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38084/0-17038948758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38084/0-1703894875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38084/0-17038948758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2022年,加拿大某研究小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充满液态水的海洋星球,该星球被命名为T0I-1452b。据估计,T0I-1452b的水储量大约占整个星球质量的30%,这说明其表面有极大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0I-1452b星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推测T0-1452h星球可能充满液态水的依据是该星球( )
A.体积、质量适宜B.和其所绕转的恒星距离适宜
C.公转轨道呈椭圆形D.和太阳系中的太阳距离适宜
内蒙古西部草原居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太阳能与风能相结合提供家用能源。下图为内蒙古西部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家庭能源利用方式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
A.太阳大气剧烈活动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太阳内部的核聚变D.太阳表面的氢燃烧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活动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低纬度地区一定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
6、材料记载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北京时间2023年4月24日凌晨2时,地球磁场发生强烈扰动,持续两天左右,这是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以来最强的地磁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一次强地磁暴发生的年份最可能是( )
A.2027年B.2030年C.2034年D.2038年
8、此次地磁暴发生期间,亚欧大陆高纬度地区( )
A.极夜范围扩大B.可观赏到极光现象
C.出现臭氧层空洞D.大气污染程度激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形象“兔圆圆”正式亮相。这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集纳了无数大众喜爱倾向、经过系统翔实的大数据调研所生成的春晚吉祥物IP。它们取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所发现的“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这是生活在安徽潜山距今约6200万年的“兔祖先”,考古发现的重要头骨化石上面就保存着大门齿。下图示意部分地质年代的顺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安徽模鼠兔”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古近纪B.侏罗纪C.二叠纪D.泥盆纪
10、“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 )
A.出现了人类B.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C.裸子植物极度兴盛D.恐龙走向灭绝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上发现的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12、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
A.地壳不断抬升B.曾经位于热带C.生物不断演化D.曾经是海洋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面两题。
1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北向南逐渐增大B.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C.由南向北逐渐增大D.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1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
下图为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地震信息图和地球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的( )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
16、地震产生的横波(S波)和纵波(P波)经过莫霍面时,速度变化为( )
A.S波速度下降,P波速度上升B.S波、P波速度均明显上升
C.S波、P波速度均明显下降D.S波速度上升,P波速度下降
2020年3月25日10时49分(北京时间)在千岛群岛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约35公里,大洋地壳平均厚约6公里)。下面左图为震中位置(图中甲海域)示意图,右图是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地壳B.上地幔C.内核D.外核
18、地震发生时,正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天空中的海鸟感受到的震动是( )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D.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读“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A圈层的名称是( )
A.岩石圈B.生物圈C.大气圈D.水圈
20、下列对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是由液态水组成的圈层B.生物圈位于水圈和岩石圈之间C.大气圈全部由气态物质组成D.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7月29日电影《独行月球》在中国大陆上映。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C,夜晚温度低到-183°C。月球的体积大概是地球的1/49,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是真空状态。其表面坑坑洼洼,影片中的主角经常不小心掉入大坑。图为月球表面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在2004年开始正式探测月球,并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将此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我国文昌成功发射嫦娥五号(下图)。
(1)嫦娥五号探测器软着陆后,其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__。
电影中出现多次主角掉入大坑的镜头,说明月球表面坑坑洼洼,试解释其原因。
(2)嫦娥五号选在凌晨发射的原因之一就是太阳活动对嫦娥五号颇具威胁,特别是太阳风会干扰电子信号传播,直接影响科研人员对探测器的操控。试简述太阳活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已知太阳系直径1~2光年,而加拿大某研究小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发现了T0I-1452b,结合已学知识,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可知,T0I-1452b星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不在太阳系,而是在银河系,C对,排除ABD。故选C。
2、答案:B
解析:结合已学知识,行星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即该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具备适宜的气温;该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适合生物呼吸;该行星与恒星距离适中,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液态水能够孕育生命,是必备条件。综上所述,推测T0-1452h星球可能充满液态水的依据是该星球和其所绕转的恒星距离适宜,B对,A错;结合上题分析,T0I-1452b星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不在太阳系,D错;公转轨道呈椭圆形不是T0-1452h星球可能充满液态水的依据,C错。故选B。
3、答案:D
解析:内蒙古西部草原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冬季采暖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且冬季太阳能不足,根据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可知其它季节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之和都大于冬季,所以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为1个氦原子核。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因此,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B错误;煤炭和石油均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C正确,合题意;低纬度地区太阳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一定更多,D错误。故选C。
6、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黑子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使指南针指向不准,C正确,为地球提供热量是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A错误:地震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云雨天气的形成是大气运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主要受太阳活动影响,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11周年,因此,下一次强地磁暴发生的年份最有可能为2034年,C正确,排除ABD。故选C。
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此次地磁暴发生期间,亚欧大陆高纬度地区可以观赏到极光现象,B正确;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极夜范围扩大,出现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程度变化等内容,排除ACD。故选B。
9、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安徽模鼠兔生活在距今约6200万年,根据所学地质年代表可知,距今6600万年到距今2330万年为古近纪,A正确;泥盆纪在距今4.6亿年到距今3.6亿年;侏罗纪在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二叠纪在距今约2.99亿年到距今2.5亿年,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B
解析:“安徽模鼠兔”生存的年代为古近纪,属于新生代早期,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B正确;人类出现在第四纪,A错误;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的时代和恐龙走向灭绝均在中生代,CD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由材料“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炎热的,排除AB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棕榈科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据此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高温湿润的,C错误,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在青藏高原上发现热带植物棕榈的化石,说明该地区地质史上曾经有过高温湿润的气候,后来地壳上升,才演化成现今的高原山地气候,A正确;由材料“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可推知,青藏高原历史上并不位于热带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并不是生物不断演化的结果,BC错误;青藏高原曾经是海洋与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没有因果关系,D错误。故选A。
13、答案:B
解析:图示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由图可知等厚度线的数值越大即为地壳厚度越大,根据数值变化趋势可知整体自西向东地壳厚度减小,D错误,B正确。南北方向并无明显变化,AC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是从莫霍面到地表的部分,地壳厚度为0就是地壳起算的位置,即莫霍界面,C正确。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因此A错误。岩石圈是软流层到地表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底部和软流层中部都不是地壳厚度为0千米的位置,B、D错误。故选C。
15、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地壳,②③④均为地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震源深度为20公里左右,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I千米,所以此次震源应位于地壳中,对应图中的①,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产生的S波、P波自上而下通过莫霍面时,速度均明显上升,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17、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地震发生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且震源深度为30千米,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千米,所以此次地震应该发生在地幔。地幔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其界线大致位于900千米深度,故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上地幔,ACD项错误,B 项正确。
18、答案:C
解析:地震波分为横波与纵波,横波导致水平晃动,纵波导致上下颠簸,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气态等各种介质。天空中飞翔的海鸟只能受到纵波的影响,出现上下颠簸,无法受到横波影响,不会出现水平晃动,ABD错误,C正确。
19、答案:A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图中A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接近地表的部分,应为岩石圈,选项A符合题意;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分别是图中的B、D、C,排除选项BCD。故选A。
20、答案:D
解析: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冰川等)和气态水(大气水等)组成,A错误;生物圈包括水圈的全部、岩石圈上部和大气圈底部,B错误;大气圈中的大气包括水汽、固体杂质和干洁空气,C错误;岩石圈指软流层之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D正确。故选D。
21、答案:(1)地月系
(2)月球质量、体积很小导致其引力小,大气稀薄,从而使其缺少大气层的保护;经常受到其他天体的撞击。
(3)①影响地球天气和气候;②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③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④两极产生极光现象等。
解析:(1)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表面,其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应该是月球与地球组成的地月系。
(2)宇宙中有很多的陨石等天体在太空中随意飘荡着,有一部分会撞向月球,月球因为质量、体积很小导致其引力小,大气稀薄,使月球缺少大气层的保护,陨石可以直接撞击到月球表面形成陨石坑。
(3)与地球相比,月球因其体积和质量小,没有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月球自转周期过长,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大气的保护,昼夜温差大;体积和质量小,引力小,加上没有合适的温度,难以形成液态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能穿过地核的波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