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华栋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华栋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华栋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华栋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华栋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华栋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唱雄鸡天下白”,我国的版图形状像一只骄傲的雄鸡,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这句话描述是我国的( )
    A. 半球位置B. 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 邻国位置
    2. “雄鸡的头顶”位于( )
    A.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B.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 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D. 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3. 关于我国民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B.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C. 汉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D.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没有汉族分布
    4. 中国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B. 我国的陆上国界线长3万多千米
    C. 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D. 邻国众多有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1. B 2. C 3. C 4. D
    【解析】
    【1题详解】
    “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指的是我国的海陆位置,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雄鸡的头顶”指的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是位于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是我国冬季最寒冷的地区,C正确;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位于我国的最西端,排除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位于我国的最东端,排除B;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位于我国的最南端,排除D。故选C。
    【3题详解】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A错误;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是少数民族,B错误;汉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C正确;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A错误;我国的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 B错误;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C错误;我国邻国众多,有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 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 E附近。
    2023年暑期上映电影《长安三万里》是根据李白生平事迹改编拍摄。“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他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李白的足迹多分布在我国的(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 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C. 长江、黄河上游地区D.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6. 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 长江中上游B. 长江下游C. 淮河下游D. 黄河中下游
    【答案】5. B 6.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据图可知,李白足迹多分布在我国的季风气候区,A错误;据图可知,李白的足迹多分布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上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B正确;李白的足迹多分布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C错误;李白的足迹多分布在汉族集中分布区,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是: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描写的是长江三峡附近河段,该河段位于长江中上游,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河流流速快;长江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不可能出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某季节,从吉林长春一路向南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乘务员依次更换服装现象反映了我国气候( )
    A. 夏季普遍高温B. 冬季南北温差大C. 干湿差异显著D. 降水年际变化大
    8. 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经度位置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列车员穿的服装依次减少,说明其气温逐渐升高,位于东北地区的吉林长春最冷,到海南气温依次升高,南北温差大,应为冬季。同在冬季,列车员服装依次减少,从吉林到海南反应了我国从北方到南方气温依次升高,反应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特点,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8题详解】
    从Z384次列车乘务员依次更换服装的现象,这是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1月份(冬季),我国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A正确。与海陆位置、地形和经度位置关系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我国夏季气温的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冬季气温的特点是: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读黄河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A、B、C三个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
    A. A、B河段B. B、C河段C. A、C河段D. A、B、C河段
    10. 图中①和②是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中②是( )
    A. 宁夏平原B. 河套平原C. 渭河平原D. 汾河谷地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黄河上游的A河段,下游的C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凌汛。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
    ①为河套平原,②为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黄河的贡献:塑造平原,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提供灌溉之利,引黄灌溉等,提供沿岸(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人们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水能资源丰富,黄河上中游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上的命脉在林和草”,人与自然息息相关。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是( )
    A. 土地资源B. 矿产资源C. 水资源D. 森林资源
    12. 下列行为没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是( )
    A. 自带购物袋,绿色购物节能源B. 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
    C. 出门骑自行车,绿色环保出行D. 使用一次性餐具,卫生又方便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题详解】
    “自带购物袋,绿色购物节能源”、“用完电器拔插头,省电又安全”、“出门骑自行车,绿色环保出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ABC不符合题意;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自然资源,又会产生过多垃圾,污染环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
    A. 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B. 土地资源人均不足
    C.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D. 难利用的土地多
    14.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中,比例最高的是( )
    A. 林地B. 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
    C. 耕地D. 可利用草地
    15. 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的是( )
    A.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C. 切实保护耕地,增加耕地所占比重D. 我国后备耕地充足,优等耕地比重大
    【答案】13. C 14. D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C正确;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土地资源人均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属于不利条件,排除ABD,故选C。
    【14题详解】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读图可知,可利用草地占比34.48%、林地占比31.86%、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比15.72%、耕地占比12.68%。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中,比例最高的是可利用草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5题详解】
    我国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说明我国耕地比重小,耕种用地紧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我国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正确;保证耕地“红线”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无关,A错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不能增加耕地所占比重,C错误;我国后备耕地并不充足,优等耕地比重较小,D错误。故选B。
    【点睛】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我们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读某工程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示工程是( )
    A.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B. 西气东输北线工程
    C. 南水北调西线方案D.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17. 北京水资源短缺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②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③城市密集,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④降水较少,蒸发量大
    A. ②③B. ①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图示工程起点为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和天津,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北京水资源紧张的社会经济原因是:城市密集,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②③正确,即B正确;①④为自然原因,故选B。
    【点睛】“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西线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缓解西北缺水。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疆域辽阔。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位于图中( )
    A. A处B. B处C. C处D. D处
    19.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它晒盐的有利条件有( )
    ①海滩平坦②夏季多暴雨③晴天多、光照强④气温日较差大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20.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正确的说法是( )
    A.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B. 淮北盐场位于南海沿岸
    C.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D. 我国的海洋石油资源非常缺乏
    【答案】18. B 19. C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我国最大渔场是舟山渔场,位于长江口南侧的舟山群岛附近,属于东海,对应B处,B选项正确;A处位于黄海,CD处位于南海,ACD选项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晒盐一般选择蒸发量大、降水较少的地区。长芦盐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其海滩较为平坦,适合晒盐,①正确;夏季多暴雨不利于晒盐,②错误;长芦盐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晴天多、光照强,蒸发强烈,较为适合晒盐,③正确;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不大,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③对应的C正确,②和④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A正确;读图可知,淮北盐场位于黄海沿岸,B错误;我国是海岸线1.8万,不是最长的国家,C错误;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海洋石油资源丰富,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四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资源的合理调配有利于区域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也保证了我国经济有效运行。某地理学习小组准备以案例的形式,探究资源调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请你参与一起完成吧。
    步骤一:选取案例——西电东送
    步骤二:搜集资料
    资料1:西电东送就是把西部省区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资料2:下图为西电东送示意图。
    (1)北线工程西起____高原,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__________级阶梯,把中西部电力资源输送到____、天津等地区。
    (2)中线工程途经的地区人口密度____(填“大”或“小”),经济发展水平____(“较高”或“较低”),因此,该线电力资源需求量大。
    (3)南线工程分布在____(填干湿区名称),该工程的开发利用了西南地区丰富的____资源,分析该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____。
    步骤三:概括总结,形成结论
    (4)从资源利用方面分析,将煤炭、水能资源转化成电力资源的好处:____。
    【答案】21. ①. 青藏 ②. 三 ③. 北京
    22. ①. 大 ②. 较高
    23. ①. 湿润区 ②. 水能 ③. 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
    24. 环节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电东送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4道小题,知识点涉及能源跨区域调配等,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的地形区相关知识可知,北线工程西起青藏高原,将电能输送到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等地区,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小问2详解】
    联系我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中线工程途经的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该线电力资源需求量大。
    【小问3详解】
    结合我国干湿区分布可知,南线工程处在秦岭--淮河(800mm等降雨量线)以南,分布在湿润区,工程的开发利用了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分析该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势落差、河流流量角度分析:处在湿润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等。
    【小问4详解】
    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跨区域调配,缓解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短缺,优化东部能源结构。
    22.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漫画“抢地盘”,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的边远山区,____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2)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地区,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____。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填“50”或“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草地在利用过程中,易出现____(填“过度放牧”或“乱砍滥伐”)现象,若出现该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____。
    (4)漫画“抢地盘”反映了当前____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22. ①. 东北 ②. 西南 ③. 东南
    23. ①. 东 ②. 小
    24. ①. 400 ②. 过度放牧 ③. 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25. ①. 乱占用耕地 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 “抢耕”漫画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地区,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等边缘山区,而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小问2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可利用的草地、林地、耕地、难以利用的土地等,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该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所占比重相对小。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目前,由于过度放牧和垦荒,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治理措施有: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乱占用耕地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3. “水是生命之源”,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材料三:如下图
    (1)从中国径流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可以通过____的措施来解决。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____,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容易导致____灾害,可以通过____的措施来解决。
    (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不均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冬季风”或“夏季风”)的影响。
    (4)两幅漫画说明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____,二是____;两幅漫画提示我们要怎么做:____。
    【答案】23. ①.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②. 跨流域调水
    24. ①. 夏秋多 ②. 旱涝 ③. 修建水库
    25. 夏季风 26. ①. 水资源浪费 ②. 水污染 ③.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水资源为材料,涉及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的措施来解决,其中南水北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小问2详解】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库的措施来解决。
    【小问3详解】
    导致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风自南向北推进,多出现在夏秋季节,导致水资源出现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小问4详解】
    如图中,两幅漫画说明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不关水龙头反映出水资源浪费,二是黑色水反映出水污染,漫画提示我们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防治水污染等。
    24. “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资源保障。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读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向海图存启新航】
    (1)我国海洋资源____,其原因是我国海域跨越____三带,沿海____(填海底地形名称)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有2万多种,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大黄鱼、____、带鱼和____。
    (3)我国海洋经济“三圈”分布共同特点是____。“三圈”抱团发力,各展所长,绘就了我国海洋事业开放发展新蓝图。
    【向海图兴沐春风】
    (4)____海洋经济圈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重要的基地;可以实现江海联运的是____海洋经济圈。
    【向海图强谱新蓝】
    (5)保护海洋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作为中学生,该如何履行你们的职责?(写两点)
    【答案】24. ①. 丰富 ②. 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③. 大陆架
    25. ①. 小黄鱼 ②. 乌贼 26. 沿海分布
    27. ①. 南部 ②. 东部
    28. 加强海洋保护宣传;保护海滩环境,带走垃圾,参与海滩清洁、海洋无垃圾活动。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划分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分布位置、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其原因是,我国的海域领土辽阔,海洋和海岸面积广,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都有分布,海水温度适中,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空间。
    【小问2详解】
    我国大陆海岸线绵长,大陆从北到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海洋国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种类约2万种,鱼类约3000种,主要经济鱼类约70种。带鱼、乌贼、大黄鱼、小黄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小问3详解】
    我国将沿海省份划分为三大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故我国海洋经济“三圈”分布共同特点是沿海分布。
    【小问4详解】
    由材料可知,南部海洋经济圈,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重要的基地;东部海洋经济圈,由长江三角洲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故可以实现江海联运的是东部海洋经济圈。
    【小问5详解】
    作为中学生,应该大力宣传和普及海洋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国民海洋意识,要向朋友、同学、儿童和周围的人广泛宣传节约环保知识,形成大家共同参“关心大海、爱护大海”的良好风气。保护海滩环境,不向海洋及沙滩丢弃垃圾,带走垃圾;参与海滩清洁、海洋无垃圾活动;使用无磷洗衣粉等减少海滩餐饮业和水产养殖的污染。

    相关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共8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共6页。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