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四单元比·应用基础篇【十三大考点】-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四单元比·应用基础篇【十三大考点】-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01
    第四单元比·应用基础篇【十三大考点】-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02
    第四单元比·应用基础篇【十三大考点】-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03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课后练习题,共36页。

    1.典型例题篇,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2.专项练习篇,从高频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专项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3.单元复习篇,汇集系列精华,高效助力单元复习,其优点在于综合全面,精炼高效,实用性强。
    4.分层试卷篇,根据试题难度和不同水平,主要分为基础卷、提高卷、拓展卷三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点广泛,分层明显,适应性广。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如果您在使用资料的过程中有任何宝贵意见,请留言于我改进,欢迎您的使用,谢谢!
    101数学工作室
    2023年10月1日
    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
    第四单元比·应用基础篇【十三大考点】
    专题解读
    本专题是第四单元比·应用基础篇。本部分内容是在实际问题中求比,考点和题型覆盖较多,建议作为本章核心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十三个考点,欢迎使用。
    目录导航
    目录TOC \ "1-1" \h \u
    \l "_Tc16808" 【考点一】比与分数其一: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比 PAGEREF _Tc16808 \h 3
    \l "_Tc7176" 【考点二】比与分数其二: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比 PAGEREF _Tc7176 \h 6
    \l "_Tc32177" 【考点三】比与分数其三:已知剩余分率,求比 PAGEREF _Tc32177 \h 9
    \l "_Tc6534" 【考点四】比与分数其四:已知分率的等量关系,求比 PAGEREF _Tc6534 \h 10
    \l "_Tc2572" 【考点五】比与分数其五:已知多个分率关系,求比 PAGEREF _Tc2572 \h 13
    \l "_Tc6431" 【考点六】比与分数其六:已知比,求分率关系 PAGEREF _Tc6431 \h 14
    \l "_Tc996" 【考点七】比与实际问题 PAGEREF _Tc996 \h 17
    \l "_Tc3530" 【考点八】比与工程问题 PAGEREF _Tc3530 \h 20
    \l "_Tc6892" 【考点九】比与行程问题 PAGEREF _Tc6892 \h 22
    \l "_Tc5815" 【考点十】比与图形问题 PAGEREF _Tc5815 \h 26
    \l "_Tc3764" 【考点十一】比与算式关系 PAGEREF _Tc3764 \h 30
    \l "_Tc9682" 【考点十二】比与价格问题 PAGEREF _Tc9682 \h 31
    \l "_Tc24490" 【考点十三】比与溶液混合问题 PAGEREF _Tc24490 \h 32
    典型例题
    【考点一】比与分数其一: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比。
    【方法点拨】
    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先找到对应数量的份数,再根据份数列出比。
    【典型例题】
    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
    (1)男、女同学人数之比是( ),女同学和总人数之比是( )。
    (2)男同学人数比女同学多,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少。
    【答案】(1)5∶4;4∶9
    (2);
    【分析】(1)根据“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把女同学的人数看作4份,男同学的人数看作5份,总人数是4+5=9份,由此写出男、女同学人数之比;女同学人数和总人数之比;
    (2)用男同学人数的份数减去女同学人数的份数,再除以女同学人数的份数求出男同学人数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男同学人数的份数减去女同学人数的份数,再除以男同学人数的份数求出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
    【详解】(1)把女同学的人数看作4份,男同学的人数看作5份,则总人数是4+5=9份
    即男、女同学人数之比是5∶4,女同学和总人数之比是4∶9。
    (2)(5-4)÷4
    =1÷4

    (5-4)÷5
    =1÷5

    则男同学人数比女同学多,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少。
    【点睛】关键是把比看作份数,再根据比的意义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对应练习1】
    六(1)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则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
    【答案】 5∶6
    【分析】由“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可知,女生人数占5份,男生人数占6份,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即可。
    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多的份数,再除以女生的份数即可。
    【详解】=5∶6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5∶6;
    (6-5)÷5
    =1÷5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与比的互化以及比的意义,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另一个数。
    【对应练习2】
    甲数是乙数的,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甲数是60,乙数是( )。
    【答案】2∶3;;;90
    【分析】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单位“1”,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两数比,化简;甲乙两数差÷乙数=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甲乙两数差÷甲数=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甲数÷对应分率=乙数。
    【详解】∶1=2∶3
    (1-)÷1
    =÷1

    (1-)÷
    =÷
    =×

    60÷=60×=90
    甲数是乙数的,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甲数是60,乙数是90。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差÷较大数=少几分之几,差÷较小数=多几分之几。
    【对应练习3】
    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答案】2∶5;
    【分析】由题意可知,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则假设女生的人数为2,男生的人数为3,则全班的人数为(2+3),然后用女生人数比上全班人数即可;先求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多少人,再除以女生的人数即可。
    【详解】假设女生的人数为2,男生的人数为3
    2∶(2+3)
    =2∶5
    (3-2)÷2
    =1÷2

    则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2∶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结合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比与分数其二: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比。
    【方法点拨】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先设单位“1”,求出对应数量的份数,再根据问题列出比。
    【典型例题】
    实验小学六(3)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答案】 3∶7
    【分析】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有1×(1+);然后用男生人数除以女生人数即可;先求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多少,再除以男生人数即可;用女生人数比上全班人数即可。
    【详解】假设女生的人数为1。
    1×(1+)
    =1×

    ÷1=
    (-1)÷
    =÷
    =×

    1∶(1+)
    =1∶
    =(1×3)∶(×3)
    =3∶7
    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7。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明确用除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1】
    甲数比乙数多,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与两数之和的比是( )。
    【答案】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是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根据比的意思,写出甲数与乙数的比,乙数与两数之和的比,化简即可。
    【详解】甲数∶乙数
    甲数比乙数多,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与两数之和的比是。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和比的意义,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对应练习2】
    甲数比乙数多,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答案】 5∶4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说明乙数是单位“1”,甲数所对应的分率是1+。根据比的意义,求甲数与乙数的比,列式为(1+)∶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0除外)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据此求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列式为1÷(1++1)。
    【详解】(1+)∶1
    =∶1
    =(×4)∶(1×4)
    =5∶4
    1÷(1++1)
    =1÷
    =1×

    所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4,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比可以写成或()的形式。
    【对应练习3】
    已知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那么故事书本数与科技书本数的最简比是( )∶( );一面国旗的长是96cm,宽为64cm,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 )。
    【答案】
    【分析】已知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说明科技书的本数是单位“1”,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1+)。故事书本数比科技书本数是(1+)∶1,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
    用国旗的长比宽,即96cm∶64cm,再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出比值。
    【详解】(1+)∶1
    =∶1
    =(×5)∶(1×5)
    =6∶5
    96cm∶64cm
    =96∶64
    =96÷64

    所以,故事书本数与科技书本数的最简比6∶5;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
    【考点三】比与分数其三:已知剩余分率,求比。
    【方法点拨】
    已知剩余分率,先求出对应数量的份数,再根据问题列比。
    【典型例题】
    一堆煤,运走一部分,还剩,运走的与剩下的比是( )。
    解析:3:2
    【对应练习1】
    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修了一段时间后,还剩下没有修,修了的与没有修的比是( )。
    解析:5:3
    【对应练习2】
    一辆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还剩下的路程没有行驶,则已行的路程与没有行的路程之比是( )。
    解析:1:4
    【对应练习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则剩下的路程与已经行的路程之比是( )。
    解析:7:1
    【考点四】比与分数其四:已知分率的等量关系,求比。
    【方法点拨】
    已知分率等量关系,先根据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然后利用设数法求出对应量的份数,最后再根据问题列比。
    【典型例题】
    为扩大口罩生产量,工厂增加了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的等于乙车间人数的,甲车间人数和乙车间人数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答案】12∶7
    【分析】甲车间人数的等于乙车间人数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列式:甲车间人数×=乙车间人数×,再假设令甲车间人数×=乙车间人数×=12人,写出甲车间和乙车间人数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详解】由分析可得:
    假设甲车间人数×=乙车间人数×=12人
    则甲车间人数=12÷=12×4=48(人)
    乙车间人数=12÷=12×=28(人)
    甲车间人数和乙车间人数的比为:
    48∶28
    =(48÷4)∶(28÷4)
    =12∶7
    综上所述:为扩大口罩生产量,工厂增加了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的等于乙车间人数的,甲车间人数和乙车间人数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2∶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和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互质。
    【对应练习1】
    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则甲∶乙=( )∶( ),比值是( )。
    【答案】 4 5 /0.8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甲数×=乙数×,假设甲数×=乙数×=1,分别求出甲数和乙数,再写出它们的比即可。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
    【详解】假设甲数×=乙数×=1。
    甲:1÷
    =1×4
    =4
    乙:1÷
    =1×5
    =5
    4÷5=
    甲∶乙=4∶5,比值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和分数的混合应用,掌握求比值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2】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
    【答案】15∶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数×=乙数×,积相等,可以设它们的积都是1;然后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分别求出甲数、乙数的值;
    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乙两数的比,最后化简比即可。
    【详解】设甲数×=乙数×=1。
    甲数=1÷=1×=
    乙数=1÷=1×=
    甲数∶乙数=∶=(×6)∶(×6)=15∶8
    甲乙两数的比是15∶8。
    【点睛】运用赋值法,根据乘法中各部分的关系求出甲、乙数的值,再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化简比求解。
    【对应练习3】
    有两堆小麦,甲堆小麦质量的正好等于乙堆质量的。甲乙两堆小麦质量的比是( )∶( )。
    【答案】 2 3
    【分析】根据“甲堆小麦质量的正好等于乙堆质量的”可得出,甲堆小麦质量×=乙堆质量×,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可以设它们积都等于1;
    然后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分别求出甲堆小麦质量、乙堆小麦质量的值;
    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乙两堆小麦质量的比,并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详解】设甲堆小麦质量×=乙堆质量×=1;
    甲堆小麦质量=1÷=1×=
    乙堆质量=1÷=1×4=4
    甲堆小麦质量∶乙堆质量
    =∶4
    =(×3)∶(4×3)
    =8∶12
    =(8÷4)∶(12÷4)
    =2∶3
    甲乙两堆小麦质量的比是2∶3。
    【点睛】运用赋值法,根据乘法中各部分的关系计算出甲堆小麦质量、乙堆小麦质量的值,再根据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解答。
    【考点五】比与分数其五:已知多个分率关系,求比。
    【方法点拨】
    已知多个分率关系,关键在于设出单位“1”,再表示出其他量,最后再根据问题列比。
    【典型例题】
    甲数是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倍,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 )。
    解析:
    丙数:1;甲数:;乙数:
    甲:乙:丙=4:6:5
    【对应练习1】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丙数的 ,这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是( )。
    解析:
    乙数:1;甲数:,丙数:
    甲:乙:丙=6:20:45
    【对应练习2】
    橘子的千克数是苹果的 ,香蕉的千克数是橘子的,求苹果:橘子:香蕉=( )。
    解析:
    苹果:1;橘子:;香蕉:
    苹果:橘子:香蕉=3:2:1
    【对应练习3】
    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则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是( )。
    解析:
    乙数:1;甲数:;丙数:
    甲:乙:丙=2:3:4
    【考点六】比与分数其六:已知比,求分率关系。
    【方法点拨】
    已知比,根据对应量的对应比,把对应的比数看作对应的份数,最后再根据问题解答。
    【典型例题1】
    六(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4∶3,则女生占全班的,男生比女生多。
    【答案】;
    【分析】已知男女生人数比是4∶3,可以把男生人数看作4份,女生人数看作3份;
    求女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先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全班人数,再用女生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即可;
    求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多的份数,再除以女生的份数即可。
    【详解】3÷(4+3)
    =3÷7

    (4-3)÷3
    =1÷3

    女生占全班的,男生比女生多。
    【点睛】关键是把男女生人数比看作份数,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两数的差值除以另一个数。
    【对应练习1】
    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 )。
    【答案】
    【分析】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设甲数为4,乙数为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详解】4÷5=
    (5-4)÷5
    =1÷5

    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少。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比与除法的联系,采用赋值法能使计算简便。
    【对应练习2】
    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8∶9,公鸡比母鸡少( ),母鸡比公鸡多( ),公鸡占总只数的( ),母鸡占总只数的( )。
    【答案】
    【分析】已知公鸡与母鸡只数的比是8∶9,则把公鸡的只数看作8份,母鸡的只数看作9份;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用相差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9-8)÷9即可求出公鸡比母鸡少几分之几;用(9-8)÷8即可求出母鸡比公鸡多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8÷(8+9)即可求出公鸡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用9÷(8+9)即可求出母鸡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9-8)÷9
    =1÷9

    (9-8)÷8
    =1÷8

    8÷(8+9)
    =8÷17

    9÷(8+9)
    =9÷17

    公鸡比母鸡少,母鸡比公鸡多,公鸡占总只数的,母鸡占总只数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和分数的关系,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以及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对应练习3】
    篮球、排球、足球个数的比是5∶3∶2,排球占总数的( ),篮球是足球的( ),篮球比排球多( ),足球比排球少( )。
    解析:
    排球占总数的:3÷(5+3+2)
    =3÷10

    篮球是足球的:5÷2=
    篮球比排球多:(5-3)÷3
    =2÷3

    足球比排球少:(3-2)÷3
    =1÷3

    【考点七】比与实际问题。
    【方法点拨】
    该类型属于较简单的求比问题,根据问题找到对应数值列比,再化简,需要注意按照题目数量的顺序来列比。
    【典型例题】
    航海模型小组有男生14人,有女生8人。航空模型小组共有26人,其中男生有16人。汽车模型小组共有12人,共做了18个汽车模型。
    (1)航海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比值是( )。
    (2)航空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比值是( )。女生人数与小组总人数的比是( )∶( ),比值是( )。
    (3)汽车模型小组做的模型总数与人数的比是( )∶( ),比值是( )。
    【答案】(1) 7 4
    (2) 8 5 5 13
    (3) 3 2
    【分析】先根据比的意义写出要求的比,然后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最后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得比值。
    【详解】(1)14∶8=(14÷2)∶(8÷2)=7∶4
    7∶4=7÷4=
    航海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4,比值是。
    (2)航空模型小组女生有:26-16=10(人)
    16∶10=(16÷2)∶(10÷2)=8∶5
    8∶5=8÷5=
    10∶26=(10÷2)∶(26÷2)=5∶13
    5∶13=5÷13=
    航空模型小组男、女生人数的比是8∶5,比值是。
    女生人数与小组总人数的比是5∶13,比值是。
    (3)18∶12=(18÷6)∶(12÷6)=3∶2
    3∶2=3÷2=
    汽车模型小组做的模型总数与人数的比是3∶2,比值是。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以及求比值,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最简分数。
    【对应练习1】
    全班有50人,女生30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
    【答案】;2∶3
    【分析】用女生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再进行化简即可;男生人数有(50-30)人,然后用男生人数比上女生人数即可。
    【详解】50÷30=
    (50-30)∶30
    =20∶30
    =(20÷10)∶(30÷10)
    =2∶3
    则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2∶3。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明确男生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2】
    5克的盐完全溶解在45克水中,水与盐质量的最简比是( ),盐和盐水质量的最简比是( )。
    【答案】 9∶1 1∶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水有45克,盐有5克,则盐水有50克。据此直接写出水与盐、盐与盐水质量的比即可,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详解】45+5=50(克);
    水与盐质量的比是45∶5=(45÷5)∶(5÷5)=9∶1;
    盐和盐水质量的最简比是5∶50=(5÷5)∶(50÷5)=1∶10。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和化简比。先明确盐、水以及盐水的质量是关键。
    【对应练习3】
    20克糖和100克水调制成糖水,糖和水的质量比化简后是( )。如果再加入20克水和20克糖后,调制的糖水会更甜吗?( )(填写“会”或“不会”)。
    【答案】 1∶5 会
    【分析】已知糖有20克,水有100克,根据比的意义,可求出糖和水的质量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先求出糖水的含糖率是,再求出加入20克水和20克糖后的含糖率,用糖的重量除以糖水的重量,再与比较大小,即可得解。
    【详解】20∶100
    =(20÷20)∶(100÷20)
    =1∶5
    20÷(20+100)
    =20÷120

    (20+20)÷(20+100+20+20)
    =40÷160


    即糖和水的质量比化简后是1∶5,调制的糖水会更甜。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比较糖水的甜度,就是比较糖占糖水的分率,用除法计算。
    【考点八】比与工程问题。
    【方法点拨】
    根据工程问题的公式,先求出对应量的份数,再根据问题列比。
    【典型例题】
    一件工程,甲独做8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甲和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
    【答案】
    【分析】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根据比的意义,写出甲乙工作效率比,化简即可。
    【详解】
    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对应练习1】
    一项劳动任务,小明独做小时完成,小华独做小时完成,小明、小华的工作效率最简整数比是( )。
    【答案】4∶3
    【分析】把这项劳动任务的工作量看作“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小明、小华的工作效率,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得出小明、小华的工作效率比。
    【详解】(1÷):(1÷)=4∶3
    所以,小明、小华的工作效率最简整数比是4∶3。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化简。关键是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二人的工作效率。
    【对应练习2】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5小时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 ),甲、乙两人合做( )小时完成。
    【答案】 3∶2 6
    【分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两人各自的工作效率;
    根据比的意义写出两人的工作效率比,再化简比即可;
    把两人的工作效率相加即是合作工效,根据“合作工时=工作总量÷合作工效”,求出两人合做完成需要的时间。
    【详解】甲的工作效率:1÷10=
    乙的工作效率:1÷15=

    =(×30)∶(×30)
    =3∶2
    合作时间:
    1÷(+)
    =1÷(+)
    =1÷
    =1×6
    =6(小时)
    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3∶2,甲、乙两人合做6小时完成。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比的意义以及化简比,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3】
    师徒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完成要6小时,徒弟单独完成要8小时,师徒二人的工作时间比是( ),他们的工作效率比是( )。
    【答案】 3∶4 4∶3
    【分析】把这批零件看作单位“1”,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徒弟的工作效率是。根据比的意义,用师傅的工作时间比徒弟的工作时间可求出师徒二人的工作时间比;用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徒弟的工作效率可求出师徒的工作效率比。
    【详解】6∶8=(6÷2)∶(8÷2)=3∶4
    1÷6=
    1÷8=
    ∶=(×24)∶(×24)=4∶3
    所以师徒二人的工作时间比是3∶4,他们的工作效率比是4∶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工程问题。如果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那么完成此项工作的时间是几,其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
    【考点九】比与行程问题。
    【方法点拨】
    根据行程问题的公式,先求出对应量的份数,再根据问题求比。
    【典型例题1】基础型。
    一段路,甲6分钟走完,乙8分钟走完,甲、乙走完这段路的时间比是( ),他们的速度比是( )。
    【答案】 3∶4 4∶3
    【分析】要求甲、乙走完这段路的时间比,用甲走完这段的时间∶乙走完这段路的时间,化简即可;把这段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甲6分钟走完,甲的速度是1÷6=;乙8分钟走完,乙的速度1÷8=,求他们的速度比,用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化简即可。
    【详解】6∶8
    =(6÷2)∶(8÷2)
    =3∶4
    (1÷6)∶(1÷8)
    =∶
    =(×24)∶(×24)
    =4∶3
    一段路,甲6分钟走完,乙8分钟走完,甲、乙走完这段路的时间比是3∶4,他们的速度比是4∶3。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以及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进行解答。
    【对应练习1】
    走完一段900米长的小路,小军用15分,小伟用20分,小军和小伟所用时间的比是( ),速度的比是( )。
    【答案】 3∶4 4∶3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他们的速度,再求出他们的时间比以及速度比,结果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详解】时间比:
    15∶20
    =(15÷5)∶(20÷5)
    =3∶4
    900÷15=60(米/分)
    900÷20=45(米/分)
    60∶45
    =(60÷15)∶(45÷15)
    =4∶3
    时间比是3∶4,速度比是4∶3。
    【点睛】熟练掌握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2】
    从甲地到乙地,王明要走11分钟,李丽要走12分钟,王明和李丽的速度比是( )。
    【答案】12∶11
    【分析】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用1÷11和1÷12即可求出王明和李丽的速度,再写出王明和李丽的速度比再化简即可。
    【详解】1÷11=
    1÷12=

    =(×132)∶(×132)
    =12∶11
    王明和李丽的速度比是12∶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化简,关键掌握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应练习3】
    张老师和李老师围绕操场慢走锻炼身体,绕操场走一圈张老师用时12分钟,李老师用时15分钟。张老师和李老师所用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 ),速度最简整数比是( ),如果二人从同一地点相向而行( )分第一次相遇。
    【答案】 4∶5 5∶4 /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张老师和李老师所用时间比,化简;将操场一圈距离看作单位“1”,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写出张老师和李老师速度比,化简;总路程÷两人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分析。
    【详解】12∶15=(12÷3)∶(15÷3)=4∶5
    ∶=15∶12=5∶4
    1÷(+)
    =1÷
    =(分)
    张老师和李老师所用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4∶5,速度最简整数比是5∶4,如果二人从同一地点相向而行分第一次相遇。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典型例题2】拓展型。
    华和小刚分别从各自的家到电影院看电影,小华比小刚走的路程少,而小刚比小华花的时间多,求两人的速度比。
    解析:
    小刚路程:1;小华路程:;小华时间:1;小刚时间:
    小刚速度:1÷=;小华速度:÷1=
    速度比::=6:5
    【对应练习1】
    甲、乙两人各走了一段路,甲走的路程比乙少,乙用的时间比甲多。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多少?
    解析:
    乙的路程:1,甲的路程:;甲的时间:1,乙的时间:
    甲的速度:÷1=
    乙的速度:1÷=
    速度比::=3:4
    【对应练习2】
    小军走的路程比小红多,而小红行走的时间却比小军多,求小军与小红的速度比?
    解析:
    小红的路程:1
    小军的路程:
    小军时间:1
    小红时间:
    小红速度:
    小军速度:
    小红速度:小军速度=8:11
    【考点十】比与图形问题。
    【方法点拨】
    根据图形问题的公式,先求出对应量的份数,再根据问题求比。
    【典型例题1】基础型。
    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则大、小正方形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答案】 3∶2 9∶4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以及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分别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而写出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周长比和面积的比,再化简即可;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详解】(6×4)∶(4×4)
    =(6×4÷8)∶(4×4÷8)
    =3∶2
    (6×6)∶(4×4)
    =(6×6÷4)∶(4×4÷4)
    =9∶4
    大、小正方形的周长之比是3∶2,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面积的比是9∶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化简比的方法,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对应练习1】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5,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答案】 4∶5 16∶25
    【分析】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由此可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等于它们的边长比,边长比的前后项分别平方以后的比是面积比。
    【详解】42∶52=16∶25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5,周长的比是4∶5,面积的比是16∶25。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掌握并灵活运用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
    【对应练习2】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1∶2,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答案】 1∶2 1∶4
    【分析】已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1∶2,则2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作1和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分别求出两个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再写出它们的比,最后化简即可。
    【详解】2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作1和2,
    周长比:(1×4)∶(2×4)
    =4∶8
    =(4÷4)∶(4÷4)
    =1∶2
    面积比:(1×1)∶(2×2)=1∶4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1∶2,周长比是1∶2,面积比是1∶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比的意义、化简,掌握相应的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3】
    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1∶3,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答案】1∶27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1∶3,假设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和3,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据此求出它们的体积,进而求出它们的体积的比。
    【详解】假设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和3
    13∶33=1∶27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27。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的体积,结合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典型例题2】拓展型。
    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

    【答案】1∶2
    【分析】如图,阴影部分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比的意义,写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长方形的面积是阴影部分的面积的2倍,阴影部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比是1∶2。
    【点睛】关键是看懂图示,理解比的意义,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对应练习1】
    如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重叠部分相当于大平行四边形的,相当于小平行四边形的,小平行四边形与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 )。

    【答案】4∶9
    【分析】由题意可知,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假设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再根据分数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大、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用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上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假设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
    则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1×9=9
    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1×4=4
    则小平行四边形与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4∶9。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结合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2】
    如图,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
    【答案】4∶3
    【分析】由题意可知,大长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面积×,令大长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面积×=1,根据分数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大、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的面积比。
    【详解】令大长方形的面积×=小长方形的面积×=1
    则大长方形的面积=1÷=1×4=4,小长方形的面积=1÷=1×3=3
    则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4∶3。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结合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对应练习3】
    如图,两个半圆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半圆面积的,相当于大半圆面积的。大小两个半圆的面积之比是( )。
    【答案】9∶7
    【分析】由题意可知,小半圆的面积×=大半圆的面积×,令小半圆的面积×=大半圆的面积×=1,然后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据此求出小半圆和大半圆的面积,进而求出大小两个半圆的面积之比即可。
    【详解】令小半圆的面积×=大半圆的面积×=1
    则小半圆的面积=1÷=1×=,大半圆的面积=1÷=1×=

    =(×2)∶(×2)
    =9∶7
    则大小两个半圆的面积之比是9∶7。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结合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十一】比与算式关系。
    【方法点拨】
    根据算式关系,先求出对应量的份数,再根据问题求比。
    【典型例题1】
    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比是3∶5,那么减数是被减数的( )。
    解析:
    5÷(3+5)
    =5÷8

    【典型例题2】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75,甲数和乙数的最简比是( )。
    解析:
    甲数∶乙数
    =0.75

    =3∶4
    【对应练习1】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比是4:5,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 )。
    解析:9:5
    【对应练习2】
    如果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5:3,则减数与差的比是( ) 。
    解析:3:2
    【对应练习3】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
    解析:
    甲数和乙数的比是:1.5∶1=3∶2
    【考点十二】比与价格问题。
    【方法点拨】
    根据价格问题的公式,先求出对应量的份数,再根据问题求比。
    【典型例题】
    疏菜批发市场运来一批蔬菜,其中白菜和芹菜的单价比是3∶7,而质量之比是5∶4,那么白菜和芹菜的总价比是多少?
    解析:15:28
    【对应练习1】
    端午节张莉花了65元买了5个粽子,粽子的总价与个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
    解析:
    粽子的总价与个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65∶5=13∶1,比值是13÷1=13,这个比值表示的是粽子的单价。
    【对应练习2】
    笑笑买水果,她带的钱正好可以买3千克苹果或5千克桔子。苹果和桔子的单价比是( )。
    【答案】5∶3
    【分析】假设笑笑带的钱数为1,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表示出苹果的单价和桔子的单价,再根据比的意义化简求出苹果和桔子的单价比,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笑笑带的钱数为1。
    苹果的单价:1÷3=
    桔子的单价:1÷5=

    =(×15)∶(×15)
    =5∶3
    所以,苹果和桔子的单价比是5∶3。
    【点睛】掌握比的意义和化简方法以及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对应练习3】
    小亮买3支同样的笔用去15.6元,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答案】 26∶5 5.2
    【分析】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为15.6∶3,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成整数比即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求比值。
    【详解】15.6∶3=156∶30=26∶5;
    26∶5=26÷5=5.2;
    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26∶5,比值是5.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考点十三】比与溶液混合问题。
    【方法点拨】
    溶液混合问题难度较大,关键在于寻找不变量。
    【典型例题1】
    两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满酒精溶液。一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3∶1,另一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解析:
    方法一:
    在第一个瓶子中,酒精占溶液的,水占溶液的;
    在第二个瓶子中,酒精占溶液的,水占溶液的
    混合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
    (+):(+)=31:9
    方法二:
    两个瓶子相同,因此两个瓶子的总份数也应该一样
    3+1=4份
    4+1=5份
    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即
    第一个瓶子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5:5
    第二个瓶子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6:4
    混合溶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5+16):(5+4)=31:9
    【典型例题2】
    两个盒子都装有水果糖和奶糖,且两盒糖果的质量相等。第一个盒子里的水果糖占奶糖质量的,第二个盒子里的水果糖占奶糖质量的。若把这两个盒子里的糖果混合在一起,则水果糖和奶糖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23:37
    【对应练习1】
    李医生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杯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2,另一个杯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2∶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 )。
    【答案】19∶11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个杯子,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2,酒精占杯子容量的,水占杯子容量的;第二个杯子,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2∶1,酒精占杯子容量的,水占杯子容量的;最后将两杯酒精所占的份数相加比两杯水所占份数的和。
    【详解】()∶()
    =()∶()
    =∶
    =19∶11
    所以,混合后的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19∶11。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关键要抓住混合前后酒精与水的体积变化关系。
    【对应练习2】
    两个相同的瓶子都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如果把这两个瓶中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比是( )。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后,酒精与水的体积之和没变,把两个酒精瓶的容积分别看作一个单位,求出酒精和水各占酒精瓶容积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求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详解】将一个酒精瓶容积看成一个单位,则在一个瓶中,酒精占,水占;
    而在另一个瓶中,同样,酒精占,水占;
    于是在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



    答: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答关键是理解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后酒精和水的体积没变,由此解答即可。
    【对应练习3】
    三个相同容器中各装满盐水,第一个容器中盐与水的比是1:7,第二个容器中盐与水的比是2:5,第三个容器中盐与水的比是1:3,把这三个容器的盐水都倒入另一个大容器中,问混合溶液中盐与水的比是多少?
    【答案】混合溶液中盐与水的比是37:131
    【详解】试题分析:统一单位“1”为容器中装满水的量,根据“第一个容器中盐与水的比是1:7,”知道第一个容器中盐占,水占;再根据“第二个容器中盐与水的比是2:5”,知道第二个容器中盐占,水占;再根据“第三个容器中盐与水的比是2:5,”知道第三个容器中盐占,水占;由此把三个容器中的盐和水分别加起来,再写出对应的比化简即可.
    解:(++):(++),
    =(++):(++),
    =:,
    =37:131;
    答:混合溶液中盐与水的比是37:131.
    点评:关键是统一单位“1”,把比转化为分数,找出混合液中盐与水的量,即可得出答案.
    相关试卷

    数学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同步训练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4 比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4 比综合训练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5,甲数和乙数的最简比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