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教版(2021)物理电工电子类练习整套
中职物理高教版(2021)电工电子类主题一 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精品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物理高教版(2021)电工电子类主题一 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精品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运动的描述原卷版docx、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运动的描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17年7月22日,在2019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4×100m接力决赛中,中国队以38秒19的成绩获得冠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第一棒吴智强的起跑动作姿势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B.研究第二棒谢震业和第三棒苏炳添的交接棒是否规范,不能将其看作质点
C.研究苏炳添跑弯道历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张培萌冲刺时看到绳向他跑来,他是以自身为参考系的
【答案】A
【详解】A.研究运动员起跑姿势时,运动员的体型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有影响,所以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A错误;
B.研究运动员交接棒是否规范时,同样运动员的体型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B正确;
C.研究运动员跑弯道所用时间时,运动员的体型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正确;
D.张培萌冲刺时若以自己为参考系,则看到绳将向他“跑来”,故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2.如图所示,俄罗斯曾使用X-101巡航导弹对叙利亚进行了轰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该导弹的形状时,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B.研究该导弹的飞行时间时,不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C.研究该导弹飞行过程中经过某标示物的时间时,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D.分析该导弹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时,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答案】C
【详解】A.分析该导弹的形状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被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A错误;
B.研究该导弹的飞行时间时,导弹的大小远小于飞行距离,可以把它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该导弹飞行过程中经过某标示物的时间时,导弹的长度即为位移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把它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
D.分析该导弹在空中的轨迹时,导弹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它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C。
3.关于运动员和球类能否看成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和过杆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冰上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研究足球的射门速度时,可以把足球看成质点
D.研究乒乓球弧圈球的接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答案】BCD
【详解】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与物体体积大小无关。
A.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和过杆动作时,主要研究动作,故不可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冰上动作,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故B正确;
C.研究足球的射门速度,足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故此时足球可看成质点,故C正确;
D.研究乒乓球弧圈球的接球时,被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均不能忽略,所以不能把被研究物体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点的认识,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
4.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有可能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A.甲、乙两火炬手都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都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甲火炬手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答案】AD
【详解】由旗帜的飘扬方向可知风向左吹,甲图火焰向左飘,那么甲火炬手可以静止,也可以向左运动,但是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还可以向右运动;乙图火焰向右飘,则乙火炬手只能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的速度。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5.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答案】AD
【详解】A.质点是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故A正确;
B.质点虽没有大小,但与几何中的点不是一样的,质点能代表一个物体,故B错误;
CD.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物体即使很大,也可以看做质点,但若对研究的问题有影响时,即使很小的物体也不可以看成质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二、时间时刻
6.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刻的是( )
A.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07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B.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
C.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于2016年8月6日晚07时00分举行
D.在柏林世锦赛上,博尔特以9秒58的成绩刷新了100米比赛的世界纪录
【答案】ABC
【详解】A.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07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描述的是一个状态,对应的时间是一个点,即00分07秒指时刻,A正确;
B.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描述的是一个状态,对应的时间是一个点,即14时46分指时刻,B正确;
C.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于2016年8月6日晚07时00分举行,描述的是一个状态,对应的时间是一个点,即07时00分指时刻,C正确;
D.在柏林世锦赛上,博尔特以9秒58的成绩刷新了100米比赛的世界纪录,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对应的时间是一个段,即9秒58指时间间隔,D错误。
故选ABC。
7.我国的高速磁浮列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该列车投入运营,从杭州到上海的200km车程仅需20min,其中的“200km”“20min”分别属于( )
A.路程、时刻B.路程、时间间隔
C.位移、时刻D.位移、时间间隔
【答案】B
【详解】“200km”是指路程,“20min”是指时间间隔。故选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间
B.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考系
D.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观察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答案】B
【详解】A.第4 s末就是第5 s初,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故B正确;
C.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故C错误;
D.同一物体的运动,选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结果可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2s内
B.表示时间,称为第3s内
C.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
D.表示时间,称为第内
【答案】B
【详解】A.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段线段。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s末或第初;n s内不等于第ns内,ns内是指从0至ns末共ns的时间;第ns内是指从第末至第ns末,共1s的时间,故选项A错误;
B.由A选项可知,选项B正确;
C.由A选项可知,选项C错误;
D.由A选项可知,选项D错误。
故选B。
10.关于时间、时刻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 s初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为1 s
B.第5 s末与第6 s 初是指同一时刻
C.4 s内与第4 s内是指同一时间
D.第2 s内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为2 s
【答案】B
【详解】A.第3 s初是指第2 s末的时刻,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故A错误;
B.在时间轴上,第5 s末与第6 s初都用同一个点来表示,是同一时刻,故B正确;
C.4 s内是0-4 s这一段时间,第4 s内是第4个1 s,是1 s的时间,故C错误;
D.第2 s内是第2个1 s,这段时间为1 s,而不是2 s,故D错误。
故选B。
三、位移、路程
11.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几个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答案】C
【详解】A.若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不是位移就是路程,位移有方向,故A错误;
B.几个物体具有相同的位移,但路线可能不同,所以路程也不同,故B错误;
C.几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只要初末位置相同即可,故C正确;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首末位置可能重合,位移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1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二者大小不一定相等
B.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二者大小一定相等
C.位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二者大小不一定相等
D.位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二者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A
【详解】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故选A。
13.下列有关矢量、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物体的总位移是5 m
B.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5 s
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
D.-10℃比5℃的温度高
【答案】B
【详解】A.位移是矢量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物体的总位移是
A错误;
B.时间是标量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5 s,B正确;
C.位移是矢量负号表示方向,-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C错误;
D.温度是标量负号表示温度低于0℃,-10℃比5℃的温度低,D错误;
故选B。
14.兴泉铁路将于2023年1月全线开通,全长464.1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全程3小时30分钟左右。由江西省兴国站进入福建省境内,终至泉州站。已知兴国站到泉州站的直线距离约为302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小时30分钟表示时刻
B.302公里表示兴国站到泉州站的路程
C.464.16公里表示兴国站到泉州站的位移大小
D.研究列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率时可将列车视为质点
【答案】D
【详解】A.3小时30分钟表示时间间隔,A错误;
B.302公里表示兴国站到泉州站的位移大小,B错误;
C.464.16公里表示兴国站到泉州站的路程大小,C错误;
D.研究全程的平均速率时列车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可将列车视为质点,D正确。
故选D。
15.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由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又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然后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最后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s,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方向由点到点
【答案】C
【详解】AB.由题图可知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图线的交点表示机器人两次通过同一点,故AB错误;
C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为从点到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方向由点到点,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四、速度、速率
16.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答案】ACD
【详解】AB.速度的符号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则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甲质点的速度小于乙质点的速度,选项A正确,B错误;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选项C正确;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x=v1t+v2t=60 m
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7.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矢量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答案】A
【详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A正确;
B.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是速度的平均值,它有大小,有方向,也是矢量,B错误;
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C错误;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说明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但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D错误。
故选A。
18.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70km/h,指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
B.某段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
D.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约为1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答案】A
【详解】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70km/h,指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故A正确;
B.某段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
C.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
D.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约为120km/h,指的是平均速率,故D错误。
故选A。
19.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乙质点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B.由于两质点的速度一正一负,故两质点做相向运动
C.速度值前面的正、负号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答案】C
【详解】A.速度是矢量,正负号不表示大小,代表方向,所以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故A错误;
B.速度是矢量,正负号不表示大小,代表方向,两质点沿相反方向运动,故B错误;
C.速度是矢量,正负号不表示大小,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故C正确;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s=3×10m+8×10m=110m
故D错误。
故选C。
20.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大小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
【答案】(1)0.283m,0.942m;(2)0.142m/s,0.471m/s
【详解】(1)质点位移为
路程为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平均速率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机械建筑类主题三 功和能第一节 功 功率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功功率原卷版docx、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功功率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电工电子类第一节 磁场 磁感应强度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磁场磁感应强度试卷原卷版docx、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磁场磁感应强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电工电子类主题九 核能及其应用第一节 原子结构 原子核的组成优秀课后测评,文件包含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核的组成练习原卷版docx、中职物理高教版电子电工类同步备课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核的组成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