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关雎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关雎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新课,七嘴八舌话《诗经》,反复吟读——叹《关雎》,译读,解诗意,赏读,品手法,再读,背诵诗歌,作业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着重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
二、七嘴八舌话《诗经》
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 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②《诗经》
六义:作品分类: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
《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
三、反复吟读——叹《关雎》
1.全班齐读(明确字音)
窈窕 yǎ tiǎ 淑 shū女 好 hǎ逑
寤寐 wù mèi 琴瑟 sè 芼 mà之
2.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
3.学生个读、评读
4.男女和读
四、译读,解诗意
1.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诗歌内容描述一遍。
①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
②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③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画面
那在水中的陆地上不停地鸣叫的雎鸠鸟,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恭敬相处相似。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对象)。长短不一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文静美丽的女子,就应当醒着梦着都要念念不忘、执着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在梦中,小伙子与心上人终于相会了,小伙子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
明确:那在水中的陆地上不停地鸣叫的雎鸠鸟,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恭敬相处相似。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对象)。 长短不一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文静美丽的女子,就应当醒着梦着都要念念不忘、执着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在梦中,小伙子与心上人终于相会了,小伙子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
2.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明确: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2.这是一首爱情诗,那么诗中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小结:
《关雎》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忧思)和想像求而得之的喜悦。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五、赏读,品手法
1.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什么呢?
1)起“兴”。本诗主要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它先写雎鸠鸟的互相鸣叫的样子,以此来引起读者联想,酝酿气氛。
2)“重章叠句”。即一首诗中常用反复咏叹的手法,各章中往往只改变几个字,具有一定的范式,极具民歌特点。
六、再读,背诵诗歌
1.请同学们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背诵诗歌;
2.小组多形式展示背诵。
3.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呢?
1)运用“比兴”手法。本诗主要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它先写雎鸠鸟的互相鸣叫的样子,以此来引起读者联想,酝酿气氛。
2)句式多“重章叠句”。即一首诗中常用反复咏叹的手法,各章中往往只改变几个字,具有一定的范式,极具民歌特点。
3)采用“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双声词:雎鸠参差;叠韵词:窈窕;双生叠韵词:辗转。
七、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本诗情感突出,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板书设计:
12《诗经》二首关雎 爱慕——思念——愿望
课堂达标
1.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2.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305 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3.《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关睢》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窃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 (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朗读,实效证明,反复诵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在诵读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得到提高,对诗中的意境美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不过,学生在回答问题积极性一般,老师的引导稍有欠缺,这是应该改进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