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1页
    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2页
    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图示意东半球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 ①地位于北极点的方向是( )
    A. 东南B. 西南C. 正南D. 正北
    2. 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
    A. (66.5°N,130°E)B. (66.5°N,130°W)
    C. (23.5°N,130°E)D. (23.5°N,130°W)
    3. 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地位于低纬度B. ②位于西半球
    C. ③地位于中纬度D. ④地位于东半球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故①地位于北极点的方向是正南,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题详解】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66.5°N,130°E)。A正确,BCD错误,故选A。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3题详解】
    读图可知,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图中①位于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③位于赤道,属于低纬度,AC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②(10°W)位于东半球,④(130°E)位于东半球,B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下图分别示意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左示意现象可能出现在( )
    A. 3月21日B. 6月22日C. 9月23日D. 12月22日
    5.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运动轨迹图中的位置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 关于图中A、B、C三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点的经纬度是(40°N,90°W)B. A点位于中纬度、北温带、西半球
    C. 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D. A、B、C三点中C点所在纬线最长
    7. 受地球运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三地最先看到日出的是BB. B地全年昼夜等长
    C. B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D. 该日全球昼长夜短
    【答案】4. B 5. B 6. D 7. B
    【解析】
    【4题详解】
    读左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对应太阳直射点位于运动轨迹图中的②位置。B正确;①对应春风日、③为秋风日、④为冬至日,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读图可知,A点位于赤道以北,本初子午线以西,经纬度位置为(40°N,90°W),处于中纬度、北温带、西半球,AB正确;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C正确;所有纬线中,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递减,B点位于赤道,因此B点所在纬线最长,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7题详解】
    A、B、C三地最先看到日出的是位于最东边的C,A错误;B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等长,B正确;B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C错误;该日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只有赤道昼夜平分,D错误。故选B。
    【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地形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图示意五种陆地地形剖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根据海拔和地表起伏特征,可以推断地形D是( )
    A. 盆地B. 丘陵C. 平原D. 高原
    9. 从图中可见,A、B地形类型的共同点是( )
    A. 地表起伏小
    B. 地表崎岖不平
    C. 海拔都很高D. 海拔都很低
    10.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地形E的颜色一般是( )
    A. 绿色B. 黄色C. 白色D. 蓝色
    【答案】8. D 9. B 10. A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D处海拔500米以上,边缘地区较陡,内部地面较平坦,是高原地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读图可知,A地海拔在600左右海拔较高,B的海拔在200-300m左右海拔较低,所以AB的海拔不一样,且A的地表起伏很大,B的地表起伏较大,故AB两处的地表都是起伏较大,地表崎岖不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E地区海拔都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是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或山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雪山冰川。故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地形E的颜色一般是绿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盆地:四周高中部低。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下面图甲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乙为图甲中D地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甲示意区域( )
    A. 河段B比河段C流速慢B. A地与E的相对高度200米
    C. 图中等高距是200米D. 站在B地看不到C地
    12. 图乙所示城市中铁路线沿伸的方向大致为( )
    A. 东西走向B. 南北走向C. 东北——西南走向D. 西北——东南走向
    13. 关于两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图实际面积相同B. 甲图实际面积比乙图小
    C. 甲图表达比乙图更详细D. 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
    【答案】11. D 12. B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河段B经过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河段C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流速慢,A错误;A地海拔675米,E地海拔300米,A地与E地的相对高度为375米,B错误;图中等高距是100米,C错误;B地与C地之间有山脊阻挡,故站在B地看不到C地,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图中有指向标,按指向标判定方向,右图所示城市中铁路线沿伸的方向为南北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读材料可知,图甲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图甲中D地城市示意图,故甲图表示的实际面积大,乙图表示的实际面积小,AB错误;甲图表示的实际面积大,比例尺小,内容简略;乙图表示的实际面积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
    北极燕鸥是候鸟,每年经历两个夏季,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地球南端大陆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图示意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北极燕鸥主要途经的①大洋是( )
    A. 大西洋B. 北冰洋C. 太平洋D. 印度洋
    15. 有关图中②~⑤大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②、④大洲分界在苏伊士运河
    B. ④、⑤大洲分界在白令海峡
    C. ④大洲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大
    D. ③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6. 北极燕鸥一年往返南、北极地区的总距离最接近( )
    A. 20000千米B. 6371千米C. 40000千米D. 8000千米
    【答案】14. A 15. D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极燕鸥途径的①大洋东西略窄,南北狭长,形状略呈S形,是大西洋。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南美洲和④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A错误;④北美洲和⑤欧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B错误;④大洲是北美洲,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C错误;③大洲是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两极之间的距离即一条经线的长度,经线的长度约为2万千米,所以北极燕鸥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的行程即两条经线的长度,约为4万千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七大洲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非洲、大洋洲与南极洲。四大洋,是地球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
    2023年2月,土耳其一日内发生两次7级以上地震,震中位于山区,震中附近城市、人口密集,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图示意“土耳其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分为几大板块( )
    A. 四B. 五C. 六D. 七
    18. 土耳其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 )板块交界处
    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南极洲板块
    19. 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
    ①基础设施受损②建筑物倒塌③农作物遭受冻害④人员伤亡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0. 地震发生时,通常正确的做法有( )
    ①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②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 ③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④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7. C 18. A 19. B 20. B
    【解析】
    【17题详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8题详解】
    根据土耳其位置示意图,可以判断出土耳其位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9题详解】
    由题可知,2023年2月,土耳其一日内发生两次7级以上地震,震中位于山区,震中附近城市、人口密集,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有基础设施受损、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①②④正确;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因此不会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
    【2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当地震发生时,会对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来减少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等,②③④正确;在高楼,不能尽快乘坐电梯下楼,因为可能会停电,然后被困在电梯中,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①错误,排除ACD。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板块之中还有次一级的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图示意某城市某日天气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城市当日的天气可描述为( )
    A. 大雾,北风4级,气温0~10℃B. 晴,南风4级,气温0~10℃
    C. 雨,无风0级,气温2~10℃D. 阴,西风3级,气温2~10℃
    22. 该城市当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 -5℃B. 0℃C. 10℃D. 15℃
    【答案】21. A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读图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大雾,北风4级,气温0~10℃,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读图可知,该城市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0℃,气温日较差=10℃-0℃=1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某校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下图示意某同学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面积比约为( )
    A. 1:1B. 7:3C. 3:7D. 1:2
    24. 在该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 )
    A. 大洋洲B. 欧洲C. 南极洲D. 非洲
    25. 通过读该同学的作品,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
    A. 北极点附近以大陆为主B. 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小
    C. 陆地集中分布商半球D. 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
    【答案】23. B 24. A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因此,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面积比约为7:3,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由海陆分布简图可知,在该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东南方向,A正确;故选A。
    【25题详解】
    北极点附近以大洋为主,A错误;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大,B错误;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C错误;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D正确;故选D。
    【点睛】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2)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解答题(共3大题)
    26. 读图,并联系学过的地球自转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位于西半球的点是____,B点位于____(五带)。
    (2)图2中,②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③在②的____方向。
    (3)地球自转周期约为____,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不同____(“经度”或“纬度”)的地方时间不同。
    (4)在图3中B点所处的时刻是____(填“清晨”或“黄昏”)。
    【答案】26. ①. A ②. 南温带
    27. ①. (20°W,40°N)或(40°N,20°W) ②. 正西或西
    28. ①. 一天(约24小时) ②. 逆 ③. 经度
    29. 清晨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光照示意图和经纬网地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定向、自转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A点的经度是30°W,B点的经度是0°,C点的经度是60°E,故图Ⅰ中位于西半球的点是A。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B点(40°S)位于南温带。
    【小问2详解】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图2中,②点的地理坐标为(40°N,20°W)。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③和②在同一条纬线上,故③在②的正西方向。
    【小问3详解】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同纬度不同经度地点的时间会不同,经度每隔15°,同纬度地点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
    【小问4详解】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为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B点将由黑夜进入白天,位于晨线上,所处的时刻是清晨。
    27. 某中学在图示区域开展了一次徒步地理研学活动。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各题。
    (1)了解当地地形:图南部区域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张庄位于____(填地形部位),王庄位于____(填地形部位)。
    (2)住宿地的选择:住宿地一般要避开受地形阻挡、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此次研学住宿一定要避开的村庄是____。
    (3)研学中开展了体育拓展运动:可能在A、B、C三地中的____地进行图片所示运动项目;判断等理由是____。
    (4)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1.8厘米,则在甲、乙两地之间竞速划船,最短要划____米。图中水库下游小河的流向为____。
    (5)考察引水线路:从水库引水灌溉,B、C两条线路中,最适合的是____线路,原因是是____。
    【答案】27. ①. 丘陵 ②. 山脊 ③. 鞍部
    28. 李庄 29. ①. A ②. 此处是陡崖
    30. ①. 900 ②. 自东南向西北或流向西北
    31. ①. B ②. B路线从海拔高引向海拔低,可以自流引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为丘陵地形。张庄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王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属于鞍部。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李庄和水库之间隔着山峰,所以受地形阻挡,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是李庄,张庄、刘庄、王庄均可以看到水库景区。故此次研学住宿一定要避开的村庄是李庄。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照片所示运动项目是攀岩,攀岩应该选择在陡崖处进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据图可知,A、B、C三地中,只有A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属于陡崖,适合攀岩;B、C两地不具备攀岩条件。
    【小问4详解】
    图中比例尺为1:50000。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00厘米=500米。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1.8厘米,则在甲、乙两地之间竞速划船,最短要划500×1.8=900米。图中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图中水库下游小河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流。
    【小问5详解】
    据图可知,水源地海拔在300米—320米之间,B点海拔为300米,C地海拔在320米—340米之间,B地比水源地海拔低,能够实现自流灌溉;C地海拔高于水源地,不能实现自流灌溉,所以最适合的是B线路。
    28. 2022世界杯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图左示意卡塔尔位置,图右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卡塔尔位于____(南、北)半球,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卡塔尔的节气是____。
    (2)本届世界杯举行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____段(填数码),卡塔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当地日出时间逐渐____(推迟/提前)。他们也发现,清晨时分自己的影子总是比正午更____(长/短),这与地球的____运动有关。
    (3)每天,泉州市(118°E)总是比卡塔尔更早迎来日出,请说明原因____。
    【答案】28. ①. 北 ②. 夏至
    29. ①. ③ ②. 昼短夜长 ③. 推迟 ④. 长 ⑤. 自转
    30.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先迎来日出,泉州在卡塔尔东方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卡塔尔位置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半球的划分、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卡塔尔的纬度由南向北数值增大为北纬,故卡塔尔位于北半球。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北极地区出行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节气。
    【小问2详解】
    本届世界杯举行期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球是运行在左图中的③段即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地处北半球的卡塔尔昼短夜长且昼还在缩短,当地日出时间逐渐推迟,日落时间提前。由于地球的自转,一天中,清晨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
    【小问3详解】
    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每天,位于东边的泉州市(118°E)总是比位于西边的卡塔尔更早迎来日出。
    29. 读“世界部分区域和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该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特殊纬线)附近地区。
    (2)图2中属于冬季多雨的是____地(填序号),该地气候类型是图1中A、B、C、D四地中的____地。图2中③的气候特征是____,对应分布在图1中的____地(填字母代号)。图2中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序号)。
    (3)A、B、C、D四地气温差异主要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从D到E降水量逐渐减少,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
    (4)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这里的降水最高记录高达26461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结合所学知识,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角度,说明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
    【答案】29. ①. 热带雨林气候 ②. 赤道
    30. ①. ④ ②. C ③. 全年温和湿润 ④. D ⑤. ①
    31. ①. 纬度 ②. 海陆
    32. 海陆位置:乞拉朋齐位于印度半岛东侧,距海近;地形地势: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形成丰沛降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部分区域和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气候、降水、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地是位于非洲的刚果盆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小问2详解】
    读图2可知,④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冬季多雨型气候,以地中海沿岸最典型,该地气候类型是图1中C地。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对应分布在图1中的D地,以欧洲西部最为典型。①为热带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A为位于赤道附近、B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C地位于亚热带、D地位于北温带。A、B、C、D四地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四地气温差异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D地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距海较近,降水多;E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故从D到E降水量逐渐减少,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小问4详解】
    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①海陆位置:乞拉朋齐位于印度半岛东侧,距海近,降水多;②地形地势: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形成丰沛降水。

    相关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8页。

    福建省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市区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