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重难点特训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重难点特训 2-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重难点特训 2-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和估算,竖式计算,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口算和估算
1.直接写出得数。
二、竖式计算
2.用竖式计算。
三、选择题
3.算式7□□×8□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它的积是( )位数。
A.四B.五C.六
4.2020年11月28日徐州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12月的客运量约503万人次,如果照这样计算,预计2021年徐州地铁客运量约多少万人次?赵立算出了结果。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的是( )。
A.1个月的客流量是503万人次
B.10个月的客流量是503万人次
C.10个月的客流量是5030万人次
5.妈妈花了300元钱买了3袋大米,共75千克。大米的单价是( )。
A.25千克/袋B.4元/千克C.100元
6.250×40,结果末尾有( )0。
A.3个B.4个C.5个
7.用竖式计算128×16时,( )。
A.先算128×6,再算128×1,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B.先算128×1,再算128×6,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C.先算128×6,再算128×10,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8.一个乘数乘6,另一个乘数乘8,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 )。
A.8B.14C.48
9.,估计积最接近( )。
A.300B.30000C.3000D.30
10.下面算式( )的乘积最大。
A.397×28B.41×313C.313×39
四、填空题
11.333乘一个两位数,积是一个四位数,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
12.的积的个位是( ),的积是( )位数。
13.400×50积的末尾有( )个0,积的末尾有( )个0。
14.在( )里填“>”“<”或“=”。
①320×1( )150×32 ②37×402( )501×37
③230×15( )230×17 ④99999( )100000
⑤36080000( )999万 ⑥10个十万( )100万
15.已知a×b=c,(a×10)×(b×10)=c×( );已知a÷b=c,(a÷d)÷(b÷d)=( )(b和d均不为0)。
16.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他7:40分从家中出发,8:05步行到学校,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 )米,可以写成( )。
17.陈明骑自行车5分钟行驶了1200米,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 )。
18.课桌椅单价是325元/套,新华小学买了48套,一共付多少元?下图竖式箭头所指这一步表示买( )套用( )元。
五、判断题
19.在计算545×32时,4×3表示4×30。( )
20.竖式计算436×15时,因数15十位上的1乘436所得的436,表示436个十。( )
21.估算597×49时,可以把597看作600,把49看作50来估算,因为600×50=30000,所以597×49≈30000。( )
22.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 ,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23.一套演出服110元,买13套演出服,付1500元够。( )
六、解答题
24.李奶奶家有一个长方形的枇杷园,每行25棵,共12行,平均每棵枇杷树可以收枇杷40千克。一共可以收枇把多少千克?
25.人民公园票价规定如下表,某小学四年级三个班同学准备去公园游玩,一班47人,二班40人,三班38人。
(1)分别购票,每班各需要多少元?
(2)怎样购票最便宜,需要多少元?
26.某小学为迎接新学期,决定买200套单人课桌椅更换部分老旧的课桌椅,每张课桌66元,每把椅子24元。购买这些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元?
27.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前两小时行驶130千米,后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8.某冬奥会纪念品商店一周售出“冰墩墩”纪念邮票的数量在76套到84套之间,单价是129元套,这周营业额最多为多少元?最少呢?
购买人数
1~40人
41~80人
80人以上
每人票价/元
28
26
20
参考答案:
1.15000;3360;900;110
8;840;9000;6
【详解】略
2.26492;41738;63200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26492 41738 63200
3.B
【分析】当□里都填0时,此时的积最小;当□里都填9时,此时的积最大;求出它们的积,即可知道它的积是几位数。
【详解】700×80=56000
799×89=71111
则它的积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乘数12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与503相乘得10个503是多少,就表示10个月的客流量是5030万人次。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及应用。
5.B
【分析】这道题求大米的单价,有两种计量方法,一种是按照每袋的钱数计量,就用总钱数除以总袋数,即可求出每袋的钱数;一种是按照每千克的钱数计量;先用总钱数除以总质量,即可求出每千克的钱数,由此求解。
【详解】一袋的单价:300÷3=100(元/袋)
1千克的单价:300÷75=4(元/千克)
大米的单价可以表示为100元/袋,或者4元/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总价÷数量。
6.B
【分析】先计算出250×40的结果,看有几个0即可解答。
【详解】250×40=10000,末尾有4个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熟练掌握其运算法则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7.C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详解】用竖式计算128×16时,先算128×6,再算128×10,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8.C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数,那么积不变。据此可得,一个乘数乘6,另一个乘数乘8,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6×8=48)。
【详解】6×8=48
一个乘数乘6,另一个乘数乘8,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48。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B
【分析】把302看成300,把99看成100,再相乘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B
【分析】分别计算出三个算式的得数,三位数乘两位数,把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分别与这个三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即可。
【详解】A.397×28=11116;
B.41×313=12833;
C.313×39=12207;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掌握情况。
11.30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333×30=9990,再计算333×31的积,若积是五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最大是30;若积不是五位数,则继续计算333×32,若积是五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最大是31;若积不是五位数,则继续计算333×33;依次类推。
【详解】
所以这个两位数最大是30。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7 五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的积,再判断积个位上的数。先求出的积,再判断积的位数。
【详解】,19027个位是7;
,11250的积是五位数。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4 31
【分析】计算400×50,先计算4×5=20,20的末尾有1个0,再加上两个乘数末尾的3个0,积的末尾一共有4个0;同理,积的末尾一共有1+15+15=31个0。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400×50积的末尾有4个0,积的末尾有31个0。
【点睛】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4. < < < < > =
【分析】①:根据积不变的规律把320×1变换成32×10,然后比较大小;
②③: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
④:五位数小于六位数;
⑤:把999万写成9990000,然后比较大小;
⑥:10个十万就是一百万,也就是100万。
【详解】320×1=32×10,所以320×1<150×32;
402<501,所以37×402<501×37;
15<17,所以230×15<230×17;
99999<100000;
999万=9990000,36080000>999万;
10个十万=100万。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整数大小比较和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15. 100 c
【分析】(1)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2)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已知a×b=c,(a×10)×(b×10)=c×100;
已知a÷b=c,(a÷d)÷(b÷d)=c(b和d均不为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与商不变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60 60米/分
【分析】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用“/”分开。先用8时5分-7时40分求出从家到学校所花的时间,再用1500除以从家到学校所花的时间,求出他步行的速度。
【详解】8时5分-7时40分=25分
1500÷25=60(米/分)
则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可以写成60米/分。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时间=速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240米/分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陈明骑自行车5分钟行的路程除以5,求出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即可。
【详解】1200÷5=240(米/分)
所以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240米/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18. 40 13000
【分析】计算325×48时,先算325×8=2600,即表示买8套课桌椅用了2600元;再算325×40=13000,即表示买40套课桌椅用了13000元;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箭头所指这一步表示买40套课桌椅用 13000元。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在计算545×32时,4在十位上,表示40,3也在十位上,表示30,所以4×3表示40×3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计算545×32时,4×3表示40×30,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0.√
【分析】计算436×15时,用第二个因数15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436,表示1个十乘436,得到436个十,即436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因数15十位上的1乘436所得的436,表示436个十。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明确15的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21.√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将三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将两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再相乘求积,据此解答。
【详解】597×49≈600×50=30000,则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因数的近似数。
22.×
【分析】可通过举例法计算出三位数与一位数的积(三位数末尾有0),例如可计算出150×8、160×3、250×4的积,然后再判断。
【详解】150×8=1200,此时乘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2个0;
160×3=480,此时乘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1个0;
250×4=1000,此时乘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3个0;
因此乘数的末尾有0时,积末尾的0的个数是不确定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应采用举例法进行计算。
23.√
【分析】用一套演出服的价钱乘买的套数得买演出服的价钱,再与15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10×13=1430(元)
1430<1500,所以付1500元够了,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24.12000千克
【分析】先用行数×每行的棵数,求出一共有多少棵枇杷树,再乘每棵枇杷树的产量,即可求出一共能收多少千克枇杷。
【详解】25×12×40
=300×40
=12000(千克)
答:一共可以收枇杷1200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对于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25.(1)一班1222元;二班1120元;三班1064元
(2)三个班一起买票最便宜;2500元
【分析】(1)单价×数量=总价,一班每人的票价是26元,二班每人的票价是28元,三班每人的票价是28元,据此解答;
(2)28元>26元>20元,47+40+38=125(人),125人>80人,则三个班一起买票最便宜,用125乘20,求出需要的金额。
【详解】(1)一班:26×47=1222(元)
二班:28×40=1120(元)
三班:28×38=1064(元)
答:一班需要1222元,二班需要1120元,三班需要1064元。
(2)47+40+38
=87+38
=125(人)
125人>80人
125×20=2500(元)
答:三个班一起买票最便宜,需要25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8000元
【分析】由题意得,用66加上24,求出1套单人课桌椅的价钱,再乘200,求出购买这些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元。
【详解】(66+24)×200
=90×200
=18000(元)
答:购买这些课桌椅一共要花180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68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这辆汽车后3小时行的路程,再根据平均速度=总路程÷行驶时间,可以计算出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130+70×3)÷(2+3)
=(130+210)÷5
=340÷5
=68(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行驶时间,列式计算。
28.最多为10836元,最少为9804元
【分析】用售出邮票最多的数量乘每套邮票的单价,求出最多的营业额。用售出邮票最少的数量乘每套邮票的单价,求出最少的营业额。
【详解】129×84=10836(元)
129×76=9804(元)
答:这周营业额最多为10836元,最少为9804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重难点特训 1-认识多位数(单元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重难点特训 5-综合特训卷(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和估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苏重难点特训 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