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3年3月28日晚,五颗行星聚集形成“五星连珠”现象。较明亮的木星和水星出现在地平线附近,更明亮的金星位置偏高,通过强大的双筒望远镜可观察到它附近的天王星,火星也会在月球附近加入行星连珠。完成下面小题。
    1、所视天体均位于( )
    A.地月系B.星系C.太阳系D.星云
    2、天王星视觉上昏暗的主要原因是( )
    A.体积、质量小B.距离地球太远C.接受太阳光少D.大气层太稀薄
    3、此日,月落至西方地平线的时间大约是( )
    A.正午B.傍晚C.子夜D.清晨
    4、读北半球年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导致20°N附近年太阳辐射总量略大于赤道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天气状况D.地形地势
    5、塑造下列地貌景观的能量来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B.
    C.D.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燕泉山是地球演化的神奇见证,到处都是远古的贝壳化石。读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及其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事件与氧化大气的形成无关的是( )
    A.真核细胞生物出现B.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C.生物向陆地的发展D.大气臭氧层的形成
    7、燕泉山的贝壳化石所形成的地质年代及其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
    A.古生代、内陆环境B.古生代、滨海环境
    C.中生代、滨海环境D.中生代、内陆湖泊
    科罗拉多大峡谷崖壁上裸露着跨越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科罗拉多河在距今500多万年前开始不断侵蚀、冲刷出大峡谷,凿穿了地球20亿年的历史。下图示意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层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地层和峡谷形成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①地层、②地层、③地层、峡谷B.①地层、峡谷、②地层、③地层
    C.峡谷、①地层、②地层、③地层D.③地层、②地层、①地层、峡谷
    9、关于②地层所形成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裸子植物发育繁盛B.最重要的成铁时代
    C.形成欧亚大陆雏形D.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10、下列关于大峡谷所属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传播速度加快B.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C.主要物质是铁和镍D.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的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道沙丘组成,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米,沙丘带宽1~3米,沿海岸线延伸约45千米,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地迁移的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貌类型中属于流水地貌的是( )
    A.沙滩B.沙丘C.三角洲D.基岩丘陵
    12、据沙丘所处位置和迁移趋势判断,沿海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位于四川稻城县的“千眼天珠”(由313台直径6米的白色反射面天线组成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能从日出到日落监测太阳的各种爆发活动,快速确定射电爆发坐标位置,监测太阳风暴进入行星际空间的过程,有助于预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3、进入行星际空间的太阳风暴最可能来自( )
    ①太阳黑子
    ②耀斑爆发
    ③日珥活动
    ④太阳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4、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有利影响可能是( )
    A.杭州出现极光B.农业倾向增产C.激烈天气多发D.地球磁场扰动
    当河弯达到一定程度时,流水不畅,洪水发生时,很可能造成水流漫过河岸,冲刷出新的水道,连通下游河道。读曲流与牛轭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牛轭湖的形成原因是( )
    A.雨季河岸低洼地积水成河B.河流的凸岸不断被流水侵蚀
    C.洪水期河道出现裁弯取直D.河漫滩泥沙淤积堵塞河道口
    16、关于a、b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a岸比b岸侧蚀强B.a岸河水流速较b岸慢
    C.a岸适合建设港口D.b岸适合大量开采泥沙
    位于宁波象山县的花岙岛是浙江首个海岛地质公园,埋藏在潮起潮落滩涂上的千年古樟显示着几千年来古气候的变化,见证着海岸带的变迁。完成下面小题。
    17、千年古樟所在的海岸类型是( )
    A.基岩海岸B.砂质海岸C.生物海岸D.淤泥海岸
    18、要绘制古樟树形成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迁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虚拟技术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下图为“马刀树”(树木随土体下滑而歪斜,在滑动停止后树干的上部又逐年转为直立状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马刀树”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土层厚的平原地区B.诱发因素可能是雨水浸泡
    C.一定发生在多暴雨的时间D.可诱发地震、泥石流灾害
    20、地理信息技术在“马刀树”现象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①利用BDS确定其发生位置
    ②利用RS监测其发生过程
    ③利用GIS模拟其发生原因
    ④仅利用GIS进行预报预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多选题
    读“地球表面系统示意图”(图甲)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地球表面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圈的主体是海洋B.大气圈是最活跃的
    C.生物圈由生物构成D.四大圈层关系紧密
    22、岩石圈( )
    A.位于莫霍面以上B.位于软流层以上C.包括①②和③层D.包括①②③④层
    宜兴善卷洞位于杭州城以北约170公里的螺岩山中,是享有盛誉的石灰岩溶洞,分为上洞、中洞、下洞及水洞,洞洞奇异而相通。中洞是善卷洞的入口,高达7米的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洞内高大敞亮。水洞中则是“船在水中行,桨在天上撑”,水波光影,如入水晶宫。完成下面小题。
    23、与水洞相比,上洞( )
    A.形成时间较早B.更适合游客游玩C.发育时间较短D.洞内多沉积地貌
    24、善卷洞发育有多层溶洞的有利条件包括( )
    A.岩层厚度较大B.岩石裂隙发育C.人工多层开凿D.地表水较丰富
    因“村超”足球赛火遍全国的贵州榕江县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复杂破碎,山地特色明显。每年雨季是滑坡、泥石流的高发季节。完成下面小题。
    25、贵州榕江的喀斯特地貌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 )
    A.旅游资源丰富B.地下水较缺乏C.山区交通不便D.山地土壤瘠薄
    26、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给贵州榕江带来威胁的有效措施是( )
    A.及时救援,减轻人员的伤亡B.设立应急办,重视灾后重建
    C.生态恢复,降低灾害的风险D.巡查和预警,做到精准预防
    三、材料分析题
    27、阅读《北欧游记》(节选),完成下列问题。
    Day1:7月14日当地时间下午5时,飞机着陆瑞典斯德哥尔摩机场。太阳高高地挂在西方天空但光线并不强烈。在斯德哥尔摩游玩的两天中,满目是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和无尽的湖光山色。
    (1)导致瑞典夏季日照时数长而太阳辐射强度较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瑞典湖泊众多是因为____(地质年代)大冰期时冰川规模大,分布多,地形以山地为主,冰川的____作用显著,形成众多的槽谷和洼地。同时,冰川的____作用也显著,洼地积水,形成众多冰碛湖。
    Day4:从斯德哥尔摩出发在飞机上俯瞰着无垠的森林、广袤的山峦、缭绕的云雾,很快就来到一片山海相交之地——卑尔根。乘船去北部不远的松恩峡湾(最深的峡湾,长达204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发现两岸山峦起伏,层林叠翠,溪流湍急,峡湾内则是一泓静谧的海水……
    (2)挪威的森林以云杉和松树为主,这些树种属于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促使其繁盛的能量来源是____。地势落差____,河流较短促,溪流湍急,给挪威带来丰富的____资源。
    (3)试从地貌成因、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等方面比较松恩峡湾与其两侧山地峡谷的不同。
    Day7:从卑尔根到罗弗敦群岛,从飞机上向下瞧,平静的海面上,嶙峋陡峭的花岗岩岬角倏然隆起,远处的山峦好似连在一起,铸成一道天然屏障,隔断了北冰洋风浪,才使这里的海湾清澈、平缓。驱车漫游,湛蓝的天空下出现了大片白色的沙滩,梦幻般的午夜阳光将绿树染成铁锈红……
    (4)岬角是半岛前端凸出在海中的____(填“陡峭”或“平缓”)、狭窄的尖角。在海浪不断侵蚀下,岬角海岸通常会出现____、____等海蚀地貌。而游人所见的大片白色沙滩是____作用的结果。
    (5)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挪威和瑞典____(填方位)是夏季观赏午夜太阳,冬季追寻____(天文现象)的理想之地。
    28、读《两颗石头的故事》,完成下列问题。
    (1)高山____(填“大气降水”或“冰雪融水”)造成的洪水将碎屑物质挟带至山前堆积下来,形成____地貌,之后形成的戈壁属于____地貌。戈壁地区风力强劲,植被稀疏,____危害多发。
    (2)简析石方格沙障在保护列车安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
    (3)相对于石方格沙障,在道路外侧营造防护林具有更好的固沙和阻沙效果。利用高大的树体可以降低风速,____流沙,借助灌木植被发达的根系,可以____风沙。防护林多栽种耐旱植被,采用____(灌溉技术)进行灌溉。
    (4)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____(地质年代)。昆仑山脉的冰川属于____(填“大陆冰川”或“山岳冰川”),冰川在山顶会雕刻出金字塔形的____地貌。冰川消融后,其堆积的碎屑物质分选性____(填“好”或“差”)、磨圆性____(填“好”或“差”)。由山流水料到籽料经历了流水的侵蚀、____和____作用。
    (5)野外地貌观察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某地理研学小组暑假期间到新疆和田地区进行“踏进大沙漠,寻宝和田河”的野外实践活动。他们正确的观察顺序应该是____。
    A.沙漠→和田河→河床、河漫滩→岩石B.和田河→沙漠→河床、河漫滩→岩石
    C.岩石→河床、河漫滩→和田河→沙漠D.和田河→河床、河漫滩→沙漠→岩石
    他们在该地区进行野外观察需要的生活保障类用品主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木星、水星、金星、天王星、火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均位于太阳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天王星为行星,靠反射太阳光发亮,由于天王星距离地球太远,其反射的太阳光到达地球后被削弱得较多,在视觉上更为昏暗,B正确;天王星的体积、质量大于视觉上更明亮的水星和金星,A错误;天王星距离太阳很远,接受太阳光相对更少,但主要是因其距离地球太远,反射的光照被削弱较多,C错误;行星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与大气层太稀薄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图示月相月面朝西,为蛾眉月,出现在上半夜西方天空,月落至西方地平线的时间大约是子夜,故C正确,BC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20°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明显,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天气较少,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大,而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天气,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C符合题意;与赤道相比,20°N附近地区的平均太阳高度略低,这不是20°N附近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略大于赤道地区的原因,排除A;与赤道地区相比,20°N附近地区的白昼长短、地形地势差别不大,不是20°N附近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略大于赤道地区的主要原因,排除BD。故选C。
    5、答案:C
    解析:长江三峡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甘肃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阿尔卑斯山的角峰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这三个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均属于外力作用,而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排除ABD;日本富士山属于活火山,是岩浆活动形成,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其能源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原核生物出现后至裸子植物发展,大气中氧含量明显提高,期间经历了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生物向陆地的发展几个阶段,它们都与氧化大气的形成有关,ABC不符题意;而大气臭氧层的形成与氧化大气的形成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B
    解析:贝壳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的时期,因此燕泉山的贝壳化石所形成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其指示的环境特征是滨海环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①地层、②地层、③地层含有化石,属于沉积岩地层,越往下形成时间越早,D错误;峡谷崖壁上裸露着跨越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因此,峡谷的形成时间最晚,A正确,BC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②地层含两栖类遗迹化石,应形成于古生代,古生代形成欧亚大陆雏形,C正确;中生代裸子植物发育繁盛,A错误;前寒武纪是最重要的成铁时代,B错误;新生代第四纪形成现代地貌格局,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大峡谷属于地壳,由坚硬的岩石构成,B正确;在莫霍界面纵波传播速度加快,A错误;内核的主要物质是铁和镍,C错误;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流的入海口附近,由于地势平坦,同时受海洋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C正确;沙滩为海水堆积地貌,A错误;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B错误;基岩丘陵为风化、侵蚀形成,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地迁移的趋势”分析,沿海地区的主导风向应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再结合“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的沙丘地处渤海西岸”可知,沿海地区的主导风向是偏东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D
    解析:太阳风暴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一种空间天气现象,主要包括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过程所引发的等离子体和磁场的快速流动,这种流动会不断地释放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形成太阳风暴。进入行星际空间的太阳风暴最可能来自耀斑爆发和太阳风,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14、答案:B
    解析:杭州地区纬度较低,不会出现极光现象,A错误;太阳活动时,释放的射线会更多,植物的光合作用更强,合成的有机物更多,同时太阳活动能够杀死部分病虫害,农作物倾向于增产,B正确;太阳活动使极端天气增多、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均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C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受流水惯性的影响,一般河流的凹岸容易被侵蚀,凸岸沉积,形成河曲,两个相邻的河曲进一步侵蚀发育,洪水期裁弯取直后形成牛轭湖,C正确;牛轭湖为废弃的河道形成的湖泊,并不是雨季河岸低洼地积水成河,也不是河漫滩泥沙淤积堵塞河道口形成的湖泊,AD错误;河流的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B错误。故选C。
    1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a位于河流凸岸,水流较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水较浅,不适合建设港口;b位于河流凹岸,水流较快,以侵蚀(侧蚀)作用为主,水较深,不适合开采泥沙。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千年古樟位于滩涂上,滩涂属于淤泥海岸,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答案:B
    解析: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地理影像信息,不能绘制古樟树形成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迁,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分析、处理地理信息,可以绘制古樟树形成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迁,B正确;虚拟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错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不能绘制古樟树形成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迁,D错误。故选B。
    19、答案:B
    解析:平原地区不利于土体下滑,A错误;土体因受雨水浸泡,比较松软,容易随坡体产生滑动,进而使树出现“马刀树”现象,B正确;“马刀树”现象不一定发生在多暴雨的时间,C错误;“马刀树”现象只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形态,不会诱发地震、泥石流灾害,D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BD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可以利用BDS确定其发生位置,①正确;RS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可以利用RS监测其发生过程,②正确;利用GIS可以模拟“马刀树”现象发生的动态过程,③错误;仅利用GIS无法进行预报预警,还必须结合BDS和RS技术,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A。
    21、答案:AD
    解析: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正确;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B错误;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误;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联系紧密,D正确。故选AD。
    22、答案:BC
    解析:右图中①②为地壳,③为上地幔顶部,④为软流层。岩石圈包括莫霍面以上的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包括①②和③层,AD错误,C正确;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B正确。故选BC。
    23、答案:AD
    解析:溶洞为流水作用的结果,上洞形成时期较早,发育时间较长,后水体进一步侵蚀形成下洞,A正确,C错误;水洞可以坐船,水波光影,如入水晶宫,更适合游客游玩,B错误;上洞内多石笋、石钟乳等沉积地貌,D正确。故选AD。
    24、答案:AB
    解析:善卷洞为石灰岩溶蚀作用的结果。发育有多层溶洞说明石灰岩厚度大,且岩石裂隙发育,形成上洞后流水沿裂隙下渗继续溶蚀形成下层溶洞,AB正确;善卷洞是天然溶洞,并不是人工开凿的,C错误;溶洞的形成与地下水较丰富有关,与地表水较丰富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B。
    25、答案:CD
    解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CD正确;旅游资源丰富,属于有利影响,A正确;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较缺乏,地下径流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B错误故选CD。
    26、答案:CD
    解析:对于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预防,首先是加强生态恢复,增加植被覆盖率,从而保持水土,降低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C正确;其次,就是加强巡查和预警,每年进入夏季雨季时,在滑坡泥石流高发季节,对线路附近区域进行全面监测巡查,排除地质灾害风险,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3S技术,建立相关地理数据库,是将来进行精准预防的关键,D正确;灾害发生后及时救援,减轻人员的伤亡,设立应急办,重视灾后重建,均不属于灾前预防措施,AB与题意不符。故选CD。
    27、答案:(1)纬度/纬度位置;第四纪##新生代;侵蚀/刨蚀;堆积
    (2)裸子;太阳辐射能/太阳能;大;水力/水能
    (3)冰川侵蚀,海水入侵淹没;呈U形,谷底宽,深度大;海水平静,水量大;流水侵蚀;多呈V形,谷底狭窄;水流湍急,水量较小
    (4)陡峭;海蚀洞穴/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柱;海积/海浪堆积/海浪沉积
    (5)北部/北方;极光/北极光
    解析:(1)读图可知,瑞典位于北半球高纬度,纬度位置较高,夏季昼长较长,日照时数长,但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弱;在第四纪冰川最盛的冰河时代,冰川规模大大扩大,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许多湖泊形成众多的槽谷和洼地。同时,冰碛湖是冰川溶化后,冰川携带的物质堆积后,在低洼处积水形成的。
    (2)云杉和松树属于裸子植物,植物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因此,太阳辐射是其繁盛的能量来源。挪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蕴藏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
    (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峡湾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由图可知刚开始时冰川侵蚀会形成谷地,后来冰川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逐渐融化,海水入侵淹没谷地,从而形成峡湾;峡湾多呈U形,谷底宽,深度大;峡湾内则是一泓静谧的海水,海水平静,水量大。河流通常由于侵蚀作用而塑造“V”形谷,两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纵剖面坡降很大,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水流湍急,水量较小。
    (4)岬角,又称“地角”,是海岸带凸出在海中的陡峭、狭窄的尖角,常见于半岛的前端;岬角海岸岩石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形态,主要有海蚀洞、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柱等。大片白色沙滩是海浪堆积作用的结果。
    (5)挪威和瑞典的北部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夏季观赏午夜太阳,冬季追寻极光的理想之地。
    28、答案:(1)冰雪融水;冲积扇##洪积扇;风蚀##风力侵蚀;风沙##流沙##沙尘暴
    (2)石方格可增大地面的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近地面输沙量,起到阻沙、固沙作用;减少风沙对路基和铁轨的侵蚀和破坏;使沙粒在铁路外围沉积,减少对铁路的掩埋;减少就地起沙,减少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
    (3)阻挡##阻止;固定;滴灌
    (4)新生代;山岳冰川;角峰;差;差;搬运;堆积
    (5)A;①防晒服、太阳镜、遮阳帽、防晒霜;②食品和饮用水③急救包
    解析:(1)高山地区海拔较高,一般存在高山冰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将碎屑物质搬运至山前,由于地形变得平坦开阔,碎屑物质在此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地貌,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明显,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使得小颗粒物被带走,留下直径较大的颗粒物,形成戈壁,因此戈壁属于风力侵蚀地貌。戈壁地区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易形成沙尘暴天气。
    (2)石方格沙障的存在使得地表变得更加粗糙,可增大摩擦力,降低风速,使得输沙量减小,从而起到阻沙、固沙的作用;设问强调石方格沙障在保护列车安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因此石方格沙障的存在可减轻对铁路路基和铁轨的侵蚀和破坏作用,防止铁路被掩埋,也减轻了沙尘天气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
    (3)在道路外侧营造防护林也可减轻风沙危害,利用高大的树体可以降低风速,防止流沙侵袭,灌木植被发达的根系,可起到固沙作用,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防护林多栽种耐旱植被,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4)根据地球演化史相关知识可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新生代,昆仑山海拔较高,其山顶冰川属于山岳冰川,由于冰川侵蚀作用,冰川在山顶会雕刻出金字塔形的角峰地貌,冰川消融后,其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堆积物较为杂乱,分选性差,由于所受侵蚀和打磨作用较小,磨圆度较差,由山流水料到籽料主要受流水作用影响,故经历了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野外地貌观察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因此地理研学小组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野外实践活动,最先观察的应该是宏观的茫茫大漠,其次是河流地貌,再次是河流上的河床和河漫滩,最后具体到岩石,A正确,BCD错误。故选A。新疆和田地区为温带荒漠景观,太阳辐射强,沙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因此在该地区进行野外观察需要的生活保障类用品主要是防晒服、太阳镜、遮阳帽、防晒霜、食品和饮用水、急救包等物质。
    地貌成因
    地貌特征
    水文特征
    峡湾
    ____
    ____
    ____
    峡谷
    ____
    ____
    ____
    A:与家族成员一起被源自天山山脉的洪水带至山前堆积起来,历经漫长而强烈的风吹日晒,个头较小的陆续被大风吹走,A和魁梧的家族成员们仍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形成戈壁景观。一天,他们被搬运到不远处的一条铁路旁构筑成美丽的石方格沙障,对抗着肆虐的风沙,守护列车的安全运行。
    B:经历了几亿年岁月沉淀,终于在距今几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随地壳隆起和外力的剥蚀而裸露地表形成和田玉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山流水料,最后沉积在河床或河漫滩成和田玉籽料。终有一天,她被人捡走,被翡翠工匠打磨、雕刻成了艺术品,为世人所欣赏和珍视。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北川—映秀断裂带的形成, 甲岩层M处的埋藏深度, 图示地貌及可能成因是, 图中三曲线分别代表,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北川—映秀断裂带的形成, 甲岩层M处的埋藏深度, 图示地貌及可能成因是, 图中三曲线分别代表, 在大气受热过程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