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二单元 中国书法艺术之美一等奖教案
展开单元章节名称
第 1单元 第1课 中国书法知识与鉴赏
学时
1
学期总课时
18
授课时间
第 周,星期 ,第 节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书法基础知识
理解文字演变与书体的关系
学会鉴赏中国书法经典作品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中国书法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历史演变脉络。
解决措施: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涉及内容庞杂,学生须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课前分组布置讨论要求,以书体或材料分类均可,课堂做简要讨论,再结合教师讲授,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理解效果。
2:中国书法审美的多样性特点。
解决措施:审美的丰富多样是中国书法重要特点之一,首先在教学中多展示不同风格的作品,其次给出审美类型让学生来找出相应作品并简要讨论。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汉字演变与书法发展的关系。
解决措施:首先,厘清逻辑关系,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体是汉字在演化各个阶段的成型样式,书法是书体的艺术化表达方式。其次,关照经典作品出现的历史阶段,查找其文字演化的对应阶段。再次,比较几种书体的演化的规律。
2:中国书法鉴赏方法。
解决措施:首先,教师在分析作品时提醒方法的重要性并演示不同方法的异同。其次,结合五幅经典作品的讲解录音的提示,归纳总结鉴赏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寻找合适自己的方法,慢慢形成经验,鼓励学生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原作。
课前预习
分组布置预习讨论要求,以书体或材料分类均可;观看微课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一、引入
选择教材中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比如:地皇三年《马圈湾王莽新简》),再对比选择教材中作品(比如:王羲之《兰亭序》),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差异在哪里?凸显中国书法是伴随着文字演化而展开的艺术表达,引入中国书法教学。(2分钟)
二、新授
(一)中国书法知识
分组讨论与教师串讲相结合,把大量的中国书法知识浓缩为“线型”脉络,侧重各书体的用笔及审美特征,并注意与作品相对应,增加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形象记忆知识点。(20分钟)
主要知识脉络:
(一) 书体流变
1. 篆书
篆书是中国书法最早的成形书体,象形程度高,文字优美。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自由活泼、天真烂漫,小篆圆浑挺健、庄重优雅。
大篆泛指秦朝“书同文”之前的文字形态,包括甲骨文、金文及先秦诸文字等。
甲骨文是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记录了商代王室许多信息。
金文是指刻、铸在金属器上的文字,常见于商周青铜器,亦称“钟鼎文”。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在秦系文字的基础上,简化文字结构,规整文字外形,使之易于释读而形成的。
代表作品:《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戍嗣子鼎》《峄山刻石》《袁安碑》
2. 隶书
隶书是继篆书之后的一种新字体,但其演变来源不是小篆,而是从日常书写中发展而来的。人们为了便于书写,将篆书圆转的笔画变为方折。
隶书的演化起始于秦代,而大量应用则在汉魏时期。
今日所见古代隶书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出土竹简、木简及丝织物上的墨迹,故称为简帛书。
二是汉代碑碣、摩崖上的石刻文字,后人常将其称为汉碑。
三是清代及民国期间受金石学影响的隶书作品,将金文、碑刻等审美趣味融入书写之中,在结体、用笔上大胆革新,追求个性表达。
代表作品:《里耶秦简》《石门颂》)《曹全碑》《漆书墨说》《隶书五言联》
3. 草书
草书发展经历了章草、今草、大草三个阶段。
在隶书的基础上省略笔画,线条连续使转、连带,便诞生了草书。
章草保留了隶书的波磔,线条倾斜,长短、粗细有变化,文字的动感开始明显起来。
代表作品:《平复帖》。
在东汉末年,书写中的隶书笔意逐渐消失,笔意连绵,笔画及文字之间存有少部分联缀,笔画更为简洁,被称为今草,亦称小草。今草由张芝创始,王羲之发扬完善。
代表作品:《十七帖》《初月帖》。
唐代张旭、怀素在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文字造型,打散文字结构,强化用笔使转,使之穿插、缠绕,文字与文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更为强调整体布局的节奏关系,被称为大草,又被形象地称为狂草。
代表作品:《苦笋帖》《诸上座帖》。
4. 楷书
楷书受到隶书简化和草书楷化的影响而逐渐成形。初始于汉末,至三国晚期开始取代隶书成为独立字体。
魏晋南北朝是楷书定型的关键阶段,南方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风格秀丽、婉转,北方以洛阳龙门石窟等碑刻为代表,称为魏碑,其字形方正,用笔爽利,结构紧凑。
代表作品:《荐季直表》《张玄墓志》。
唐代是楷书的又一个高峰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有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柳公权、颜真卿等名家。
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东方朔画赞》。
楷书的特征笔画在“永字八法”中得到较好体现。
5. 行书
从草书到楷书的区间范围比较大,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在书写中草法多于楷法的称为“行草”,楷法多于草法的称为“行楷”。
代表作品:《马圈湾王莽新简》《兰亭序》。
唐代是楷书和行书发展的重要时期,颜真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后书家尝试将心灵与书法结合,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徐渭、八大山人等名家的行书面貌独特,对后世影响巨大。
代表作品:《题画诗》《闲居赋》《临艺韫帖》。
(二) 印章之美
印章是融书法、镌刻、冶铸等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印章的印文通常以篆书为主,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汉代印章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以平正朴拙、端庄凝重为特征,同时不乏奇崛苍茂一路风格。
代表作品:《栾犀》。
进入隋唐时期,随着造纸术的发展,印章由之前的多用于封泥而逐渐转变为蘸印色钤押,印面文字的阳文渐多,小篆入印,异形印和九叠印等装饰性强的印面效果出现。
宋元以前,印章以铜印为主,由印工雕凿、铸造而成。据传,元代王冕开始尝试以花乳石刻印,由于石头镌刻方便,文人参与度渐高。
明代文徵明、文彭父子倡导自刻印章。
至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盛,诗书画印“四全”成为文人书画家追求的目标,篆刻也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媒介。
代表作品:《忠义之心生而自许》《生长西湖籍鉴湖》《泰山残石楼》。
(二)中国书法经典作品鉴赏
分别对五幅作品进行鉴赏。先由学生谈预习及听课后的审美感受,与录音是否存在差异,为什么?教师再谈鉴赏感受,启发学生对鉴赏中的感受捕获与方法总结。(20分钟)
(西周) 《散氏盘》
(汉代) 《张迁碑》
(唐代) 《古诗四帖》
(唐代) 《祭侄文稿》
(现代)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三、总结
教师要把今天课堂所有涉及的重点内容再简要串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与实体的美术馆、博物馆多看作品,同时链接关联的书法史知识,把知识与书法作品结合起来,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力。(3分钟)
案例引入、引发思考
教师讲授、分组讨论
讨论分享
教师总结
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九单元 环境艺术之美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九单元 环境艺术之美优秀教案设计,文件包含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课环境艺术知识与鉴赏-教案docx、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二课环境艺术实践体验-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八单元 摄影艺术之美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八单元 摄影艺术之美优秀教学设计,文件包含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课摄影艺术知识与鉴赏-教案docx、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二课摄影艺术实践体验-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二课 西方建筑艺术实践体验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二课 西方建筑艺术实践体验精品教案,文件包含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课西方建筑知识与鉴赏-教案docx、中职美术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二课西方建筑艺术实践体验-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