵,不戚戚⑤于贫贱,不修廉隅⑥以徼名⑦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⑧之储,晏如也。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②顾尝好辞赋。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⑨哉!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节选自《汉书·扬雄传》)
注释:①训诂通而已:通晓字词解释而已。②佚荡:超脱,无拘束。③耆欲:嗜好欲望。④汲汲:急切,急迫的样子。⑤戚戚:忧愁的样子。⑥廉隅:端方的品行。⑦徼名:谋求名声。⑧儋石(dàn shí):借指少量米粟。⑨湛身:投水而死。
11. 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怪屈原文过相如 固以怪之矣
B. 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不以千里称也
C. 自投江而死 人不知而不愠
D. 顾尝好辞赋 蒙辞以军中多务
12. 翻译下面句子。
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13. 读第①段,可以看出扬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4. 扬雄对待屈原持怎样的态度?
15. 读第②段,下面最符合扬雄处世思想的一项是( )
A.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
B.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
C.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答案】11. A 12. 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干。
13. 好学好静思,清心寡欲,不慕名利,坚守本心(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4. 参考答案:敬佩屈原的才学,并写文章凭吊缅怀他,然而他不赞同屈原因不被世俗所容而选择投江而亡的行为。 15. B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A.两个“怪”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对……感到奇怪;
B.连词,来/介词,用;
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动词,推辞。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意,心意;虽,即使;事,做。句意为:不是自己的本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干。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析。
根据“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可知,扬雄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可见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知识渊博的人;
根据“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可知,扬雄为人简朴,悠闲自在,性情沉默,喜欢深入的思考,可见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好静思、简易洒脱的人;
根据“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可知,扬雄不热衷于追求富贵,家产也不富裕,但也不为贫贱而忧愁,可见他是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人;
根据“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可知,扬雄有对自己的要求和坚持,可见他是一个坚守本心的人。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可知,杨雄敬佩屈原的才华,还仿照他的体式来作赋;根据“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可知,扬雄被屈原的文章感动而生悲,每次读的时候没有不痛哭流涕的;根据“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可知,杨雄不赞同屈原因不被世俗所容而选择投江而亡的行为,他认为能否有机遇时天命;再根据“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可知,扬雄对屈原的文章极为欣赏、对他投江而死感到悲伤哀悼,并写文章凭吊缅怀他。
据此作答即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与对比阅读。
根据第②段“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可知,杨雄认为君子时势顺利就大有作为,时势不顺就像龙蛇蛰伏,机遇好不好是命!即君子如果有合适的时机就去施展才华,如果时机不好就独善其身。
A.不符合,“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意思是: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突出的是追求并推行“仁”的执着精神;
B.不符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意思是: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表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与第②段杨雄的处世态度所表达的意思一致;
C.符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表现的是淡泊名利的思想;
D.不符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达的是不怕牺牲的爱国之情。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①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不研究章句,通晓字词解释而已。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做人简单、平易、超脱,口吃不擅长谈。性情沉默,嗜好深思,清心寡欲,没有什么作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追求富贵,不修养端方的品行来在当世谋求好的名声。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什么储粮,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②扬雄曾经喜好辞赋。从前,蜀郡出了个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扬雄心里很敬佩,每每作赋时,总是仿照他的体式。同时杨雄感到奇怪的是:屈原的文章胜过相如,却为世所不容,他创作了《离骚》,自己投江而死。扬雄被屈原的文章感动而生悲,每次读的时候没有不痛哭流涕的。扬雄认为君子如果得到机会时就大干一番,没有用武之地时,就像龙蛇一样蛰伏隐居,能不能有机遇是天命,何必要自己投水而死呢?为此,扬雄写了一篇文章,将文章从岷山投到长江里,以哀悼屈原。
(三)现代文阅读Ⅰ(12分)
理性修复,加固“玻璃心”
殷音
①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让我们每天都会和许多人发生联系,不免会被对方的言行所影响,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爸妈总是提起成绩优异的表姐,是觉得我不够好吗?”“我自认为表现不错,但老师没有选我当班干部,是不喜欢我吗?”“同桌今天讲话语气不好,是我哪里惹到他了吗?”……在将他人的言行与自己联系起来后,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②有些同学会因身边人对自己的一点点负面评价,情绪就跌入谷底,甚至很难走出来。他们想法大多消极,也比较容易恶意揣测他人的话语,更无法承受因评价带来的一点点委屈,习惯性地把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这样的同学往往被大家认为长着一颗“玻璃心”,那么“玻璃心”是如何形成的?
③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成功意味着能得到父母的夸奖、自我的认可和朋友的羡慕,这些都是自我价值感的来源。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最初就来源于周围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老师、朋友对我们的看法。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样子——被他们夸奖,就证明我们是“好”的;被他们批评,就意味着我们是“不好”的,因此我们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成为他人心目中的好学生、好朋友、好同学。但这其实非常困难,容易使我们陷入焦虑状态。此时,一旦他人对我们有负面评价,便意味着我们认定的自我价值受到了冲击。随着对被认可的期待破灭,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崩溃。
④与一味的否定一样,一味的夸奖同样不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真棒!”“真聪明!”“真厉害!”……类似这样空泛的赞美无法使我们了解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还会让我们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当后续没能实现目标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再听到夸奖时也会觉得无所适从。
⑤可能你会发现,到了中学阶段我们身边的“玻璃心”多了起来,其实这恰恰是成长的证明。进入青春期后,会尤其在意他人看待我们的眼光,加上这个时期自我中心化的发展,也会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容易误认为别人在针对自己。那么这种成长带来的阵痛该如何缓解?
⑥在面对批评时,我们要意识到,可能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可以让我们的情绪较快稳定下来,帮助我们理智地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⑦我们会体验到,当我们一直在揣测他人某句话的意图,纠结和后悔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时,常常会被一种压抑的情绪束缚而难以专注到重要的事情上。这种内耗不仅浪费精力,还影响应对问题的效率。但是也不用抗拒这种“思想斗争”,它其实是一个说服和调整自己接受事实的过程。你可以给它起一个专属称呼,当它反复来袭时,想象与它对话:“我感觉到你来了,但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忙,过一会儿我会和你聊一聊。”然后继续完成手头的任务。当你能够承认它的存在,也就能接受它,与它和平相处了。
⑧我们期待家长和老师能公平公正,做出令我们满意的决策,但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对事物的判断也不同,我们应该多换位思考,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合理期待。家长和老师总是希望我们以学业为重,我们则希望自己的爱好和娱乐时间也能得到保证。青春期的我们往往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导致过度解读老师和家长的本意。如果能考虑和平衡好双方的要求,就能不辜负“被针对”背后的关心。
⑨大多数给我们提建议的人都是抱有善意的,但确实存在个别有所针对的情况。当你怀疑自己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向其他同学和好友求证,问一问他们是否和你的感受相同,他人的看法也许更为客观。如果他人也察觉到你的遭遇,请及时寻找愿意帮助你的人,比如同学、朋友、家人、你信任的老师等,同时注意保留证据,如聊天记录,图片、录音等。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恶化到校园欺凌的程度哦!
⑩玻璃虽易碎,但通过高温“考验”,可以被塑造成千姿百态的工艺品,“玻璃心也是如此。给自己多一些耐心,认可自身优势,敢于面对他人的不同看法,“玻璃心”也可以走向更加坚定的人生。
(《科学24小时》,2022年5期,有改动)
16. 文中的“玻璃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玻璃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 通读全文,说说题目中的“理性修复”指的是什么。
19. 阅读相关语段,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第①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明确具体地说明了容易造成“玻璃心”的主要因素;第⑩段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6. 容易受到伤害的自尊心(或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理素质)
17. 渴望成功但却受到负面评价;一味的夸赞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后,一旦受挫就会自我怀疑。(大意对即可)
18. 面对批评时,反思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坦然接受压抑的情绪,并与之和平共处;换位思考,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合理期待;向他人求证,并寻求帮助。(答出任何三点即可)
19. (1)举例子 打比方 只要能正确对待,就可以战胜脆弱的心理,让自己更加坚强(大意对即可)
(2)内容方面主要说明了中学阶段容易心理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结构方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②段“有些同学会因身边人对自己的一点点负面评价,情绪就跌入谷底,甚至很难走出来。他们想法大多消极,也比较容易恶意揣测他人的话语,更无法承受因评价带来的一点点委屈,习惯性地把对自己有负面评价的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分析可知,这样的同学往往被大家认为长着一颗“玻璃心”,这里的“玻璃心”指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内心太脆弱敏感,自尊心极容易受到伤害的人。
据此作答即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根据第③段“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此时,一旦他人对我们有负面评价,便意味着我们认定的自我价值受到了冲击”,当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时,他人对我们的负面评价极易造成我们的情趣崩溃,所以“玻璃心”形成原因可概括为:渴望成功但却受到负面评价。
根据第④段“与一味的否定一样,一味的夸奖同样不利于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当后续没能实现目标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再听到夸奖时也会觉得无所适从”,所以“玻璃心”形成原因可概括为:一味的夸赞形成过高的自我评价后,一旦受挫就会自我怀疑。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
根据文章题目“理性修复,加固“玻璃心””可知,这里的“理性修复”,指的就是如何战胜脆弱的心理,让自己更加坚强。据此在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根据第⑥段“在面对批评时,我们要意识到,可能确实有需要改进地方,这可以让我们的情绪较快稳定下来,帮助我们理智地去思考与解决问题”可概括出:面对批评时,反思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
根据第⑦段“常常会被一种压抑的情绪束缚而难以专注到重要的事情上”“当你能够承认它的存在,也就能接受它,与它和平相处了”可概括出:坦然接受压抑的情绪,并与之和平共处;
根据第⑧段“我们应该多换位思考,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合理期待”“如果能考虑和平衡好双方的要求,就能不辜负‘被针对’背后的关心”可概括出:换位思考,对自己和他人抱有合理期待;
根据第⑨段“当你怀疑自己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向其他同学和好友求证”“如果他人也察觉到你的遭遇,请及时寻找愿意帮助你的人,比如同学、朋友、家人、你信任的老师等,同时注意保留证据”可概括出:向他人求证,并寻求帮助。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和句段的作用。
(1)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第一空:结合第①段“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爸妈……”分析可知,这里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父母、老师、同学等和自己交际对话的例子,说明我们会被对方的言行所影响;所以第一空为:举例子;
第二空、第三空:结合第⑩段“玻璃虽易碎,但通过高温‘考验’,可以被塑造成千姿百态的工艺品,‘玻璃心’也是如此”和“给自己多一些耐心,认可自身优势,敢于面对他人的不同看法,‘玻璃心’也可以走向更加坚定的人生”分析可知,这里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修复“玻璃心”,战胜脆弱的心理,让自己更加坚强比作真实的“玻璃”经过高温历练后成为美丽的工艺品,引导我们要认可自身优势,敢于面对他人的不同看法,走向更加坚定的人生;所以第二空为:打比方;第三空为:只要能正确对待,就可以战胜脆弱的心理,让自己更加坚强。
(2)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
根据第⑤段“进入青春期后,会尤其在意他人看待我们的眼光,加上这个时期自我中心化的发展,也会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容易误认为别人在针对自己”可知,该段在内容方面主要说明了中学阶段容易心理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即“自我中心化的发展”“高估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
结构方面,根据第⑤段“那么这种成长带来的阵痛该如何缓解”及第⑥段至第⑨段文章内容可知,该段点明了中学阶段“玻璃心”人数增多的现象,分析了“玻璃心”形成的主要原因,后文则主要介绍了如何理性修复,加固“玻璃心”等内容,说明了只要能正确对待,就可以战胜脆弱的心理,让自己更加坚强。所以第⑤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说明内容。
据此作答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Ⅱ(12分)
天边的雨
郑有义
①雨,离人很远,却又很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天地人相接,唯雨也。
②海南的雨季,雨确实有点多。下雨时,路人第一反应便是躲雨、避雨,用伞遮雨,给老天爷这雨腾地方。我却喜欢雨,冥冥中,总觉得雨有灵气,雨懂人意,雨人是相通的。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愁,悄悄地告诉她,她懂你。
③据说,云南有个迷人湖,如果人站在湖边大声讲话,本来晴明亮丽的湖面,就会突然乌云密布,甚至立刻下起雨来。讲话声音越高,雨落得越大。人们无不奇怪,不知为什么。我却了然:静静的湖面,本容天地之大美。人却来搅扰,雨驱人也!
④在辽宁当记者时,曾一个人独立旷野,不去顾及什么雷鸣电闪,让瓢泼大雨成为连接天地人的桥梁,让劈头盖脑的雨把我从头到脚淋个“响透”,美其名曰“借天水,浇心火”。那确是一种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的感觉。在旷野中,那雨打头顶、雨打树叶的声音,如天籁般的音乐,感觉你身体的每一部分的禁锢都自然地打开而舒展。那懂我的雨,那淋漓尽致、毫不留情的冲刷,将我的身体,从肉体到灵魂,清洗得干干净净,污垢荡然无存。那是一种寂寞的、唯我的、天人合一的享受。其美感,甚至其新生的快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⑤那年,我被邀去长沙参加一个活动,上午,会议议程是游橘子洲。临行前,却突然大雨如注,人皆畏缩,活动便也自然取消。我却站在宾馆门内,面对门外天上的电闪雷鸣和地上示威的雨打水泡,望着路断行人,突发奇想,焉知不是老天让我独游橘子洲听雨!心至便行,叫住一辆出租车,径去橘子洲!
⑥在暴雨疾敲车篷的铿锵中,我赶到湘江边,见茫茫四野,空旷无人。江面、路面、天空,融成一片。在路和江的中间,是一排亭式帐篷的餐位,同样空无一人。车在一个亭位的路边停下,小屋门口钻出一人,奇怪地望着我。当听说我要在此吃饭观雨时,欣喜不迭,急忙拿伞把我从车里接下,送到一路之隔的帐篷餐厅坐下。
⑦早就听说长沙有一道特有的美食“黄鸭叫”。据说长沙人除了臭豆腐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乍一听到这个名字,我以为它是鸭肉。店老板却告诉我,“黄鸭叫”是一种淡水鱼,通体金黄。听说是鱼,这又正对了我这喜欢吃鱼人的脾气,欣然点之。
⑧此时的篷下,唯我一人。江边,唯我一人。目之所及,唯我一人,那种感觉,倒真一种苍茫大地,诺亚一方舟的味道,平生不可多得。只见那如注的硕大雨点,像一根根上连天下锁地的银链,织成一张经天纬地的大网,山水江船人,楼树亭台阁,都在网中了。
⑨江面上的水珠,跳动得却规律而整齐,倒像有个交响乐指挥家在气势磅礴地指挥,水珠的高低错落,跌宕起伏,与我头上雨打帐篷的悦耳叮咚融为一曲,演绎着天地江雨人的大合奏。
⑩我品着佳肴,眼睛却仍忘情而痴痴地赏着江雨,最后竟不知“黄鸭叫”何味!那年、那天、那时,橘子洲的雨,至今历历在目。
⑪非常喜欢宋代蒋捷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它把不同阶段不同阅历的听雨感受诠释得入木三分: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⑫断断续续的雨中,信步走来。夜,有点深了。却见小区门口一孤零零的卖菜老妪并不收摊。一问,菜没卖完,家里老头也用钱买药。我见那菜足够我吃半个月了,便说我都要了。老妪一称,26元多,给20吧。居然也拿出二维码,我输进50元。在老妪连说多了的推辞中走了。一熟悉的外卖小哥见我拎着两袋菜,过来帮我,说,咋买这么多。我苦笑,吃坏了也吃不完。便把菜全塞给了他。小哥说,你是个好人。雨中,我潸然。
⑬今夜,小雨敲窗。轻轻地,悄悄地,柔柔地。我知雨慰我心,便也心静如水了。
(选自(《中外文摘订阅》2022年15期)
20. 说说你对第①段“雨,离人很远,却又很近”这句话的理解。
21. 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要较详细地写“美食”呢?
22. 文章写了四个地方的雨:海南的雨、云南的雨、辽宁的雨、长沙的雨。从其内容来看,写前两个地方的雨是从“人躲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表现雨与人的关系;而写后两个地方的雨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表现雨与人的关系的。
23.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江面上的水珠,跳动得却规律而整齐,倒像有个交响乐指挥家在气势磅礴地指挥,水珠的高低错落,跌宕起伏,与我头上雨打帐篷的悦耳叮咚融为一曲,演绎着天地江雨人的大合奏。
24. 结合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说说作者写第⑫段有什么用意。
【答案】20. 参考答案:“雨离人很远”指的是从距离上来说,雨从天上而来,离人远(对于不懂雨,不喜欢雨的人来说,雨是很远的);“却又很近”指的是对于喜欢雨的人来说,雨能走进人的心里,给人以慰藉。(大意对即可)
21. 参考答案:本段写“黄鸭叫”美食有名,也交待正合“我”的脾气,与下文写因观雨而不知其味形成照应,从而进一步突出“我”对雨的喜爱与痴迷。
22. ①. 雨驱人(雨离人很远) ②. 亲近雨(喜欢雨、雨离人很近)
23.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面上的水珠跳动比喻成指挥家在指挥,将江面上的雨声与头顶帐篷上的雨声比喻成大合奏,表达了作者观雨、听雨的喜悦之情,突出了作者对雨的喜爱的情感。
24. 参考答案:通过写“我”对他人的关爱悯惜、“我”的心灵通透,表现雨对“我”从身体到灵魂的清洗的效果,能够更加突出文章主旨。(大意对即可)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结合第②段“路人第一反应便是躲雨、避雨,用伞遮雨,给老天爷这雨腾地方”可知,“雨离人很远”指的是从距离上来说的,下雨时路人的第一反应是要躲避雨,所以对于不懂雨、不喜欢雨的人来说,雨从天上来,“雨”和“人”的距离是很远的;
结合第②段“总觉得雨有灵气,雨懂人意,雨人是相通的。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愁,悄悄地告诉她,她懂你”,第④段“将我的身体,从肉体到灵魂,清洗得干干净净,污垢荡然无存”以及第⑫段“我知雨慰我心,便也心静如水了”可知,对于“我”这种喜欢雨的人来说,我觉得雨可以通人性,洗涤“我”的肉体和灵魂,可以抚慰人心。所以“却又很近”指的是对于喜欢雨的人来说,雨能走进人的心里,给人以慰藉。
据此作答即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段的作用。
根据第⑦段“早就听说长沙有一道特有的美食‘黄鸭叫’”“听说是鱼,这又正对了我这喜欢吃鱼人的脾气,欣然点之”可知,第⑦段先写“我”这一爱鱼人士早就听说“黄鸭叫”这一美食的大名,发现这道菜是由淡水鱼制作而成的后,非常开心的想要一试。再结合第⑩段“我品着佳肴,眼睛却仍忘情而痴痴地赏着江雨,最后竟不知‘黄鸭叫’何味”可知,喜欢吃鱼并特意点了这道菜想要品尝的作者,“最后竟不知‘黄鸭叫’何味”,连菜的味道都没有尝出来,正是因为作者“忘情而痴痴地赏着江雨”。所以第⑦段写“美食”与下文写因观雨而不知其味形成照应,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我”欣赏雨景时的专注和陶醉,从而进一步突出“我”对雨的喜爱已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第一空:根据题干“前两个地方的雨”可知所填空所描述的雨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指第二个地方的雨,也就是“云南的雨”,所以可定位到第③段。根据“静静的湖面,本容天地之大美。人却来搅扰,雨驱人也”可知,作者认为“雨”是来驱赶在湖边大声说话,扰了湖边清净的人们的,所以是从“雨驱人”的角度来表现雨与人的关系;
第二空:根据题干“后两个地方的雨”可知所填空所描述的雨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指第三、四个地方的雨,也就是“辽宁的雨”和“长沙的雨”,故可定位到第④段~第⑩段。由第④段“那雨打头顶、雨打树叶的声音,如天籁般的音乐,感觉你身体的每一部分的禁锢都自然地打开而舒展”和第⑩段“我品着佳肴,眼睛却仍忘情而痴痴地赏着江雨,最后竟不知‘黄鸭叫’何味!那年、那天、那时,橘子洲的雨,至今历历在目”可知,“我”很喜欢雨,认为雨可以洗涤“我”的肉体和灵魂,可以抚慰人心,甚至还因为痴迷赏雨没有品尝出佳肴的美味,所以这样的“我”和“雨”的距离是很近的;所以写后两个地方的雨是从“亲近雨”的角度来表现雨与人的关系的。
据此作答即可。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根据“江面上的水珠,跳动得却规律而整齐,倒像有个交响乐指挥家在气势磅礴地指挥,水珠的高低错落,跌宕起伏,与我头上雨打帐篷的悦耳叮咚融为一曲,演绎着天地江雨人的大合奏”可知,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将江面上的水珠跳动比作指挥家在指挥,将江面上的雨声与头顶帐篷上的雨声比作大合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落在江面上规律而又整齐,高低错落,和谐悦耳的声音,将此声音比作合奏的乐曲,写出雨声带给“我”的独特感受,令“我”痴迷、陶醉,表达了作者观雨、听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雨的喜爱的情感。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段的作用。
根据“却见小区门口一孤零零的卖菜老妪并不收摊”“我输进50元。在老妪连说多了的推辞中走了”“便把菜全塞给了他”可知,第⑫段写“我”同情雨夜卖菜的老人,买下她的菜并多付钱,为她的生计艰难“潸然”,最后还将吃不完的菜送给相熟的外卖小哥。结合前文第④段“那懂我的雨,那淋漓尽致、毫不留情的冲刷,将我的身体,从肉体到灵魂,清洗得干干净净,污垢荡然无存”可知,“我”很喜欢雨,认为雨可以洗涤“我”的心灵,让“我”的灵魂更纯洁。此时,在断断续续的雨中,“我”帮助孤零零的,家庭困难的卖菜老妪,悯惜她的艰辛,体现出“我”的善良及对弱小的关爱,表现雨对“我”从身体到灵魂的清洗的效果。从而突出雨对人心灵的慰藉,突出文章主旨。
据此作答即可。
三、写作(50分)
25. 题目:意外的发现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答案】例文:
意外的发现
又下雨了,我望着外面,确信这又是无聊的一天。这雨声已不让我心烦,因为春雨能滋润大地,也自然能消去人们心中的烦恼。望着望着,我又迫不及待想去看春雨这次的成果了。
打着伞,我快步走到那个地方,那个我心爱的院子,虽冬去春来,但有些植物依旧无精打采,甚至已经枯死,春雨也无济于事,一眼看去,所有同品种的植物在已成了杂草的家园。但好在,爷爷说雨停后会来打理。
于是,我又观察起其他植物,有些不知名植物的一个礼拜长高了许多,它们就像在比赛似的,拼命地长,谁也不让谁。转了一圈后,突然,我又看到了那个原本不起眼的它——三叶草,我本以为它也枯了。现在它不仅没枯萎,还十分茂密,它原本是十分弱小的,不起眼的,现在雨重重地打在它身上,它却依旧昂起胸膛,用自己生机勃勃的样子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伸出手,雨水滴在手上凉凉的,但碰到三叶草的那一刻,我的心是激动的,当我的手一翻动,我合不拢嘴,笑出了声。因为我竟看到了一片四叶草,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长出了新芽。经历过风吹雨打,它没有低头,而是蓄积力量,慢慢地成长,也许它的成长速度会慢一点,但它的执着就已经证明它一定会跨过各种困难。在我的眼里它如此与众不同,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上蹦下蹿,恨不得大声呼喊,让全世界知道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总觉得看到四叶草的人,这一生都会幸运,从看到四叶草起,我便坚信自己会是最幸运的人。这简单的想法也让我小小的心里填满了欣喜,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和憧憬。从四叶草身上我似乎也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纵有风云变幻莫测,人生之路困难重重,也不能畏首畏尾,不能有所退缩。
我撑着雨伞,蹲在四叶草旁,看了它许久,脑子里又产生了奇妙的想法——许愿。怀着这份雀跃与惊喜,我闭上了眼,许下了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意外的”意思是“没有意料到的”;常常表示没意识到、没察觉到的情况。细究“意外的”,应该写生活中常见的细碎的场景,捕捉生活中不容易被人注意到、容易被忽略的人、事、物、景,撷取最动人的镜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情。“发现”的意思是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发觉。发现指向文章的中心,要写出内在的意蕴:偶然间、无意间发现了平凡生活、细微之处潜藏着的美好,这种美不为人所关注,但发现之后又会深深地烙在人们心间。写作时需要把发现、感悟的过程写详细。放大“发现 ”的过程,生动再现隐藏在生活中的闪光点。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记叙文。写作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段可通过环境描写,为下文的“发现”做铺垫;中间部分详细描述“发现”的过程,当然也要突出这个“发现”是意外的,不是有目的的,例如:一次户外活动,突然发现路边的小蚂蚁搬运食物时居然能这么团结;又如:在雨后的某天,偶然发现窗台上的蜗牛在缓慢地蠕动;再如某天无意间发现石头底下竟然长出了绿芽。最后要写出这次的意外的发现对“我”有什么样的启发和收获。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详略得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栖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答题前,务必用0,必须用0,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栖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答题前,务必用0,必须用0,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解释下面加点词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栖霞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答题前,务必用0,必须用0,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