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第三章第3节声现象测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1956/0-17044369044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第三章第3节声现象测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1956/0-17044369045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第三章第3节声现象测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1956/0-17044369046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第三章第3节声现象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第三章第3节声现象测试卷,共6页。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第三章----声现象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1)(2) B.(2)(4) C.(1)(3) D.(3)(4)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在图1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8.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10.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11.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响声 D.改变声音的频率12.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大礼堂的墙壁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 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13.在敲响大古钟时,会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大钟停止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4.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15.如图4所示,在一个可以抽气的玻璃瓶内放一响铃,现逐渐抽掉瓶内空气,则声音会( )图5 A. 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写出演算过程。16.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的缘故.图617.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6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发生的。18.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_叫声响度大。19.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的.20.玉林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小 ___.21.“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甲图7乙在 中减弱噪声的.22.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散步的人也可听到马达声.若距快艇的距离相同,则最先听到快艇启动的马达声的是 ,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速度 .23.图7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24.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地听到手表“嘀咕”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的传声能力_______.25.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时,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___歌手,响度大的是_________歌手。26.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这利用了声音在_____________中比____________中传播的快的道理。27.列举两个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能量: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28.在声音传播的探究实验中,小红和小芳做个下面两个探究实验:步骤①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听传过来的声音。步骤②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①,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它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写在表格中。(8分)小红想:液体能否传声呢,她从家里找到一个装水的容器,除此以外,还需要什么器材?请你帮她想出实验的方法。29.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6分)(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 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 有关.30.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4分)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1.在观察物体的振动与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 (5分)(1)把一根橡皮筋或其他弹性带子的一端系到墙上的钉子或门的拉手上,用手拉它的另一端,使其绷紧,再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或用一枝铅笔去拨动被绷紧的皮筋.观察它的振动并同时注意听到的声音.重复一次实验,听到声音之后突然用手捉住正在振动的皮筋,使它停止振动,会发现声音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随之消失.(2)在桌子边上平放一把尺子或一根钢锯条,使它与桌面边垂直地伸出15cm左右,一只手按住它在桌上的那端,另一只手在它的另一端先向下按,然后再突然松开.观察尺的振动并注意同时听到的声音.重复一次实验,在听到声音之后突然用手去捉住振动的那一端,会发现声音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立即消失.(3)在鼓面上放几粒米,敲击鼓面,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米粒的运动.如果找不到鼓,可以把录音机或音响的音箱水平放倒,正面向上,在音箱的布上放几个细碎的纸屑.选择低音较多的音乐,开大音量,观察到纸屑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随音乐振动,“开大音量”中的音量实际上是指声音的________.(4)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然后说话.感觉和体会喉部在说话的同时产生振动,试着在说话的中间骤然中止发声,会发现并体会到喉部的振动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突然停止.图832.如图8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_________,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在__________.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___________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_____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传递能量. (5分)四、综合应用题:(共24分)33.将自己的声音录到录音带上,然后再放出来听。会发现录下的自己的声音与平时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同。试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34.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3060m,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你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不计抬头的时间),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9分)35.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问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9分)声音的大小声音主要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条小缝时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kg·m)330316510050001300