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微专题数列与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教师用书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微专题数列与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教师用书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微专题数列与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教师用书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微专题数列与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教师用书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微专题数列与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教师用书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微专题数列与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教师用书,共8页。
    2.新课程改革后数列的考查题型由过去单纯考查数列知识或递推数列问题转化为在题型上创新,知识交汇上做文章,由此设计了许多层次恰当,形式新颖的创新问题,使数列与高中阶段相关知识相结合;
    3.创新题型都是以数列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数学推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策略
    1.首先把传统文化、社会、生活相结合及新定义问题转化为数列问题;
    2.熟记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数列的性质;
    3.熟练掌握求通项公式、求和的方法.
    题型选讲
    题型一 数列与传统文化
    典例研析·悟方法
    典例1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正整数中能被3除余2且被7除余2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an},则a6=( C )
    A.17 B.37
    C.107 D.128
    【解析】 因为an能被3除余2且被7除余2,所以an-2既是3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即是21的倍数,且an>0,所以an-2=21(n-1),即an=21n-19,所以a6=21×6-19=107.故选C.
    典例2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比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之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2022年是壬寅年,请问:在100年后的2122年为( A )
    A.壬午年 B.辛丑年
    C.己亥年 D.戊戌年
    【解析】 由题意得:天干可看作公差为10的等差数列,地支可看作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由于100÷10=10,余数为0,故100年后天干为壬,由于100÷12=8……4,余数为4,故100年后地支为午,综上:100年后的2122年为壬午年.故选A.
    典例3 “苏州码子”发源于苏州,作为一种民间的数字符号流行一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场合.“苏州码子”0~9的写法依次为○、|、刂、川、ㄨ、δ、、、、攵.某铁路的里程碑所刻数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如某处里程碑上刻着“○”代表距离始发车站的里程为60公里,已知每隔3公里摆放一个里程碑,若在A点处里程碑上刻着“δㄨ”,在B点处里程碑上刻着“攵”,则从A点到B点的所有里程碑上所刻数之和为( B )
    A.1 029 B.1 125
    C.1 224 D.1 650
    【解析】 由题意知,A点处里程碑刻着数字54,B点处里程碑刻着数字96,里程碑上的数字成等差数列,公差为3,则从A到B的所有里程碑个数为n=eq \f(96-54,3)+1=15,所以从A到B的所有里程碑上的数字之和为15×54+eq \f(15×14,2)×3=1 125.故选B.
    方法技巧·精提炼
    解决数列与文化生活结合问题的方法
    (1)将问题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问题;
    (2)借助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3)新定义问题通常以递推数列为载体,选择合适的由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求出通项后利用基本量解决问题.
    加固训练·促提高
    1.《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芒种日影长为( B )
    A.1.5尺 B.2.5尺
    C.3.5尺 D.4.5尺
    【解析】 设数列为{an},首项为a1,公差为d,则a1+a4+a7=3a1+9d=31.5,S9=9a1+36d=85.5,解得a1=13.5,d=-1,∴芒种日影长为a12=a1+11d=2.5.故选B.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善走男,日增等里,首日行走一百里,九日共行一千二百六十里,问日增几何?”,该问题中,善走男第5日所走的路程里数是( C )
    A.120 B.130
    C.140 D.150
    【解析】 由题意设此人第一天走步a1里,第二天走步a2里.第n天走步an里,{an}是等差数列,已知S9=1 260,要求a5,S9=eq \f(9a1+a9,2)=eq \f(9×2a5,2)=9a5=1 260,∴a5=140.故选C.
    3. (2023·广东深圳统考一模)将一个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含边界和内部)的底边三等分,挖去由两个等分点和上顶点构成的等边三角形,得到与原三角形相似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再对余下的所有三角形重复这一操作.如果这个操作过程无限继续下去…,最后挖剩下的就是一条“雪花”状的Kch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最初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1,则经过4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 A )
    A.eq \f(16,81) B.eq \f(20,81)
    C.eq \f(8,27) D.eq \f(10,27)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每次挖去的三角形面积是被挖三角形面积的eq \f(1,3),所以每一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上一次三角形面积的eq \f(2,3),由此可得,第n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Sn=1×eq \b\lc\(\rc\)(\a\vs4\al\c1(\f(2,3)))n,即经过4次操作之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S4=1×eq \b\lc\(\rc\)(\a\vs4\al\c1(\f(2,3)))4=eq \f(16,81).故选A.
    题型二 数列中的创新问题
    典例研析·悟方法
    角度1:条件追溯问题
    典例1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q.试写出一个实数q= eq \f(1,2)(答案不唯一) ,使得an

    相关试卷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核心考点3数列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核心考点3数列的综合应用教师用书,共3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核心考点2求数列的前n项和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核心考点2求数列的前n项和教师用书,共6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核心考点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师用书: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专题2数列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核心考点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师用书,共9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