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3.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操作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当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活泼金属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C.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D.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海水提溴工艺中,用纯碱溶液富集
B.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C.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D.向H218O2中加入酸化的溶液:5H218O2+2MnO+6H+=5O2↑+2Mn2++8H218O
3.量子点是一类非常小的纳米尺度颗粒,也被称为半导体纳米晶,量子点技术获得2023年化学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具有荧光性质的纳米碳材,属于胶体
B.有些胶体具有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带电
C.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D.胶体能吸附水中的色素,悬浮固体、重金属Cu2+等达到净水的目的。
4.杭州亚运会零碳甲醇(CH3OH)点燃火炬惊艳世界。推广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H3OH属于非电解质
B.1ml 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转移6ml e-
C.CH3OH燃烧时,甲醇是氧化剂,CO2是还原产物
D.CH3OH燃烧产生的CO2可以和H2通过热催化合成甲醇,该过程中CO2被还原
5.为了探究与的反应产物,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低价同类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A.打开a、b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
B.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水
C.用和制备氧气不可以用启普发生器
D.一段时间后变成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不变蓝,则和反应生成NaOH
6.将足量的甲和乙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丙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是
A.AB.BC.CD.D
7.离子化合物和NaH与水反应均产生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碱性氧化物
B.二者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C.二者与足量水反应时产生等量气体时转移电子数相同
D.与水反应时,水作还原剂,NaH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8.常温下,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某几种离子,现取100mL该溶液进行实验,已知:在中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B.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和
C.或至少有一种D.该溶液中一定存在、,可能含
9.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常用ClO-和Fe3+在KOH溶液中制得,同时生成K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碱性会增强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个数比为3:2
C.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C1-,可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Cl-
D.K2FeO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时,自身被还原为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物
1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与组成的混合物中,原子数目为
B.常温下,铁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中的数目可能为
D.溶液中的数目为
1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分属前四周期的主族元素,X、Y同主族,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结构式如图所示)可用作口腔清洁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Z>Y>X>WB.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C.失电子能力:Z>W>Y>XD.该化合物有强氧化性,也有一定的还原性
1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互为同位素:和
C.生石灰的化学式:
D.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13.据文献报道,我国学者提出氧化生成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生成的总反应为
B.中间体和中的化合价均为价
C.步骤③中,每生成转移电子
D.步骤②中,断裂的化学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14.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_
A.(3)(1)(2)(4)B.(1)(2)(3)(4)
C.(3)(2)(1)(4)D.(1)(3)(4)(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次锰酸根离子(),水溶液呈亮蓝色,它在一些有机物的氧化过程中会以中间体出现,该离子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含有少量的、、、以及其他少量不溶于水、不反应的杂质)为原料制备。现有一种制备流程如图:(资料:属于酸性氧化物。)
(1)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 ,M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流程中共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转变为紫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4)整个流程中的 (填化学式)能重复利用。
(5)A1还原软锰矿制备Mn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亚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在水中溶解度较大,遇酸放出,是一种高效的氧化剂和优质漂白剂,可用子各种纤维和某些食品的漂白,过氧化氢法制备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①的熔点为、沸点为极易溶于水,遇热水、见光易分解:气体浓度较大时易发生爆炸,若用空气、、氮气等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
②
(1)A中盛放的仪器名称为 ;按图组装好仪器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使用冰水浴的目的 (写序号)。
①减少的分解 ②增大的溶解度 ③减少的分解
(3)是合成的重要原料,写出三颈烧瓶中由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4)装置中加入溶液的目的除了作反应物外,还可以 ;空气的流速过慢或过快都会影响的产率,试分析空气流速过慢影响产率的原因: .
(5)该套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6)若最终制得纯净的,则的产率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和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
Ⅰ、甲同学取一定质量(xg)的样品,用上图示装置测定的质量,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然后关闭弹簧夹,接上总质量为mg的干燥管,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稀硫酸进行反应。待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然后取下干燥管称得其质量为ng。
(1)仪器a的名称是 ,洗气瓶b中盛放的液体是 。(写名称)
(2)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果没有第一次通入,那么测量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第二入次通入的作用是 。
(4)该实验设计不足之处 。
Ⅱ、乙同学用图中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5)乙同学测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
18.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文物年代的断定,且其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Z最外层电子总和的一半。Y、Z可形成型化合物且分子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关于三种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下所示:
注:△、□、○分别表示X、Y、Z形成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在空气中燃烧可获得4,而与X相邻的同主族金属元素Q在空气中燃烧可获得 (填化学式),由此可以判断,X、Q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3)向的NaOH溶液中通入a ml可获得含溶质的溶液,若是两种盐的混合物,则a的取值范围是 ml,不使用其它试剂,可将固体转化为纯净物的化学反应为 (写化学方程式);
(4)用合适的方程式证明的酸性强于⑥ ,依据该事实 (填“能”或“不能”)判断出Y、Z的非金属性强弱,理由是 。
化学参考答案
1.C
【详解】A.为防止中毒,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故A正确;
B.活泼金属及其氧化物能与水、二氧化碳等反应,当火灾现场存放有大量活泼金属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故B正确;
C.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碳酸钠溶液冲洗,故C错误;
D.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D正确;
选C。
2.A
【详解】A.用纯碱溶液富集Br2过程反应生成溴化钠、溴酸钠和CO2,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Na2S具有还原性,SO2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S 和NaHSO3,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再氧化亚铁离子,FeI2和Cl2以1∶1反应时,氯气只氧化碘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1-,C错误;
D.向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都被氧化生成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18O2+2MnO+6H+=518O2↑+2Mn2++8H2O,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纳米碳材料需要分散在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A错误;
B.胶体的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的胶粒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从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胶体本身呈电中性,B错误;
C.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能产生散射作用,丁达尔效应就是光发生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C正确;
D.胶体颗粒能吸附水中的色素、悬浮固体等,而重金属Cu2+等需要其他方法除去,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CH3OH属于有机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A正确;
B.1ml 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C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4价,转移6ml e-,B正确;
C.CH3OH燃烧时,甲醇是还原剂,CO2是氧化产物,C错误;
D.CO2可以和H2通过热催化合成甲醇,此过程中CO2中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CO2是氧化剂,被还原,D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氢气加热前需要验纯,打开a、b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气体不纯发生爆炸,故A正确;
B.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和HCl气体,故B错误;
C.启普发生器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的反应,过氧化钠为粉末,故C正确;
D.无水硫酸铜不变蓝,没有水生成,则氢元素只能以氢氧化钠的形式留在试管内,故D正确;
故选:B。
6.A
【详解】A.在溶液中Cl2可将SO2氧化为SO,SO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A符合题意;
B.若HCl过量,则没有沉淀生成,B不符合题意;
C.足量的CO2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丙中,若CO2、SO2过量,则没有沉淀生成,C不符合题意;
D.足量CO2和Cl2通入丙中无沉淀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Ca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
B.CaO2中含有Ca2+和,NaH含有Na+和H-,阴阳离子比均为1:1,B正确;
C.2CaO2+2H2O=2Ca(OH)2+O2↑,CaO2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每生成1ml O2转移2ml电子;NaH+H2O=NaOH+H2↑,水做氧化剂,每生成1ml H2转移1ml电子,故C错误;
D.2CaO2+2H2O=2Ca(OH)2+O2↑,CaO2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NaH+H2O=NaOH+H2↑,水做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Fe2+、I−、Cl−,故A正确;
B.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Na+,一定存在Cl-,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原溶液中不存在Fe3+,故C错误;
D.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Cl-,故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ClO-与Fe3+反应过程中Fe 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K2FeO4,ClO-是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K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3C1O-+10OH-=2+3C1-+5H2O,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故A错误;
B.Fe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产物是,Cl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产物是Cl-,个数比为2:3,故B错误;
C.溶液中还存在氢氧根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也会产生白色AgOH沉淀,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检验出Cl-,故C错误;
D.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吸附悬浮杂质,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0.C
【详解】A.和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l,且都含有2个原子,则由与组成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ml,原子数目为,故A错误;
B.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铁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05ml,若为,的数目可能为,故C正确;
D.未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K>S>O>H,A正确;
B.中含有钾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由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失电子能力:K>H>S>O,C正确;
D.该化合物中含有过氧键,有强氧化性,过氧键中氧为价,处于中间价态,故也有一定的还原性,D正确;
答案选B。
12.A
【详解】A.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
B.和不是同种元素,不属于同位素,故B错误;
C.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故C错误;
D.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A。
13.D
【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②+③×2,整理可得总反应为,A错误;
B.中间体和中的化合价均为价,B错误;
C.步骤③中,该反应中溴元素由中的-1价转变为0价,溴元素由中的+1价变为0价,则每生成转移电子,C错误;
D.步骤②,反应过程中断裂的极性键有、、键,断裂的非极性键有键,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1)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2)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3)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历史演变顺序为(3)(2)(1)(4),
答案选C。
15.(1)、 第四周期第VIIB
(2)
(3)
(4)
(5)
【详解】(1)软锰矿碱浸,SiO2、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溶液,Mn元素原子序数为25,核外25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ⅦB族;
(2)与KNO3、KOH共熔生成K2MnO4和N2,故共熔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K2MnO4转变为紫红色溶液,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根据分析可知,滤渣3为,可重复利用;
(5)铝热反应的应用,Al还原软锰矿制备Mn,生成氧化铝和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1)恒压滴液漏斗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防止倒吸 ①②③
(3)
(4)防止遇酸放出 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发生爆炸
(5)没有处理尾气
(6)
【详解】(1)A中盛放的仪器名称:恒压滴液漏斗;该反应涉及气体,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2)B装置的进、出气导管都很短,表明此装置为防倒吸装置;ClO2的熔点低,遇热水、见光易分解,所以应使用冰水浴,同时还能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
(3)由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4)装置中加入溶液的目的除了作反应物外,还可以防止遇酸放出;空气流速过慢时,ClO2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爆炸;空气流速过快时,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NaClO2的产率下降;
(5)ClO2气体会污染大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该套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6)可建立如下关系式:NaClO3(s)—ClO2—NaClO2(s),从而得出NaClO2(s)的理论产量为:,NaClO2的产率:;
17.(1)球形干燥管 浓硫酸
(2)
(3)偏大 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到干燥管中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4)干燥管a后面少接一个碱石灰干燥管
(5)
【详解】(1)a指向的使球形干燥管;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湿润的,会被碱石灰吸收造成误差,因此需要干燥气体,b中装的是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浓硫酸;
(2)锥形瓶里发生的是碳酸钠和硫酸的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第一次没有通入氮气,会导致原本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吸收,而导致结果偏大;第二次通入氮气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赶入碱石灰而被完全吸收,故答案为:偏大、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到干燥管中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4)装置在最后缺少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可能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吸收选项
甲
乙
丙
A
Cl2
SO2
氯化钡溶液
B
HCl
CO2
澄清石灰水
C
CO2
SO2
澄清石灰水
D
CO2
Cl2
氯化钙溶液
(1)卢瑟福
原子结构有核模型
(2)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3)道尔顿
实心球式原子模型
(4)玻尔
原子结构模型
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六六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24L中,所含的分子数为,6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L,7ml⋅L,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