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61688/0-17044338969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61688/0-17044338970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作业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161688/0-17044338970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13份)
高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据此完成1~2题。
1.水资源属于( )
A.可再生资源B.常规能源
C.非可再生资源D.新能源
2.材料中反映出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整体性B.地域性
C.多用性D.社会性
河南省焦作市因煤而兴,拥有以煤为基础、较为完善的化学、机械、电力等工业体系。当前,焦作市煤炭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经济转型成为该市发展的重要任务。据此完成3~4题。
3.该市曾经煤炭资源丰富,从属性上看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
A.地域性B.非可再生性
C.多用性D.整体性
4.焦作市转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整治污染,推动新兴工业的布局 ③加速扩大传统工业的规模 ④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读中国新能源(非常规能源)分布图,完成5~7题。
5.图中A、B、C、D代表的新能源依次是( )
A.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
B.核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
C.风能、地热能、核能、太阳能
D.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6.A类新能源布局在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为了( )
A.降低高压输电成本
B.满足当地能源需求
C.利用当地产业基础
D.利用当地自然条件
7.就我国目前新能源生产规模而言,将会( )
A.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B.继续加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C.根本改变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
D.带动能源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6年3月,国家通过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此推动长江流域的发展。《纲要》提出要强化港口分工协作,统筹港口规划布局,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下图为长江水系和主要港口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
8.与宜昌以下流域相比,上游流域更有优势的自然资源是( )
A.耕地资源B.矿产资源
C.风能资源D.水能资源
9.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强化港口分工协作,统筹港口规划布局,以下举措合理的是( )
A.大力发展一般港口
B.严格控制重点港口
C.优先发展枢纽港口
D.鼓励自发建设港口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陆地面积约1700万平方千米)举办,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陆地面积约1.14万平方千米)举办。据此完成10~11题。
10.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水能和海洋能B.煤炭和天然气
C.石油和水能D.石油和天然气
11.下列关于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共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经济基础差,劳动力不足
D.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我国南海是可燃冰富集区。可燃冰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柴油、汽油等要少,但可燃冰开采不当会导致甲烷大量释放,而甲烷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28~36倍。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南海的可燃冰主要分布在( )
A.岛屿B.冻土
C.海水D.海底
13.甲烷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其能( )
①减少大气削弱作用 ②增强大气保温作用 ③增加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④减少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长速度在28%以上,建筑物供暖面积5.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西藏羊八井、河北霸州等少数地区有用于发电、采暖和温室种植等的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下图是我国各省(市)地级市规划区范围浅层地热能可采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丰富的是( )
A.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
B.西北地区的青海、西藏、甘肃
C.北方地区的河北、山东、湖南
D.南方地区的宁夏、云南、广东
15.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面积等多在南方省区出现
B.多数地区拥有充足的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利用科技能力
C.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利用易造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D.各省区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城市环境污染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青海省矿产与城市分布。
材料二 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风力作用强烈。
(1)青海省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
(2)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不利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黄河上游青海段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当地发展水电的有利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碲铋等战略资源富集区。其中,钒钛磁铁矿资源占全国52%、世界11.6%,四川省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是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下图示意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概况。
(1)分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的有利资源条件。
(2)说明攀西钒钛磁铁矿开采成本高的原因。
课时作业1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2.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正确,C错误;水资源不等同于水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能源,但是水资源不属于能源,因此水资源不属于常规能源或者新能源,故B、D错误。故答案选A。第2题,阅读材料可知,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最丰富的地区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说明水资源具有地域性的差异,故B正确;整体性、多用性和社会性都是水资源的特点,但不是材料中反映的特点,故A、C、D错误。故答案选B。
答案:1.A 2.B
3~4.解析:第3题,煤炭在焦作市很丰富,在其他一些地方不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性,A对;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资源,但题干信息未说明,当地资源目前枯竭,因此不能体现非可再生性,B错;题干未说明煤炭资源的多种用途,排除C;自然资源整体性是指各类自然资源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组成一个复杂的资源系统,题干信息“该市曾经煤炭资源丰富”不能体现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排除D。故答案选A。第4题,多项选择可利用排除法。焦作市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转型措施,①错误;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要寻找新的替代品,发展新的产业,如新兴工业,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④正确;减小以煤炭为基础的传统工业,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要治理污染,②正确、③错误。结合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
答案:3.A 4.D
5~7.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A类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故A类能源为核能;B类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新疆等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故B类能源为太阳能;C类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甘肃及内蒙古等西北内陆(距冬季风源地近,风能丰富)及东部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故C类能源为风能;D类能源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且临近板块交界处,故D类能源为地热能。因此,A、B、C、D代表的新能源依次是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类能源为核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但常规能源缺乏,能源供需矛盾紧张,故核能布局在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能源需求,故B选项正确;降低高压输电成本,利用当地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不是核能布局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故A、C、D选项错误。故选B。第7题,目前,我国新能源生产规模较小,因此无法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属于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小,故B选项错误;新能源生产可以逐步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因其比重大,暂无法根本改变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故C选项错误;新能源开发可以带动能源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故D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5.D 6.B 7.D
8~9.解析:第8题,与宜昌以下流域相比,上游流域河流流速较快,流量较大,并且落差更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宜昌以下流域耕地资源较为丰富,A错误。上游与下游矿产资源与风能资源相差无几,B、C错误。故选D。第9题,为了强化港口分工协作,统筹港口规划布局,应优先发展枢纽港口,从而带动一般港口的发展,不应该大力发展一般港口,A错误,C正确。严格控制重点港口,不利于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B错误。鼓励自发建设港口不符合实际,D错误。故选C。
答案:8.D 9.C
10~11.解析:第10题,俄罗斯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卡塔尔油气资源丰富,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第11题,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卡塔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干燥少雨,两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故土地垦殖指数低,A正确,B、D错误。俄罗斯经济水平高,C错误。故选A。
答案:10.D 11.A
12~13.解析:第12题,据材料可知,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故我国南海的可燃冰分布在海底的位置,海水的压力比较大,有利于可燃冰的形成,故D正确;岛屿上水少,不存在甲烷和水的高压环境,故A错误;南海纬度低,不存在冻土,故B错误;海水不一定存在高压环境,只有深层海水存在高压环境,故C错误。故答案选D。第13题,甲烷为温室气体,会吸收红外线,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①错。甲烷可以吸收较多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故②③正确。甲烷会增加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故④错。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选C。
答案:12.D 13.C
14~15.解析:第14题,青海、西藏不属于西北地区,且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少,B错误;湖南不属于北方地区,C错误;宁夏不属于南方地区,D错误;由图可知,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丰富,A正确。故答案选A。第15题,由材料“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长速度在28%以上,建筑物供暖面积5.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可知,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面积等多在北方省区出现,A错误;由材料“西藏羊八井、河北霸州等少数地区有用于发电、采暖和温室种植等的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可知,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B错误;只要对浅层地热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就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明显污染,D错误;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容易导致地下水利用过多,进而造成地区地下水位下降,C正确。故答案选C。
答案:14.A 15.C
16.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青海省拥有煤、铅锌、石油、石棉、钾盐、食盐等资源,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同时,众多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省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分布集中。第(2)题,青海省矿产开发难度大的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柴达木盆地年均温均在5 ℃以下,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常在30 ℃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 ℃以下。风力强盛,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风力作用强烈”得出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或生态脆弱。结合图中信息,交通线路单一,说明交通不便;且该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可以判断其开发资金缺乏,技术实力不足,距离市场较远等。第(3)题,黄河上游青海段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当地发展水电的有利区位条件,根据该地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且有支流汇入,径流量大。同时,水电为清洁能源,政府大力支持。
答案:(1)种类多 分布集中
(2)交通不便;资金缺乏;技术不足;远离市场;环境恶劣或生态脆弱
(3)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 政策支持
17.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攀西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碲铋等矿产资源的富集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而且分布集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攀西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攀西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势落差大,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钒钛磁铁矿是以含铁为主,共伴生有钛、钒、钪、钴等元素的多金属共伴生矿,分选冶炼难度大;根据材料可知,攀西地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答案:(1)矿产资源种类多(多稀有金属),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2)伴生矿多,分选冶炼难度大;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