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第1页
    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第2页
    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2.(2016·广州中考)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图1
    3.(2015·湖北宜昌中考)如图1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4.(2014·广州中考)甲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3中 的哪一幅( )
    图4

    图2 图3
    图2
    5.(2016·湖北随州中考)如图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6.(2015·广州中考) 如图5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录到的有高、低音,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图5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8.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焰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9.人们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 )
    A.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用仪器监听海啸
    10. (2015·山东威海中考) 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11. (2015·武汉中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12.(2016·长沙中考)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伴奏乐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2014·福州中考)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6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如图6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图6
    14.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_______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相比较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_。
    15.(2016·湖北黄冈中考)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7)。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________。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_____(选填“高”或“大”)些。

    图7 图8
    16.(2014·河南中考)如图8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四根橡皮筋,______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________不同。
    17.中医经常通过“望、闻、问、切”四步诊法来诊断。其中______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情的例子。医生还经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18.(2016·哈尔滨中考)如图9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图9
    19. (2015·山东济宁中考)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
    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10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
    图10
    20.(2016·江西中考)“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21.(2014·山东聊城中考)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 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__m,声速按340 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2.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敲击乐的表演,现在给你同样的玻璃瓶若干个、水、线和一根小木棒。要求你用以上的器材自制一敲击乐器并进行演奏,并说出你这样做的原理。
    23.在一次校园歌咏比赛时,小鹏同学发现女生的声音尖而细,男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24.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 Hz,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 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四、计算、探究题(25题12分,26题14分,共26分)
    25.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26.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 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 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声=340 m/s)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
    1.D 解析: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选项A正确。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而不是根据音调,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选项C正确。本题选错误的选项,所以选D。
    2.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来描述,即频率。已知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故物体每秒内振动次数越多,声音的音调越高,由于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所以H比L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A选项符合题意。
    3.A 解析:声音有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本题中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玻璃瓶时,玻璃瓶和水振动发声,水的高度不同,玻璃瓶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选项正确。
    4.B 解析:音调的高低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频率比甲波形的频率高,故B选项正确。
    5.C 解析:在该探究实验中,音叉的振动比较微小,不容易观察到,用小球的跳动来显示音叉的振动,会更明显,这是实验中常用的转换法。
    6.A 解析: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距离较近的录到的有高、低音,而距离较远的录到的只有低音,这说明低音(音调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传播的距离较远,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所以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频率较低的,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距离声源越远,能量和响度都会减小,所以能量和响度越小的声音传播的距离越近,故C、D选项均错误。
    7.B 解析:选项A,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交流的声音,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利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确定障碍物的大小、距离等信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特别洪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选项D不符合题意。
    8.C 解析: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烛焰跳动。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选项C符合题意。
    9.D 解析:声呐,又称超声雷达,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海洋深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蝙蝠发出超声波来定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海豚也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选项C不符合题意。海啸可以发出次声波,用仪器监测次声波,可以为海啸预警,降低海啸带来的灾害,选项D符合题意。
    10.D 解析:调节音响的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不是改变音调,A选项错误;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选项错误;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是监测噪声的大小,没有阻断噪声的传播,C选项错误;停止跳广场舞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D选项正确。
    11.D 解析: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故A选项错误;通常,将人类能听到的声称为声音,将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故B选项错误;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C选项错误;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选项正确。
    12.A 解析: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的,A选项正确;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B选项错误;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而不是音调,C选项错误;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伴奏乐器而不是根据响度,D选项错误。
    13.振动 真空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时,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假如玻璃罩内没有空气,将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14.空气柱 大 高 解析: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柳笛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用力吹柳笛,空气柱振幅大,响度大。细而短的柳笛内,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高。
    15.减少噪声干扰(或确保自身安全) 大
    解析:水管的漏水声响度太小,白天街道上汽车的鸣笛声、行人的嘈杂声等会影响听漏工的工作,同时白天车辆多,行驶速度大,对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一方面可以减少噪声干扰,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自身安全;利用听音棒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大。
    16. 响度 解析:四根橡皮筋的长度相同,橡皮筋最细,越细的橡皮筋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橡皮筋的音调最高;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振幅就会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大。
    17.闻 传递信息 响度 解析: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闻”是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18.振动 响度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就会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由于编钟受到的力大小不同,所以编钟的振动幅度不同,而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9.音调 响度 解析:吹口琴时,声音是由铜片的振动产生的,对不同气孔吹气,振动铜片的长短、厚薄都不同,铜片的长度越短、厚度越薄,振动频率就越大,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只影响音调,所以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所用力度越大,铜片的振幅越大,而振幅只影响声音的响度,故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20.(1)声源 (2)传播过程 解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调小音量,声音的响度变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关闭门窗,可使听到的声音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1.272 声波 解析: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由公式得出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2.器材:玻璃瓶四个、水、木棒。
    演奏过程:玻璃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用木棒敲击,就能发出:du(1)、ruai(2)、mi(3)、fa(4)。
    这样做的道理是: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3.一般女生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声带发声时,声带振动较快,但是振幅不大,所以音调高,响度小,听起来尖而细;而男生的声带厚而宽,发声时振动较慢,但振幅较大,所以,音调低,响度大,听起来这种声音低沉而有力。
    24.因为蜜蜂翅膀平均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它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也不同,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频率低,音调低;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频率高,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
    25.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幅度(或振幅) 控制变量 解析: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时,要控制振动的振幅等其他因素相同,只是振动的频率不同,这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6.解: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声音传播的距离:,
    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
    所以。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过程
    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_________,再做几次实验
    方法
    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振动的_________相同,这里运用了_________法

    相关试卷

    教材全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教材全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检测题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教材全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