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时练习+测评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练习含答案,共9页。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某同学想用一只“1.5 V 5 Ω”的小灯泡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采用电压为6 V的蓄电池作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不至于因为电压太大而烧毁,该同学又从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捆标有“1 Ω/cm”的电阻线。该同学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 )A.应并联一段20 cm长的电阻线B.应串联一段20 cm长的电阻线C.应并联一段15 cm长的电阻线D.应串联一段15 cm长的电阻线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大B.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小C.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变大D.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小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是4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 Ω。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8 V;当滑片从中点向b端移动距离s后,电压表示数变为6 V;当滑片从中点向a端移动距离s后,电压表示数为( )A.4 V B.6 V C.10 V D.12 V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1。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A.2∶1 B.3∶1 C.2∶3 D.1∶35.右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从图可知( )A.R1>R2B.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ⅡC.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ⅢD.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Ⅰ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 )A.A示数变小, V示数变大B.A示数变大, V示数不变C.A示数不变, V示数变小D.A示数不变, V示数变大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 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 7 V,则R∶R2为( )A.3∶2 B.1∶1C.7∶5 D.5∶78.已知R1∶R2=2∶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的电路中,闭合S,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I1∶I2=3∶2 U1∶U2=1∶1B.I1∶I2=3∶2 U1∶U2=3∶2C.I1∶I2=2∶3 U1∶U2=1∶1D.I1∶I2=1∶1 U1∶U2=2∶39.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 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 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I1∶I2=2∶1,则电阻之比为R1∶R2= ,电流表A1、A3的示数之比为I1∶I3= 。 11.下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 Ω。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是 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 Ω。 12.刘星和李明为了探究串联电阻的阻值与各串联的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两个定值电阻(R1=5 Ω,R2=10 Ω)及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完好),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 ; ② 。 (3)下表是故障排除后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探究创新13.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电子拉力计,图中甲是其原理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通过硬质弹簧与拉环相连,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2接触良好不计摩擦)。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100 kg,定值电阻R1=6 Ω,R2是一根长为6 cm的均匀电阻线(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其最大阻值为24 Ω,电源电压为6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a端。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问:(1)要把电流表的表盘改为拉力计的表盘,则拉力计的表盘的零刻度应标在电流表表盘的何处?(2)闭合开关,当电流表示数为0.6 A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多少?(3)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范围是多少?(g取10 m/s2)*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D 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应给小灯泡串联一个电阻,让其分去4.5 V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故R串R灯=4.5V1.5V,即R串=15 Ω,又因为每厘米的电阻线的电阻为1 Ω,故应取15 cm的电阻线与小灯泡串联。2.D 根据“去表法”判定,此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滑片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公式I=UR知,电路中电流减小,故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特点,滑动变阻器R2上分得的电压变大。3.D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I=U1R1=8V4 Ω=2 A,电源电压U=IR=I(R1+R2)=2 A×(4 Ω+5 Ω)=18 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b端移动s后,电路中的电流I'=U1'R1=6V4 Ω=1.5 A,电路总电阻R'=UI'=18V1.5 A=12 Ω,所以向右移动的电阻为R3=R'-(R1+R2)=12 Ω-(4 Ω+5 Ω)=3 Ω;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a端移动s后,电路总电阻R″=R1+R2-R3=4 Ω+5 Ω-3 Ω=6 Ω,电路中的电流I″=UR″=18V6 Ω=3 A,所以电压表示数为U1″=I″R1=3 A×4 Ω=12 V。4.C 5.D 取相同的电压时,由图像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大于通过电阻R2的电流,所以电阻R1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某同学想用一只“1.5 V 5 Ω”的小灯泡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采用电压为6 V的蓄电池作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不至于因为电压太大而烧毁,该同学又从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捆标有“1 Ω/cm”的电阻线。该同学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 )A.应并联一段20 cm长的电阻线B.应串联一段20 cm长的电阻线C.应并联一段15 cm长的电阻线D.应串联一段15 cm长的电阻线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大B.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小C.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变大D.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小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是4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 Ω。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8 V;当滑片从中点向b端移动距离s后,电压表示数变为6 V;当滑片从中点向a端移动距离s后,电压表示数为( )A.4 V B.6 V C.10 V D.12 V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1。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A.2∶1 B.3∶1 C.2∶3 D.1∶35.右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从图可知( )A.R1>R2B.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ⅡC.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ⅢD.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Ⅰ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 )A.A示数变小, V示数变大B.A示数变大, V示数不变C.A示数不变, V示数变小D.A示数不变, V示数变大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 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 7 V,则R∶R2为( )A.3∶2 B.1∶1C.7∶5 D.5∶78.已知R1∶R2=2∶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的电路中,闭合S,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I1∶I2=3∶2 U1∶U2=1∶1B.I1∶I2=3∶2 U1∶U2=3∶2C.I1∶I2=2∶3 U1∶U2=1∶1D.I1∶I2=1∶1 U1∶U2=2∶39.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 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 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I1∶I2=2∶1,则电阻之比为R1∶R2= ,电流表A1、A3的示数之比为I1∶I3= 。 11.下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 Ω。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是 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 Ω。 12.刘星和李明为了探究串联电阻的阻值与各串联的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两个定值电阻(R1=5 Ω,R2=10 Ω)及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完好),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 ; ② 。 (3)下表是故障排除后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探究创新13.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电子拉力计,图中甲是其原理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通过硬质弹簧与拉环相连,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2接触良好不计摩擦)。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100 kg,定值电阻R1=6 Ω,R2是一根长为6 cm的均匀电阻线(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其最大阻值为24 Ω,电源电压为6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a端。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问:(1)要把电流表的表盘改为拉力计的表盘,则拉力计的表盘的零刻度应标在电流表表盘的何处?(2)闭合开关,当电流表示数为0.6 A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多少?(3)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范围是多少?(g取10 m/s2)*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D 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应给小灯泡串联一个电阻,让其分去4.5 V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故R串R灯=4.5V1.5V,即R串=15 Ω,又因为每厘米的电阻线的电阻为1 Ω,故应取15 cm的电阻线与小灯泡串联。2.D 根据“去表法”判定,此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电压,V2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滑片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公式I=UR知,电路中电流减小,故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特点,滑动变阻器R2上分得的电压变大。3.D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I=U1R1=8V4 Ω=2 A,电源电压U=IR=I(R1+R2)=2 A×(4 Ω+5 Ω)=18 V;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b端移动s后,电路中的电流I'=U1'R1=6V4 Ω=1.5 A,电路总电阻R'=UI'=18V1.5 A=12 Ω,所以向右移动的电阻为R3=R'-(R1+R2)=12 Ω-(4 Ω+5 Ω)=3 Ω;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a端移动s后,电路总电阻R″=R1+R2-R3=4 Ω+5 Ω-3 Ω=6 Ω,电路中的电流I″=UR″=18V6 Ω=3 A,所以电压表示数为U1″=I″R1=3 A×4 Ω=12 V。4.C 5.D 取相同的电压时,由图像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大于通过电阻R2的电流,所以电阻R1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