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1.(2分)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kg
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2.(2分)关于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仪器对应不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3.(2分)“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师生宣誓的声音大说明响度大
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4.(2分)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5.(2分)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日晷
B.对着镜子画脸谱
C.放大镜聚光
D.水球成像
6.(2分)如图是工人高空作业的情景,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幕墙中工人的像是实像
B.工人远离玻璃幕墙时,镜中的像将变小
C.工人在玻璃墙中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D.工人距玻璃幕墙0.5m时,他在镜中的像距玻璃幕墙0.5m
7.(2分)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属于凝固的是( )
A.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
C.滴水成冰D.雾凇结枝
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降落伞比赛活动中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C.太阳光不具有能量
D.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9.(2分)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10.(2分)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
11.(2分)小天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图乙是他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变大
B.实验中,要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100℃
D.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12.(2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m3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密度不变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不变
二、非选择题(13-28题,共计46分)
13.(2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朱德恩用小号吹响《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悠扬的号声是空气柱 产生的;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14.(2分)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1.4×103km,轿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需 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假如有一个小孩以光速3×108m/s行进,他1s内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最多跑 个来回(结果保留成整数)。
15.(2分)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家中的加湿器就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碎而形成“白雾”,这说明超声波具有 。高架桥上某些路段两侧设置隔音屏障是在 减弱噪音。
16.(2分)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吸热所致。
17.(2分)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18.(2分)如图,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则右边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会 ,右边试管中水的 增加,说明了水蒸气进入冷水中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
19.(2分)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20.(2分)小亮早上坐公交车上学时,观察到路旁的树木飞快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亮是 的,树木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1.(1分)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其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22.(2分)小明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测量过程中,当横梁恢复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23.(2分)如图是某戏曲演员在平面镜前化妆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演员头饰中弧线AB段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4.(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中,请用箭头标出光传播的方向。
25.(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蜡烛、凸遞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承接到 的实像,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运用了该成像规律。
(3)实验后发现,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多个小组测出的像距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小王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屏上已经承接到清晰放大的像,这时他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另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5)把一个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应向 调节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6.(6分)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B”或“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 min;
(4)学以致用,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 的特点。
27.(5分)白酒的度数表示白酒中所含酒精(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与酒精相比他们的密度会一样大吗?同学们找来了一瓶42度白酒,和一瓶酒精来进行比较实验。
(1)甲组的同学们运用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进行判断,他们先测量白酒的密度,设计的方案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将适量白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④白酒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你认为这样测出的白酒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同学认为,不用测密度。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 的白酒和酒精,分别测量出白酒和酒精的 ,并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结论。
(3)丙组同学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也出得了结论,他们认为酒精的 比水小,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比例小,所以白酒的密度应比酒精大。
28.(6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架采用的是密度小、强度大的碳纤维制成的,与传统钢材制成的车架比,重量小很多。(碳纤维密度为1.6×10kg3/m3,钢材密度为7.9×103kg/m3)
(1)一个体积为2.5×10﹣3m3的车架采用新材料后质量减小了多少?
(2)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有那些优点。(至少答出两点)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kg
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A符合实际;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B符合实际;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50g,故C不符合实际;
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故D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2分)关于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仪器对应不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单位及测量仪器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
A、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故A正确;
B、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测量工具是停表。故B正确;
C、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测量工具是天平。故C不正确;
D、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仪器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3.(2分)“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师生宣誓的声音大说明响度大
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
(2)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
(3)响度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
【解答】解:A、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故A错误;
C、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不同人的说话声音音色不同,故C错误;
BD、“声音洪亮”是指人感觉到的声音强,由此说明是声音的响度大,而声速指的是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代表声音的大小,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响度,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4.(2分)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分析】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由于楼层较高,操作要注意安全,选用恰当的测量工具,最终测量的为平均速度。
【解答】解:A、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位置比较高,要注意操作安全,故A错误;
B、三楼的高度约为10米,若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需要在竖直方向上测量多次,操作十分不方便,实际无法完成,故B错误;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故C正确;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的实验的设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属于实验题。
5.(2分)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日晷
B.对着镜子画脸谱
C.放大镜聚光
D.水球成像
【分析】逐项分析各情景利用的光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答】解:A、日晷是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对着镜子画脸谱是平面镜成像,是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用放大镜聚光,是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水球成像是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属于基础知识。
6.(2分)如图是工人高空作业的情景,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幕墙中工人的像是实像
B.工人远离玻璃幕墙时,镜中的像将变小
C.工人在玻璃墙中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D.工人距玻璃幕墙0.5m时,他在镜中的像距玻璃幕墙0.5m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AC、玻璃幕墙中工人的像,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C错误;
B、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工人远离玻璃幕墙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D、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此可知,他在镜中的像距玻璃幕墙为0.5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7.(2分)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属于凝固的是( )
A.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
C.滴水成冰D.雾凇结枝
【分析】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从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的形成是从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冰的形成是从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雾凇的形成是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凝固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降落伞比赛活动中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C.太阳光不具有能量
D.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对物理方法、能量、分子动理论进行考查。
【解答】解:A、误差不同于测量中的错误,它们在产生原因、是否能避免等方面均不同,故A错误;
B.降落伞比赛活动中,要控制降落伞的形状、面积、质量等因素不变,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太阳光具有能量,故C错误;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误差、物理方法、能量、分子动理论,属于基础题。
9.(2分)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分析】(1)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离开镜面的光线为反射光线;
(2)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移动激光笔,使射向O点入射光线AO慢慢地向ON位置靠近,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
(4)要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可以以法线为轴线转动光屏,通过现象进行判断。
【解答】解: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OA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正确;
B、由图知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故B错误;
C、若把入射光线OA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正确;
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但反射光线仍然存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中三线之间的关系: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实验中是通过转动光屏看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反射光线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
10.(2分)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倒立的实像;
(4)利用光发生折射时光线传播路径的规律解答。
【解答】解: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
B、凸透镜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故B错误;
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D、看到水中的冰墩墩,是冰墩墩身上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后进入眼睛,而我们逆着光的方向看见的是冰墩墩的虚像,所以看上去比实际位置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这是一道光学综合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小孔成像以及折射现象,要掌握各种成像的原理和成像的特点。
11.(2分)小天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图乙是他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变大
B.实验中,要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100℃
D.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1)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水沸腾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
(2)水的沸腾实验,探究的是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水沸腾后,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
(4)水沸腾后的特点: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解答】解:A、水沸腾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液压越来越小,气泡体积越来越大,故选项A 正确;
B、水沸腾实验,探究的是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所以需要记录温度和时间,故选项B正确;
C、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100℃,故选项C错误;
D、由图像可知,水沸腾后,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评】水的沸腾图像,能看出水的沸点,以及水在整个过程都持续吸热。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沸腾后,吸热温度不变。
12.(2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m3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密度不变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不变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
【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相同,故A错误;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故B错误;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C错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样本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同种状态下密度相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
二、非选择题(13-28题,共计46分)
13.(2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朱德恩用小号吹响《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悠扬的号声是空气柱 振动 产生的;吹号时用手按压不同键位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小号上的按压位置是通过改变振动的空气柱长度来改变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特性,难度不大。
14.(2分)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1.4×103km,轿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需 14 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假如有一个小孩以光速3×108m/s行进,他1s内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最多跑 107 个来回(结果保留成整数)。
【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可求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1.4×103km,轿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需要的时间;
(2)求出小孩1s内运动的路程,再除以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几个来回。
【解答】解:由v=可得轿车跑完这段路程的时间:
t===14h;
由v=可得小孩1s内运动的路程:
s′=v′t′=3×108m/s×1s=3×108m=3×105km,
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一个来回的距离:s″=2s=2×1.4×103km=2.8×103km,
他1s内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最多跑的来回数:
n==≈107。
故答案为:14;107。
【点评】本题思路比较清晰,就是速度公式的应用,但是数字比较大,给计算带来麻烦。
15.(2分)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家中的加湿器就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碎而形成“白雾”,这说明超声波具有 能量 。高架桥上某些路段两侧设置隔音屏障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音。
【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
(2)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超声波型加湿器能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利用风动装置将颗粒吹到空气中,改善室内湿度,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高架桥上某些路段两侧设置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能量;传播过程中。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作用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属于基础题。
16.(2分)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蒸发 吸热所致。
【分析】(1)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当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现象;
(2)汽化吸热有致冷作用。
【解答】解:
(1)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所以眼镜变模糊了;
(2)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故答案为:液化;蒸发。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液化、汽化、熔化的定义和汽化发生的条件、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等知识点,但不是很难。
17.(2分)体温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分析】(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
(2)体温计内有特殊构造,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
【解答】解:体温计属于液体温度计,玻璃泡内装有液态的水银,工作时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人的体温。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弯管,在温度下降时水银在细弯管处断开而不能自动流回到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不能。
【点评】知道温度计的原理,了解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正确读取温度值,可解答此题。
18.(2分)如图,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则右边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会 升高 ,右边试管中水的 质量 增加,说明了水蒸气进入冷水中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
【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解答】解: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时,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试管,马上液化放热成小水滴,故试管中的小水滴质量增加。
故答案为:升高;质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19.(2分)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 2.00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铝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分析】如图所示,读出正方体金属块的边长,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三次方;已知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可由密度公式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金属块边长为2.00cm,故其体积为V=8cm3;
金属块的质量是21.6g,
金属块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
所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铝组成。
故答案为:2.00;铝。
【点评】此题是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测量密度,需得知质量和体积两个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两种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应注意掌握。
20.(2分)小亮早上坐公交车上学时,观察到路旁的树木飞快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亮是 运动 的,树木是 静止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分析】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亮的位置发生变化,树木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据此判断。
【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亮的位置发生变化,说明小亮是运动的;路旁的树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树木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取,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关键是看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1.(1分)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秘无穷。雨后天空出现七色彩虹,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其中红、 绿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分析】混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过程叫做光的色散,色散的特点是形成了光带;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其中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的色散现象的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特点是形成了彩色的光带,同时涉及到色光的三原色。
22.(2分)小明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测量过程中,当横梁恢复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74.4 g。
【分析】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按照“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的原则调节;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由图可知,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4.4g,砝码的质量为70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70g+4.4g=74.4g。
故答案为:右;74.4。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测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2分)如图是某戏曲演员在平面镜前化妆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演员头饰中弧线AB段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虚像、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头饰中弧线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圆弧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4.(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中,请用箭头标出光传播的方向。
【分析】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满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遵循折射定律,满足光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解答】解:如图所示,先过入射点O画出法线MN,由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可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则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
【点评】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入射、折射光线是本题的关键。
25.(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0 cm。
(2)蜡烛、凸遞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承接到 倒立缩小 的实像,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运用了该成像规律。
(3)实验后发现,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多个小组测出的像距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 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写出一种即可)。
(4)小王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屏上已经承接到清晰放大的像,这时他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另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5)把一个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应向 右 调节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分析】(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在另一侧放置光屏,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焦距;
(2)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同一凸透镜,在物距一定时,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可能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解答;
(5)根据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1)根据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凸透镜的焦距:f=15.0cm;
(2)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u=50.0cm﹣10.0cm=40.0cm>30.0cm,即u>2f,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同一凸透镜,在物距一定时,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原因可能是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4)小王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光屏上已经承接到清晰放大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的位置,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第二次的物距等于第一次的像距时,第二次的像距等于第一次的物距,光屏上一定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但像与第一次相比是缩小的像,因此只移动凸透镜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另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5)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的某一位置,相当于减弱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光屏应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15.0;(1)倒立缩小;照相机;(3)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4)不能;(5)右。
【点评】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查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和光路的可逆性,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26.(6分)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C (选填“A”“B”或“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38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 6 min;
(4)学以致用,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 熔化吸热 的特点。
【分析】(1)酒精灯需要用外焰加热,因此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好铁圈的高度,故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
(2)温度计读数时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还要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4)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
【解答】解:(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故先固定图甲中的C;
(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是零上,故示数为38℃;
(3)由图乙可知,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故石蜡是非晶体;海波从第4min到第10min温度保持不变,是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10min﹣4min=6min;
(4)由题意可知,将沸水倒入“55°”水杯后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由固体变为液体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这种颗粒是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熔化吸热的特点。
故答案为:(1)C;(2)38;(3)非晶体;6;(4)晶体;熔化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难度较小,属于基础性题目。重点掌握温度计的读数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等。
27.(5分)白酒的度数表示白酒中所含酒精(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与酒精相比他们的密度会一样大吗?同学们找来了一瓶42度白酒,和一瓶酒精来进行比较实验。
(1)甲组的同学们运用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进行判断,他们先测量白酒的密度,设计的方案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将适量白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④白酒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你认为这样测出的白酒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同学认为,不用测密度。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 相同体积 的白酒和酒精,分别测量出白酒和酒精的 质量 ,并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结论。
(3)丙组同学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也出得了结论,他们认为酒精的 密度 比水小,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比例小,所以白酒的密度应比酒精大。
【分析】(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将适量白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进而得出白酒的质量;
将烧杯中的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白酒的密度表达式;
烧杯中的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有残留,故测出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的变化情况;
(2)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据此分析;
(3)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将适量白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则白酒的质量为:m=m2﹣m1;
将烧杯中的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则白酒的密度表达式为:
ρ==,
烧杯中的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有残留,故测出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
(2)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则两液体密度不同;
(3)由于酒精的密度比水小,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比例小,所以白酒的密度应比酒精大。
故答案为:(1);偏大;(2)相同体积;质量;(3)密度。
【点评】本题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考查注意事项、密度计算、误差分析等知识。
28.(6分)一种新型的自行车架采用的是密度小、强度大的碳纤维制成的,与传统钢材制成的车架比,重量小很多。(碳纤维密度为1.6×10kg3/m3,钢材密度为7.9×103kg/m3)
(1)一个体积为2.5×10﹣3m3的车架采用新材料后质量减小了多少?
(2)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有那些优点。(至少答出两点)
【分析】(1)已知碳纤维的密度和自行车架的体积,可以得到所需碳纤维的质量,已知钢的密度和自行车架的体积,可以得到所需钢的质量;将钢材料车架质量与碳纤维材料车架质量比较,得出减小的质量;
(2)从节能、环保、锻炼体质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由ρ=得,新材料碳纤维的质量:m碳纤维=ρ碳纤维V=1.6×10kg3/m3×2.5×10﹣3m3=4kg,
钢材的质量:m钢=ρ钢V=7.9×10kg3/m3×2.5×10﹣3m3=19.7kg,
减小的质量为:Δm=m钢﹣m碳纤维=19.75kg﹣4kg=15.75kg;
(2)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可以锻炼体质,愉悦身心;节约(油)化石燃料;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噪声污染;减缓热岛效应,减少空气污染等。
答:(1)一个体积为2.5×10﹣3m3的车架采用新材料后质量减小了15.75kg;
(2)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优点:可以锻炼体质,愉悦身心;节约(油)化石燃料;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噪声污染;减缓热岛效应,减少空气污染等。
【点评】此题是关于密度公式应用的基础题目,难度较小,熟悉密度公式变形就可轻松求解。
A
B
C
D
物理量
长度
时间
质量
温度
单位
米
秒
立方米
摄氏度
测量仪器
刻度尺
停表
量筒
温度计
A
B
C
D
物理量
长度
时间
质量
温度
单位
米
秒
立方米
摄氏度
测量仪器
刻度尺
停表
量筒
温度计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