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4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4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52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54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57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58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42809/0-170399615859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件(17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突破•储素养,自然或人为,突然爆发,随机性,多样性,广泛性,基础设施安全,经济损失,服务功能,宜居性恶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1.理解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2.掌握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区域认知:认识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跨境转移区域的地理特征。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并对治理措施做出评价。人地协调观:通过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的特点及影响:①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②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宜居性恶化、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③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造成公共安全问题,威胁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2.污染物跨国转移方式:①污染物跨国传输。②废弃物跨国转移。③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3.污染物跨国转移的影响:①突发环境事件威胁输入国的环境安全。②引发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为冲突,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4.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从污染物的源头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治理等环节采取措施。
知识点一 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国家安全
1.概念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_____________因素导致的、______________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2.特点具有发生的____________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____________、危害的____________和严重性。
3.主要影响(1)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及人员伤亡,造成严重_______________。(2)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_______________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或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衰退乃至难以为继。(3)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_______________,从而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于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俄罗斯等一些地区。附近的海水受到严重的辐射污染,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一度紧张起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危机。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根据相关专家预测,若核废水排放,57天可废掉半个太平洋,10年就蔓延全球海域。下图是有关处理核污水的5种方法。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日本为何要将核废水排入大海?(2)分析这些核废水排入海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3)如果不排入太平洋中,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4)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有哪些?提示:(1)转移核辐射危机;公众对污染物问题关注度高;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污染物的处理程序复杂;减少核废水的处理费用。
(2)渔业遭受重大打击;海洋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国际局势紧张,引发国家间冲突;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3)全球核专家已经给出了至少四个合理的方案,分别是蒸发、固化掩埋、深入储藏、电解。但是这些方案对比排入海洋的方案,会耗费更多的资金且处理工序较复杂。(4)具有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归纳拓展1.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规律总结:(1)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分析思路①分析某种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污染。主要从该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考虑是否造成污染及造成的污染物是什么。②分析形成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
(2)分析各种污染造成的危害①自然环境方面:主要从大气、水体(地表水;河湖水;地下水)、生物(植被、动物)、土壤等角度分析。②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农业生产、人类身体健康。(3)总结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考查思路①考查某种环境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可以从不排放、少排放、回收利用、净化等方面去思考。②考查某种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作用:要注意辩证地思考治理措施的作用,一方面治理污染,另一方面考虑是否会造成污染范围扩大或者造成新的污染等。具体措施如下:
典例剖析 雾霾已经成了重大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迫切期待改善空气质量。历史上,西方国家也爆发过数起重大的空气污染事件,其中以“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尤为著名,污染情形严重使洛杉矶成了闻名世界的“雾都”。据此完成(1)~(2)题。(1)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原因是( )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气体B.一段时间内的大气降水量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C.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
(2)导致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和硫化物B.二氧化硫和氟氯烃C.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D.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解析: 第(1)题,洛杉矶等城市夏季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物丰富;二是夏季阳光强烈、气温高,加剧了大气污染。故选D。第(2)题,发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是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等,造成大气污染。故选C。
(2023·佳木斯检测)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1)~(2)题。(1)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人类生活污染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D.港口建设
(2)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使水温降低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可知,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石油污染。石油污染主要来源于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C正确。第(2)题,由材料“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可知,油膜阻挡了空气流通,使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由材料“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可知,海水蒸发减少使沿岸地区变得干燥,干旱面积扩大;会加剧海洋污染程度;由材料“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可知,冬季水温降低,夏季水温升高,D不正确,选D。
知识点二 污染物跨国转移和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一、污染物跨国转移影响国家安全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1)污染物跨国传输:可通过大气环流、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过程传输到其他国家。(2)废弃物跨国转移:通过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将在本国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输送到其他国家。(3)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通过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进入其他国家。
2.主要影响(1)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2)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特别提醒: 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包括直接输出,也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间接输出。
2.主要应对措施(1)对通过自然过程产生影响的跨国污染源①要加强____________,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__________的污染治理。②一旦发生跨国污染事件,要及时采取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_,消除危害。③做好生态恢复、_______________等善后处理工作。
(2)对废弃物跨国转移、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类型的跨国污染问题①需要严格环境准入,从____________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②严格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③对一些因国内经济发展、就业、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必须进口的有污染的废弃物和产品,应加强__________________,积极发展国内替代以逐步_______________。④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要强化_______________,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问题探究海关总署将禁止“洋垃圾”入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开展“蓝天2022”专项行动,聚焦货运渠道伪瞒报和夹藏走私方式,重点打击废矿渣、废电器等禁止进口固体废物走私活动。2022年上半年,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共立案侦办废物走私犯罪案件56起,查证涉案废物1.3万吨。通过持续有力的严管严控严打,“洋垃圾”走私案件呈逐年良性下降态势。下图为固体废弃物致病途径示意图。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说明洋垃圾入境对我国产生的危害。(2)说明我国明令禁止进口洋垃圾的原因。(3)简述我国禁止洋垃圾采取的治理措施。提示:(1)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加剧环境污染;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电子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极低的价格流通,扰乱我国经济秩序。
(2)洋垃圾直接排放或加工利用中的污染排放,损害当地生态环境;洋垃圾携带的病毒、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类健康;走私商从出售洋垃圾中赚取高额利润,影响经济发展;国内垃圾产量多,亟待处理,环境压力大。(3)严把审批关,实行垃圾处理企业准入制度;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走私洋垃圾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综合治理,增强国际协作;宣传教育,认识洋垃圾的危害性。
归纳拓展1.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2.污染物跨国转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3.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1)从不同环节应对跨国污染问题
(2)根据不同类型国家应对跨国污染问题①发展中国家(输入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府鼓励(补贴),提高处理技术(循环再利用);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②发达国家(输出国):加大技术、资金等的支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就地处理污染物;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典例剖析 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 吨有毒废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被取消。据此完成(1)~(3)题。(1)污染物转移实质是(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资源短缺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D.任意排放废弃物
(2)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D.倾倒的污染物会给该国带来环境污染(3)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A.污染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多B.生态环境脆弱C.对环境问题无知D.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解析: 第(1)题,材料反映的污染物转移主要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体现了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故选 A项。第(2)题,污染物的转移利于迁出地改善环境条件,但对迁入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第(3)题,由此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除了经济和技术因素,还有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
(2023·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垃圾”,顾名思义就是废弃品,而“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2017年7月,我国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各地加大进口监管力度,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下图为2005—2016年我国固体废弃物年度进口量及增速图。
(1)概括图示年份我国固体废弃物进口量的主要特点。(2)说明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理由。答案:(1)固体废弃物进口量大;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呈波动变化。(2)“洋垃圾”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会加剧环境污染;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极低的价格流通,扰乱我国经济秩序。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柱状图,我国固体废弃物进口量的主要特点有固体废弃物进口量大,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呈波动变化。第(2)题,洋垃圾的危害,主要从环境污染、危害健康、扰乱经济秩序角度分析。洋垃圾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容易加剧环境污染;洋垃圾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会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扩散,危害人体健康;回收加工再销售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极低的价格流通,扰乱我国经济秩序。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分析方法
读图回答(1)~(2)题。
(1)箭头所代表的转移物最有可能是( )A.石油 B.粮食C.危险废弃物 D.飞机配件(2)该转移物的最主要来源是( )A.农业 B.化学工业C.采掘工业 D.冶金工业
解析: 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箭头所代表的转移物的输出国是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输入国为发展中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些发达国家把废弃物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即转嫁污染,且转移物大都是难以处理的或处理成本很高的危险废弃物。第(2)题,该转移物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发达国家因其会对本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才将废弃物跨境转移,故其最主要来源应是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化学工业,农业不会对本国造成严重污染;采掘业和冶金工业都不是危险废弃物的最主要来源。
一、单项选择题(2023·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上空形成厚达上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在烟雾持续的5天时间 里,共有4 000余人丧生,数周后又有8 000多人相继死亡,超过10万人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源是( )A.汽车尾气B.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C.核电站泄漏的有害气体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2.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摧毁基础设施 ②大批航班取消 ③引发政治危机 ④社会秩序变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 ②全面禁止烧煤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物主要是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这些污染物的污染源主要是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D项正确;汽车尾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悬浮颗粒等,A项错误;不同化工厂泄漏的有毒气体不一样,B项错误;核电站泄漏主要是放射性物质,C项错误。故选D。第2题,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响,人们的室外活动基本停止,②正确;烟雾并不能摧毁基础设施,①错误。
起初英国政府推卸责任,否认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与烟雾之间有直接联系,引起民众不满和批评质疑,引发政治危机,③正确;在烟雾事件发生期间,抢劫、盜窃案件增多,社会秩序混乱,④错误。C项正确。故选C。第3题,大面积植树造林对降低环境污染有一定帮助,但不能防止城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①错误;全面禁止烧煤不符合实际,②错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加强防范,约束排放污染气体的企业,有利于防止类似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③正确。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利于减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④正确。D项正确。故选D。
(2023·江苏高二课时练习)突发环境事件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据此完成4~6题。4.下列事件属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是( )①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 ②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 ③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灾 ④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有( )①成因与形式的单一性 ②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③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 ④影响波及全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下列不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 )A.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和人员伤亡B.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C.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D.引发区域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
解析: 第4题,突发环境事件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都具有突发性,属于突发环境事件,①②正确。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灾不属于环境污染事件,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③错误。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仅升高0.4~0.8 ℃,全球变暖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④错误。A项正确。故选A。第5题,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特点,①错误、②③正确。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发生在局地或区域,强度和规模有限或能够得到及时应对,不会波及全球,④错误。
B项正确。故选B。第6题,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会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和人员伤亡,A不符合题意;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B不符合题意;引起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C不符合题意;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突然,一般不会导致区域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D符合题意。故选D。
一些国家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跨国转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南非开普敦一家著名的五星级大酒店找到了一条回收利用垃圾的新途径——请蚯蚓来帮忙,酒店专门建立了一个自己的蚯蚓养殖场,用来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B.能处理所有现代工业垃圾C.垃圾处理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少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8.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解析: 第7题,任何垃圾处理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垃圾都可以通过蚯蚓进行处理,如塑料、建筑垃圾等。第8题,蚯蚓能处理大部分的有机垃圾,减少垃圾的臭味,因此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B、D产生有机肥,降低处理费用不属于对环境的影响,C利用蚯蚓处理垃圾不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二、综合题9.(2023·江西宜丰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从2017年底起,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矾渣、未经分拣废纸和废纺织品等,到2019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弃物。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弃物。下表为2017年和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固体废弃物进口量表(单位:百万美元)。
(1)指出与2017年相比,2018年亚洲固体废弃物进口量增速最快的国家,并说明其固体废弃物进口量大的原因。(2)简述固体废弃物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3)分析我国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答案:(1)沙特阿拉伯。原因:工业发展对廉价原料的需求量大;环保执法不严;环境意识淡薄。(2)固体废弃物本身或对其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造成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弃置于水体或随降雨进入河湖,造成水体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堆置或填埋,其中有害成分造成土壤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堆置和填埋占用大量土地。(3)可以利用国内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污染,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利于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利于提高国民环保意识;促进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形成。
解析:本题以我国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以及2017年和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固体废弃物进口量表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培养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第(1)题,2017年沙特阿拉伯固体废弃物进口量为0.1百万美元,2018年为25百万美元,增速最快。原因主要从沙特阿拉伯工业发展、环保制度、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工业发展对廉价原料的需求量大,环保制度、环保执法不严,环境意识淡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实施生态修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说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评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环境安全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