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授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洗洁精,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不干净,变浑浊并出现泡沫,点击播放,油污溶于汽油,实验记录,完全溶解,温度降低,温度升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沾有油污的餐具通常用什么清洗?
我们不妨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实验 7 – 3 】
植物油会分裂成很小的油滴并与水混合
油又悬浮在水面上,分层界面不明显,试管内壁有油污
分层,油在上层,水在下层
不分层,仍呈淡黄色乳状,上层有泡沫
水和油分层,洗涤剂在上层,界面不明显
乳浊液:是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生活中常见的如牛奶和豆浆等。
乳化现象: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
乳化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普遍,石油、树脂、乳胶、农药、乳制品、食品、化妆品和涂料等生产过程都和它有关。
1. 牛奶或豆浆属于 ( )
A. 纯净物 B. 溶剂 C. 溶液 D. 乳浊液
2. 要使乳浊液由易分层变得不易分层,应加入 ( )
A. 溶剂 B. 水 C. 乳化剂 D. 溶质
3.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肥皂液洗衣 D. 用沐浴露洗澡
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表明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则会出现放热现象。
现以氯化钠 (NaCl)、 硝酸铵(NH4NO3)和氢氧化钠(NaOH)三种固体溶解于水的温度变化为例,进行实验观察。
1. 为了便于对照比较,分别取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各 3 g ,放进 3 个同样规格的塑料杯中。
2. 另取 3 份各为 20 mL 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水温。
3. 将 3 份水分别倒进装有溶质的塑料杯中,搅拌,测量并记录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实验 7 – 4 】
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有热量的变化: ① 有些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 NH4NO3 的溶解是吸热的。 ②有些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 NaOH 的溶解是放热的。 ③ 多数物质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如NaCl 的溶解。
——分子或离子从溶质中分散开并向水中扩散需吸收热量
——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会放出热量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不变。
1. 溶液是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后形成的透明、均一且稳定的混合物,物质溶解时常有放热或吸热现象。
2.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以水为溶剂的溶液叫水溶液。
3. 在乳化剂作用下,油和水可以形成不易分层的乳浊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学化学实验也在引进现代化的测试方法,例如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可以测定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用量筒向 3 个同规格的锥形瓶中各加入 100 mL 水,再分别加进 10 g NH4NO3、NaCl、和 NaOH 固体,开动磁力搅拌器,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2. 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食盐 B. 硝酸铵C. 蔗糖 D. 氢氧化钠
3. 向如图所示的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白糖 C. 硝酸铵 D. 食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学习,乳化作用,当堂检测,实验小结,交流讨论,乳化作用的应用,洗发水洗头发,洗洁精洗锅,洗衣粉洗衣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1 溶解与乳化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认识溶解现象,交流讨论,悬浊液与乳浊液,混合物,不稳定,水牛奶,常见的溶液,例75%的酒精,量少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七章溶液第15课时溶解与乳化物质溶解的量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氯化钠或NaCl,蒸发溶剂,硝酸钾,氯化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