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人经常抽搐,医生建议他补充钙,但他补充了该物质后,病情并没有缓解,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缺乏维生素AB. 缺乏维生素B
C. 缺乏维生素CD. 缺乏维生素D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详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补充了钙后,病情并未缓解”,说明补充的钙不能被吸收,而维生素D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所以最可能缺少维生素D。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以及脂质的作用,对于抽搐病因的原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合成酶通过为ADP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催化ATP的合成
B.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是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C. 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D. 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答案】D
【解析】
【详解】ATP合成酶不提供能量,只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来催化ATP的合成,故A错误。无光条件下,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故B错误。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和合成速率是相等的,故C错误。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所以说ATP是能量通货,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ATP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ATP有关的5点总结:(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4)ATP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新型冠状病毒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和DNA,这两种病毒均( )
A. 不含蛋白质和糖类
B.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 含有A、T、C、G四种碱基
D. 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一般都是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根据所含核酸的不同,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详解】A、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和乙肝病毒都含蛋白质,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
C、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含有A、G、C、U四种碱基,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C错误;
D、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D正确。
故选D。
4. 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B. 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 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D. 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详解】A、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结构被破坏,天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通过氢键等次级键维持的,而变性后次级键被破坏,A错误;
B、球状蛋白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说明外侧主要是极性基团,可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醇,B正确;
C、加热变性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该空间结构改变不可逆,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C正确;
D、变性后空间结构改变,导致一系列理化性质变化,生物活性丧失,D正确。
故选A。
5. 研究发现,细胞能够将完整的囊泡直接分泌至细胞外,这种囊泡称为细胞外囊泡(EV),如图所示。EV能够与靶细胞发生融合,将其中的蛋白质、mRNA等生物大分子释放到靶细胞内。下列有关E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EV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B.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释放EV
C. 细胞间可通过EV进行信息交流
D. EV膜上的脂质可掺入至靶细胞膜的脂质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能够将完整的囊泡直接分泌至细胞外,这种囊泡称为细胞外囊泡(EV)。EV能够与靶细胞发生融合,将其中的蛋白质、mRNA等生物大分子释放到靶细胞内。此过程中涉及到膜的融合,须借助膜的流动性来完成,该过程也涉及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A、EV具有膜结构,生物膜可维持膜内部环境相对稳定,A正确;
B、EV中的蛋白质、mRNA等属于生物大分子,释放到靶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胞吐,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
C、由细胞能够将完整的囊泡直接分泌至细胞外,EV能够与靶细胞发生融合,将其中的蛋白质、mRNA等生物大分子释放到靶细胞内,推知细胞间可通过EV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
D、EV能够与靶细胞发生融合,故EV膜上的脂质可掺入至靶细胞膜的脂质中,D正确。
故选B。
6. 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方案的选择和检测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②和③,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②不变紫色,③变紫色
B. 选③和④,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③无明显变化,④出现砖红色沉淀
C. 选①和④,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①无明显变化,④出现砖红色沉淀
D. 选④和⑤,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④出现砖红色沉淀,⑤无明显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1、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2、斐林试剂与还原糖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3、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详解】A、蛋白酶M和淀粉酶都是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
B、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判断淀粉是否水解,但不能用来判断蛋白质是否水解,不能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B错误;
C、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用斐林试剂可以判断淀粉和蔗糖是否水解,故水浴加热下①无明显变化,④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
D、麦芽糖是还原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也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不能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D错误。
故选C。
7.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早春旱、冷,早稻浸种后温水淋种、时常翻种,为种子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温和O2
B. 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
C. 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
D. 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但是,前者需要氧和线粒体的参与,有机物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后者多。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储藏蔬菜、水果时采取零上低温、一定湿度、低氧等措施延长储藏时间,而种子采取零上低温、干燥、低氧等措施延长储存时间。
【详解】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左右温水淋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A正确;
B、种子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因此,农作物种子入库储藏时,应在低氧和零上低温条件下保存,贮藏寿命会显著延长,B错误;
C、油料作物种子种含有大量脂肪,脂肪中C、H含量高,O含量低,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使水分散失减少,氧气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呼吸速率,低氧、一定湿度是新鲜水果保存的适宜条件,D正确。
故选B。
8. 下图为蔗糖在不同植物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运输方式体现了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功能
B. 图中的蔗糖水解和单糖转运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C. 温度的降低会影响图中各物质的运输和转化速率
D. 筛管内蔗糖水解前后,细胞质的渗透压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蔗糖能顺浓度梯度从伴胞通过胞间连丝的通道运输到筛管中,在筛管细胞膜上蔗糖水解酶的催化下水解成单糖,单糖能顺浓度梯度并在单糖转运载体的协助下运输到薄壁细胞。
【详解】A、由图示可知,蔗糖能通过胞间连丝形成的通道从伴胞运输到筛管,体现了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功能,A正确;
B、图中蔗糖水解成单糖不消耗能量,单糖的转运为顺浓度梯度,方式为协助扩散,也不消耗能量,B错误;
C、温度降低会降低分子运动速率,从而影响蔗糖和单糖的运输速率,温度降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蔗糖水解速率,C正确;
D、蔗糖水解成单糖后筛管内单位体积溶质分子数目增多,则细胞质的渗透压增大,D正确。
故选B。
9. 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据图分析,在研究叶绿素的过程中,为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最好选用600~700nm波长的光
B. 进入到秋季,植物对420~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减少
C. 用450nm左右波长的光比600nm左右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D.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极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属于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四种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
【详解】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 nm~500 nm波长的蓝紫光,研究叶绿素的过程中应选600~700nm波长的红橙光区,A正确;
B、进入秋季,叶子变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减少,叶绿素吸收420 nm~470 nm波长的光变少,则植物对420 nm~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B正确;
C、由图可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450 nm波长的光比吸收600 nm波长的光要多,因此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正确;
D、由图可知,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变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变多,碳反应中三碳酸消耗量增加,则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D错误。
故选D。
10. ABC转运蛋白主要分为TMD(跨膜区)和NBD(ATP结合区)两部分。研究表明,某些ABC转运蛋白能将已经进入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排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MD的亲水性氨基酸比例比NBD高
B. 游离的氨基位于ABC转运蛋白的肽链的两端或R基
C. 物质转运过程中ABC转运蛋白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D. 肿瘤细胞合成大量的ABC转运蛋白会使耐药性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ABC转运蛋白是生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可以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来转运物质,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据图可知,TMD(跨膜区)横跨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具有疏水性),NBD(ATP结合区)分布在细胞质基质,故TMD亲水性氨基酸比例比NBD低,A错误;
B、游离氨基位于ABC转运蛋白的肽链末端和R基,B错误;
C、据图可知,在物质转运过程中,ABC转运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
D、肿瘤细胞膜上ABC转运蛋白数量增多,导致大量化疗药物被排出,会使其耐药性增强,降低药物的疗效,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关 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叶绿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C. 若观察到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则说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
D. 用1. 0g/ml的蔗糖溶液进行该实验,一段时间后滴加清水一定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的复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1、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第一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正常状态,第二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蒸馏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2、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错误;
B、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B错误;
C、若观察到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说明细胞正在失水,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C正确;
D、滴加1.0g/mL的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已失活,所以再滴加清水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故选C。
12. 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用四种不同温度对等浓度的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分别进行预处理,将同温度下的淀粉酶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均匀,再在原温度下保温相同时间,测定生成物的量分别为a、b、c、d,已知ataB. tc>td>tb>taC. tb>tc>td>taD. ta>tc>tb>td
【答案】D
【解析】
【分析】结合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分析,在最适温度两侧存在两个不同温度对应酶的活性相同,会导致生成物相同。根据题目生成物的量a、b、c、d,已知ata,A正确;
B、若tc最高,可能超过了最适温度,导致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生物试题docx、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原文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长沙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