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美术第三单元 中国工艺与雕塑艺术之美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中国工艺与雕塑艺术之美
一、 中国工艺与雕塑知识(一) 工艺美术1. 陶瓷陶瓷是指陶器和瓷器,两者在原料、质地和工艺方面有差别。陶器是用可塑性好的黏土做坯体,在800—1 000摄氏度的温度下烧制而成的器物,表面有微小孔隙,成型有手捏、泥条盘筑、泥板、拉坯等工艺手法,烧制的方法主要为窑烧。目前中国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显示人类的生活形态由以渔猎为主转向以农耕为主。
瓷器是用黏土、长石、石英制作的,烧成的温度约为1 300摄氏度,质地坚实紧密,抗腐蚀,大约起始于汉代,至今仍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类型。我国陶瓷工艺品的类别多样、制作精美,因而其作为“中国”的代名词享誉世界。
2. 玉石中国是最早使用玉器的国家,距今7 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有原始玉的存在。古人认为玉是吸取天地精华的神物,因此,玉器常常被用于祭祀、丧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玉被附加了越来越丰富的道德和伦理含义,文人墨客将其视为君子的象征,倍加尊崇。
3. 金属金、银、铜、铁是我国被广泛使用的造器金属,其中属青铜器和金、银器的成就最高。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和生活用具,大约起源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期。受商代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青铜器的风格为繁褥狞厉。后来西周建立封建宗法制度,青铜器造型逐渐摆脱了神秘色彩,风格趋于严整庄重。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工艺美术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日用器数量增多,形制更为轻便,实用性大大提高,但为了满足上层阶级对奢靡生活的追求,其风格在整体上显得清新华丽。
金、银因其稳定的金属特性,也早已被利用,而且金、银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因而历朝历代留下了众多精美的金、银器具和装饰物。
4. 漆器漆器是将漆树上割取的生漆,涂抹在木、皮革、青铜等胎体表面而制成的工艺品,耐潮、耐腐、耐高温,又可以调配丰富多样的色漆,装饰性极强。中国先民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使用漆制物,经秦汉的大发展,直至明清,工艺技术不断进步,其中的戗金、描金等特殊手法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古代漆器类别丰富,如食具、乐器、几案、兵器等,是应用范围很广的装饰工艺。
5. 染织品染织品是由丝、棉、麻等天然原料制作的织物。其中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分为纱、罗、锦、缎、绮、绫、绢、绒、绸等不同种类。中国素有“丝国”的美名,多地出产独具特色的丝绣品种,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广西壮锦是典型代表。
6. 杂项除了以上五大类工艺品外,还有用竹、骨、木、牙、角、玻璃等制作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多为小型装饰品或文房雅玩,兴盛于明清两代,如江南竹刻、广东象牙球等。另外还有民间传统工艺,如皮影、剪纸、风筝等,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二) 雕塑1. 古代雕塑中国古代雕塑成长于儒释道并存的文化环境中,内容大多注重伦理教化,佛像雕造之风兴盛,同时重视丧葬,而民间雕塑艺术更加倾向于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因此可以分为陵墓雕塑、宗教雕塑、民俗雕塑三大类。中国雕塑受到绘画影响,风格上追求意象性,整体偏平面化,形成了与西方写实风格的雕塑完全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塑造方法。
(1) 陵墓雕塑。古人崇尚厚葬,认为死后也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因而帝王贵族的墓中常伴有大量殉葬品,如代替陪葬者的俑,墓主人生前用的日常器具等。墓前常设立石雕、石柱、石碑,除了有保护死者灵魂、震慑邪物的作用外,还有纪念意义。陵墓雕塑作为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2) 宗教雕塑。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佛教东传并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并长期占据宗教雕塑艺术的主流。尤其在南北朝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布,佛教石窟开凿逐渐兴盛,形成了著名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形神毕肖的寺庙雕像。
(3) 民俗雕塑。中国民俗雕塑丰富多样,是百姓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民俗雕塑取材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繁衍生息,与原始美术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华民族热情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质朴单纯的个性。面塑、泥塑、吹糖人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秀传统民间雕塑艺术。
2. 近现代与当代雕塑近代以来,艺术家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自由的创作权利,一批从西方学成回国的雕塑家开始尝试新的题材和领域,如江小鹣的《陈英士骑马铜像》、李金发的《邓仲元将军像》、刘开渠的《无名英雄像》等鼓舞民族精神的纪念碑作品,后期更涌现出如王朝闻、朱培钧、傅天仇、萧传玖、卢鸿基、张松鹤、潘鹤等杰出的雕塑家。新中国成立后,雕塑艺术进入现代阶段,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雕塑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艰苦岁月》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雕塑艺术不断自我革新,形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不但有写实的、写意的,还有抽象的、观念的,体现着现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家对人生、现实的思考与关切,如吴为山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组雕》和《天人合一—老子》,隋建国的《衣纹研究》系列和《时间的形状》,向京的《异境》系列等,说明雕塑艺术在向越来越广阔的方向发展,并会在未来焕发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二、 中国工艺与雕塑经典作品鉴赏(1) (商代)《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体量巨大,纹饰繁复,风格威严狞厉,是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典型代表。
(2) (东汉)《霍去病墓石雕》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石刻组雕,是汉武帝为纪念大将霍去病的战功下令雕造的。组雕包括《马踏匈奴》《卧牛》《卧虎》《野人搏熊》等不同种类的石雕共计16件,造型朴拙雄浑,气势撼人。
(3) (宋代)龙泉青瓷是世界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规模最大、产量和销量最高的瓷器种类,于宋代达到发展巅峰。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以古朴典雅之美见长,体现着温润冲和、平淡内敛的中国儒家精神。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青釉鬲式三足炉》就是其中的典型佳作。
(4) (明代)圈椅,常选用纹理华美的天然木材,由榫卯结构相连,造型简约大方又不失典雅优美,使用感舒适,是中式家具的代表形制。
(5) (现代)《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大规模的公共艺术工程,正面刻有毛泽东手书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身用浮雕手法表现了近现代史上在重要事件中挺身而出的英雄形象。
一、 工具材料的实践体验陶泥、瓷泥是陶艺制作的主要材料,具有高黏性、可塑性、收缩性的特点,一般通过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或拉坯成型等方式制坯。手捏成型是基本的陶艺制作技法,即通过揉、捏、搓、压等手法造型。注意要点有:一是心中有草图。先想好设计理念,有个大概的目标型,这样对实际操作有指导意义。二是操作中注意泥与水的比例。不能太干,以防开裂,也不能加水过多,太黏太湿会难以塑型。
当然还有其他的制坯方式,如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用手搓成粗细均等的长条,层层堆叠并塑型的方法;泥板成型需要把泥揉捏成团,压实成板再拼合;拉坯成型则需借助轮盘,用双手将泥团拔高,可以做出比较规整的外形。如有条件,还可以雕刻花纹、敷色上釉,最后进窑烧制。
第二步,搓泥条。根据陶罐的预计尺寸,用手滚的方式压泥团,将其搓成适当粗细的条状。
二、 手工制作第一步,准备材料。取大小不一的几个泥团和一块垫板,在上面放置报纸,以防泥料与垫板粘连,刻刀、刮刀放在旁边备用。
第三步,做罐底。截取泥条的一部分,将其盘成螺旋状,用手指或刮刀将其抹平。
第四步,做罐身。在罐底外沿上叠加一圈泥条,抹平罐底和泥条的内外缝隙,使其变得结实紧密,然后继续叠加,以相同的方式连接罐体。注意每层泥条的首尾相接处不能在同一垂直线上。
第五步,装饰。用刻刀雕刻出自己喜欢的花纹并将其贴在罐体上,也可以用颜料在罐体表面画一些图案。
第六步,修整细节,完成作品。用手或刮刀将作品的细节处调整至满意为止。
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九单元 环境艺术之美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九单元 环境艺术之美精品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九单元,环境艺术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八单元 摄影艺术之美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美术鉴赏与实践第八单元 摄影艺术之美优质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八单元,摄影艺术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美术第六单元 西方雕塑艺术之美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美术第六单元 西方雕塑艺术之美精品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六单元,西方雕塑艺术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