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41461/0-17039794425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41461/0-17039794426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41461/0-17039794426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5 Fe,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下列物品需采取防锈措施的是,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23.1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g:24 Al:27 Cl:35.5 Fe:56 Ca:40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铝的自我介绍中,属于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
A.我是银白色金属 B.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我能在氧气中燃烧 D.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直接燃烧煤炭 B.分类回收垃圾 C.使用降解塑料 D.推广乙醇汽油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闻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 D.稀释浓硫酸
4.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铜
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水 B.“雪碧”汽水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
6.下列物品需采取防锈措施的是
A.铝合金窗 B.不锈钢菜刀 C.铁制防盗网 D.金戒指
7.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①②③ D.②①④③⑤
9.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铝不锈钢
C.含碳量:生铁>钢 D.硬度:青铜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18.某同学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1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3℃时,取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
C. 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20.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15g C.30g D.20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10分)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用于医疗消毒的碘酒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我们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水和双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铁锅烹饪菜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预防_________;
(4)武德合金用于制成保险丝,保障电路安全。武德合金的熔点___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其组成金属的熔点;
(5)打火机的主要部件是打火石和贮气箱,按下开关时,打火石发出电火花,引燃贮气箱释放的燃气,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打火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西汉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
22.(9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CO可作冶金工业原料,却对人体健康有害;O2可用于急救病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却参与钢铁的锈蚀过程。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黄铜(含铜和锌)、生铁都属于_________ (物质类别)。钢和生铁由于_____元素含量的不同,使得钢和生铁的坚韧性有较大差异。
(2)将黄铜和生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浸泡后都有残留固体,其中前者固体中一定含_____,后者固体中一定含__________。
(3)铁浸泡在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4)食品包装中,有一些是用铁粉做双吸剂,铁粉既可以防腐又可以保持食品干燥,是因为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3.(11分)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用A、D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3)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得要使用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5)如制取CO2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200g,配制该溶液时微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的体积约为_________mL,需加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_mL(均保留1位小数点)。
24.(11分)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
(1)应称取_____g氯化钠固体;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实验中,为了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
(4)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己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5)取上述溶液20g,需加_____g水稀释,可得到5%的氯化钠溶液。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___________。
2、________℃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_(填“a”“b”或“c”)相似。
3、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填“a”“b”或“无法确定”)。
25.(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猜想Ⅱ: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分析交流】金属铝在空气中会形成-层致密的氧化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所用金属均用砂纸打磨。
【实验探究】为探究猜想Ⅰ,取相同质量的铁片和铝片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观察到甲试管中铁片缓慢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乙试管中铝片溶解较快。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______;(选填“强”或“弱”)。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
【继续探宄】为探究猜想Ⅱ,小组同学设计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所用药品、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___________;
【拓展与反思】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铁粉与盐酸反应最后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6.(13分)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一)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铁的冶炼并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通入一氧化碳 b.加热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此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
(5)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石的质量为20g,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B装置总质量增加13.2g。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分带出的影响,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二)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下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1)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400~500℃,酒精喷灯加热时玻璃管的受热温度是800~1200℃。实验室要利用图1来制取金属铁,仪器甲应选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2)图1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在0~400℃温度范围内,管内固体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x=________g。(2分)
③试根据图计算并推断A点固体的合理化学式_____________。计算过程(2分)实验编号
选用金属
盐酸浓度(均取50mL)
每分钟产生氢气的体积/mL
1min
1~2min
2~3min
3~4min
4~5min
前5min共收集气体
①
铁粉
15%
2.8
15.8
10.8
8.2
6.5
44.1
②
铁粉
5%
1.5
7.6
5.4
4.3
3.3
22.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