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40809/0-17039476810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40809/0-17039476810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140809/0-17039476810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气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B.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
C. 气候是短时间的平均状况D. 气候是一成不变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但不是一成不变。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中有不少古诗词包含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答案】C
【解析】
【详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描述的都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天气现象,排除AB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多年形成的气候特征,也就是具有规律性,稳定性,应为气候,C正确。故选C。
3. 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评价指标是( )
A. 空气污染指数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 空气的含氧量D. 空气的能见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评价指标是空气污染指数,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对人体健康有害,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A正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的含氧量、空气的能见度、均不能全面的反映空气质量,BCD错误。故选A。
4. .与“蔚蓝”生活相对的是雾霾天气,下列能正确表示雾和霾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读图可知,A表示的是霜冻和阴天,排除A;B表示的台风和冰雹,排除B;C表示的是雷雨和沙尘暴,排除C;D表示的是雾和霾,D正确。故选D。
5. 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是( )
A. 控制污染物排放B. 扩大绿地面积C. 保护生态环境D. 准确预报天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控制污染物排放、扩大绿地面积、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ABC正确。准确预报天气无法改善空气质量,故选D。
6. 德州市9月25日气温为23℃—32℃,这里的“23℃”是指一天中哪一时刻的气温( )
A. 午夜B. 日出前后C. 日落前后D. 早晨8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天当中气温最高温出现在地方时下午2点,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德州市9月25日气温为23℃—32℃,“23℃”是指一天中是指最低温,一般在日出前后,排除ACD。故选B。
7. 某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参加“地理实验活动”,他们测得某日校网球场边四个时段的气温值(如下表),则可计算出该日球场边的日平均气温是( )
某日校网球场边四个时段气温值
A. 7℃B. 9℃C. 9.5℃D. 10℃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3~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据图表可知,该日球场边的日平均气温为(4℃+7℃+15℃+10℃)÷4=9℃,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 读甲、乙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大B. 乙地常夏无冬,气温年较差大
C. 甲地常夏无冬,气温年较差大D. 乙地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分析,甲地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大,A正确,C错误;乙地常夏无冬,终年炎热,气温年较差小,BD错误;故选A。
9. 读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为高温中心,B地为低温中心B. D点位于E点的西北方向,二者相对高度是1000米
C. E点气温差异小,C点气温差异大D. A处地形为盆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A地所在等温线气温中间低、四周高,为低温中心,B地所在等温线气温中间高、四周低,为高温中心,A错误;D点位于E点的西北方向,二者相对高度是1000米,因为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B正确;E点气温差异大,C点气温差异小,因为E点所处的等温线更加密集,C错误;A处为低温中心,可能为山峰,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错误。故选B。
10. 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B.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C. 影响甲、乙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D. 图中甲地位于海洋,乙地位于陆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气温向北递减,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故A正确。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不是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故B错误。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纬度地区,影响甲乙两地气温不同的原因地形地势或海陆因素,故C错误。读图可知,同纬度的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的气温,若是夏季,则甲地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若是冬季,则甲是海洋,乙是陆地,故D错误。故选A。
11.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
A. 百叶箱B. 烧杯C. 雨量器D. 温度计
【答案】C
【解析】
【详解】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C正确;百叶箱,是气象台站用于以安置测定空气测试和温度仪器的防辐射装置,A错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B错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D错误;故选C。
12. 被称为世界雨极的地区是( )
A. 乞拉朋齐B. 阿塔卡马沙漠C. 怀厄莱阿莱D. 撒哈拉沙漠
【答案】A
【解析】
【详解】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A正确;太平洋东岸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干极”,B错误;怀厄莱阿莱位于夏威夷群岛考爱岛的威阿列勒山东北坡,被称为世界的“湿极”,C错误;撒哈拉沙漠全年降水稀少,D错误;故选A。
13. 下表是某地连续几天的气象资料:
上表的数据,足以支持的结论是( )
A. 该地气候炎热B. 该地气候干燥C. 该地这几天气温较高D. 该地处于热带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中数据只是该地这几天的天气预报,不能判断该地长时间的气候和所处的温度带,ABD错误;只能判断出最近几天气温较高,均温位于30℃以上,C正确;故选C。
14. 读“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地区属于( )
A. 全年多雨地区B. 夏季多雨地区C. 全年少雨地区D. 冬季多雨地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当地夏季多雨,故选B。
15. 世界各地降水量差异很大。读年降水量纬度分布图,下列有关年降水量纬度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B. 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同
C. 由中纬度地区向南北方向递减D. 高纬度地区降水多于中纬度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降水量纬度分布规律为: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A正确;同纬度地区降水量不相同,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B错误。30°--60°之间的地区属于中纬度,读图可知,北半球降水由中纬度向南递增,向北递减,南半球降水由中纬度向南递减,向北递增,C错误。30°--60°之间的地区属于中纬度,60°--90°之间的地区属于高纬度,读图可知,高纬度地区降水少于中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A。
16. 可可:种子含有多种可药用的化学成分,是制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主要原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下图为可可主要生产地分布图,读图可知,可可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根据可可主要生产地分布图,可以判断出可可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其中可可最集中分布的气候区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适宜可可的生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 2023年9月2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在卫星云图上阴雨地区颜色显示为( )
A. 黄色B. 白色C. 蓝色D. 绿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在卫星云图上该地区颜色显示为白色。B正确,故选B。
18. 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位于南半球B.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东岸
C. 该地区夏季多雨D. 该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最高温出现在7月,该地区位于北半球,A错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西岸,BC错误,D正确。故选D。
19.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图可判断,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四季分配均匀,C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季节变化小,故AC错,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据图可知,D的降水季节变化更大,故D正确,C错,本题选D。
【点睛】判断方法:以温定带:1热带: 最低气温高于15度; 2亚热带:最低气温0-15度; 3温带:最低气温低于0度; 4寒带:最高气温0度.以水定型 :1夏雨型: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草;2冬雨型:地中海; 3年雨型:热雨温海 ;4少雨型:热沙温大极地.
20. 热带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
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高温
C. 全年高温少雨D. 全年温和多雨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全年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终年高温,各月气温都在15℃以上。故选B。
2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 )
A. 地形因素B. 海陆位置C. 洋流因素D. 纬度位置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这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正确;与海陆位置、洋流因素、纬度位置无关,BCD错误。故选A。
22. 祖国多彩的三月:大兴安岭,雪花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树已发芽;海南岛上,鲜花正怒放。影响祖国同一时间不同的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因素B. 冬季风的影响C. 海陆位置D. 纬度位置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分析可知,三月份大兴安岭正在下雪,长江两岸树木发芽,海南岛鲜花怒放,说明我国因纬度跨度大,温度差异大,使同一月份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景观,故D正确;地形地势、冬季风和海陆位置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23. 下图示意“地形雨”。对A地描述正确的是( )
A. 迎风坡,降水多B. 迎风坡,降水少C. 背风坡,降水多D. 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A地为湿润气流上升的山坡为迎风坡,B地为背风坡。迎风坡暖湿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蒸气容易凝结,成云致雨,A正确,BCD错。故选A。
24. 新疆独库(独山子—库车)公路连接北疆和南疆,全长约561千米,一半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夏季,该公路是深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的景观大道。夏季,独库公路享有“一日游四季”的美誉,是因为该公路( )
A. 穿越的山地相对高度大B. 沿路降水丰富
C. 穿越的山地海拔高D. 位于高纬度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独库公路全长约561千米,一半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享有“一日游四季”的美誉,是因为该公路穿越的山地相对高度大,海拔高度不同,植被变化显著,A正确;沿路地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排除B;穿越的山地海拔高,海拔变化不大,植被类型会较为单一,无法“一日游四季”,排除C;该公路位于30°至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排除D。依据题意,故选A。
25. 某同学在地理考察过程中携带了雨具,从A地爬坡,越过山顶到达D地,在途中最有可能用到雨具的地点是( )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受地形的影响,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在AB迎风坡的B地产生的降水非常丰富,最有可能用到雨具,A错误,B正确。山顶空气冷干,不易降雨,C错误。而D背风坡,盛行下沉和变暖,难以成云致雨,降水较少,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阴、10~20℃,仿照此句,播报北京城市天气状况,北京:_______、_______。
(2)黄海的风向是______,风力是_______级。
(3)读图可以看出北京出现了灾害性天气,这种天气会______(增加/减少)空气质量指数,使空气质量级别________(提高/降低)。
(4)家住北京的李同学这一天上学最适合的着装是( )(填字母)
A. T恤衫B. 羽绒服C. 衬衣D. 羊毛衫
(5)哈尔滨的空气质量指数为________,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_。广州市的气温日较差为_____℃。
【答案】26. ①. 沙尘暴 ②. 10~12℃
27. ①. 西北风 ②. 6
28. ①. 增加 ②. 降低 29. D
30. ①. 87 ②. 良 ③. 7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东部地区某日天气预报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天气预报图的信息和符号的识别、空气质量等级划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北京地区的天气符号是沙尘暴,因此北京的天气状况是沙尘暴、10-12℃。
【小问2详解】
从图中风头的方向看出,黄海的风向是西北风,有三个长横,一个是2级,三个是6级,风力是6级。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北京地区的天气符号为沙尘暴,这种灾害性天气会增加空气的污染指数,空气的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降低,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小问4详解】
该日北京气温为10-12℃较低,天气凉爽,家住北京的李同学这一天上学最适合的着装是羊毛衫,D正确,T恤衫适合30°C左右穿,A错误;羽绒服适合在零下的气温,B错误;衬衣适合在20°C左右的天气,C错误。故选D。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哈尔滨的空气质量指数为87,空气质量指数51-100,空气质量状况为良。广州市的气温日较差为,25℃-18℃=7℃。
27.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_(填经线或纬线)相平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年平均气温大体在_______℃以上。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这一纬度范围属于______。-1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_(纬线)接近。
(2)C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_____,体现了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________”的分布规律;A、B两地大致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但B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_________,由此可知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亚洲中部的D地区和东部的E地区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D地区比E地区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4)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相比,气温比较低的是_________地区。南极洲的等温线较其他大洲的等温线________(密集或稀疏);从等温线的数值可以推断其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_。
【答案】27. ①. 纬线 ②. 20 ③. 热带 ④. (南北)极圈
28. ①. 低 ②. 递减 ③. 高 ④. 不同
29. 地形因素 30. ①. 南极 ②. 密集 ③. 严寒/终年严寒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到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因为有太阳直射现象,年平均气温大约在20°C以上,在地球“五带”的划分中,这一纬度范围属于热带。-10℃等温线大致与南北极圈接近。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C地气温10°C,A地气温20°C,所以C地比A地气温低,但C比A纬度高,体现了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的分布规律。A、B两地大致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A地位于海洋上,A地气温20°C,B地位于陆地上,B地气温高于20℃,所以但B地的年平均气温比A地高,由此可知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小问3详解】
亚洲中部的D地区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E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和东部的E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近,受地形因素的影响,D青藏高原海拔高,年平均气温D地区比E地区偏低,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小问4详解】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南极地区被称为“世界寒极”。读图可知,南极洲的等温线比其它大洲的等温线密集,说明该地温差最大;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0°C以下,从等温线的数值可以推断其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严寒。
28. 地球表面上分布着广阔的荒漠。因为降水很少,黄沙漫漫,荒漠有“荒沙”之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分布不均的降水
(1)判断①②两地区中,年降水量较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由此归纳出与之相符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______。
(2)描述③④两地区年降水量的差异_______,并据此归纳出与此相符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_____。
探究二 世界荒漠的分布云
(3)写出图示大洲中热带地区荒漠面积最广的大洲的名称_________;写出温带地区荒漠面积最广的大洲的名称________,并分析该大洲温带地区荒漠广布的原因________。
【答案】28. ①. ① ②.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9. ①. ③地年降水量少,④地年降水量多 ②.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30. ①. 非洲 ②. 亚洲 ③. 亚洲中部距海远,降水少,所以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形式为材料,涉及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降水地方的差异、气候类型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①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东岸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②西岸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故东岸降水丰富,西岸降水稀少。据此可知,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小问2详解】
④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③极地受极地高气压控制,寒冷干燥,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小问3详解】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亚洲东临太平洋,西接地中海,中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又有地形阻挡,导致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亚洲内陆地区,导致亚洲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29. 读北半球的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月和______月;乙地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月,该月的降水量约为________。
(2)甲地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_____个月,该地降水的特点是_______,乙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是________。
【答案】29. ①. 5 ②. 7 ③. 8 ④. 250毫米
30. ①. 12 ②. 降水丰富,降水时间分配较均匀 ③.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为材料,涉及气候柱状图的判读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降水量最少的是5月和7月;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量最多的是8月,该月的降水量约为250毫米。
【小问2详解】
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降水丰富,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12个月,该地降水的特点是降水时间分配较均匀,降水丰富。乙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30. 某中学在地理课堂上开展以“关于气候的那些事儿”为主题的实践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组一:世界气候分布
(1)小明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________气候、热带沙漠气候、________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2)小华发现:自亚欧大陆西岸A地到东岸B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____气候→_________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小组二:文学中的气候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老舍《济南的冬天》
(3)济南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4)老舍先生觉得“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因为伦敦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小组三:古城气候特点
下表是小兰收集的意大利罗马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单位:气温/℃,降水量/毫米)
(5)(地理绘图)根据上表,将小兰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补充完整。
(6)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罗马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小兰的注意,你认为这则报道可信吗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30. ①. 热带雨林 ②. 热带草原 ③. 纬度位置
31. ①. 温带大陆性 ②. 温带季风 ③. 海陆位置
32. ①. B ②.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3. ①.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 全年温和多雨
34. 35. ①. 可信 ②. 意大利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时段
2点
8点
14点
20点
温度(℃)
4℃
7℃
15℃
10℃
日期
6月1号
6月2号
6月3号
6月4号
6月5号
日最高气温/℃
32
35
34
36
33
日降水量/mm
2
0
0
0
2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7.6
8.2
12.2
14.8
18.8
21.1
降水
81
95
80
62
51
2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1
23.9
20.8
16.8
14.4
13.5
降水
2
18
63
85
105
9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67,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三、第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整百,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地理模拟试题(附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