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B. 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
C. 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D. 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有无细胞膜B.有无核酸C.有无核膜D.有无核糖体
3、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质C.淀粉 D.糖原
4、某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品牌饮用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呈现的颜色是( )
A.斐林试剂,砖红色B.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碘液,蓝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
5、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H、O、N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B.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精氨酸易溶于水,两者的差别取决于( )
A. 氨基数量不同B. 肽键不同
C. R基团不同D. 羧基数量不同
7、在生物体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依次是( )
A.蛋白质、脂质B.蛋白质、核酸C.核酸、糖类D.糖类、脂质
8、RNA分子完全水解后所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磷酸、葡萄糖、碱基B.碱基、核糖、磷酸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9、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的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大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
10、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被大部分人所接受,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
B.部分蛋白质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C.大多数膜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D.构成膜的磷脂分子是静止不动
11、高等动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核糖体
12、如图是某细胞局部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图中所示表面附着颗粒的膜结构细胞器是( )
A.细胞核B.细胞壁
C.内质网D.核糖体
13、胰高血糖素(升糖素)是一种由胰脏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其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下列关于胰高血糖素合成和运输的方向正确的是( )
A.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C.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14、染色质主要成分包括( )
A.蛋白质和RNAB.蛋白质和DNA
C.蛋白质和糖类D.蛋白质和磷脂
15、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
C.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质壁分离
16、正常生理条件下,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表明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17、物质进行跨膜运输时,有的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下列关于两种转运蛋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物质依靠载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一定是协助扩散
B.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酶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
D.载体蛋白在每次转运物质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18、下列有关酶的作用特点及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是蛋白质B.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C.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19、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 淀粉 B. 脂肪 C. ATP D. 蛋白质
20、如图是ATP转化为ADP示意图,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含有3个特殊的化学键
B.X代表能量
C.ADP分子含有1个磷酸基团
D.在运动时细胞中的ATP才转化成ADP
21、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生H2O的阶段是(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一、二阶段
22、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23、根据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
C.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24、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25、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2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压片 B.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C.漂洗→解离→染色→压片 D.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27、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比分裂间期长
28、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 )
A.细胞衰老B.细胞分化C.细胞凋亡D.细胞癌变
29、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
B.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
C.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产生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
30、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
A.细胞增殖B.细胞衰老C.细胞坏死D.细胞凋亡
二、读图填空题
31、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此细胞是____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
(2)②是细胞膜,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⑫是____________,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3)若该细胞是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中;⑧是____________它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32、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1)图1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性,图2中____________(A、B、C、D)是酶。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由图可知pH=5时酶的活性_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大于”)pH=6时酶的活性。
(3)图4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酶的____________和活性。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
33、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____________上,它们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2)A阶段的化学反应为B阶段的化学反应提供物质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
(3)B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____________。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终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藏在____________中。
34、下图是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由____________(填“中心体”或“两极”)发出①,形成纺锤体。
(2)乙图所示细胞含__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__个DNA分子。
(3)丁图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填“细胞板”或“赤道板”)。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C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也没有说明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AC错误,D正确;
B、细胞学说并没有说明人类认识细胞过程,B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而真核生物含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两者都有细胞膜、核酸和核糖体。
故选C。
3、答案:B
解析: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约占80%~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因此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为蛋白质。故选B。
4、答案:D
解析: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先加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会出现紫色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糖原的组成元素为C、H、O,脂质中的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A错误;
B、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B正确;
C、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正确;
D、脂质包括脂肪,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可以少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
故选A。
6、答案:C
解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之间的不同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中心碳其他三个键位上的基团都是相同的,因此酪氨酸和精氨酸的特性的差别在于R基的不同,C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解析:RNA分子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即B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指细胞膜对小分子透过具有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主动运输,而变形虫吞噬整个细菌,不是跨膜运输不能体现选择透过性,A错误;细胞膜只要具有生物活性就不会具有全透性,一般只有细胞死亡后细胞膜才会变成全透性,B错误;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说明变形虫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运动,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变形虫吞噬整个细菌属于胞吞作用,细菌不是大分子,不能说明大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D错误。
10、答案:D
解析:A、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A正确;
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
C、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也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线粒体与能量转换有关,进行呼吸作用可以将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A正确;
B、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但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
C、高尔基体与能量转换无关,在动物细胞中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拣及运输,C错误;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与能量转换无关,D错误。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细胞核具有双层核膜,且核膜上有核孔,而图示膜结构是网状的单层,没有孔,A错误;
B、细胞壁没有膜结构,B错误;
C、内质网是单层的网状结构,吸附有核糖体,C正确;
D、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胰高血糖素是一种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由囊泡运输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由囊泡运输至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A、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错误;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其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B正确;
C、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逐渐吸水,细胞液的渗透压减小,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正确;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A。
16、答案:C
解析:红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K+转运进入红细胞为逆浓度梯度,则K+转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A、物质依靠载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
B、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B正确;
C、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两者都具有专一性,C正确;
D、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在每次转运物质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正确。
故选A。
18、答案:C
解析:A、大多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
B、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
C、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正确;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C项,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萤火虫尾部可发光,就是依靠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脂肪是储能物质,故B项不符合题意。
D项,蛋白质不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故D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答案:B
解析:A、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含有2个特殊的化学键,A错误;
B、ATP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ADP和Pi,这个过程还会释放能量,X表示能量,B正确;
C、AD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含有2个磷酸基团,C错误;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体供能的机制,并非运动时才发生转化,D错误。
故选B。
21、答案:C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的[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答案:B
解析:呼吸作用实质是生物体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的过程。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3、答案:D
解析: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可有效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减少感染,A正确;
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以增加植物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部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B正确;
C、面团发起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所致,C正确;
D、快速短跑时肌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应慢跑进行有氧运动,D错误。
故选D。
24、答案:C
解析: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它容易挥发,因此用橡皮塞塞紧瓶口,A错误;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
25、答案:D
解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能提高作物产量,故A正确。增大室内昼夜温差,可以在白天提高光合作用,夜晚降低细胞呼吸,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故B正确。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能提高作物产量,故C正确。叶绿体对绿光基本不吸收,采用绿色玻璃盖顶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使作物减产,故D错误。
26、答案:B
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不能观察一个细胞的变化,而是观察不同时期的不同细胞的特点,先需要对细胞进行解离使细胞分散,再用蒸馏水洗去解离液,之后用碱性染料染色,最后压片使细胞成为单层便于观察,顺序应为解离→漂洗→染色→压片,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7、答案:C
解析:A、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因此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
B、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人为的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错误;
C、细胞分裂间期可以为细胞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了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C正确;
D、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比分裂间期短,分裂间期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D错误。
故选C。
28、答案:B
解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9、答案:D
解析: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根本原因是细胞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的遗传物质。
故选D。
30、答案:D
解析:A、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增殖,A错误;
B、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阶段,表现为细胞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和适应的能力降低。细胞衰老是生理活动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过程。而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为细胞凋亡,B错误;
C、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叫作细胞坏死,为被动过程,C错误;
D、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D。
31、答案:(1)植物
(2)脂质和蛋白质;细胞核
(3)④液泡;高尔基体
解析:(1)该细胞含有①细胞壁、⑭叶绿体等结构,可表示植物细胞。
(2)结构②为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结构⑫为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3)结构④为液泡,液泡是植物细胞之中的泡状结构,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紫色洋葱的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结构⑧为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32、答案:(1)高效性;A
(2)小于
(3)浓度(数量);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相关
解析:(1)据图1分析,加酶组与加无机催化剂组比较,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减少了反应达到平衡点的时间,这体现酶的高效性。酶具有催化作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故图2中,A应为酶,催化底物B分解为C和D。
(2)若酶的活性高,则底物剩余量少,由图可知pH=5时底物剩余量高于pH=6时,故pH=5时酶的活性小于pH=6时酶的活性。
(3)图4说明,当酶数量一定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因为酶的数量有限。图5说明,在底物足量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故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因素主要是酶的浓度(数量)有限和酶的活性。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
33、答案:(1)类囊体的薄膜
(2)NADPH;ATP
(3)基质
(4)(CH2O)或者“糖类”或者“有机物”
解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
(2)A阶段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过程,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
(3)B是暗反应阶段,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终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CH2O)中。
34、答案:(1)后;两极
(2)4;8
(3)细胞板
解析:(1)甲图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故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乙图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因此乙图所示细胞含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3)丁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丁图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细胞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9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