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升3奥数拓展:测量(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展开一、选择题
1.爸爸有2张50元、5张20元和5张10元的人民币。他买一双100元的鞋,一共有( )种恰好付给100元的方式。
A.6B.5C.7
2.现有大小两辆卡车送水果。大卡车载重量是4t,小卡车载重量是3t,如果每次每辆卡车都正好装满,恰好运完16t水果的方案有( )种。
A.1B.2C.3D.5
3.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2km,到少年宫的距离为3km,则学校与少年宫的距离不可能是( )。
A.2kmB.4kmC.5kmD.6km
4.选一选。( )
A.红笔长B.绿笔长C.无法比较
5.10个五分硬币摞在一起,厚度是1( ).
A.厘米B.米C.毫米
6.一根绳子对折3次以后,每段的长度都是2分米,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是( )分米。
A.6B.8C.16
二、填空题
7.大车的载质量是3吨,小车的载质量是2吨。要把14吨煤恰好运完,并且运的次数最少,可以让大车运( )次,小车运( )次。
8.如图是三个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的示意图,这样连在一起拉紧后长( )毫米。(铁环相连处的空隙忽略不计)
9.一段11米长的布带,每次剪去2米,剪了5次后,还剩( )分米.
10.丁丁走100米大约用了2分钟,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2分钟,他家离学校大约有( )米.
11.把一根长2米的木方锯成同样长的四根做凳子腿,做成的凳子大约高( )分米。
12.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
(1)我们的试卷宽约26厘米,也就是( )分米( )厘米。如果把10张试卷叠起来,厚约1( ),100张试卷叠起来厚约1( )。
(2)爸爸去参加了全程马拉松比赛,赛完全程一共跑了42( ),大约用了3( )。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分10秒=( )秒 1吨-400千克=( )千克
7分米-100毫米=( )分米 200米+( )米=1千米
14. 图中的纸条长( )。
三、解答题
15.运动会。
(1)跑了多少分米?离终点还有多少分米?
(2)跑了多少分米 ?离终点还有多少分米?
(3)谁有可能最先到达终点?
16.聪聪从家步行去上学,放学后,在原路步行返回,聪聪往返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17.用两辆车运石沙,如果每次每辆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10吨石沙?
18.如图,你能比较A瓶和B瓶的高度吗,哪瓶高?高多少?请你用文字或计算说明。
19.鼓楼区有三个景点A、B、C,景点A与C距离10千米,景点B与C距离15千米。景点A与B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请画图说明你的结论。
20.童童家到学校1500米,到超市4500米。学校到超市的距离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有50元、20元和10元两种面额的人民币可供选择,可以只用一种面额的人民币,也可以用两种面额的人民币或者三种面额的人民币。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付钱方案一一列举出来解答。
【详解】
则一共有7种恰好付给100元的方式。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B
【分析】刚开始全用大卡车,然后大卡车减少1辆,剩下的用小卡车运,依次减少大卡车的数量,剩下的用小卡车运,让每辆车都装满方案就合适。
【详解】全用大卡车:16÷4=4(辆),方案可行。
用3辆大卡车,剩下用小卡车运:
(16-3×4)÷3
=(16-12)÷3
=4÷3
=1(辆)……1吨,方案不可行。
用2辆大卡车,剩下用小卡车运:
(16-2×4)÷3
=(16-8)÷3
=8÷3
=2(辆)……2吨,方案不可行。
用1辆大卡车,剩下用小卡车运:
(16-1×4)÷3
=(16-4)÷3
=12÷3
=4(辆),方案可行。
全用小卡车运:
16÷3=5(辆)……1(吨),方案不可行。
共有2种方案可行。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刚开始也可用小卡车运,逐渐减少小卡车的数量,剩下的用大卡车运。
3.D
【分析】当小明家,学校,少年宫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且学校和少年宫在小明家的同侧,这时学校和少年宫的距离最近,为3-2=1千米。
当小明家,学校,少年宫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且学校和少年宫在小明家的两侧,这时学校和少年宫的距离最远,为3+2=5千米。
1千米<学校与少年宫的距离<5千米
【详解】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2km,到少年宫的距离为3km,则学校与少年宫的距离不可能是6千米。
故答案为:D
【点睛】通过极值法找出学校与少年宫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解析】比较物体长短时一般要一端对齐。不清楚笔筒中红笔和绿笔的一端是否对齐,则无法判断红笔和绿笔长度的关系。
【详解】因为不清楚笔筒里面红笔和绿笔的情况,所以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
【点睛】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时,要把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从而进行比较。
5.A
【详解】略
6.C
【详解】略
7. 4 1
【分析】两辆车的载质量分别为3吨和2吨,可以只安排一辆车,也可以两辆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装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运送次数最少的方案。
【详解】
要把14吨煤恰好运完,并且运的次数最少,可以让大车运4次,小车运1次。
【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8.100
【详解】4×3=12(厘米)
12厘米=120毫米
120-4×5
=120-20
=100(毫米)
9.10
【解析】略
10.600
【解析】略
11.5
【详解】略
12.(1) 2 6 毫米/mm 厘米/cm
(2) 千米/km 小时
【分析】(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将26厘米换算成分米,可以先将20厘米换算成分米,再加上6厘米。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10张试卷叠起来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100张里面有10个10张,则100张试卷叠起来的厚度是10个1毫米,即1厘米。
(2)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马拉松的全长用“千米”作单位,计量跑完马拉松所用时间用“小时”作单位。
【详解】(1)我们的试卷宽约26厘米,也就是2分米6厘米。如果把10张试卷叠起来,厚约1毫米,100张试卷叠起来厚约10毫米,即1厘米。
(2)爸爸去参加了全程马拉松比赛,赛完全程一共跑了42千米,大约用了3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以及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长度单位换算时,关键是熟记各个单位间的进率。选择计量单位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3. 190 600 6 800
【分析】先根据单位的方法: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进率, 1分=60秒,1分米=100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米=1000米转化单位,再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3分=3×60=180秒,所以3分10秒=19=180+10=190秒;
因为1吨=1000千克,所以1吨-400千克=1000-400=600千克
因为7分米=7×100=700毫米,所以7分米-100毫米=700-100=600分米
因为1千米=1000米,1000-200=800米,所以200米+800米=1千米
【点睛】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4厘米6毫米
【分析】测量长度方法: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个端点重合,物体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如果不是与零刻度线对齐,所测长度还要减去开始端点对应的刻度。
【详解】9厘米6毫米-5厘米=4厘米6毫米
图中的纸条长4厘米6毫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1)40分米;60分米
(2)80分米;20分米
(3)
【分析】(1) 跑了40分米,一共100分米,用100减去40即可求解;
(2) 跑了80分米,用100减去80即可;
(3) 离终点最近,有可能最先到达终点。
【详解】(1)100-40=60(分米)
答: 跑了40分米。离终点还有60分米。
(2)100-80=20(分米)
答: 跑了80分米。离终点还有20分米。
(3)小鸭离终点最近,有可能最先到达终点。
答: 有可能最先到达终点。
【点睛】熟练掌握减法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6.4千米
【分析】用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加上超市到书店的距离,求出学校到书店的距离,再加上书店到聪聪家的距离,求出学校到聪聪家的距离。用学校到聪聪家的距离乘2,求出聪聪走的总路程。
【详解】630+370=1000(米)
1000米=1千米
(1+1)×2
=2×2
=4(千米)
答:聪聪往返一共走了4千米。
【点睛】解决本题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第二点是问题所求的是往返路程,用单程乘2解答。
17.①号车运5次,或①号车运2次、②号车运2次;
5;0;
2;2;
【分析】根据运送的石沙的吨数,以及每辆车拉的吨数,合理安排即可。
①号车的载质量×①号车运的次数+②号车的载质量×②号车运的次数=这两辆车运的总重量,依此解答。
【详解】10÷2=5(次),即方案一,①号车运5次能恰好运完10吨石沙。
2×2+2×3
=4+6
=10(吨),即方案二,①号车运2次,②号车运2次能恰好运完10吨石沙。
因此填表如下:
答:①号车运5次或①号车运2次②号车运2次能恰好运完10吨石沙。
【点睛】此题做题时应认真分析,理清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18.A瓶;2毫米;说明见详解
【分析】1厘米=10毫米,A瓶的高度为60毫米减去39毫米,B瓶的高度为52毫米减去33毫米,比较得出哪瓶更高,再用减法计算出高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A瓶:60-39=21(毫米)
B瓶:52-33=19(毫米)
21>19
21-19=2(毫米)
答:A瓶高,高2毫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毫米的认识和计算。
19.25千米或5千米;
画图见详解
【分析】第一种情况,景点A和景点B都在景点C的两侧,此时景点A和景点B相距(10+15)千米。
第二种情况,景点A和景点B都在景点C的同侧,此时景点A和景点B相距(15-10)千米。
【详解】
10+15=25(千米)
15-10=5(千米)
答:景点A与B的距离是25千米或5千米。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分为A、B在C的两侧和同侧两种情况,解答,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理解题意。
20.3000米;3千米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童童家到超市的距离-童童家到学校的距离=学校到超市的距离,依此计算并根据“1000米=1千米”将单位化成千米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4500-1500=3000(米)
3000米=3千米
答:学校到超市的距离是3000米,合3千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万以内数之间的减法计算,以及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派车方案
①号车
②号车
方案(一)
次
次
方案(二)
次
次
付钱方案
50元
20元
10元
总额
①
2张
0张
0张
2×50=100元
②
1张
2张
1张
50+2×20+10=100元
③
1张
1张
3张
50+20+3×10=100元
④
1张
0张
5张
50+10×5=100元
⑤
0张
5张
0张
5×20=100元
⑥
0张
4张
2张
4×20+2×10=100元
⑦
0张
3张
4张
3×20+4×10=100元
派车方案14
大车3
小车2
运送煤的吨数
运送次数
①
5次
0次
15吨
5次
②
4次
1次
14吨
5次
③
3次
3次
15吨
6次
④
2次
4次
14吨
6次
⑤
1次
6次
15吨
7次
⑥
0次
7次
14吨
7次
派车方案
①号车
②号车
方案(一)
5次
0次
方案(二)
2次
2次
2升3奥数拓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2升3奥数拓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升3奥数拓展:推理问题(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2升3奥数拓展:推理问题(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升3奥数拓展:集合问题(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这是一份2升3奥数拓展:集合问题(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