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选必2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01
    选必2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02
    选必2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新世界到旧世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设计人: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雷晓容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出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在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从经济与生活的角度,选取食物物种交流的主题,展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具体表现,多角度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了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且本课作为新航路开辟的延伸课程,学生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和第7课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本课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2.通过对地图分析,了解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加深对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仍处于相对孤立、分散状态的理解。(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具体表现,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相对独立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辩证、理性地看待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理解食物物种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5.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视角,认识食物物种交流中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和影响;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重庆小面。
    教师设问,重庆小面的原材料小麦以及调味料辣椒、花椒等原产地在哪里?
    让学生感知一碗日常的重庆小面并不简单,它是人类物质文明交流的结晶。从而引入新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一幕:
    “多元”的文明——新航路开辟前的食物物种交流
    呈现《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问题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学生通过读图指出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存在一些跨州的食物物种交流。并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受到交通等条件的局限。
    教师通过读图指导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使学生感知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仍然处于相对孤立,相对分散的状态。
    第二幕:
    “一体”的文明——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呈现地图: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一、从新世界到旧世界:美洲物种的外传
    教师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并通过直观的动态地图使学生了解美洲物种的外传情况。
    问题2:根据《美洲物种传播简表》,概括美洲物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特点。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称包谷。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注:李时珍(1518-1593年),明朝著名医药学家。1590年完成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吴其濬(1789-1847年),清朝植物学家。1848年刊印出版《植物名实图考》,至今仍是植物学的重要著作。
    思考1:观察两幅玉米图在细节上有何差异?造成两幅玉米图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两幅玉米图对研究明清时期人们了解玉米传播及种植有何史料价值?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引导学生梳理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情况。
    问题3: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主要特点。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美洲物种传播简表》,并根据表格概括指出美洲物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特点为:由在个别地区传播变为广泛传播;由观赏植物变为食用植物。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史料回答思考1。
    差异:李时珍所画玉米种子长在玉米穗伸出的茎秆上,处于植株顶端且暴露在外;吴其濬所绘玉米种子则生长在叶子和茎秆之间,种子包裹在玉米壳内,玉米穗长在植株顶端。
    原因:①二者生活时代的差异:李时珍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玉米传播种植范围有限,导致对玉米的认知与实际有出入。吴其濬生活清中后期,玉米传播种植范围更广,为世人所熟知,故绘制的玉米图更准。②创作玉米图的目的不同:李时珍是医药学家,重在传播的植物的药性,治病救人;吴其濬是植物学家,为了普及植物学知识和修正《本草纲目》的错误。
    价值:两幅玉米图对研究明清时期人们了解玉米传播及种植而言属一手史料。因为两幅玉米图含有当时人们了解玉米的重要信息,反映出明清时期人们对玉米的认知,是研究玉米在中国传播及种植的重要文献。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学生根据地图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主要特点:交流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的方向具有双向互补性,交流内容具有丰富性交流时间具有长期性。
    通过地图使学生感知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使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整体。一个世界性的交流网络逐渐形成,人类食物物种交流出现了新的变化。
    通过表格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并使学生感知食物物种的交流传播,既离不开人类勇于尝试与探索的勇气,也离不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感知整个世界都从美洲农民的智慧中受益匪浅。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教材中两幅玉米图设计问题链,通过层层设问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同时进行史学方法的培养。
    使学生感知新航路开辟后人类文明逐渐从分散走向一体。人类已然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第三幕:
    “共生”的文明——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与关注
    探究一:玉米的世界之旅
    材料一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问题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后期玉米在中国传播、种植的原因。
    材料二 到清末,两湖玉米耕地面积为一万顷(1百万亩),番薯耕地面积为一万八千顷(1.8百万亩),以0.6石的玉米单产和6石的番薯单产计,清末两湖每年可产玉米60万石左右,番薯1080万石左右,合计增加粮食1100多万石左右,约可养活280万人,对缓解清后期两湖的人口压力起了较大作用。
    何炳棣先生认为,玉米、番薯的传入对南方地区“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是互为因果的”。
    由于玉米、番薯的推广,解决了广大民众的基本食粮,从而有稻米可以出售,促进了稻米生产的商品化。“民间以杂粮常食,稻谷以售钱。”
    在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
    ——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农史》等
    材料三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袁景晖《建始县志》
    问题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中国传播及广泛种植的影响。
    探究二:神奇的东方树叶——茶
    呈现茶发音系统传播路线图
    播放视频《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问题6:结合视频及所学知识,简析饮茶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探究三:食物物种交流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概念解释:物种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甚至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过程。
    据学者统计,目前中国遭入侵物种多达560多种,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与此同时,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有156个均在中国。
    ——百度百科
    思考2:面对越发严峻的全球性外来物种入侵,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应对?
    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原因:玉米自身的特性;明朝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产量需求高;政府重视推广与人民自发种植。
    影响:增加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人口增长。提高粮食的商品化程度。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但是过度垦荒,导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学生通过茶发音系统传播路线图指出茶叶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与新航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简析饮茶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饮茶改变了英国人的饮食结构,人们开始由饮酒改为饮茶;饮茶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丰富了英国人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形成了英国独特的下午茶文化。民主的观念在饮茶中得以普及。
    学生讨论回答。
    以玉米在中国的传播、种植为例看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分析玉米等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感知食物物种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使学生感知食物物种交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食物物种交流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
    教师解读物种入侵的概念,并说明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全球性的外来物种入侵,使学生感知食物物种交流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学生通过小组谈论探究,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全球物种入侵,感知个人、国家、国际应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
    课堂小结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前提。“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当前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反思
    食物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部分:“多元”的文明,“一体”的文明,“共生”的文明,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比如,通过《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等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以玉米在中国的传播为例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分析玉米在中国广泛种植带来的影响,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素养;探究全球性物种入侵等问题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思维品质。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美洲物种外传;第二,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获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