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第1页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第2页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夜晚,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圆圆的月亮B.天空中璀璨的星星
    C.打开的昏暗的路灯D.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2.以下几种情况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是________。
    A.裸露的坡地B.种树的坡地C.种草的坡地
    3.下面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做事拖拉B.长时间玩手机游戏C.坚持晨练
    4.在探究岩石变化的实验中,岩石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加热和浸水?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主要是为了收集更多数据,提高数据准确性
    B.主要是为了检测岩石是否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C.主要是为了减少冷热作用对岩石造成的影响
    D.主要是为了模仿气温变化对岩石的长期影响
    5.以下动物活动不属于地震前兆的是( )。
    A.鸡鸭不回窝B.鱼跃出水面C.蚂蚁搬家
    6.小科自制了下图所示的水钟,如果漏出10毫升的水用了10秒,接着再漏出50毫升的水,可能要花去( )秒。
    A.50B.40C.70
    7.不能减少雨水对土壤侵蚀的是( )。
    A.植树造林B.保护森林C.退耕还林D.堆放石头
    8.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原理。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D.色散
    9.人体内心脏在不停地跳动着,心脏的跳动在________。
    A.不停地制造血液B.不停地推动血液流动C.向血液中注入氧气
    10.下列情景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B.光照射到平面镜上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二、填空题
    11.从( )到( ),人体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
    12.体质记录表包括 、 、 、 、 、 。
    13.本学期我们了解了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的( )、( )、( )等简易时钟,也认识了大大提高了钟表精确度的( )。这些计时工具的设计都运用了物体运动( )变化的规律。
    14.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 规律。
    15.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觉得 (填“吃力”或“轻松”),从而可以证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很辛苦。
    16.光 穿过玻璃, 部分穿过一张纸, 穿过一本厚书。(填“能”或“不能”)
    17. 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 、 的作用。
    18.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 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凸起的地方 ,而 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和 现象对形成和重塑地形地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9.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
    20.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 )或( )继续进行传播。
    三、判断题
    21.水中筷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22.睡眠时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所以我们不能熬夜,要早点睡觉。( )
    23.农历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它是当晚地球最大的光源。( )
    24.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陆地面积远远大于海洋面积。( )
    25.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水压来保证水钟计时的准确性。( )
    26.如果同一个摆只是调节它的摆绳,使摆绳处在1倍、2倍、4倍的长度,实测时三种情况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相同,就可以确定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无关。( )
    27.地球内部在不断运动。( )
    28.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所以萤火虫是光源。( )
    29.孔的大小不变时,容器内的水位越低,水流速度越快。( )
    30.我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光反射形成的。( )
    四、连线题
    31.把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相应原理用线连起来。
    人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 光的反射
    夜晚,在灯下看书
    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 光的折射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深度浅
    太阳升起,地面上发现树木的影子 光沿直线传播
    五、排序题
    32.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回到教室。这个过程中信号的正确传递顺序为 (填序号)
    ①神经中枢做出回到教室的指令②将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③将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递给脚④耳朵接收到铃声信号⑤脚做出回到教室的反应
    六、实验题
    33.地震实验。
    小明准备了一些材料,准备做模拟地震的实验。
    ①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子中。
    ②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③观察发生的现象。
    ④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1)小明模拟地震正确的顺序是 。
    (2)当小明拉开小盒子的两半会观察到( )。
    A.泥土没有变化B.泥土裂开了
    C.泥土挤压得更紧了D.泥土挤上去了
    (3)岩层的断裂、错动主要是由于( )。
    A.地壳板块的运动B.海浪的冲刷
    C.台风的影响D.风力的作用
    (4)小明进行的地震实验属于( )。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观察实验D.重复实验
    七、简答题
    34.神经系统无论是对动物还是人类都很重要,请你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神经系统。(至少写出四条)
    35.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请用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沙洲形成的原因。
    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以及火山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
    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五个实例。
    若是光行进过程中射到一个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39.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40.如果让你制作一个摆,你需要哪些材料?
    说一说你知道的光源有哪些(最少说出两个)?
    42.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以及制作彩虹的有哪些方法?
    参考答案:
    1.A
    【详解】我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A、月亮自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发亮,所以月亮不属于光源,故A符合题意;
    B、天空中璀璨的星星绝大多数是自身发光、发热的恒星,属于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
    C、通电发光的路灯属于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D、萤火虫自身可以发光,属于自然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2.A
    【详解】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雨量的大小。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是裸露的坡地,所以A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水土流失,要求学生掌握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是裸露的坡地。
    3.C
    【详解】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进行体育锻炼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事拖拉、经常熬夜,少吃饭、长时间玩手机游戏、多吃零食,因烦恼事而抽烟、酗酒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坚持晨练,不挑食、合理膳食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4.D
    【详解】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植物作用、动物作用等。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在探究岩石变化的实验中,岩石要反复进行加热和浸水,因为主要是为了模仿气温变化对岩石的长期影响,所以D符合题意。
    5.C
    【详解】地震是地球深处能量集中释放而引起的地壳强烈运动,因此,震前常出现某些异常自然现象,这叫做地震前兆。井水变色、冒泡,鸡鸭不回窝,狗乱叫,鱼跃出水面,就说明要发生大地震了,蚂蚁搬家是要下雨的预兆,不是地震前兆。
    6.C
    【详解】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中水位高低有关的,刚开始会漏的快,最后会漏的慢一点,如果漏出前10mL的水花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花去70秒,所以C符合题意。
    7.D
    【详解】植被覆盖能够减轻土壤被侵蚀的程度,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都有助于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堆放石头会破坏地表植被,不能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8.B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9.B
    【详解】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10.A
    【详解】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传播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所以A符合题意。
    11. 出生 死亡 青少年时期
    【详解】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12. 体重指数 视力 肺活量 50米跑 一分钟跳绳 一分钟仰卧起坐
    【详解】体质一般指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体质记录表包括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
    13. 日晷 圭表 水钟 摆钟 周期性
    【详解】早期的计时工具日月星辰,人们靠狩猎生活,日出日落,并不需要精准的时间度量,所以就把天作为最初的计时单位。人类计时器的发展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日晷(圭表)→水钟→摆钟。我们了解了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的日晷、圭表、水钟等简易时钟,也认识了大大提高了钟表精确度的摆钟。这些计时工具的设计都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4. 光源 反射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
    15.吃力
    【详解】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心脏的工作的方式。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觉得吃力,从而可以证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很辛苦。
    16. 能 能 不能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因为玻璃是透明的,光能穿过玻璃;纸是半透明的,所以光能部分穿过一张纸;厚书是 不透明的,所以不能穿过一本厚书。
    17. 骨骼 支撑身体 保护内脏器官
    【详解】人体共有206块骨,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骨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18. 沉积 土壤流失 沉积 侵蚀 沉积
    【详解】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9.光的折射
    【详解】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
    20. 折射 反射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因此,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折射或反射继续进行传播。
    21.×
    【详解】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水中筷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折射形成的。题干错误。
    22.√
    【详解】睡觉,一般是指人类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它的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睡眠时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所以我们不能熬夜,要早点睡觉。
    23.×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农历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月亮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太阳的光,月亮不是光源。题干错误。
    24.×
    【详解】地球上海洋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海洋的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倍多,所以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25.√
    【详解】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水压就会影响滴漏的速度,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水压来保证水钟计时的准确性,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6.×
    【详解】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绳越短,摆摆动的越快。如果同一个摆只是调节它的摆绳,使摆绳处在1倍、2倍、4倍的长度,实测时三种情况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相同,说明测量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实验进行测量,不能确定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无关。题干错误。
    27.√
    【详解】火山和地震属于内力地质作用,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着很大的力量。从火山和地震带给人们的信息中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28.√
    【详解】根据光源的定义,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所以萤火虫是光源。
    29.×
    【详解】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
    30.√
    【详解】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31.
    【详解】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生活中,人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太阳升起,地面上发现树木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夜晚,我们在灯下看书都是光的反射作用。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深度浅是光的折射。
    32.④②①③⑤
    【详解】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回到教室。这个过程中信号的正确传递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33.(1)B-A-D-C
    (2)B
    (3)A
    (4)B
    【分析】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火山—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地震—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详解】(1)由研究地震的模拟实验可知,正确实验步骤进行排序依次是:B.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A.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D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C.观察发生的现象,B-A-D-C。
    (2)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子中。当小明拉开小盒子的两半会观察到,发现泥土裂开了,断层地层裂开。
    (3)地震—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岩层的断裂、错动主要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
    (4)这个实验是拿实际物品来模拟的,属于模拟实验。
    34.1.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2.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详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分布于我们身体的全身,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神经。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脊髓;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游戏时,要采用正确的姿势、做好防护;保护好我们的皮肤;保护好我们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等。
    35.沙洲是水流和波浪搬运,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堆积形成的堆积地貌。
    【详解】本题考查沙洲的形成。沙洲是河流中的心滩、江心洲、湖滨、海滨附近形成的沙滩的总称。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堆形成的堆积地貌。
    36.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导致泥石泥和地震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
    【详解】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是火红的,温度很高。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导致泥石泥和地震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
    37.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站,太阳灶,太阳能包,太阳能充电器等。(写出五个即可)
    【详解】略
    38.光线从一种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的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详解】光线从一种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的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39.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所挟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
    【详解】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自然界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所挟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
    40.答:铁架台,细线,螺母,回形针,秒表。
    【详解】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制作一个摆需要:铁架台,细线,螺母,回形针,秒表等材料。
    41.点燃的蜡烛,太阳,灯光,萤火虫等。
    【详解】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即自然光源有:太阳、水母、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灯光、点燃的蜡烛、篝火等等。
    42.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相关试卷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