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预习展示,分类赏析,小结,板书,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语文
课型
习题式□ 课题式√ 项目式□
课题
《散步》
教师
仁寿县文宫镇板燕九年制学校高涛
班级
七年级
深度
解读
教材
精选教材中最能体现学科本质的知识,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五育育人点。
单元概念:本单元从不同角度抒写亲情。单元目标里对阅读要求:感受亲情,唤醒体验;深化理解,读出内涵;学习朗读,把握基调:《秋天的怀念》情感含蓄深沉,本文则较显豁明了。(《秋天的怀念》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形象、情感。《散步》在抓细节的基础之上,主要通过语言句式特点来表达主旨)
《散步》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叙事类的散文,话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事——散步,以小见大地引发了作者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但这篇文章又不仅限于亲情,还可以读出其他丰厚的内涵,有生命的轮回或延续的感慨,人生的选择,人到中年特有的责任感等。此外,本文的句式的运用和景物描写的穿插颇为精妙,是需要透彻的阅读,能够进行赏析。
深入
剖析
学情
根据学生在学科学习及五育发展上的需要、缺失、困难和障碍,深度分析并把握学情。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也一定的阅读和学习方法,本文继续训练概括和归纳能力,本文是一篇生活故事类的散文,以大词小用、小见大的手法以及多角度的主旨理解是学生们理解的难点,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具体学情制定教学策略。
通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掌握了朗读及分析细节、感知人物形象进而体会文章情感主旨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秋天的怀念》中,对于叙事类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呈现得不够全面凸出,因此学生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不够全面,可在本课加深理解。
七年级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表现力丰富,基于前一课的训练和积累,本课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赏析的机会(尤其是人物形象分析)。
五育融合维度
智育√ 德育√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大概念
细节中见真情
核心
目标
Knw(知道什么)
知道什么:知道什么是以小见大。
理解什么:理解细节描写对抒情的作用。理解景物描写在叙事类文本中的作用。
能做什么:能够从文章细节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能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能从议论句中挖掘文章主旨。
成为什么:初步成为能够感知亲情之美生命之美的人。
Understand(理解什么)
D(能做什么)
Be(成为什么)
核心问题
如何从文章细节、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
核心任务
通过文章细节、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
深度
学习
过程
环节设计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预习
1.通读课文3遍,疏通文章字词成语。
2.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给文章另拟一个题目,并阐述理由。
通过另取题目的方式,初步思考文章的内容、人物想形象、主旨等。
二、预习展示
1.展示学生拟的题目,然后根据“内容、形象、环境、主旨”四大类进行归类,若有不能分辨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讨论能否使用该题目,为什么?
通过学生的答案,引入本课几大重要内容,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
三、分类赏析
(一)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2.明要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重要内容。
明确: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事件-散步
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二)形象
“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有担当、尊老爱幼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C:“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
…………
母亲——谦让、温和、慈爱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写出母亲的温和以及对我的信任。
B:“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动词“摸摸”足以看出母亲对小孙子的疼爱。“还是走小路吧”说明母亲理解孙子的心思,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
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活泼可爱、聪慧机灵
A:“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妻子——温柔、贤惠、孝顺
A: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三)环境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
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让人想到了充满了活力、充满希望的生命
渲染了温馨、和谐、愉悦的氛围
烘托了我们一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为下文产生分歧做了铺垫
两处景物相互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暗示文章主旨情感
(四)主旨
1.营造了一家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
2.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3.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4.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
5.蕴含“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
通过拟题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更加具体地感知标题的作用,为后面知识性的总结做铺垫。
四、小结
1.根据同学们拟的各种题目,思考,文章题目可以具有哪些作用呢?(可联系《济南的冬天》《秋天的怀念》)
知识卡片:标题的作用
1.内容作用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交代故事主人公,交代主人公身份。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
(4)突出/象征人物性格、品质,暗示主人公命运。
(5)暗示/揭示/象征文章主旨、情感,奠定全文情感基调。
2.结构作用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全文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
3.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修辞、特殊形式)
进行知识点总结,由课文抽象为一般性知识。
六、板书
七、作业布置
随笔练习:和家人相处的一个难忘场景,写出细节。(200字)
教后
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优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问题探究,语文活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主题,归纳主题和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散步精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