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A表示水库、B表示铁路、C表示长城、D表示首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来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上空来看呈顺时针方向。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年10月18日第20号台风“纳沙”(强台风级)生成,其台风中心位于北纬18.1度、东经113.4度,预计“纳沙”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转西偏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有所增强,最强可达强台风级(14级,42-45米/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正确表示“纳沙”台风中心的经纬度位置的是( )
    A. B.
    C. D.
    4. “纳沙”台风中心位置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B. 南半球、东半球C. 北半球、西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
    【答案】3. C 4. A
    【解析】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3题详解】
    经线有东经和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纬线有南纬和北纬,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台风中心位于北纬18.1度、东经113.4度,读图可知,C能正确表示台风中心的位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题详解】
    东西半球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东经113.4度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家界线是赤道,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北纬18.1度在北半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的网,叫做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也可以确定方向。
    世界的大洲中,有的“肩并肩”完全连在一起,有的“手拉手有运河连”,有的“冬季海峡铺冰桥”,成为相互连接的捷径……读下图五个大洲的轮廓,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有两个大洲“肩并肩”,形成世界最大的大陆,它们是( )
    A. ①和③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⑤和①
    6. 图中有两个大洲“手拉手有运河连”指的是哪两个大洲( )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极洲,⑤是欧洲。①亚洲和⑤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肩并肩”完全连在一起,D正确;①亚洲和③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A错误;②非洲和③北美洲陆地不相邻,B错误;③北美洲和④南极洲陆地不相邻,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极洲,⑤是欧洲。①亚洲和②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A正确;②非洲和③北美洲、③北美洲和④南极洲、②非洲和④南极洲之间都没有运河相连,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③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④非洲与欧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⑤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⑥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读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 )
    A. 亚洲、欧洲、南美洲B.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D. 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8. 我国与南美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
    A. 南北差距B. 南北对话C. 南南合作D. 东西合作
    【答案】7. B 8. 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图中阴影部分的国家集中分布在欧洲西部地区、北美地区及澳大利亚周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分布的大洲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虽然我国为北半球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因而我国与南美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也被称为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的相互之间的合作,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点睛】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著名的有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等;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9. 读下图,关于ABCDE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 丘陵、高原、盆地、山地、平原B.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C. 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D. 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示中的地表类型中,A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崎岖不平,故是山地;B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面相对平坦,故为高原;C海拔低于周边的BD,地表相对平缓,故是盆地;D海拔大约在200~500米之间,地表有起伏,故是丘陵;E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故是平原。因此,ABCDE的地形类型依次是: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故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判断一个城市空气质量好坏根据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0~50为优;51~100为良好;101~150为轻度污染;151~200为中度污染。2021年国庆过后,某地天气陡转直下。下表是2021年“某地近一个周天气资料图”。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10月29日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 阴天B. 暴雨C. 晴天D. 小雨
    11. 该地近一个周空气质量是( )
    A 优B. 良好C. 中度污染D. 轻度污染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表可知,10月29日的天气状况为 ,该天气符号表示暴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空气质量指数位于0至50,空气质量为优,读图表可知,该地近一个周的空气质量指数均低于50,其空气质量为优,A正确;空气质量指数位于51至100为良,排除B;空气质量指数位于151至200为中度污染,排除C;空气质量指数位于101至150为轻度污染;排除D;故选A。
    【点睛】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12.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团状,河流因素B. 团状,地形因素
    C. 带状,气候因素D. 带状,河流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如图示,居民点沿河流分布,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团状,而是会更倾向于沿河流的线性布局,故AB错误。气候因素确实会影响聚落的分布,但在河流附近,气候因素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更倾向于形成沿河流的线性(带状)分布,而非气候因素直接导致的分布,故C错误。当居民点沿河流分布时,它们通常形成线性或带状的聚落形态,河流提供水资源、交通和生活所需的其他资源,这是沿河居民点形成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
    A. 东半球B. 西半球C. 南半球D. 北半球
    14. 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①、②两地代表的地形分别是( )
    A. 山脊、山脊B. 山谷、山谷
    C. 山脊、山谷D. 山谷、山脊
    15.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①②两地的气温相等
    B. 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海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C. 同纬度①②两地,若①地是陆地,②地是海洋,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D. 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地是海洋,②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答案】13 C 14. D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且有a>b>c,根据全球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极两极递减可知,气温越高越靠近以赤道为中心的热带,故气温越高,纬度越低,因此a地纬度c,所以①气温低于②气温,A不正确;图中等温线能反映出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趋向,不能反映出由海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B错误;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地是陆地,②地是海洋,因为①地气温低于②地气温,即同纬度的两地区,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则此时该地区为冬季,C错误;同纬度的①②两地,若①地是海洋,②地是陆地,因为①地气温低于②地气温,即同纬度的两地区,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则此时该地区为夏季,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的陆地上,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赤道地区降水丰沛B. 全球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C. 两极地区降水较稀少D. 南半球40°—60°地区降水多于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
    17. 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气温最低B. 南极地区气温最低
    C. 南北半球同纬度气温相同D. 气温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答案】16. B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得,赤道地区气温较高,降水丰沛;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较稀少;全球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不是呈逐渐减少的特点;南半球40°-60°地区降水多于北半球。故选B。
    【17题详解】
    读图可得,南极地区气温最低;南北半球同纬度气温不完全相同;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由低纬度向市内纬度递减。故选B。
    【点睛】赤道附近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成为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多;迎风坡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孝感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完成“探究水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了白天,夜晚的实验数据。结合实验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8. 实验数据中缺了夜晚砂石的温度,你认为夜晚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21℃B. 24℃C. 26℃D. 12℃
    19. 该模拟实验可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B. 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C. 内陆气温日较差比沿海大D.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白天砂石升温快,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夜晚砂石降温快,气温比水低,故最有可能是12°C;故排除A、B、C选项,故选D。
    【19题详解】
    由图中实验可知,砂石在白天太阳照射的情况下,高于水的气温,而在晚上散热情况下,会低于水的气温,说明了砂石的温差大,由此可以证明在同纬度地区,内陆的气温差异比沿海地区更大,夏季时内陆气温高于沿海,冬季时内陆气温则低于沿海,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示四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沿海地区B. 高原地区C. 低纬度地区D. 北半球
    21. 有位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六月份,我看见了大规模的动物迁徙,它们已经习惯为了生存而追逐丰美水草和水源的生活。”该游客参观的旅游地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四种气候类型中,只有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他气候类型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均有分布,而高原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相对较少;结合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四种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结合材料中“大规模动物迁徙”可知,该地区应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广布的非洲,而6月份为北半球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夏季,此时为湿季,降水较多,故动物开始大规模迁徙,追逐水草而居,由此可知,对应的是②地,B正确;图中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都不存在动物大规模迁徙的现象,AC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湿季降水较多,干季降水较少,成因是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
    小明于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逐渐变短B. 逐渐变长地面C. 先变短再变长D. 先变长再变短
    23. 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 )
    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北极圈D. 南回归线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随着太阳高度的增加,竹竿的影子会逐渐变短,这是因为太阳光线越来越接近垂直于地面,影子长度随之变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由于小明观察的时间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时,说明太阳直射当地,夏至日直射的地方是北回归线,B正确;太阳不直射北极圈,赤道和南回归线不穿过我国,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一日之内,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与地球的自转相关,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春分与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则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则直射南回归线;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从冬至到次年夏至,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从秋分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
    B. 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
    C.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D.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25. 图中显示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 )
    A. 南极大陆B. 青藏高原C. 北冰洋沿岸D. 欧洲西部
    26. 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B. 纬度因素C. 海陆因素D. 经度因素
    【答案】24. C 25. A 26. B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气温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记背能力。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故A错误。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故B错误。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故C正确。由于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25题详解】
    如图显示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南极大陆,该地区有“世界寒极”之称。故选A。
    【26题详解】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B。
    【点睛】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离我们现在期末考试(1月份)最近的一个图上的节气是( )
    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
    28. 期末考试时(1月份)我们的昼长的变化特点及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在变短B. 昼在变长C. 昼长夜短D. 昼夜长短相同
    29. 炎陵县霞阳镇坐标为(26°48′N,113°76′E),那么我们学校的红旗影子最短的一日是( )
    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
    【答案】27. C 28. B 29. A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得,A是北半球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B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C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D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1月份接近冬至日,也就是图上的D位置,C符合题意。故选C。
    【28题详解】
    1月份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此时我们的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B符合题意。故选B。
    【29题详解】
    炎陵县霞阳镇位于北温带,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这一天,也就是6月22日前后北温带的炎陵县霞阳镇太阳高度最大,学校的红旗影子最短,A正确。故选A。
    【点睛】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大。
    30. 在下面四块大陆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为,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读图可知,B正确,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10月6日晚间,在湘潭(28°N,112°E)的亮亮观看了杭州亚运会的电视直播,并与远在美国纽约的叔叔说起了观看感受。
    材料二:图2为局部经纬网图,图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1)地球自转是围绕着______在转动。地球公转是围绕着______在转动,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
    (2)湘潭位于图2中的______(甲/乙)地;图2中甲与乙所在的纬线更长的是______。
    (3)10月6日我们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当湘潭昼最短夜最长时,地球位于图3公转轨道______处(填字母),此时是北半球______(填写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4)亮亮和叔叔互致问候时,有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__运动(自转/公转)。
    【答案】31. ①. 地轴 ②. 太阳 ③. 自西向东
    32. ①. 甲 ②. 甲
    33. ①. 昼短夜长 ②. A ③. 冬至 ④. 南回归线
    34. 自转
    【解析】
    【分析】本题以局部经纬网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及亮亮与叔叔的对话内容为材料,涉及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及产生的现象、原因,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作公转运动,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而自转,公转则是围绕太阳而转动,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小问2详解】
    由题干知湘潭位于(28°N,112°E),范围在图示中25°N~30°N、110°E~115°E之间,即位于图2中的甲地。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纬线长度越长,因甲的纬度(28°N)小于乙的纬度(30°N~35°N)之间,故甲的纬线更长。
    【小问3详解】
    10月6日,因在秋分之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故我们所在的学校(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当湘潭昼最短夜最长时,太阳直射点移动至离北半球最远的地方—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故此时地球位于图3公转轨道的A处,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小问4详解】
    亮亮与叔叔,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这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运动而使经度不同的两地产生时差。
    32. 读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气温最高值都出现在______月份,因此两地都位于______半球。
    (2)图中①②③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填序号)
    (3)②气候类型为______,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洲。该气候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__。
    (4)图中①是______季多雨,它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5)①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分布在______。
    【答案】32. ①. 7 ②. 北
    33. ①. ③ ②. ③
    34. ①.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 欧 ③. 全年气候湿润,降水均匀
    35. ①. 冬 ②. 地中海
    36. 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三幅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的特征等,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从图示来看,①②气温最高值都出现在7月份,因此7月份是夏季,由于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故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小问2详解】
    从①②③的气温曲线图来看,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③,③的气温曲线波动幅度最小,故气温年较差最小。
    【小问3详解】
    从②气候图可看出,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故②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该气候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全年湿润,降水均匀。
    【小问4详解】
    图中①是12月、1月、2月降水较多,因地处北半球,故属于冬季多雨型,由于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属于地中海气候。
    【小问5详解】
    ①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日期
    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9日
    10月30日
    10月31日
    气温(℃)
    17/13
    14/13
    14/12
    17/12
    14/13
    天气状况
    空气质量指数
    44
    28
    30
    26
    20

    相关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2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