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展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勾勒(lé) 低吟(yín) 绿毯(tǎn)
B.鄂温克(è) 迂回(yú) 羞涩(sè)
C.好客(hǎ) 骏马(jùn)隐隐(yǐn)
D.蒙古包(měng) 马蹄(tí) 衣襟(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篇幅 窟窿 手榴弹 气势磅礴
B.麻溜 薄饼 轰隆隆 斩钉解铁
C.冰雹 沸滕 黑魃魃 迎风招展
D.副手 日蔻 围歼战 排山倒海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日暮客愁新(客:来来往往的客人。)
C.黑云翻墨未遮山(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D.明月别枝惊鹊(别枝:横斜的树枝。)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B.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C.“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句中的“白”“绿”“红”色彩相得益彰,给读者创造了一个美妙的意境,可见作者的用笔之妙。
D.“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实写丁香结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5.下列关于人名和路牌的拼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坊门街FANGMEN JIEB.依锦路YIJIN LU
C.诸葛亮Zhu GeliangD.李明Li Ming
6.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B.当手指跳跃,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思绪便将痛苦遗忘。
C.阅读文章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可以活跃思想;从课文内容想开去,可以深化理解。
D.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7.下列对《七律·长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军居高临下,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B.站岗的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顶风冒雪,纹丝不动。
C.他自言自语地对妈妈说:“明天我去外婆家玩。”
D.蜜蜂落到一朵花上,一动不动。它胖乎乎、圆滚滚的,就像一个小毛球。
9.下列句子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的一项是( )
A.同学们高声喊着、叫着,热烈地鼓着掌,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B.我得意极了,甩着书包跑出学校向妈妈报喜。
C.为了不让敌军发现埋伏着的群众,团长当机立断:“走!”带头向山坳走去。战士们一呼百应,紧随其后。
D.广场上灯火通明,璀璨耀眼。大家笑啊,跳啊,庆祝这美好的节日。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心里露出胜利的喜悦。
B.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完全才走出会场。
C.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D.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再次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1.《七律.长征》作者 ,诗中总领全文的一句是 。我还能写一句作者的其他名句: 。
12.《狼牙山五壮土)文的叙述顺序是:①接受任务、② 、③ 、④ 、⑤跳下悬崖。其中详写的内容是
(填序号),因为 ,所以写得比较详细。
13.(1)《宿建德江》一诗中,“ , ”描写了诗人眼中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此刻淡淡的愁思,是唐代诗中的写景名句。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 代诗人 所作,诗人首先在 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 上喝酒,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其中“ ”把雨点比作纷纷落下的珍珠,描写了西湖盛夏时急雨突降的情景。
14.(1)郝副营长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我们可以用 (谁)的“ ”来缅怀他。
(2)我们要永远记住:“祖宗疆土, 。”
(3)“位卑 ”为国家我们应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鉴赏与阅读
(课内阅读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兵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5.这段话选自 写的《 》。
16.这段话写出了草原 的特点,最能突出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
17.画横线的句子是 句,句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写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 。
(文言文阅读)
匡衡勤学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③成大学④。
[注释]①不逮:这里指烛光照不到。②文不识:人名。③遂:于是。④大学:大学问家。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不求偿:
资给以书:
20.“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应翻译为( )
A.我希望把主人的书全部读一遍。
B.我希望主人把书全部读一遍。
21.本文写的是匡衡勤学的两件小事,分别是 和 。
A.借邻舍之烛光读书
B.与佣不求偿
C.与佣求读书
22.本文讲的是著名的 (成语)的故事。
23.文章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课外阅读二)
车厢社会(节选)
丰子恺
不说车厢社会里的琐碎的事,但看各人的座位,已够使人惊叹了。同是买一张票的,有的人老实不客气地躺着,一人占有了五六个人的位置。看见找寻座位的人来了,把头向着里,故作鼾(hān)声,或者装作病了,或者举手指点那边,对他们说“前面很空,前面很空”。和平谦虚的乡下人大概会听信他的话,让他安睡,背着行李向他所指点的前面去另找“很空”的位置。
有的人教行李分占了自己左右的两个位置,当作自己的卫队。若是方皮箱,又可当作自己的茶几。看见找座位的人来了,拼命埋头看报。对方倘不客气地向他提出:“对不起,先生,请把你的箱子放在上面,大家坐坐!”他会指着远处打官话拒绝他:“那边也好坐,你为什么一定要坐在这里?”说过管自看报了。和平谦让的乡下人大概不再请求,让他坐在行李的护卫中看报,抱着孩子向他指点的那边去另找“好坐”的地方了。
有的人没有行李,把身子扭转来,教一个屁股和一条大腿占据了两个人的座位,而悠闲地凭在窗中吸烟。他把大乌龟壳似的一个背部向着他的右邻,而用一条横置的左大腿来拒远他的左邻。这大腿上面的空间完全归他所有,可在其中从容地抽烟,看报。逢到找寻座位的人来了,把报纸堆在大腿上,把头攒出窗外,只作不闻不见。
还有一种人,不取大腿的策略,而用一册书和一个帽子放在自己身旁的座位上。找座位的人倘来请他拿开,就回答他说“这里有人”。和平谦虛的乡下人大概会听信他,留这空位给他那“人”坐,扶着老人向别处去另找座位了。找不到座位时,他们就把行李放在门口,自己坐在行李上,或者抱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厕所的门口。查票的来了,不干涉躺着的人,以及用大腿或帽子占座位的人,却埋怨坐在行李上的人和抱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 W.C 门口的人阻碍了走路,把他们骂脱几声。
在车厢社会里,但看座位这一点,已足使我惊叹了,何况其他种种的花样。总之,凡人间社会里所有的现状,在车厢社会中都有其缩图。故我们乘火车不必看书,但把车厢看作人间世的模型,足够消遣了。
24.对第 1 自然段中的“老实”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头向着里装睡着。B.装作打鼾。
C.装作生病。D.规规矩矩,不惹事。
25.文中描写了哪几种占位的场面?分别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
第 4 自然段中的第一句是 句,它的作用是 。其中“大腿的策略”指的是 27.作者为什么以“车厢社会”为标题?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习作
我们已经学习《开国大典》场面描写方法,现在,也让我们来写一下关于场景描写的文章。你可以写记一次升旗仪式,也可以写有关活动,如拔河、打篮球、校运会……
题目自拟,注意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场面写具体。
200
400
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答案)2023-2024学年 统编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答案)2023-2024学年 统编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乡村主题展,谱写田园风光,汉字主题展,感受形韵之美,生活主题展,收获笔端的美好,科技主题展,把握时代脉搏,诗歌主题展,文学主题展,奔赴书香之约,创意展板,童心描写世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次月考测试(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第一次月考测试(试题)-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写句子,背一背,填一填,课内阅读,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第一第二单元)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第一第二单元)试题(无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辨字组词,根据意思写成语,按要求改写句子,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