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第1页
    2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第2页
    2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4页,15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一、单选题
    本题共12 小题,前八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后四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铝——颠覆钢铁王国的金属。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
    B.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 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D. 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铝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铝的核电荷数为13,故说法正确;
    C、从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故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不是26.982g,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是“1”,不写出,故说法错误。
    故选D。
    2. 钛和钛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
    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 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低价同类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C. 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 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A正确;
    B、在反应②中:2Mg+TiCl4====Ti+2MgCl2中,参加反应的TiCl4与生成的MgCl2质量之比为190:190=1:1,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
    C、反应①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都是+4价;反应②中由+4价变为0价,故C错误;
    D、反应②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这里氩气是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故D正确。故选C。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鱼能在水中生存
    B.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有颜色,可制作霓虹灯
    C. 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充分,以获得更高温度
    D. 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A项错误;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颜色,B项错误;
    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充分,以获得更高温度,C项正确;
    D.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不好,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4. 化学方程式表示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 碳和氧气混合后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 在点燃条件下12份质量碳与16份质量氧气生成28份质量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号读作和或跟,等号读作生成,条件要读出来,故A错;
    B、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不是简单的混合,故B错;
    C、该方程式的正确读法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在点燃的条件下,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D错。
    故选C。
    【点睛】加号读作和或跟,等号读作生成,条件要读出来,按质量读时要用物质前面的计量数乘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5.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在中山站南冰盏发现“蓝冰区”。蓝冰是致密的冰,可作未来大型飞机冰上起降的永久机场。有关蓝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化学性质与水相同B. 它是干冰可升华成气体
    C. 里边存有蓝色的物质D. 可做机场是因其表面光滑
    【答案】A
    【解析】
    【详解】A、蓝冰是致密的冰,蓝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它的化学性质与水相同,选项A正确;
    B、蓝冰是致密的冰,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选项B错误;
    C、蓝冰是由积雪压实的冰川,冰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稳定冰层,里边不存在蓝色的物质,选项C错误;
    D、 蓝冰是由积雪压实的冰川,冰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稳定冰层,冰层相对于其他地方更为坚固,适合机场建设,可做机场是因其坚固稳定,选项D错误。
    故选A。
    6. 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塑料袋加热封口,是因为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面粉爆炸,发生了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向呼出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的位置加热
    B.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C. 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D. 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故正确;
    C、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正确;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正确。
    故选A。
    8. 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 )
    A. 氢能源汽车行驶B. 天然气灶具做饭
    C.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 火力发电厂供电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氢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灶具做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火力发电厂供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点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 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酒精作燃料
    C. 铜作导线D. 铁铸成锅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酒精作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铁铸成锅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B.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纯净物都是单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离子、原子均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因此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有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错误;
    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纯净物都是单质,正确;
    故选D。
    11. 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氢能是目前最经济、最安全的能源
    C. 煤完全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 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氢能是目前最经济、最环保的能源,不纯容易引起爆炸,故B错误;C、煤含有硫等多种杂质,完全燃烧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大气污染物,故C错误;D、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无污染,故D正确。
    点睛∶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煤和石油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氢气燃烧虽然环保,但不纯易爆炸。
    12. 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 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 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D. 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三种气体中,一氧化碳有剧毒,且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用作燃料;是否为无毒、无害的气体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
    B、三种气体都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可用作燃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燃烧产物是否均为二氧化碳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
    D、H2、CO等没有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且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是否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实验题
    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并填空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1)试管 (2) ①. AC或AE ②.
    (3) ①. BE ②.
    (4) ①. AD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是固体加热装置,发生装置选A;收集的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不和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以使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C或E为;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使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置,发生装置选B;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和水反应而且溶于水,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E;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选固体加热型装置,发生装置选A;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D,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回答问题
    (1)图I是晓娟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佳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 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①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②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③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2)如图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每隔1.5-2cm滴一小滴酚酞溶液),将试管放在实验台上,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脱脂棉上。

    ①实验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_______,这一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
    ②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
    【答案】(1) ①. 进行对比 ②. 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③. 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2) ①. 从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 ②.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 氨水滴到了滤纸上,酚酞溶液滴到了脱脂棉上
    【解析】
    【小问1详解】
    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变成红色,E试管单独放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起到对比的作用;
    A试管是常温,D试管放在热水中,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故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根据反应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小问2详解】
    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具有挥发性,运动速度加快,运动到与酚酞试液接触,由于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滤纸条上滴加酚酞试液的点由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运动速度加快,运动到与酚酞试液接触,由于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化,而试管口塞的脱脂棉花却变成红色说明氨水滴到了滤纸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团上。
    15. 全方位认识水
    水的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实验是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可吸收水份干燥气体)的仪器c,并在导管口d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实验与结论)
    (1)图甲中玻璃管a和玻璃管b得到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
    (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d处______;烧杯底部有______。
    (3)写出实验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4)实验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和______(填微粒符号)。
    (5)由以上探究可以得到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反思提升:由此,你还能得出的微观结论是______(写一个)。
    【答案】15. ①. 2:1 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玻璃管口处,慢慢打开活塞看木条是否复燃,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16. ①. 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 水珠
    17. ①. ②. 分解反应
    18. ①. H ②. O
    19. ①.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甲装置中,玻璃管a中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玻璃管b中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b管内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玻璃管口处,慢慢打开活塞看木条是否复燃,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填:2:1;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玻璃管口处,慢慢打开活塞看木条是否复燃,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小问2详解】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因此烧杯底部有水珠;故填:产生淡蓝火焰;水珠。
    【小问3详解】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不发生变化,因此实验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H)和氧原子(O);故填:H;O。
    小问5详解】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由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以及物质的结构可知,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故填: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答案合理均可)。
    四、计算题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乙同学继续实验时生成氯化钾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
    (3)甲同学实验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
    【答案】(1)
    (2)
    (3)96g##9.6克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则有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同乐主力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同乐主力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同乐主力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同乐主力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共5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82g,6g/9,9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