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页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2、知识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3、能力目标: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重点难点】
    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2、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日本都先后经历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后走上改革道路来说明中国与日本在那一时期“同病相怜”,随后再以中日双方改革结果的不同设问“历史的走向将如何发展”以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
    教师:我们刚刚说到日本在经历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得国力大大增加,日本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作为一个东亚的弹丸小国,日本却企图征服全世界,为了实现征服世界的目标,日本为此还专门制定了“大陆计划”,同学们知不知道什么大陆计划呢?
    展示ppt大陆计划的内容以及流程图并让学生阅读课本得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日本蓄谋已久,想要发动战争,但是战争的发生不能无缘无故,日本还需要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正巧这时在中国东部的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向当时的清政府寻求帮助,请求清政府派兵支援,在清政府派兵的同时,日本也趁机向朝鲜派兵,在起义平息后本应撤军的日本却依然还继续增兵朝鲜,妄图制造矛盾挑起战争,在同年7月的时候,日军进攻中国驻守的军队并且还袭击了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袭击了清军的运兵船,清政府此时呢被迫宣战,因其发生在丰岛海面所以又被称为丰岛海战,丰岛海战的爆发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开始,那么这场战争为什么被成为甲午中日战争呢?我们书上也有说到,因为其发生在农历甲午年也就是1894年,这个时间点我们在书本画一下。由此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导火线---东学党起义。
    同时通过ppt展示中日朝的流程图方便学生理解。
    2、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教师:那么甲午中日战争自爆发一直到结束中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呢?中间发生了哪几场战争,请同学们观看我们书本上的内容简单总结一下。
    学生: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教师:我们刚刚说到,丰岛海战的爆发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开始,丰岛海战结束后,日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因为我们之前说日本的大陆计划是要征服朝鲜后再来征服中国,此时的大陆计划才刚刚迈出一小步,于是日本又继续往朝鲜的东部继续进攻,分多路进攻平壤,日本在平壤与后撤以及前来支援的请政府军展开激斗,最终结果如何呢?
    学生:平壤陷落
    教师:平壤战役中,清军将领左宝贵率死抵抗中炮而亡,我们通过课本24页左边的人物介绍中关于左宝贵在这场战役中的故事可以看出左宝贵本人不怕死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反观统帅叶志成却弃城逃跑,使得平壤最终落入日军手中。平壤陷落后,日本又想故技重施再次偷袭清政府的运兵船,却没想到在黄海海面遇到了北洋海军主力,战争在黄海海面再一次打响,在北洋海战中带领清军作战的是谁?最终的战争结果如何?请同学们看一下书本上的知识在结合老师给同学们播放的视频加深对黄海海战的了解并回答问题。
    学生:邓世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主力尚存,日本夺得了黄海制海权。
    教师:黄海海战使得清政府失去了黄海制海权,黄海向日本敞开,我们可以从书本上的地图看出,日本以此兵分两路一路陆军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一路海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日军进攻在辽东半岛上的大连时,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只有徐邦道孤军迎敌其他都畏敌不敢上战场,孤军奋战的徐邦道注定无法扭转战局,旅顺最终被日军占领,战败后的日军对旅顺的人民做了什么?
    学生:旅顺大屠杀
    教师在ppt上展示旅顺大屠杀相关史实与图片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些照片以及这些史料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日本毫无人性
    教师:日本在旅顺进行的大屠杀充分体现了日本骨子里的残暴,就连当时的纽约《世界报》都说到“日本是蒙着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教师:残暴无人性的日军在占领辽东半岛、获得黄海制海权后有没有停下侵略的步伐呢?
    学生:没有
    教师:对。因为我们一开始就说日本他的目标是要征服全世界,于是日本又从辽东半岛继续往下进行侵略。1895年初日本进又攻山东威海卫,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还嚣张的写信给当时的北洋提督丁汝昌让他直接投降,那丁汝昌有没有同意?
    学生:没有
    教师:这样的屈辱丁汝昌势必不会同意,最终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丁汝昌知道此战必败,最终自杀以身殉国,北洋舰队也在这场战役里也全军覆灭。
    教师提问: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会战败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1、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军事实力较差
    2、李鸿章“避战求和”政策
    3、清政府的极端腐朽和无能
    【设计意图】运用流程图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播放相关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的提问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目标导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教师:在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之下,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作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
    学生:马关条约
    教师:《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看我们书本上的内容,完成ppt上的这张表格。
    教师:我们前几课还学习了哪几个条约?
    学生:《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教师:那请同学们观看这张表格结合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思考一下《马关条约》与之前签订的条约相比,马关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学生: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教师:除了我们书上说的影响之外还有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看ppt的这段话,《马关条约》是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列强们看见弹丸小国的日本都可以从中国侵占如此多的权益,作为世界强国的他们心中更加不平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实力远在日本之上得到的利益却不如日本,于是《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设计意图】运用表格罗列相关知识点使得知识点更加清晰,方便学生回忆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
    目标导学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将辽东半岛割给了日本,就在当天俄国外交官说到: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并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如果不接受,三国将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切断它在中国大陆与日本岛之间的联系,让他孤立无援。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日本最终被迫放弃了辽东半岛,但是并不是无偿放弃。日本还向清政府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所谓的“赎辽费”,在这样一个契机之下,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师:列强强行租了中国的哪些地区又将哪些地区划进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呢?我们通过书本上的《时局图》以及右边的表格来了解一下。
    通过对书本上《时局图》上面图案代表的国家简单讲解并讲解其势力范围以及租借地。在讲到《时局图》中鹰形象的美国时
    教师提问: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我们通过这张漫画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国是其他列强的大哥,那么在其他列强都在中国分一杯羹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学生: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后来的美国为争夺中国市场,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教师:“门户开放”政策实际反映出的问题是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漫画的同时讲解知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素质。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板书设计】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原因
    2、爆发过程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爆发影响
    1、内容
    2、影响
    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2、门户开放政策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