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50分,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水螅和水母所属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 )
A. 身体呈左右对称,不分背腹B. 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C. 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有肛门D. 均生活在海水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只具有两个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水螅和水母都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A错误。
B.水螅和水母都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B正确。
C.水螅和水母都属于腔肠动物,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C错误。
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淡水中,D错误。
故选B。
2. 把以下特征中符合扁形动物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
①有口无肛门;②体表有刺细胞;③身体背腹扁平;④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⑤身体呈辐射对称;⑥身体呈两侧对称
A. ①③④⑥B. ①②④⑥C. ②③⑤⑥D. ②③④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1.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扁形动物的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如营寄生生活的猪肉绦虫,其消化系统全部消失,通过体表来吸收寄主小肠内已消化的营养。
【详解】①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特征,①符合题意;
②体表有刺细胞,属于腔肠动物特征,②不符合题意;
③身体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特征,③符合题意;
④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如营寄生生活的猪肉绦虫,④符合题意;
⑤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特征,⑤不符合题意;
⑥身体呈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特征,⑥符合题意。
故选A。
3.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美誉。近几年,有些地方曾经销声匿迹的血吸虫又有死灰复燃之势,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感染血吸虫是因为( )
A. 吃了不干净的食物B. 接触疫水
C. 接触血吸虫病人D. 空气传染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详解】血吸虫的生活史是:
①血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②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
③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
④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成熟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
⑤如果人下水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尾蚴就经皮肤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
可见选项中只有B正确。
故选B。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吸虫的生活史。
4. 某同学发现一种动物,其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要判断它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 身体的形状B. 是否有刚毛
C. 是否有口有肛门D. 身体是否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前者如醋线虫,后者如钩虫、蛲虫、蛔虫、丝虫、鞭虫、旋毛虫等。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如蚯蚓、蚂蝗、沙蚕等。
【详解】A.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环节动物身体细长;
B.有的环节动物有刚毛,有的环节动物无刚毛;线形动物无刚毛;
C.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都有口有肛门;
D.线形动物不分节,环节动物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
因此身体是否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是区分线形动物还是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
故选D。
5. 蛔虫是人体内常见的寄生虫。下列有关蛔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殖器官发达
B. 没有消化器官
C. 注意个人卫生可预防蛔虫感染
D. 体表包裹有保护作用的角质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
【详解】A.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适于寄生生活,A正确。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有口有肛门,B错误。
C.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C正确。
D.蛔虫体表有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B。
6. 虾属于节肢动物,吃虾时我们常常去掉虾壳和虾线(虾的肠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虾的身体和附肢分节
B. 虾具有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C. 虾壳就是虾的外骨骼
D. 虾身体内有可以弯曲的脊柱
【答案】D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虾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纲。
【详解】A.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A正确。
B.节肢动物的消化系统相对完善,虾背上的虾线是虾的肠道,食物由口进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有口有肛门,B正确。
C.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功能,C正确。
D.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D错误。
故选D。
【点睛】掌握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7. 夏天,蚊子和苍蝇经常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 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B.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 体表具有外骨骼D. 身体表面具有刺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苍蝇、蚊子、蝗虫都属于昆虫。
【详解】蚊子和苍蝇都属于昆虫。昆虫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所以,“身体表面具有刺细胞”不是蚊子和苍蝇的共同特征,故选D。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节肢动物、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8. 下列是小琴观察鲫鱼的实验记录,错误的一项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左右侧扁
B. 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C.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 依靠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答案】C
【解析】
【分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梭形,有侧线。
【详解】A.鱼类的身体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A正确。
B.大多数鱼的身体表面覆盖鳞片,还有黏液,起到保护作用和减少水的阻力的作用,B正确。
C.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C错误。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蛙的肺发达,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B.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C. 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D. 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答案】A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A.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错误。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青蛙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极为接近,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C.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辅助青蛙呼吸,因此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或离水源较近的环境中,正确。
D.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适于陆地活动,正确。
故选A。
10. 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
A. 鱼类B. 爬行类C. 两栖类D. 哺乳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古代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注意,尽管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但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因为这些非常简单的、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11.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B.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C. 用肺呼吸,生殖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 皮肤裸露,能辅助肺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详解】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原因不包皮肤裸露,能辅助肺呼吸。
故选D。
12. 大多数鸟类能够飞行,这与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分不开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
B. 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 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足够的动力
D. 直肠很短,能及时排出体内的粪便
【答案】B
【解析】
【分析】鸟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气囊辅助肺呼吸,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随时排便,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详解】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食量大,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因此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13. 下列是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场所的描述( )
①鲸鱼——肺;②蚯蚓——湿润的体壁;③蜥蜴——肺;④鲫鱼——鳃;⑤青蛙——肺和皮肤;⑥蝗虫——肺;⑦家鸽——肺和气囊,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⑤⑦B. ①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⑦D. ②③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分析】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用肺或气管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般用鳃呼吸。
【详解】①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正确;
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③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正确;
④鲫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
⑤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⑥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错误;
⑦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中不进行气体交换,错误。
可见B正确。
故选B。
14. 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 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 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 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详解】A.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只有极少数动物如鸭嘴兽不是胎生,A不符合题意。
B.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B不符合题意。
C.胎生、哺乳,幼崽出生时已经基本发育完整,所以不易受到天敌的攻击,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C不符合题意。
D.产仔率是指生产的幼仔的数量。故胎生哺乳与提高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家兔适应其植食性生活牙 齿分化成( )
A. 门齿和犬齿B. 犬齿和臼齿
C. 门齿和臼齿D. 门齿、犬齿和臼齿
【答案】C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体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将身体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以乳汁哺育后代。
【详解】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所以,家兔适应其草食性生活,牙齿分化成门齿和臼齿。
故选C。
16. 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①螃蟹 ②野骆驼③灰野鸽 ④墨斑蛙 ⑤华南虎 ⑥雉鸟 ⑦壁虎 ⑧蝾螈 ⑨扬子鳄
A. ①③⑥⑧B. ②④⑦⑧C. ③⑤⑦⑨D. ②③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据此答题。
【详解】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为恒温动物,而其余的均为变温动物。①螃蟹属于节肢动物,④黑斑蛙、⑧蝾螈为两栖动物,⑦壁虎、⑨扬子鳄为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变温动物;而②野骆驼、⑤华南虎为哺乳动物,③灰野鸽、⑥雉鸟为鸟类,都为恒温动物。
【点睛】变温动物一般有冬眠的现象,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
17. 十二生肖是华夏民族图腾崇拜和早期文学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属相,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是( )
A. 体温恒定B. 胎生哺乳C. 用肺呼吸D. 皮肤覆盖鳞片
【答案】C
【解析】
【分析】丑牛、巳蛇、酉鸡分别属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都用肺呼吸。
【详解】丑牛、巳蛇、酉鸡分别属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因此用肺呼吸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特征。
18. 下列对诗词中的动物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兔属于哺乳动物
B.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龟可在水中游泳,也可在陆地上生活,属于爬行动物
C.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是无脊椎动物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鹊是鸟类,是恒温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2)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4)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的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详解】A.兔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A正确。
B.龟属于爬行动物,其体表覆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B正确。
C.鲈鱼生活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属于脊椎动物,C错误。
D.鹊是鸟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它们的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C。
19. 在关节中,围成关节腔的结构有
A. 关节头、关节窝 B. 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
C. 关节头、关节腔D. 关节头、节囊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骨、关节和肌肉的影响,据此回答。
【详解】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故选B。
20.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下列与人体和动物体运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膝关节腔内分泌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蛔虫有肌肉没有骨骼,蠕动缓慢
D. 蝗虫有外骨骼没有肌肉,依靠足跳跃,依靠翅飞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还需要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关节腔内有关节囊的内表面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A正确。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如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
C.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C正确。
D.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和(支持)肌肉和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的作用,依靠足跳跃,依靠翅飞行,D错误。
故选D。
【点睛】掌握各种类群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 “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在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哺育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是先天性行为 ④是学习行为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小鸟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2. 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躲避敌害B. 有利于物种的进化
C. 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D. 有利于捕获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详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动物运动与物种的进化无直接关系,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3.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行为的建立与遗传因素无关
B.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C.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 学习行为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答案】A
【解析】
【分析】(1)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详解】A.动物先天性行为是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所有的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A错误。
B.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B正确。
C.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和保证,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前提,没有先天性行为,动物就无法生存,也无法适应环境和繁殖后代,C正确。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学习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D正确。
故选A。
24.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组容器中应各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10只
B. 该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
C. 两组容器应设置相同的环境
D. 两组容器设置相同的温度环境即可
【答案】D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土壤湿度。
【详解】A.除了变量土壤湿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甲、乙两容器中应该放入大小、生活状况均比较相似的蚯蚓各10条,A正确。
B.实验变量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该实验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B正确。
CD.对照实验是单一变量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该实验两组容器应设置相同的环境,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温度环境,C正确;D错误。
故选D。
25. 下表为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获得的数据,下列关于该实验及该表数据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
B. 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C. 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说明小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
D. 小鼠一旦学会了走迷宫,就一定不会忘记
【答案】B
【解析】
【分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说明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A错误。
B.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目的是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B正确。
C.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但没有设置蚯蚓的实验,不能说明小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 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蚯蚓属于_______动物,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多个彼此相似的_______体节构成。蚯蚓的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靠_______辅助运动。
(2)动物的呼吸方式会因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两栖动物的代表生物---青蛙,幼体用_______呼吸,成体用_______呼吸,同时用_______辅助呼吸;在陆地上生活的猫用_______呼吸。
(3)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有无_______。
【答案】(1) ①. 环节 ②. 环形 ③. 刚毛
(2) ①. 鳃 ②. 鳃 ③. 肺 ④. 皮肤 ⑤. 肺
(3)脊柱
【解析】
【分析】图中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鱼属于鱼类,猫属于哺乳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蜜蜂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鸟属于鸟类。
【小问1详解】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的身体前后部区别不大,靠肌肉和刚毛辅助运动。
小问2详解】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两栖动物的代表生物---青蛙,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用皮肤辅助呼吸;在陆地上生活的猫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小问3详解】
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7. 下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写图中标号,“__________”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 ]_____________从[ ]________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当我们做运动时,关节腔中的液体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_______________。
(2)骨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拉。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_________绕_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在运动中,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它能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答案】(1) ①. 1 关节头 ②. 4关节窝 ③. 2关节囊
(2) ①. 骨 ②. 关节
(3)5关节软骨
【解析】
【分析】1.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小问1详解】
[1]关节头从[4]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脱臼后,关节无法正常活动,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能使关节囊增厚,从而增加关节的牢固性、柔韧性。
【小问2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骨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拉。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小问3详解】
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5]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
28. 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据如图回答问题:
(1)肱二头肌由两部分组成,中间较粗的部分叫______,两端较细的部分叫______。当进行负重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与骨连接的肌肉中,至少有______组相互配合完成运动。整个运动过程,需要______系统进行调节。
【答案】(1) ①. 肌腹 ②. 肌腱 ③. 收缩
(2) ①. 两##2 ②. 神经
【解析】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相邻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小问1详解】
肱二头肌是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相邻的骨上,有固定作用。当进行负重屈肘时,肱二头肌需要收缩产生拉力,故处于收缩状态。
【小问2详解】
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如当进行屈肘时,肱二头肌需要收缩产生拉力,处于收缩状态。将前臂恢复到水平状态,即伸肘状态时,需要由肱三头肌收缩完成,可见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所以与骨连接的肌肉中,至少需要两组相互配合完成运动。整个运动过程,需要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其他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29. 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牙齿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海豹在冰下游泳时,隔一段时间就要用锋利的牙齿咬破坚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海豹牙齿的损坏即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资料二:狼犬齿特别发达,能够撕裂食物,有利于捕食各种小动物。牙齿损坏可能导致食物缺乏而影响其生活。
资料三:如图是不同动物牙齿的形态。
(1)海豹隔一段时间就要用锋利的牙齿咬破坚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2)狼的牙齿与图中的______相似,图中①②③所示牙齿名称依次为______。根据牙齿的形态可以判断狼的食性是______。
(3)根据其生殖发育的特点,狼和海豹在分类上属于______动物,原因是它们具有______的特征。
【答案】(1)肺 (2) ①. 甲 ②. 门齿、犬齿、臼齿 ③. 肉食性
(3) ①. 哺乳 ②. 胎生、哺乳
【解析】
【分析】分析图片信息可知:①是门齿、②是犬齿、③是臼齿。
【小问1详解】
海豹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因此,海豹隔一段时间就要用锋利的牙齿咬破坚冰,浮出水面呼吸。
【小问2详解】
狼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①门齿、②犬齿和③臼齿的分化。狼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因此,图甲为狼的牙齿。
【小问3详解】
海豹和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这一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因此在分类上它们属于哺乳动物。
30. 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个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更接近于B鸟群;但如果把白冠雀幼雏b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幼雏的鸣声与亲本鸟群相同,这是____________行为在起作用;a的鸣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____________行为在起作用。
(2)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着黄莺鸣声的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行为是在__________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答案】(1) ①. 先天性 ②. 学习
(2)遗传物质 (3) ①. 学习 ②. 先天性
【解析】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小问1详解】
白鹳雀群(A)的幼雏(a)移到到另一白鹳雀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名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B鸟群,表明幼雏(a)学习模仿了白鹳雀群(B)的鸣叫,因此,a的鸣声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是先天性行为在起作用,而白鹳雀幼雏(a)的鸣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后天学习行为在起作用。
【小问2详解】
不同鸟类的鸣叫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因此,白鹳雀幼雏(a)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a与黄莺体内的遗传物质不同。
【小问3详解】
上述实验说明,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习行为的出现,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31. 小明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对家鸽的活体和标本进行了仔细地观察,还认真阅读思考课本提供的有关鸟的信息。请仔细观察图片,回顾有关鸟的信息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帮他完成其中的部分记录。
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作出假设:鸟的_____________等特点适于飞行。(至少答两点)
制订并实施计划:
(2)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A. 观察法B. 资料文献法C. 实验或模拟实验法
(3)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①鸟的身体呈_____型,这种体形的特点是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_______。
②鸟的体表覆盖着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
③观察鸟的骨骼标本时,鸟的骨骼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________,有利于飞行。
④掰开家鸽的喙,发现口腔内______(填“有”或“没有”)牙齿。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提供_________。
(4)通过阅读资料发现: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心率和人的相比较,鸟的大和快反映出鸟的循环系统运输______的能力比较强。
得出结论。
【答案】(1)流线型体型、发达的胸肌 (2)ABC
(3) ①. 流线 ②. 阻力 ③. 羽毛 ④. 翼 ⑤. 减轻体重 ⑥. 没有 ⑦. 能量
(4)氧
【解析】
【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小问1详解】
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作出的假设是鸟的胸肌和羽毛发达适于飞行。
【小问2详解】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 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对家鸽的活体和标本进行了仔细地观察”体现了观察法;“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和“通过阅读资料”体现了资料文献法;“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体现了实验或模拟实验法。故选ABC。
【小问3详解】
①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形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与飞行生活相适应。②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有利于保温和飞行,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③观察鸟的骨骼标本,发现鸟的胸骨最发达,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有利于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动力,适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④鸟的骨骼薄、轻、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重量,有利于飞行。⑤掰开家鸽的喙,发现口腔内没有牙齿,有喙,可以减轻飞时的重量。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够为飞行提供能量。
【小问4详解】
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心率和人的相比较,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次数多,反映出鸟的循环系统运输氧气的能力比较强,有利于空中生活。
32. 下图所示动物分别是蚯蚓、蜗牛和蝉,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蚯蚓腹面,会发现一些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_____,4是蚯蚓的___(填“前端“或“后端”)。
(2)图中3表示蚯蚓的______,其与蚯蚓的______有关。
(3)蜗牛属于_____动物,该类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______。
(4)蝉的体表均有坚韧的_____,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___现象;蝉的身体和_____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答案】32. ①. 刚毛 ②. 前端
33. ①. 环带 ②. 生殖
34. ①. 软体 ②. 贝壳
35. ①. 外骨骼 ②. 蜕皮 ③. 附肢
【解析】
【分析】如图中,1蚯蚓的后端,2刚毛,3环带,4蚯蚓的前端。
【小问1详解】
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依靠3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离环带近的一端4是蚯蚓的前端,离环带远的一端1是蚯蚓的后端。
【小问2详解】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体节组成,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的3环带。蚯蚓繁殖期间,环带上的腺细胞分泌蛋白质和黏液,形成一个套在环带外面的蛋白质环;蛋白质环带从蚯蚓身上脱落,形成卵茧,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为小蚯蚓;因此,蚯蚓的环带又被称为生殖带,具有繁殖的作用。
【小问3详解】
蜗牛的身体柔软,该类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小问4详解】
蝉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在蝉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0秒
1分20秒
40秒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学情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八年级上册期中生物学情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评估问卷包括“问卷一”两部分,下列生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3-2024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2023-2024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包括“试题卷”两部分,跳绳需要手腕灵活运动,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棕熊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