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1芣苢6.2插秧歌课后集训试题部编版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1芣苢6.2插秧歌课后集训试题部编版必修上册01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1芣苢6.2插秧歌课后集训试题部编版必修上册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综合训练题,共4页。

    【基础测评】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襭之襭:采摘
    C.小儿拔秧大儿插插:将秧苗栽插在水田中
    D.照管鹅儿与雏鸭照管:提防
    【答案】B
    【解析】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C.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
    D.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答案】A
    【解析】“六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六部经书,即《诗》《书》《礼》《易》《春秋》《乐》;二是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诗经》当为六部经书之一。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最初只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 《雅》 《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①⑥②⑤③④B.②④①⑥⑤③
    C.③④①⑤②⑥D.④①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由语段横线后的“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来看,横线处的最后一空应填⑥,据此排除A、B。正因为《诗经》“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才会有《诗三百》的称谓,故③应在④前面,据此排除D。
    4.下列对《芣苢》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具有音乐美感,也体现了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掇”“捋”“袺”“襭”描述了妇女采集芣苢的过程。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作者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者遭受沉重的压迫剥削。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妇女们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在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答案】B
    【解析】“反映出当时的劳动者遭受沉重的压迫剥削”于文无据,是主观臆测。
    5.下列对《插秧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C.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D.《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答案】A
    【解析】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的场景,但是并不混乱。
    【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击 鼓
    《诗经·邶风》
    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土国③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⑥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⑨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⑩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兵:刀枪等武器。③土国:国中挑填混土的工作。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⑤平:调和。⑥爰(yuán):何处。⑦契阔:聚合离散。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⑨于嗟(xū jiē):感叹词。⑩洵(xún):远。
    6.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再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将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作对比,突出自己的英勇,不再筑城,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诗歌写出了一个被迫南征的兵士在出征前、出征时和出征后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其中又插叙忆人,悲恻感人。
    【答案】B 【解析】“土国城漕,我独南行”,是突出自己的不幸,众人筑城,唯独我南征。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流传千古的原因。
    【答案】这四句表达的是美好的誓愿,谁料到归期难望,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宋]杨万里
    其一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其二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写诗人因眼疾不能读书,因春泥而无客来访,他深感寂寞。
    B.春末时节白日并不长,诗人用“长”字表明自己的寂寞无聊和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C.“且绕栏干一百回”以质朴的语言、略带夸张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塑造了诗人形象。
    D.第二首诗的一、二句照应题目“旅怀”,表达了诗人希望春天晚一点到来的期冀。
    【答案】D
    【解析】“表达诗人希望春天晚一点到来的期冀”分析错误,这两句暗点题目的“春尽”。春天已经过去,但他还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
    9.请找出诗中“以状物姿态写人情意”的句子,并简要赏析。
    【答案】“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运用拟人手法,“欺客子”“向人”赋予杨花以人的神情动作,写出杨花仿佛向诗人故意炫耀而惹人恼恨之态,丰富了诗的意蕴,表达了诗人浓重的思归之情。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小阅读-课内,填空题,句子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1芣苢6.2插秧歌课后集训试题部编版必修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