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3cm-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卡必须填写姓名班级和考生号,并用2B铅笔在考生号填涂栏处把相应数字涂黑。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题只有…项正确答案,将答题卡对应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10月的某天早上,八年1班的阿喜正在骑着自行车。以下有关估测正确的是( )
    A.当时的气温约为-20℃
    B.自行车座椅的高度约为10dm
    C.小森正常骑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km/h
    D.正常行驶时自行车车轮转一圈的时间为1min
    2.2022年4月30日11时30分,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火箭在我国海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进入轨道前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发射卫星时,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C.卫星到达空间站后主要靠声波与地球传递信息
    D.卫星绕预定轨道做匀速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3.箜篌(kōng hóu),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李贺有诗云:“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如图为演奏者弹奏箜篌的场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奏箜篌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B.弹奏不同的弦,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箜篌声一定为乐声
    D.听到美妙篌声,联想起唐风宋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的音调相同B.甲、丙的音调相同
    C.甲、乙的音色相同D.甲、丁的响度相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在日出时消失,说明加快液体上方流速可以加快蒸发
    6.如图所示是用水壶烧水的情景。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淡。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淡B.它是水蒸气,b处较淡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淡D.它是小水滴,b处较淡
    7.以下是小龙同学在笔记本中记录的相关图像,其对应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
    A.物体处于匀速运动B.该过程是水沸腾的过程
    C.同时刻速度v1>v2D.该过程反映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8.深圳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下图的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罗湖口岸美丽的雨后彩虹B. 大鹏新区的海面上水光粼粼
    C.深圳人才公园的建筑倒影D.深圳湾大桥上空出现月食
    9.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10.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在本学期课程有关内容中,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转换法
    B.逐渐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知真空不可以传声——科学推理法
    C.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类比法
    D.琴弦的音调与很多因素有关,探究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控制变量法
    二、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1.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12.公元前二世纪我国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话:“取大镜高悬,置水盘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甲所示)。请根据乙中的光路,确定“大镜”的位置,并标注出光入射大镜的入射角i。
    三、填空题(共 4 题, 每空 1 分, 共 22分)
    13.云创社团的“趣味物理小组”学习了第一章到第三章后,完成以下若干个任务:
    (1)如图甲所示,小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s;
    (2)如图丙所示,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通过测速区间总共用时130s,根据提示牌的限速规定,驾驶员 (选填“应该”或“不应该”)受到处罚;
    (3)小龙发现同学们跳绳时候发出“呜呜”声音,是因为绳子甩动引起周围 振动;在旁的同学为避免噪音对自己的干扰,将耳朵捂起来数数,这是在 减弱噪音;
    (4)小云妈妈感染甲流后发烧了。小云用温毛巾擦拭妈妈的额头,这是因为毛巾中的水发生汽化,该过程是 。(选填A、B或C),此过程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A.从甲状态变成乙状态 B.从甲状态变成丙状态 C.从乙状态直接变成丙状态
    为了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小龙用体温计量了自己的体温,示数如图丁所示,他 (选填“发烧了”或“没发烧”)。
    14.小云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B 点是AC的中点。
    (1) 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应适当调整坡度 (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3)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 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 v2,由计算可得 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和选用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 放置在平面镜上;
    (2)如图甲所示,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小和将纸板F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小和发现在纸板F上并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在图中,小和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中, ;
    (4)小和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他分析表中数据,得出了实验结论: ;而小云指出小和此探究过程的不严谨,原因是 。
    16.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此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为水银温度计,它是利用了 的原理;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所示,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气泡内是_______,符合以上表述的是( )
    A.图A 空气 B.图A 水蒸气 C.图B 空气 D.图B 水蒸气
    (3)上表是小龙记录的实验数据;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该温度称为水的沸点,同组同学小红发现她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比小龙长,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
    (4)通过学习,小龙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
    (5)于足,小龙也学着妈妈在家烧水煮肉汤。当水烧开准备下肉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龙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图能正确反映小帅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五、计算题(共2题,17题7分, 18题9分, 共16分)
    17.回声是由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当障碍物离声源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再回到耳畔,我们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当障碍物离声源较近时,人们则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
    (1)人耳听到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才能区别开来,你若想要听到自己喊话的回声,距离障碍物至少需要多远?(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2)用回声可以帮助航船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如果声呐在水中传播速度 1500m/s,如果某海域水深为7.5km,考察船上的声呐发出声音多长时间后能接收到回声?
    18.小明从家到学校,其中前一半路程骑共享单车,后一半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前半程骑共享单车的速度是多少?
    (3)若全程都用步行,要用多少时间?
    六、综合能力题(共1题, 每空1分,共8分)
    19.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太空电梯
    2023年,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喷出巨大光柱的行星发动机、无所不知的量子计算机、让人类实现“永生”的“数字生命计划”……不仅呈现了一幕幕宏大震撼的视觉奇观,“太空电梯”更是给人们展示了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
    《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建在非洲中部西海岸的加蓬,位于赤道线,最高处连接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站,可达 3.6 万公里。太空电梯的主体是连接太空站和地球发射平台的缆绳结构,可以用来将人和货物从地面运送到太空站。太空电梯的轿厢空间很大,可以容纳许多宇航员来回往返太空,从上电梯后到3.6万千米的高空要花去7天的时间。在返回地球时,为了应对穿越大气层的摩擦生热,电梯舱会在太空中注水,瞬间形成冰盾,把火焰融成冰。避免舱室与大气直接摩擦,节省返回成本。
    石墨烯的发明,使建设“太空电梯”成为了可能。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
    (1)以地球为参照物,太空站处于 状态;
    (2)制造“太空电梯”时,对其中的精密装置测量要求较高,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选填“消除误差”、“减小误差”或“避免产生错误”),用超声波可以清洗这些精密零部件,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
    (3)宇航员乘坐太空电梯匀速上升时运动状态 (填“不变”或“改变”);
    (4)“太空电梯”从地面到达3.6万公里的太空站,运行速度为 km/h(保留到整数位);
    (5)电梯舱会在太空中注水,瞬间形成冰盾,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这个过程中需要 热量;
    (6)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请你提出一个具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解答】A.由图知,阿喜身着夏装,说明气温比较高,应该在30摄氏度左右,故A错误;
    B.课桌高度约80cm,自行车座椅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左右,故B正确;
    C.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在
    左右,故C错误;
    D.根据常识可知,正常行驶时自行车车轮转一圈的时间为1s左右,故D错误。
    故选B。
    2.A
    【解答】A.卫星进入轨道前,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是变化的,所以是运动的,故A正确;
    B.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发射卫星时,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卫星到达空间站后主要靠电磁波与地球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卫星绕预定轨道做匀速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3.D
    【解答】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故A错误;
    B.弹奏不同的弦,改变的是琴声的音调,故B错误;
    C.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角度来说,凡是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听到美妙篌声,联想起唐风宋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4.A
    【解答】声音的波形图中,波的形状代表声音的音色,甲、丙、丁波形都是平滑的,所以音色相同,乙波形带锯齿所以与其他三个音色不同;波凸起的个数代表声音的音调,甲、乙、丁凸起的个数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二丙与其他三个音调不同;波形中凸起的最高距离代表声音的响度,甲、乙、丙中凸起的最高距离相等,即响度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C
    【解答】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热,故A错误;
    B.冰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 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正确;
    D.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日出时消失,说明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答】AB.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B错误;
    CD.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发生液化现象,“白气”较淡,所以a处较浓,b处较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A
    【解答】A.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图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先升高,后不变,符合水沸腾的特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同一时刻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松香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解答】A.罗湖口岸美丽的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大鹏新区的海面上水光粼粼,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人才公园的建筑倒影,类似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深圳湾大桥上空出现月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解答】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
    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等于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大小也是0°,故B错误;
    C.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关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只是由于反射面的不同,而使最终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故C正确;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10.C
    【解答】A.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水花的跳动,采用了转换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逐渐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声音逐渐减小,进而推理得知真空不可以传声,由于不能抽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以实验是采用了科学推理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采用了模型法,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琴弦的音调与很多因素有关,探究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解答】过入射点做出法线,由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可得,入射角为90°﹣40°=5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50°,
    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左侧画出反射光线即可,如图所示:
    12.
    【解答】由题意可知,“大镜”将四邻景物射来的光线反射到盆中的水面,水面又将光线反射到人的眼睛;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作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大镜”的位置,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为入射角i,如图所示:
    13. 2.23 99.9 应该 空气 人耳处 B 吸收 没发烧
    【解答】(1)[1]刻度尺读数是准确值加上估计值,物体左边是3.00cm,右边是5.23cm,读数为
    5.23cm-3.00cm=2.23cm
    [2]先读内表盘,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的一侧,读数是1min,再读外表盘,分度值0.1s,读数是39.9s,所以此时是1min39.9s,换算单位为99.9s。
    (2)[3]数字“60”表示行驶的最高速度为,距离为3.9km,那么速度为
    已经严重超速,所以应该受到处罚。
    (3)[4][5]跳绳时候发出“呜呜”声音,是因为绳子甩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4)[6][7]毛巾中的水发生汽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汽化吸热,图中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应该是由甲到丙,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温度计分度值是0.1摄氏度,液柱在36摄氏度到37摄氏度之间,读数是36.6摄氏度;37.3摄氏度及以上为发烧状态,为正常体温,即小龙没有发烧。
    14. 较小 小于
    【解答】(1)[1]该实验运用速度的求值公式来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因此实验原理为。
    (2)[2]因为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所以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尽量减小斜面的坡度。
    (3)[3]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小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所以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15. 垂直 存在 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
    【解答】(1)[1]由图甲可知,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能呈现在硬纸板上,应让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2)[2]由图乙可知,此时纸板OF和纸板OE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此时入射光线在OE平面内,由此可知在纸板OF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依然存在。
    (3)[3]由题意可知,让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后,反射光线也逆着原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由此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4][5]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只测出了一组数据,偶然性太大,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16. 液体热胀冷缩 B 不变 水的质量不同 调为小火 C
    【解答】(1)[1]水银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2]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所以图A是沸腾时的现象,B是沸腾前的现象; 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方式,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水在沸腾过程中,特点是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由表格中数据知,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也可能是水的初温不同。
    (4)[5]汤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和使食物煮熟得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所以开始可先用大火,等汤烧开后调为小火慢慢炖,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就行了。
    (5)[6]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且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据此分析可知,故C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1)17m;(2)10s
    【解答】解:(1)人耳听到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才能区别开来,则人的声音传到障碍物的时间
    人到障碍物至少距离
    s=v空t1=340m/s×0.05s=17m
    (2)声音从水面传到水底的时间
    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t=2t2=2×5s=10s
    答:(1)距离障碍物至少需要17m远;
    (2)考察船上的声呐发出的声音10s后能接收到回声。
    18.(1)1.5m/s;(2)3m/s;(3)1800s
    【解答】解:(1)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前半程骑共享单车的速度为
    (3)小明步行的速度为

    全程都用步行,要用的时间为
    答:(1)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5m/s;
    (2)前半程骑共享单车的速度是3m/s;
    (3)若全程都用步行,要用1800s。
    19. 运动 减小误差 能量 不变 214 凝固 放出 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有什么关系?(或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或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解答】(1)[1]以地球为参照物,太空站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太空站处于运动状态。
    (2)[2]制造“太空电梯”时,对其中的精密装置测量要求较高,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3]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用超声波可以清洗这些精密零部件。
    (3)[4]宇航员乘坐太空电梯匀速上升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
    (4)[5]“太空电梯”从地面到达3.6万公里的太空站,需要的时间
    则运行速度为
    (5)[6][7]电梯舱会在太空中注水,瞬间形成冰盾,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固,这个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6)[8]针对石墨烯很薄,硬度很大,决定了它的作用很特殊,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有什么关系?(或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或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入射角
    反射角
    60°
    6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东兴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东兴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5页。

    07,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07,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物理试卷,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