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朱集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一、单选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3分,共36分)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风力发电B. 粮食酿酒C. 大豆榨油D. 麦磨成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大豆榨油,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麦磨成面,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 图中“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标签受损B. 试剂污染
C. 打破试管底D. 读数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应朝向手心,否则可能会使标签受损,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试剂时,滴管应悬于试管口上方滴加试剂,不能接触试管或伸入试管中,否则可能会使试剂污染,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C、取用铁钉时,应用镊子夹取,先将试管横放,把铁钉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铁钉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低价同类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否则可能会使试管破裂,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D、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为俯视读数,读数偏大,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故选D。
3. 小明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 氧气性质较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B. 氦气的密度很小且化学性质稳定—探空气球
C.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保护气
D.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灭火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不是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可用作探空气球,故B符合题意;
C、不同稀有气体能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故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光,常用于霓虹灯,故C不符合题意;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能够填充食品包装袋以防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蜡烛吹灭时,会产生一缕白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A说法错误;
B、蜡烛吹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故选项B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C说法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5. 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 生活中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C 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应禁止使用
D. 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除去所有杂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符合题意;
B、蒸馏水不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生活中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
C、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但是农药化肥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经过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后,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氧气B. 水
C. 氯化钠D. 金刚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由水分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金刚石、氢氧化钙、矿泉水B. 氮气、氧气、碳酸
C. 氩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D. 天然气、氧化镁、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氢氧化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不合题意;
B.氧气属于单质,碳酸属于纯净物,故不合题意;
C.氩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溶液是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D.天然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不合题意。
故选C。
8. 下图是五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④和⑤是同种元素B. ①和⑤化学性质相似
C. ②和③都是阴离子D. ②和④属于阳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④和⑤质子数不同,故不是同种元素,错误;
B、①和⑤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正确;
C、②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③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错误;
D、②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错误。
故选B。
9. 习总书记指出,人类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农药和化肥的滥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应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 煤炭进行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C. 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将其纳入污染物中
D. 把海水通过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可以转化成饮用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农药和化肥的滥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但是禁止使用化肥农药是不现实的,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治水体污染,故A说法错误;
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物,故C说法错误;
D、海水过滤去除大颗粒物质,活性炭吸附去除色素、异味等,还没有去除小颗粒物质、高浓度的盐、微生物等,不能转化为饮用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0. 化学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下列对符号的认识正确的是
A. FeO读作氧化铁
B. P2O5中的“2”表示五氧化二磷中含有2个磷原子
C. AgNO3中银元素显+1价
D. 2H表示2个氢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O中亚铁离子为+2价,读作氧化亚铁,故选项错误;
B、P2O5中的“2”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故选项错误;
C、AgNO3中硝酸根离子显-1价,银元素显+1价,故选项正确;
D、2H表示2个氢原子蘑菇选项错误。
故选:C。
11.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2:32:26
B.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待测质量一定大于4 g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可确定甲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了32g-20g=12g,可确定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了26g-20g=6g,可确定丁是生成物。
【详解】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8g:12g:6g=3:2:1,故错误;
B、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生成物丙、丁的质量分别是12g、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则待测的质量一定为4g,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离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选项正确;
B、灭火原理: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选项错误;
C、按体积计算,空气由 78%N2 、21%O2和 1% 其他成分组成,选项错误;
D、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模型中混合物包含了纯净物,化合物没包括在纯净物中,选项错误。
故选A。
13. 化学是一门重视推理的学科,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也在不断地运动
D.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形成的混合物,错误;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例如氮气、二氧化碳等,错误;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也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D、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错误;
故选C。
14.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保持不变
B.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 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不可分
D.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为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该反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不可分,选项正确;
D、2个甲的分子和1个乙的分子反应生成2个丙的分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正确,故选B。
15. 识图是学好化学的重要能力之一,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密闭装置内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前有氯酸钾、二氧化锰两种物质,反应过程中有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氧气四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有氯化钾、二氧化锰、氧气三种物质,此选项正确;
B.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此选项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此选项错误;
D.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有气体生成,所以反应后气体质量不为0,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6. 下列有关物质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实验方案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实验方案不正确;
C、碳粉能和灼热的空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实验方案正确;
D、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B。
二.理解与应用
17.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
(2)碳酸________;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
(4)氢氧化钙________。
【答案】17. 2CO2
18. H2CO3 19.
20. Ca(OH)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
【小问2详解】
碳酸化学式为H2CO3;
【小问3详解】
由化合价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
【小问4详解】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
18. 如图所示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将上图空格处补充完整:
①_______;②_______。
(2)金是由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当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时,该粒子是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答案】 ①. 分子 ②. 离子 ③. 原子 ④. 6 ⑤. 阴离子
【解析】
【分析】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构成分子,分子聚集构成对应的物质;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阴、阳离子结合构成化合物;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三大类:①金属单质,②非金属固态单质,③稀有气体;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之差。
【详解】(1)①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构成分子,分子聚集构成对应的物质;故填:分子;
②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阴、阳离子结合构成化合物;故填:离子。
(2)由图知,金属由原子结合而成,所以金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填:原子。
(3)①图中粒子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0+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为原子,所以a=6时,该粒子是原子;故填:6;
②粒子的质子数为16,a=8时,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阴离子;故填:阴离子。
【点睛】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就是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之差。
19. “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化学科学助力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1)2023年10月26日,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请列举一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______; 载人飞船内的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 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2)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O2+4H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判断该物质化学式的依据是______。
(3)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气可作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我国发射运载火箭常采用低温液氢、液氧环保型推进剂作为动力来源。液氢、液氧推进剂被称为“环保型推进剂”的原因是______,保持液氧化学性质不变的微粒是______。
【答案】19. ①.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②. N2
20. ①. CH4 ②.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变化
21. ①. 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②. 氢气与氧气燃烧后产物为水 ③. 氧分子##O2
【解析】
【小问1详解】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载人飞船内的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高,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则载人飞船内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该反应中反应前C、H、O个数为1、8、2,反应后C、H、O个数为0、4、2,则X中含有1个C、4个H,故为CH4;
【小问3详解】
氩气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则可以用作焊接时的保护气;
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产物完全无污染,则液氢、液氧推进剂被称为“环保型推进剂”;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保持液氧化学性质不变的微粒为氧分子(O2)。
20.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答案】(1)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移走了可燃物 (3)充足的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木船具有可燃性,“火箭“射向木船可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发生燃烧,故“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提供热量,使本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小问2详解】
部分船只逃脱,离开了燃着的木船相当于移走了可燃物,故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移走了可燃物;
【小问3详解】
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供充足的氧气,使火势更旺。
2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与方法。
(1)火药制取:“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之阴,硫性之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KNO3),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燃料使用:“蜀省井盐图”记录了用火井中的天然气来烧煮盐井中的卤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由上述用途推测甲烷使用前应先_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颜料制取:“水银(汞)入石亭脂(天然硫),同研得银朱(HgS)。”银朱是古代作画的红色颜料。写出制取银朱(Hg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①. 三##3 ②. +5
(2) ①. 验纯 ②.
(3)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硝酸钾是由钾、氮、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3=0,解得x=+5,则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
【小问2详解】
可用天然气来烧煮卤水,则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甲烷为可燃性的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前应验纯;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硫和汞反应生成HgS,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
22. 某化学小组选用下图装置制取常见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为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观察到导管口___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要获得平稳的气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用E装置收集,验满方法是____;把E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填“c”或“d”)端连接上一个量筒。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所选发生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_____;收集二氧化碳常用F装置,原因是_______。
(5)为保证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航行,潜艇里常配备氧气再生装置,为艇员供氧。现有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水通电制取氧气;③氧化汞加热制取氧气;④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取氧气。你认为在潜水艇里最简单的供氧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22. ①. 锥形瓶 ②. 集气瓶
23. ①. A ②. ③.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4. ①. B ②. ③. 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d管口,若复燃则满 ④. c
25. ①.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③.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6.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为锥形瓶,仪器b为集气瓶;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应选固体加热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需要等到导管口出现连续且均匀的气泡时再开始收集;
【小问3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选固液常温装置,若向获得平稳的气流,装置B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则发生装置选B;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应从c口通入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验满;
【小问4详解】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C与装置B相比,该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收集二氧化碳常用F装置;
【小问5详解】
由于方法①③都需要加热,方法②需要通电,而反应④在常温下就可反应,故选④。
23. 某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
任务一 认识水的净化
小组同学取了一瓶马颊河水,按如图1所示的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净化操作。
(1)请从“沉淀”“过滤”“蒸馏”“吸附”中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填空:图中方框A为______。
(2)小组同学取适量蒸馏水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_______,振荡,观察到______,则蒸馏水是软水。
任务二 探究水的电解
(3)小组同学按照图2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玻璃管a产生气体体积为10mL,则玻璃管b产生气体体积为______mL,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任务三 再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10mL氧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4)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_(填实验序号)。
(5)根据表中实验①②③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
任务四 重温历史——拉瓦锡探究水的组成实验
拉瓦锡曾用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制得氢气,兴趣小组利用图3装置研究水蒸气与铁的反应。
(6)图3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7)水蒸气与铁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小组同学对实验进行分析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请你分析他们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23. 沉淀 24. ①. 肥皂水 ②. 较多泡沫
25. ①. 20 ②.
26. ①④⑤ 27. 外加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快
28. 干燥氢气 29. 铁由铁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此可以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大颗粒重力较大,通过沉淀的方法可以除去,故图中方框A为沉淀;
【小问2详解】
取适量蒸馏水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多,则蒸馏水是软水;
【小问3详解】
水的电解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a管产生的气体较少,则a管产生的气体为氧气,b管产生的气体较多,则b管产生的气体为氢气,若观察到玻璃管a产生气体体积为10mL,则玻璃管b产生气体体积,10mL×2=20mL,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除了温度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即外加电压)应该均相同,故应选择的实验组是①④⑤;
【小问5详解】
根据表中实验①②③的数据,温度相同,外加电压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外加电压越大,电解速率越快;
【小问6详解】
图3中B装置中为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其作用是干燥氢气(或吸收水蒸气);
【小问7详解】
铁由铁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由氧元素和铁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此可以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化学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四.计算题
24.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开车又喝酒,亲人两行泪。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白酒、红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饮酒后,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属于______驾车;
(2)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计算92克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答案】24. 醉酒 25. 12:3:8
26. 92克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经测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毫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属于醉酒驾车;
【小问2详解】
乙醇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25. 黄石市华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g
(2)解: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解析】
【分析】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故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有关,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反应前后固液质量差。
【小问1详解】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57.6g=4.4g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4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A
B
C
D
物质构成模型
灭火原理模型
空气成分模型
物质分类模型
A、密闭装置内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电解水
D、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B
鉴别氮气、氧气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C
除去氧化铜粉中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木炭粉中铁粉
用磁铁吸引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饮酒驾车
20毫克/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醉酒驾车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马集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马集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理解与应用,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乐陵市朱集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乐陵市朱集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