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0066/0-17044162035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0066/0-17044162036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0066/0-17044162036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物理来自于生活,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75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30dm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1℃
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参照物和后一句的描述的运动物体分别是( )
A.青山 竹排B.竹排 青山C.竹排 竹排D.青山 青山
3.如图,是小明关于声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丙中可以利用次声波确定火山爆发强度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
4.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 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 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 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5.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甲图:用三棱镜分解白光
B.乙图: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C.丙图:水面上映出山的“倒影”
D.丁图:小明玩手影游戏
6.下列是小明关于生活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凉,是因为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
D.我们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高于20赫兹
7.小明把一铜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溢出水的质量为20g,拿出铜块,待表面的水变干后,再把铜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时,则溢出酒精的质量(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
A.大于20gB.等于20gC.小于20gD.都有可能
8.如图所示,下列小明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如图,移动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支付时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10.如图所示,小明在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硫酸和酒精三种液体。硫酸的密度1.8×103kg/m3,酒精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酒精
B.甲杯是硫酸,乙杯是酒精
C.乙杯是硫酸,丙杯是水
D.乙杯是酒精,丙杯是水
11.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和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增大
C.物理学中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D.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12.如图是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所做出的图像,下列对各图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甲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在加热到第9分钟时,该物质是液态
B.乙图正确描述了一束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传播光路图
C.丙图是小明测出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该液体密度为2g/cm3
D.丁图是某声波的波形图,此声波的音调和响度都保持不变
13.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入射角是∠EOM
B.图乙中硬纸板向后折是为了得出三线共面的结论
C.图丙中的反射角是45°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4.小明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秒表显示格式为“时:分: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C段的路程为90cm
B.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40m/s
C.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
D.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图B
1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两物体在0~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15s末的速度相同,且运动的路程也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16.小明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 ,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不管怎样吹气,口琴发出声音的 是不变的。
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a所示,在t0时间内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在t0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通过的路程。
18.寒冷的冬天,装满水的水缸容易被冻破,这是因为水结冰后 变小, 变大造成的,体积为180cm3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化了 cm3。(ρ冰=0.9×103kg/m3)
19.如图甲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若他要选配眼镜镜片进行矫正,应选图 。戴上这种眼镜后,相当于眼镜和晶状体组成了一个焦距 (选填“变小”或“变大”)的凸透镜。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
20.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完成:
(1)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入射角是 度;
(2)请完成光路图 (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
21.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根据平面镜中的像画出物体。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
2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 ;
(2)安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在0~7min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过一会,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4)图乙中的图 是水沸腾前时的情形,此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单选);
A.气泡遇热膨胀
B.气泡遇冷收缩
C.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5)当水温到达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前水的沸点为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6)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 (选填“能”或“不能”)提高水的沸点。
2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
(2)现有厚度分别为6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4)小明如果以3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垂直远离玻璃板3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变小
B.将蜡烛A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6)如图乙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图甲所示操作,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小明同学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为使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从35cm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 透镜,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5)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填“上”“下”)偏离光屏中心。
25.如图甲、乙所示为小明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装置。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他发现游码在左侧零刻线处,但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这时他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刻度线处;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酸奶,将其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该先加质量 (选填“大”或“小”)的,正确操作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则量筒中酸奶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79.4g,酸奶的密度为 g/cm3;
(3)小明在整理器材的时候发现向量筒中倒入酸奶时,有几滴酸奶滴到了桌子上,那么他测量酸奶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
26.如图甲是城阳区世纪公园一景,小明周末从家到公园游玩,一半路程滑滑板车,一半路程步行,他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图线对应小明步行的是 (选填“AB”“BC”或“AC”)段;求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 )
(2)小明在滑行中通过了一段长120m的大理石通道,求他用时多少秒能够通过这段通道?( )
(3)求小明从家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
27.小明为了帮妈妈判断一个金镯子是不是空心的,他想了一个办法,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已知ρ金=19.3×103kg/m3,ρ铅=11.3×103kg/m3)
(1)通过计算判断该金镯子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金镯子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有人将金镯子的空心部分灌满铅,则整个掺铅的“金镯子”密度是多少g/cm3?
答案
1.【正确答案】B
【详解】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1mm,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50kg~80kg,故B符合实际;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30cm,故C不符合实际;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0℃,故D不符合实际。
2.【正确答案】D
【详解】“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在运动,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青山为参照物;“巍巍青山两岸走”,被研究的物体是青山,青山是运动的,青山和竹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竹排为参照物,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3.【正确答案】B
【详解】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中的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次声波一般是在地震、海啸、核爆炸等情况下产生,所以可以利用次声波预测火山喷发、龙卷风及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正确答案】D
【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不符合题意;
B.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雾汽化为水蒸气,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5.【正确答案】D
【详解】A.用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面上映出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小明玩手影游戏,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6.【正确答案】D
【详解】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沾有大量的水,水蒸发吸热的缘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体温计离开被测物体时,液柱在弯曲处断开,保证示数不变,所以,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我们能听不到蝴蝶的声音,故D错误,符合题意。
7.【正确答案】C
【详解】把一铜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铜块的体积,则铜块的体积,溢出酒精的体积V酒=V=20cm3,溢出酒精的质量m溢酒=ρ酒V酒=0.8g/cm3×20cm3=16gv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甲物体在10~15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v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