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老城故事多,皆因城市的老街旧巷。当你走进钟楼巷,感觉只需一个转身,便能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甲】。
漫步其中,一砖一瓦、乌漆大门、雕花门楣,仿佛都在告诉你许多景物都经历了漫长岁月和风雨打磨。
在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的南唐铜钟旁,斑驳的落叶quán释着静美,两者相互映衬,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古今相róng的钟楼巷,现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喜爱的“文艺一条街”,移步换景,引人驻足,随手一拍就是一张风景美照。咖啡店、面包房、土菜馆【丙】令人目不xiá接的特色小店为老巷子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出钟楼巷,转入税务街,乔园、蒋科进士第等古建筑【乙】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mài,【丁】见证了海陵的繁华,也为当地的人们留住了乡愁。
(选自学习强国“水韵江苏”,有改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填入【甲】【乙】两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穿越 【乙】延续B.【甲】穿梭 【乙】延续
C.【甲】穿越 【乙】沿袭D.【甲】穿梭 【乙】沿袭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划波浪线句子的主干为“小店注入活力”。
B.从结构上说,“老街旧巷”是并列短语,“雕花门楣”是偏正短语。
C.【丙】处标点符号应当用省略号。
D.【丁】处的划线句语序不当,应该将“为当地的人留住了乡愁”和“见证了海陵的繁华”调换位置。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
(1)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略无慕艳意。
(3)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
(5)“马”在中华文化中是勇敢、忠贞的象征,古诗词里面常常出现它的身影。《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盛大的出猎场景;《破阵子》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战争场面的激烈。
5.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我校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研读文本品形象】老师要求同学们从课本中所学小说或者名著推荐小说中,挑选一个人物交流阅读体会,仿照下列人物点评,请你再选一个人物,也来写几句阅读心得。(3分)
【示例】杨二嫂,从一个美丽恬静的豆腐西施变成尖酸刻薄的中年妇女,我从她身上读出了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故乡生活的日益窘迫。
(2)【群策群力拟主题】班级向全班同学征集此次活动主题语,已拟出了主题语的前半句,请你从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寻找有用信息,续写后半句,上下句要对仗。(2分)
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丰富的情感因经典小说而形成,美好的灵魂因经典小说而塑造,人生的真谛因经典小说而悟得。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挽起手来,再度走进那一片动人的文学天地?
主题语:走进小说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门别类组版块】
示例:小说篇目:《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
版块名称:《小说天地·见证少年成长》
理由:这两篇都是涉及少年成长这一主题的小说,讲述成长中的美好情感、苦涩滋味和无奈叹息,展现世间百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备选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海底两万里》
版块名称:《小说天地·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阅读理解(共6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6题。(6分)
蓟中①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②。
岂无安边书③,诸将④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⑤,归来独闭门。
【注】①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大兴西南。②翻:同“反”,反叛。③安边书:安定边疆的策略。④诸将:指安禄山等人。⑤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战国时卫国人,曾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
6.(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开篇以“沙漠”“塞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浩瀚壮阔的边塞图画。“策马”“长驱”和“登”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B.第三、四句由远及近地描绘了诗人登上塞垣时所见的“萧条”荒凉景象。一个“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C.第五、六句深刻揭露了前文“边城何萧条”的根源。“一到”“每愁”两个词对举,突显边患的程度之深和时问延续之久。
D.第七、八句是诗人由边患不止而引发的激愤之语。“岂无”以强有力的反诘对统治者进行了抨击,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信心。
(2)全诗最后一联写到“惆帐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诗人“惆怅”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二)名著阅读(10分)
7.下面有关《水浒传》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选对一个得1分,选对两个得3分)( )( )
A.《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使得“官逼民反”。
B.林冲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节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柴进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
C.《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林冲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
D.“智取生辰纲”这个故事里,晁盖、吴用等人分工合作,扮作挑酒汉子的是白日鼠白胜,揭酒盖的是赤发鬼刘唐,借饶酒下药的是智多星吴用。
E.《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封了马军五虎将,他们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
8.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从下面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3分)
相关回目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橫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9.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与人物相关的情节说说作品的讽刺意义。(4分)
①胡屠户 ②严贡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6分)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退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日:“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日:“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日:“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慎子日:“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日:“善。”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日:“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有删改)
10.(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王明日朝群臣( ) ②今去东地五百里( )
③发子良之明日( ) ④且与死生(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请退而问傅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B. 乃请子良南道楚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C. 虽然,楚不能独守 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 而王且见其诚然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1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齐 使 来 求 东 地 为 之 奈 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楚襄王欲返回楚国,齐王阻挠并且趁机索取楚国东部五百里士地。
B.子良认为楚襄王作为国君,说话一言九鼎,割让承诺的土地是诚信,再攻打齐国体现楚国的勇武。
C.昭常不同意楚襄王割地与齐,他认为土地广大辽阔的国家才可以称得上万乘之国。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齐王心生畏惧,最终无功而返,楚国保全东地。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14.慎子建议楚襄王采用三子建议,请问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职责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第15——19题。(14分)
磨砺始得玉成
①冰清玉洁、精金良玉、玉振金声、玉树临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凝视一块美玉,看到的是柔美和温润;触摸一块美玉,感受到的是坚实和高洁。中国人从美玉身上,寻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追求,寄托着为人处世的智慧。
②《荀子·法行》中记载,子贡询问“君子贵玉”的原因,孔子答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谦谦君子,正如温润之玉,光华敛于内而不炫于外,清辉藏于身而气韵自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方志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依旧正气凛然,坚贞不屈,这是革命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韧气节。黄文秀为了让基层群众过上好日子,把韶华留在广西百色的大山深处,这是当代年轻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责任担当。杨善洲常拿工资接济困难群众,为他们买粮食、购种子、送衣被,却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办过私事,这是优秀党员干部冰清玉洁、白璧无瑕的崇高风范。
③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不分轩轾,如何成为众所敬仰的美玉?坚固细密的玉石,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玉不琢,不成器”,器与人皆通此理。大凡成就大业者、贡献杰出者、勇赴使命者、舍己为人者,无不是经历几番潜心学习、艰苦锻炼、奋斗打拼,才为世所识、为人所赞。 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拿出“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在工作实践中战风雨、斗寒霜,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砥砺心性、强壮筋骨、增长才干,才能琢磨成器、百炼成钢,最终有所成就。
④广大青年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每块玉都有独特的形态与气质,每个青年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追求。对玉的雕琢不能千篇一律,对青年人才的培育也讲究因材施教。因材因性,把雕琢之功施于无形,方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广大青年也需要在干事创业的路途中,心怀真善美的追求,以不负韶华之朝气、激越沧海之胆气,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镌刻在灵魂深处,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让青春之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胸怀锦绣,腹隐珠玑,时时砥砺,事事精进,必能成为栋梁之才。
⑤“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正如美玉经得起岁月的淘洗,美德懿行耐得住时间的检验和人心的评判。以人比玉,由玉及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努力成为一块“美玉”,永远散发洁净通透的光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6.下面是文章的脉络,请补出空缺的部分。(3分)
①诠释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② ——③ ——④广大青年人要磨砺自己,成为栋梁之才——⑤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第①段以含“玉”字的成语提出论题“玉”,然后以“中国人从美玉身上,寻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追求,寄托着为人处世的智慧”引出下文的论述。
B.第②段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冰清玉洁,白壁无瑕”分别概括出方志敏、黄文秀、杨善洲三人的特点,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
C.因为每块玉都有独特的形态与气质,每个青年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追求。对玉的雕琢不能千篇一律,故而对青年的培育也应顺其自然。
D.拿出“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最终有所成就”,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使论述的道理形象易懂。
18.“磨砺始得玉成”,结合本文内容,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磨砺自己?(4分)
19.在第③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哪个事例更恰当?为什么?(3分)
【甲】吴天一研究高原病学,一干就是60多年。调研期问,他虽遭车祸,但仍深入一线,潜心研究。他的付出,让建设青藏铁路的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
【乙】武汉退休老人马旭与丈夫毕生节俭,一分一毫积累几十年,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千万元。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耐得住清贫,守得佳心灵的高贵,令世人赞叹。
(五)阅读小说《琢磨》完成第20——23题。(20分)
琢磨 揭方晓
①寒气一阵紧似一阵,将小城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②可逼仄的酱巷深处,李八爷并无压抑之感。他如往常一般,悠然自得地烤着火、呷着茶。手中的茶杯,茶水浅了又续,续了又浅;炉中的炭火,暗了又明,明了又暗。眼看得续水三五回了,添炭七八次了,顾客却仍旧没有上门。
③没人上门就没人上门呗,李八爷不急,亦不恼,始终悠然自得。和他一样悠然自得的,还有杯中温润的茶水,还有炉中热烈的炭火,还有这条逼仄的酱巷。酱巷从来无酱。不管是生抽、老抽这样传统的酱油,还是芝麻酱、甜面酱、豆瓣酱这样层出不穷的鲜美调味品,统统没有。无酱,却有名,在这座小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条小巷的人端的都是“金饭碗”“银钵钵”,家家户户都是金银匠,熔、敲、压、拉、剪、刻、磨,一通神出鬼没的操作,像变戏法般,金灿灿的戒指、沉甸甸的手镯、银闪闪的项圈横空出世,给美丽的女人以精致,给康健的男人以华贵,给悠长的日子以精琢细磨。
④而李八爷琢金磨银的手艺承自祖辈,最是精湛。他常骄傲地吹嘘,说自家祖辈曾给王府打过金银器,某某王妃,又或是某某公主,她们戴的头簪、凤冠、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耳环、耳钉等一众金银饰品,全是自家祖辈精琢细磨出来的呢。这话,半真半假吧。可酱巷一半的金银匠是他的徒弟,另一半是他的晚辈后生,这可是实打实的,不虚,不假。可以说,在这条巷子里,李八爷就是手艺出神入化的神一般的存在。
⑤不过,那是过去了。
⑥现在这条巷子冷清多了。敲打声、淬火声、焊接声,仿佛只是一转身,就突然没入了泥瓦间,没入了堂榭里,再也找不回来。时代在发展,女人们、男人们越来越喜欢成品金银饰,嫌手工打制的金银饰粗陋,不时髦。顺天应地,李八爷的徒弟们、晚辈后生们,一个个都闯出了酱巷,在小城繁华大街、热闹卖场,开了一家又一家金银珠宝店,专卖黄金珠宝成品,生意火得一塌糊涂。
⑦李八爷对此极为不屑:“手艺人,哪能不靠手艺吃饭?”
⑧“手艺人,怎能成了买卖人?”
⑨“手艺人,不能这样没有出息呀!”
⑩李八爷一口一个“手艺人”,显然,他对自己“手艺人”的身份极为看重,觉得这是他一生最闪亮、最完美的标签。
⑪“真不靠手艺吃饭了!”
⑫“手艺人也得养家糊口哇!”
⑬“金银匠卖成品金银饰,怎就没出息?”
⑭徒弟家旺心中不服,经常这样嘀咕着反击。
⑮家旺惦记着师父咧,多次上门要李八爷去他店里“坐堂”,啥事都不用管,只要坐在那里就行。他知道,师父李八爷的名字,就是小城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是一等一的手艺,是一等一的信誉,是一等一的分量。只要他在,店里生意一定会更加红火。
⑯李八爷直接拒绝:“我是手艺人,不当门神。”
⑰家旺气恼,暗自嘟囔:“都啥时代了,机器化大生产不比你那敲敲打打强?真是老顽固,老固执,老守旧,老执拗,老拘泥,老榆木疙瘩,老秤砣子。”
⑱李八爷耳朵贼精,好似听见,回首怒斥:“说啥嘞?”
⑲家旺一脑门的汗,支支吾吾,撒丫子逃远了。
⑳眼见没客人上门,李八爷索性搬出小天平、拉丝板、拉丝钳、嵌槽、焊枪、印泥、喷枪、坩埚这些“老伙计”,打细微如1克的项链,拉粗壮如120克的手链。棱角分明的金块,经过李八爷一通琢磨,真个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真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真个是“梅蕊重重何俗甚”。总之,精美绝伦。
面对自己的杰作,李八爷心中无喜,亦无悲。只打量片刻,便将这样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付之一炬,熔为红彤彤的汁水。待其冷却成金块,再费尽心机琢磨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又打量片刻,又付之一炬,又认真琢磨……循环往复,乐在其中。
邻居罗寿来无聊,一直在旁边看着,笑得跌倒,李八爷亦笑得灿烂。两个七老八十的人,孩子般快乐,哪里还有什么寒气哟。
“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李八爷心中的唱词,磅礴而出。隔着好几里远的家旺,没来由的,心中倏地一紧。
(选自《小说选刊》2022年5月)
2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寒气”压迫到结尾没有“寒气”,表明天气好转。
B.“酱巷”从过去的繁荣到现在的冷清,意味着“手艺”传承面临窘境。
C.家旺与李八爷的对照是为表现家旺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
D.李八爷琢磨打造又烧毁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就是为提高工艺水平。
21.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8分)
①棱角分明的金块,经过李八爷一通琢磨,真个是“揉破黄金万点轻”,真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真个是“梅蕊重重何俗甚”。(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②我是手艺人,不当门神。(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4分)
22.“琢磨”在文中有较为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本写出其中两条。(4分)
23.文末,李八爷心中的唱词磅礴而出,隔着很远的家旺即“没来由地,心里倏地一紧”。这如何理解?(5分)
三、作文(60分)
蹒跚学步的孩子碰撞到桌角,撞出的是一阵眼泪汪汪的哭泣,下次路过桌角会绕道;清泉和石头的碰撞,撞出的是一曲铃铃作响的自然之歌,自然之美;红茶和牛奶的碰撞,撞出的是一杯醇香爽滑的奶茶……
碰撞是挫折,是锤炼,也是成长;碰撞是摩擦,是矛盾,是冲突,也有收获;碰撞产生新的事物,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请以“在碰撞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x、九年级语文月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