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面高低起伏是因为,甲地地表以下32km处是,乙、丙两地莫霍界面深度至少相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地理爱好者在海边拍摄到的日全食照片。日全食是地球上观测到太阳最光亮部分被月球全部遮挡的天文现象,照片中出现的亮光只有日食过程中才能被观测到。据此完成1~3题。
1.照片中出现的亮光源自太阳( )
A.光球层 B.耀斑爆发 C.色球层 D.日冕物质
2.相较于平时,日全食发生时太阳辐射的传输特点是( )
①传输到地月系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②传输到地月系的太阳辐射量增多
③向太阳系外传输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④向太阳系外传输的太阳辐射量增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地理爱好者拍摄日全食照片时,当地的潮汐状况是( )
A.当时为低潮 B.当时为高潮 C.当日为小潮 D.当日为大潮
江西省某中学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对学校附近的地层进行考察。考察发现,该地地层发生了弯曲,在考察,点还发现了不同的海洋生物化石。下图是某同学根据考察结果绘制的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4~6题。
4.地面高低起伏是因为(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5.考察点还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发生过( )
A.海面下降 B.陆地下沉 C.海洋生物登陆 D.陆地生物进化
6.四个考察点,形成化石的生物最高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某河流干支流(局部)分布略图,该河流地处湿润地区。因航运需要,在干支流之间开挖了人工河道。据此完成7~8题。
7.人工河道开通对图示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蒸发、下渗均增加 B.蒸发、下渗均减少 C.蒸发增加,下渗减少 D.蒸发减少,下渗增加
8.与过去相比,人工河道开通后图示河段径流量( )
A.甲增加,乙减少,丙减少 B.甲增加,乙减少,丙增加
C.甲减少,乙增加,丙减少 D.甲城少,乙增加,丙增加
莫霍界面深度是从地球固体表面到莫霍界面的垂直距离,莫霍界面深度与地表高度正相关。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莫霍界面等深线略图(单位:km)。据此完成9~11题。
9.甲地地表以下32km处是( )
A.莫霍界面 B.地壳 C.地幔 D.软流层
10.乙、丙两地莫霍界面深度至少相差( )
A.2.4km B.2.6km C.3.0km D.3.4km
11.甲、丙两地地表状况表现为( )
A.甲地河流流向西北 B.甲地河流流向西南
C.丙地可能主要为山地 D.丙地可能主要为水域
下图是山东寿光的一处蔬菜大棚景观图。大面积的大棚,影响了该地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导致对流层上部气温下降。据此完成12~13题。
12.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导致近地面( )
A.空气温度上升 B.空气湿度上升 C.空气污染加剧 D.热量向上输送
13.大棚所在地对流层上部气温下降,是因为大棚( )
①阻断了部分空气的对流运动 ②减少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
③削弱了对流层上部大气逆辐射 ④增强了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表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
14.北半球海水盐度最高处的海水密度最接近( )
A.1024kg·m-3 B.1025kg·m-3 C.1026kg·m-3 D.1027kg·m-3
15.E、F区间影响海水密度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盐度,盐度 B.盐度,温度 C.温度,温度 D.温度,盐度
16.60°S几乎没有陆地,由此可知60°N海水盐度低于60°S的原因是( )
A.海面降水量大 B.海面蒸发量小 C.海水盐度偏高 D.入海径流量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植被是联系自然界四大圈层的纽带,土壤和植被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植被破坏容易造成土壤退化,在坡地上尤为明显。下图示意自然界以植被为核心的要素联系。
(1)指出图中土壤为植物提供的支持要素。(4分)
(2)简述坡地上植被破坏后土壤退化的具体表现。(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是非洲(北半球)某城市位置示意图,该城市位于绿洲南部边缘。绿洲和沙漠之间热力环流显著,城市附近的甲、乙两地,风向和风力都存在着昼夜变化,丙地有灌丛分布,风沙沉积明显。
(1)分别指出甲地白昼和夜晚的风向。(4分)
(2)与甲地相比,判断乙地白昼和夜晚的风力大小。(4分)
(3)解释丙地灌丛引起风沙沉积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是荷兰艾瑟尔湖位置略图。艾瑟尔湖原本是海洋,叫须德海。荷兰人通过建设拦海大坝将须德海与外海隔开,并且建有水闸,用于排水。最终须德海演变成了淡水湖泊,与建坝前的须德海相比,目前艾瑟尔湖湖面高度明显降低,并且变得更加稳定。
(1)指出艾瑟尔湖湖面高度降低对荷兰陆地面积的影响,以及湖面高度更加稳定的原因。(4分)
(2)潮汐的周期性表现为每月有2次大潮、2次小潮,每日有2次高潮、2次低潮。根据潮汐周期确定艾瑟尔湖水闸排水的最佳时机。(4分)
(3)简述须德海演变成淡水湖泊的过程。(6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某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茂密,形成独特的水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1)解释林地水汽散失环节的形成原因。(4分)
(2)指出受水汽散失环节影响的海陆间水循环环节。(6分)
(3)若水汽散失环节因故消失,必然对林地水循环带来影响。有人认为带来的影响是林地降水增多,有人认为带来的影响是林地降水减少。亮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日全食是光球层被遮挡,照片中出现的亮光来源于光球层的外围,日冕层可见光较少,应为色球层。C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日全食发生时,月球遮挡了部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传输到地月系的太阳辐射量减少;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位于同一线上,地月系对太阳辐射的总体遮挡面积减小,导致向太阳系外传输的太阳辐射量增加。B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日全食时,月球和太阳在地球的同一侧,且在一条线上,引潮力最大,引起大潮。高潮和低潮不确定,排除。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图示地区为江西,位于湿润地区,该地地面高低起伏来源于外力作用的流水侵蚀。A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考察点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是海洋环境。后陆地抬升,海面相对下降,海洋变成陆地。海洋生物登陆后转变为陆地生物,排除C项。A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根据剖面图可以确定地层的上下关系,由此可知四个考察点中,乙是最晚形成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级别最高。B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人工河道的开通增加了该地水域面积,以及水流的滞留时间,使水体的蒸发和下渗增加。A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人工河道开通后,水体的蒸发和下渗增加,丙处径流减少;流入甲的径流,会通过人工河道部分分流到乙,使甲处径流减少,乙处径流增加。C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甲处莫霍界面深度低于32km,地表以下32km处为地幔,C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根据等值线规律,乙地莫霍界面深度为33.5~34km,丙地莫霍界面深度为30.5~31km,两者之间差值区间为2.5~3.5km。B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根据等深线值可以判断,图中河流在甲处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A、B项错误;丙处莫霍界面深度小于四周,说明固体地表海拔低于四周,且莫霍界面深度低于地壳平均深度,可能为水域。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对流层上部气温低,下部温度较高,大气对流运动促进上下热量交换,导致近地面热量向上输送。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大棚所在地对流层上部气温下降,是因为大棚阻断了部分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少了近地面热量向上输送,同时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长波辐射减弱,从而使高空获得的热量减少。A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先确定北半球海水盐度最高处的纬度,再根据纬度确定海水密度(见图)。北半球海水盐度最高处的海水密度最接近1025kg·m-3。B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E区间温度向高纬方向递减,密度向高纬方向递增,二者相互契合,盐度与密度空间变化不契合,E区间影响海水密度的主导因素是温度;F区间盐度向高纬方向递增,密度也向高纬方向递增,二者相互契合,温度空间变化不明显,F区间影响海水密度的主导因素是盐度。E、F区间影响海水密度的主导因素分别是温度和盐度。D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60°S与60°N相比较,60°S几乎没有陆地,缺乏径流,盐度偏高,由此可知60°N海水盐度低于60°S的原因是入海径流量大。D项正确。
17.【答案】(1)水分,(2分)养分。(2分)
(2)有机质(养分)含量下降,(2分)土层变薄,(2分)黏粒物减少(保肥能力降低)。(2分)
18.【答案】(1)白昼:东北风,(2分)夜晚:西南风。(2分)
(2)白昼风力小,(2分)夜晚风力大。(2分)
(3)灌丛增加地面摩擦力,(2分)使风力下降,(2分)从而搬运能力下降。(2分)
19.【答案】(1)影响:陆地面积扩大。(2分)
原因:不受潮汐影响。(2分)
(2)大潮,(2分)低潮。(2分)
(3)大坝隔断海水,(2分)淡水注入,(2分)排出(替代)含盐的水体。(2分)
20.【答案】(1)森林蒸腾(蒸发)作用强,(2分)林地空气湿度大(于附近地区)。(2分)
(2)降水,(2分)地表径流,(2分)地下径流。(2分)
(3)观点1:林地降水增多。(只有观点不给分)理由:水汽散失环节消失可能是因为附近地区空气湿度增大,(2分)水汽被保留下来,林地空气湿度上升。(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份期末联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份期末联合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江西省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面高低起伏是因为,甲地地表以下32km处是,乙、丙两地莫霍界面深度至少相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